象征手法的作文【6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勤劳的小编给家人们整编的6篇象征手法的作文的相关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象征手法的作文 篇一关键词:象征主义;梁宗岱;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I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0-0207-02
美国理论学家韦勒克说:“不仅在法国而且遍及西方世界,20世纪诗歌观念已为法国象征主义运动所宣明的学说原理一统天下。”在这样的背景下,象征主义潮流传入五四时期的中国,给力求改变传统文学又对新的文学迷惘彷徨的青年作家们找到了一个别样的出路,并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最终使象征主义实现在中国的本土化。中国象征主义就其整体而言,确实受惠于欧洲象征主义的理论更多,而不是象征主义作品。因为在文学理论界都把梁宗岱被奉为中国象征主义的理论中坚,而且他也与法国象征主义大师瓦莱里有过密切交往,所以本文意在从理论层面上结合梁宗岱的象征主义诗学观反观西方象征主义诗学与中国传统下的诗学观的相似相通,从而为中国象征主义诗歌本土化找到更好的阐释。
梁宗岱认为象征有两个特征:一是融洽或无间;二是含蓄或无限。“所谓融洽是指一首诗底情与景,意与象淌恍迷离,融成一片;含蓄是指它暗示给我们的意义和兴味底丰富和隽永。”这里的第一个特征可以说是象征的艺术结构特征,是就“情”与“景”、“意”与“象”的“淌恍迷离,融成一片”的关系说的;这里的第二个特征可以说是象征的艺术效果特征,是就象征在意义上暗示的艺术效果而言。梁宗岱因此把艺术的象征称之为“赋形”,将象征蕴藏的丰富的艺术境界称为“丰富、复杂、深邃、真实的灵境”,结合两者提出“象征的灵境”,这是他提出的关于新诗的最高境界,是他在融会贯通中西传统诗学而独创的一个诗学概念,是一个在特定中国文化语境中既注重内在蕴籍、又注重诗歌的形式表现的诗歌理论。一方面深的法国象征主义中“应和论”,诗歌语言的暗示行特征精髓,另一个方面又自然地融合了中国古典文论中“兴”、“情、景”、“意、象”和“意境”观念。
象征概念在黑格尔的美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黑格尔把象征型艺术称为美学的开端。黑格尔定义:象征就是意义或感性存在与其暗示的意义的结合。这里的象征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符号或标志,而具有暗示的理性的内容。正是暗示的存在,决定了象征的所指和意义,也决定了象征双关和歧义的本质。西方的二元世界观强调两个世界的存在:感性的世界和理性的超验的世界。作为象征主义开创者的波德莱尔深受二元论思想的影响,提出了天地万物相互应和的理论。在写作方法上,波德莱尔主张打破浪漫主义直抒胸臆的艺术手段,希望有声有色的具体物象来暗示显现内心微妙的世界。而魏尔伦强调“运用音乐和暗示的方法,表达出情绪的起伏和内心的神秘”,兰波把诗的暗示性提升到更深的境界,他的《元音》诗发明了元音色彩,揭示了元音字母丰富的象征意义。
马拉美把暗示性诗歌主张推向一个极端的境地,使象征主义诗论趋于成熟,他说:“与直接表现对象相反,我认为必须去暗示。对于对象的观照,以及由对象引起梦幻而产生的形象,这种观照和形象就是歌……诗写出来原就是叫人一点一点地去猜想,这就是暗示,即梦幻。一点一点滴把对象暗示出来,用以表现一种心灵的状态”在答记者问中,他进一步阐释了暗示性诗歌理想:直陈其事,这就等于取消了诗歌四分之三的趣味,这种趣味原是要一点一点去领会它。暗示,才是我们的理想,一点一点滴去复活一件东西,通过一连串疑难的解答去揭示其中的精神状态,必须充分发挥构成象征的这种神秘作用。”马拉美的暗示说表达了一种更明确的象征主义的创作原则:用审美观照的方式去把握对象,从而达到心与物的契合,并由此感悟诗的境界。用暗示、暗指无营造梦幻般的朦胧的象征意境,从而揭示心灵的奥秘、超越直观世界并达到对纯美的把握和表现。马拉美还提出:“诗歌应该永远是个迷”,要“叫人一点一点去猜想”,如他的诗歌《天鹅》便可看出其中的多义性、朦胧性和神秘性特征,这也是源于对象征主义的美学追求。
黑格尔断言:“象征主义是艺术的开始”,“主要源于东方”,象征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或是创作方法贯穿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过程中,成为中国艺术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中国象征主义又是怎么结合中西象征手法的呢?
周作人准确滴把握到“兴”与象征共同之处是将物与心境沟通,旨在营造诗歌蕴藏含蓄的意境,表现诗歌的“正意”、“精意”,是克服新诗直白的叙事说理弊端的有效艺术手段。周作人虽然没有对象征与“兴”的关系作进一步的思考,但他的象征即“兴”说指出了西方象征主义诗艺与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和中国古典诗艺在审美本质上的相通性,并敏锐地意识到中西诗艺的“融化”将会开拓出中国新诗无限广阔的发展道路。
梁宗岱丰富和深化了周作人提出的“象征即兴”说,把象征的解说从单一的艺术手法引向了更深的理论层面。他说:“我以为它(指象征)和诗经中的‘兴’颇为相似”。他肯定了《文心雕龙》对“兴”的解说:“兴者,起也;起情者依微以拟义。”他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去理解《文心雕龙》对“兴”的解说并使其与象征会通:“所谓‘微’便是两物之间的微妙关系。表面看来,两者似乎不相关,实则是一而二、二而一。象征底微妙,‘依微拟义’这几个字颇能道出”他指出象征与“兴”的奥妙之处都在于能表现出物与物、人与物内在的共感。中国古典诗歌的“兴”“以物起情”,情随物而动,以致“情与物冥”,诗情由物引出并融化于物象之中,又使物象化为意象,升华为一种灵境,此时景语即情语,情语也即景语;象征的妙处也在于能创造物我两忘的艺术境界。正式因为两者都具有使“万物冥合”的审美功能,所以梁宗岱才能说象征与“兴”相通,也才能以“契合说”为核心,把象征这个西方的诗学观念植入中国诗学中来。梁宗岱提出的“象征的灵境”对中国古典诗学的“意境”理论与王国维“境界”理论的发展主要在于:站在象征主义的诗学的立场,在强调“情”与“景”融洽无间的基础上,把“意境”理论引向了注重艺术形式的道路,也这是梁宗岱本人所理解的“赋形”与“灵境”的浑融的艺术境界。
虽然九叶派诗人最终完成了现代手法和古典诗歌传统的结合的“新诗现代化”,但是之前梁宗岱及其后的叶公超对外来文化的移植反观和对本国传统文化的改造,这对九叶派的诗学视野的开阔做了充足的理论准备。梁宗岱对中西象征主义诗学的建树,与鲁迅“拿来主义”精神是一致的。他的诗学理论是一套具有中国特点的象征主义理论体系,他以象征为契机,以中国传统诗学理论为基础融合了中西方诗学来建构自己的理论系统,他为象征主义中国化作出的建设是值得重视和研究的。
参考文献:
[1]陈太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乐黛云。梁宗岱。穿越的象征主义[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3]梁宗岱。诗与真[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2003.
象征手法的作文 篇二关键词:现代陶艺;创作手法;文化
1引 言
隐喻、象征、联想等手法在中国传统艺术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艺术家们运用这些表现手法将情、景、物融为一体,使主题鲜明突出、构思巧妙、趣味盎然,在当代文化背景下,给这门古老的艺术赋予了新的性质。在艺术创作中将隐喻、象征、联想等手法视觉化,从而使之产生原来的艺术作品本身没有的艺术魅力。美术本身就具有图像性的视觉艺术,视像化比起观念化来得更直观、生动。
大众文化的兴起带给人们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进入了一个视觉文化的时代,这种视觉冲击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视觉手段的运用被发挥到了极致,当代文化的表现形态和传统文化最不同的一点也在于此,它用视觉革命强化了形象的地位和作用,人的视觉想象力和空间探索范围极大地提高了,视觉图像的组合、变异和翻新,为艺术创作拓展了空间。许多艺术家深刻地意识到陶瓷自身的文本内涵和特异的材质美感,进而从思想观念层面重新体认这种语言。现代陶艺重视新的创作手法,根据陶瓷材料的特性,借助特定纯熟的技术处理,将象征、联想、意象等手法这些非视觉化的东西视像化,将寓意在作品中的精神价值和表现个性经验的语言作为关注对象,在形式上和内容上有着强烈的视觉吸引力。
2隐喻手法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的运用
“隐喻是一个综合系统,人们在生活中发现一种事物的某些特征与另一完全不同事物的某些特征相比,具有相似性或是相关性,于是将某方面的意象转移到这个完全不同的事物上,从而产生了隐喻。” 宗白华说:“视觉语言的隐喻价值,如丝绸般华贵质感,如湖水般波光粼粼。”隐喻在艺术领域中是以“意境”表现出来的,如魏晋时期“士”的清淡与玄思,使得青瓷的颜色首选符合“士”的审美理想。“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濉钡那嗉扔胗裣嗨,又与江南山水的颜色接近,恬淡宁静的青色给魏晋“士”人留下了无限遐想。
在当代文化的影响下,新的隐喻手法将现代艺术中植入传统因素,它通过隐喻建立起与历史传统的联系。常用的手法是将具有文脉联系意义的传统符号用于现代艺术当中,这些符号通过某种方式和组合原则参与到现代艺术的创作当中,使得历史文脉得到延续,同时作为历史文脉的标志,引起人们对以往的联想。现代陶艺的创作,正是超越了传统陶艺原有的语境,对传统陶艺的常规体系予以重新编排,重新组合,赋予新的意蕴的过程。如陶艺家阿仙的系列作品《China-China》,是先用黑釉、蓝釉或黄釉渲染人体,再饰以对比强烈的白色、黄色或黑色的彩绘图案。在这些闭目冥想的人胸像上装饰中国传统的装饰图案时,不是以传统的方式,而是龙、花朵、蝙蝠等符号放大并放在有压迫性的位置,如头顶、额头、眼睛或嘴巴上,造成一种压迫感和怪异感。这种对传统图案的夸张放大以及特别的处理方式就消解了图案符号的原有含义,对它的应用通过隐喻建立起与历史传统的联系。
3象征手法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的运用
象征,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艺术手法之一,象征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借助某种具体可感的事物或事物特征,去暗示、寓意表达抽象思想、观念及情感,是成一种富有韵味的艺术效果的一种艺术手法。它是根据事物之间某种相似性或相关性、相通性,借助于联想而实现的。暗示、寓意和表达一定的思想、观念及情感,反映一种特殊文化的影响,是艺术象征的一个基本特征。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艺术家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艺术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含义。
陶艺家通过这种表现形式的“物象”经验,暗示和引发内心的微妙世界与之契合,运用象征这种艺术手法,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可使复杂深刻的事理浅显化、单一化,还可以延伸描写的内蕴,创造一种艺术意境,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象征可分为隐寓性象征和暗示性象征两种。象征不同于比喻,它比一般比喻所概括的内容更为深广,有的作品的艺术形象,甚至全用象征手法表现出来。它借助于与某种东西的相似,力图阐明和揭示某种完全属于未知领域的东西,或者某种尚在形成过程中的东西。就是说,象征总是暗示着某种超越了我们今天的理解力的意义,这些超越了理解力的东西实际上就是埋藏在集体无意识中的原型。以传统艺术的象征性语言和特定的文化内涵,结合现代陶艺创作中所要表现的主题和内容,以深化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强化作品的张力为目的,在赋予传统艺术的象征性语言以新的活力的基础上,延续和拓宽现代陶艺的视觉语言。陶艺家们重新解释和创造新形象,在作品内部把象征不同历史、不同语境、不同趣味、不同价值、不同性质的的东西并置在同一作品之中,使它们的意义在新的组合中发生矛盾和变异,从而产生让人心动的艺术效果。
传统陶艺创作中,传统陶艺创作与象征关系亲密。在思想内容、艺术形象、色彩、图饰诗文、图案环境等都运用了象征这一表现手法。象征的运用有助于艺术创作和艺术理论研究。在陶瓷作品中有许多祥瑞题材的作品,如《莲生贵子》(图2),凤凰象征百鸟之王,象征大富大贵,大吉大利;鹤象征长寿和气节;竹与祝谐音,寓意百岁志喜,百年安寿;鲤鱼与礼谐音;鱼与裕谐音,寓意腾达、富裕等等,形成了一整套特有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纹样体系。
陶艺家陆斌的作品《年年有余》(图3),用纱布粘上化妆土包括在鱼身上,使得鱼身带着锈迹斑斑的金属感,同时又很巧妙地将赭红色釉料的“喜”字贴在这些素色的鱼身上,“喜”字和喜庆的中国传统赭红色的运用,画龙点睛地象征着古老的中国,其沉重的历史步调中暗藏着每个寻常百姓家喜庆使用的器具属色与氛围。陆斌的作品记录着当下中国变动的写照与折射,作品的意念及粗旷且朴质的质感与色泽充满了东方的语汇,在此所谓的东方语汇并不属于喃喃自语的装饰美学,更不是我们常见那种轻浮的东方图腾或是仿效的轻薄造型。这些视觉符号的运用,使他成功地运用了正反意义并列的寓意,象征的表现手法,直指于每个寻常百姓日常生活方式的内化。
4联想手法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的运用
“联想是在感知和表象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由当前所感知的事物而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联想与理解和形象思维密切相关。” 引起联想的原因在于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性,并且在人脑中所引发的反映也是相互联系着的。它是一个经常发生在人类头脑中的思维活动,每一个灵活的人在自己头脑正常的情况下始终处于某种快速联系的思维反应状态。任何一种信息对大脑神经单元的刺激都会造成连锁反应,将更多相关的记忆激活,产生从有限到无限的影像展开,甚至没有重复和停止。大脑的功能在“联想”方面的施展几乎是一个无法穷尽的领域,只是人们经常在制止它而已。
联想是思维的延伸,它由一事物引领思维延伸到另外的事物上,是一种观念和心理上的再造; 意境是联想的一种结果,是人们接受到的外在表象与个人经验记忆之间的交融,是一种情感需要,我国传统艺术中就较多地使用联想意境的形式美法则,例如霍去病墓石雕作品《跃马》体长约2.4米,宽约1米,高约1.5米,与真马体积差不多。在作品的朔造上,作者将马的《跃马》形体与石块的原始形态结合得十分妥帖,有浑然人成、巧夺天工之妙。马的胸前用逐层减法雕凿而成,四肢及其他部位则用线刻手法,刀法娴熟、准确生动,惟妙惟肖地表现了一匹骏马腾跃时的刹那动作。作品雕刻手法虽然简练,但对形象的刻画却生动传神且富有动感。关于形体动态的表现,我国古代的雕刻家早就认识到通过瞬间动作转变来联想并体现运动。
运用联想这一艺术手法,陶艺家通过对事物分解、改造、重组、变形、典型提取等方式,创造的陶艺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视觉上的表现力。陶艺家刘正的作品《惊蛰》(图4)以造型难度极大的人物为主,不单挑战了人体动作的极限,也挑战了陶艺烧成的工艺极限。刘正的女人体表现得精瘦而有力,头不可思议地向后昂着,她的动作显得歇斯底里,肢体动作大幅度的夸张,让人联想到作品中的人物似乎希望挣扎可同时又有一种非痛苦的矫饰。
5结语
艺术创作手法的产生和发展,总是与特定的社会形态相关联。艺术家对自己所处的文化、生活环境作出敏感的反映,文化符号、生活日用品等被艺术家拿来“引用”并运用挪用、装配、改编、拼贴、放大与缩小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重组当代文化,以此来表现我们的世界和生活。在现代陶艺装作中,隐喻、象征、联想等大量的创作手法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它们直接指向当代文化的各个空间,通过对这些创作手法进行视觉化的扩张和强化,让现代陶艺在当代文化中扮演着参与者和言语者的角色,引发人们对文化及其现象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白明。世界现代陶艺概览[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1999.
[2] 左正尧。超越泥性[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象征手法的作文 篇三【关键词】文学欣赏;象征手法;多样性;象征意义;再创造;美感
【中图分类号】 I02 【文献标识码】A
文学欣赏是读者在观赏文学作品时特有的精神活动。它一方面表现在读者被作品带到一个特定的、具体的艺术境界,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作品的环境事件之中,忘掉自己是一个读者,从而深入到作品之中,体验作品所提供的种种形象。另一方面表现在读者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经历,将外在的形象内在化,赋予意义、情感,在某些条件下,还可以丰富、补充作品形象的内涵。
文学欣赏这一特殊的精神活动主要是依赖形象来进行的。当这个形象是具体的、有意义的和生动的时候,它就能在读者心中引起共鸣,激荡读者的感情。因为每一个读者有各自的生活经历,有各异的思想感情和文化修养,所以,同一部作品在不同读者中,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认识。可以想见,这种感受和认识也不会与作家在创作时所体验到的完全相同。正是这种由读者进行的对客观存在的文学作品的主观能动的再创造,决定了本文讨论重点――象征与文学欣赏的必要性和它的现实意义。
在依据形象进行的文学欣赏活动中,与形象紧密相联的一个概念是“象征”。在文学作品中,广义地说,当一个形象不仅仅表现了具有这一特定形象的具体事物而且还表现了该事物在某一个或某些方面具有共性的事物、思想或情感的时候,这个形象便具有象征性或象征意义,而象征性地运用形象的手法,便是所谓的象征手法。
从中西方许多文学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到具有象征性的形象与该形象所象征的事物、思想和感情之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李国庆曾对象征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做过十分有益的探讨。他将各种象征手法进行归纳,分为了局部与整体,内容与形式,贯穿与细节,客观与荒诞,象征两造联系的紧与松,象征寓义的虚与实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相当全面地揭示了象征手法的多样性。我们知道,任何作家在创作中体验到并且外在化了的形象同他本人的生活经历和文化修养是分不开的,而他所赋予形象的象征意义也同样取决于他理念中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既然人的生活与思想认识具有不可否认的多样性,既然不同的作家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境界,那么象征手法的多样性也就不足为奇了。
象征手法的多样性决定了读者在文学欣赏中无法依赖某个特定的模式去发掘形象的象征意义。同时,由于象征两造之间的关系总是不加以挑明的,有时甚至连作者本人都无法讲清楚,这就意味着在文学欣赏活动中,读者对作品中象征形象的理解或解析往往由读者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文学修养(包括想象、联想能力等)来决定。如果读者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良好的文学修养,那他就能够从作品形象中发掘出较多也较深刻的象征意义,从而使作品的形象变得丰富充实起来,而作品的内涵也就显得更充实、深刻一些。反之,他也许就意识不到形象的象征性,看不到形象中蕴藏着的深刻内涵。由此可见,在文学欣赏活动中,对形象的象征意义的发掘可以说是一种由读者进行的旨在发现被作家有意或无意地埋藏在形象下面的精髓并从中得益的再创造,是一种允许读者在文学作品这个客观存在的制约下进行的主观能动的再创造。它的成就取决于读者自身的条件和付出的劳动。
美国女作家艾蒂斯・华顿的作品《风雪斯塔克庄》中有一个多次出现的形象――红色玻璃腌菜盘。如果我们看一看“腌菜盘”这个形象是怎样被赋予象征性,它的象征意义可以怎样发掘,也许可以对本文关于象征与文学欣赏的讨论形成一个比较具体的感性认识。
该作品描写的是发生在伊森与两位女人(他妻子扎娜和女仆加情人玛莉)之间的爱情故事。腌菜盘的第一次出现是在扎娜出门,家中仅剩下伊森和玛莉两个人的那个晚上。劳碌了一天的伊森回到家中,看到晚饭已准备妥当,“他最喜欢吃的腌菜盛在一个鲜艳的红玻璃盘里”。这个腌菜盘是扎娜的姑母送给她的结婚礼物,但扎娜“从来没打算用它”。扎娜出门了,玛莉颇费了一番功夫才取出盘子,并派上用场,使“伊森充满了幸福的感觉”。扎娜的爱猫(在作品中可以理解为扎娜的象征)出其不意地把盘子打破了,伊森指望弄到胶水把盘子重新粘起来,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却没能赶在扎娜回家之前弄到胶水,扎娜以此为借口要把玛莉撵走。当扎娜“收拾起那些碎玻璃片,像捧着具尸体似的走出房间”后,腌菜盘便不再出现了。
作品利用腌菜盘这个具体的形象,象征性地体现了伊森的婚姻,用它可以直接感知的遭遇给伊森的婚姻悲剧加上形象生动的脚注,从而形象地提示了造成悲剧的抽象原因:扎娜把婚姻当作一种既成事实,事过之后便将它束之高阁,不再问津,这无异于将腌菜盘装进橱子不派用场;伊森渴望得到家庭生活的温暖,扎娜视而不见,玛莉却竭力为他做到这一点,这同扎娜不肯用腌菜盘,而玛莉却不厌其烦地架上梯子,从橱子里取下盘子来盛伊森爱吃的腌菜,可以说是相互吻合的。紧接着的腌菜盘被打破,盘子来不及补好,最后象具尸体似的被捧走扔掉,这一连串的细节也都紧紧扣住了由于扎娜的过错,婚姻破裂,伊森想尽办法也无法挽回等情节。
从这个例子里,我们可以看到文学欣赏中发掘象征意义的三个特点。首先,作品利用可感的具体形象,激发读者进行主观能动的思维、想象、联想,凭借读者的文学修养和文学欣赏的经验以及生活经验,发掘出形象的象征意义,从而找出寓于形象之中的抽象的道理。它既丰富补充了作品的内涵,发掘出了作品深处的信息;同时,它也使读者体验到创造性劳动所带来的艰辛与甘甜。
其次,这种象征意义的发掘在相当大程度上受到读者的生活经验与文化修养的制约。如果读者缺乏发现形象之象征性的敏锐直觉,他也许仅仅把腌菜盘看作一个普普通通的具有一定作用的日用品,这样他便断送了作品的一部分十分深刻的内涵,失去了一个享受再创造的乐趣的良好机会。另外,读者由于生活经验与文化修养上的差异,可能不是把腌菜盘看作伊森婚姻的象征,而是看作伊森爱情的象征,暗示伊森的爱不为扎娜所赏识,但却使玛莉倾心,以及他们俩的爱断送在扎娜手中。虽然客观存在的文学作品本身是固定不变的,但这种由读者进行的再创造是见仁见智的,并不会个个相同。
第三,对形象的象征意义的发掘能够增强读者在文学欣赏活动中体验到的审美享受,也就是所谓的“美感”。人的文化修养千差万别,人对美的感受可能不尽相同。但是,人们在文学欣赏中体验到的美感基本上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当作品中的象征性形象,以其独特的两造关系,巧妙地提示某种思想、感情的时候,凡是具有一定审美感,确切地说是具有一定的艺术美的感受能力的读者,都不会无动于衷。于是,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便首先在读者的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之中得以实现,文学欣赏也就从中得到升华。
总而言之,在文学欣赏过程中对象征意义的发掘为象征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 蔡仪。美学论著初编上、下册[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象征手法的作文 篇四一、海明威与《老人与海》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是美国杰出的小说家,《永别了,武器》《老人与海》是其典型代表作。海明威凭借《老人与海》斩获了多项文学奖,在1953年获得了普利策奖,并在第二年又凭借这部作品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是海明威身处古巴时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故事围绕老渔夫在海上的生活经历,讲述老渔夫在克制住了大鱼后,在返航过程中又遭遇了鲨鱼的袭击,于是老渔夫又与鲨鱼进行了激烈而又惊险的战斗。小说中涉及多个文学形象,例如老人、鲨鱼等,这些文学形象在海明威笔下都富有强烈的象征性意味,象征手法也在小说中得到了鲜明的展现。他用大马林鱼象征理想以及人类作为一个生命体而无法逃避的欲望纠缠;而鲨鱼则象征逃脱不了的悲惨命运;大海象征了风云变幻的整个人类社会;狮子则象征了果敢英勇,消灭罪恶,创造美好的未来;主人公桑地亚哥是整个人类社会中的硬汉代表,他具有不服输和勇于抗争的精神,而他在捕鱼过程中经历的种种危险遭遇象征着人类与自然厄运之间的对抗,他的失败收场则意味着人类无论做出怎样的努力都难以逃脱自然命运的钳制。海明威曾说,这个故事可以被无限地延伸为一部百万字的长篇小说,关于小渔村、人物性格等都可以展开细致的描写,但是很显然他并没有这样做,他的这种简略的创作手法被称为“冰山”。他经常根据冰山原理去设计小说中的矛盾和情节描写,他正是要通过这种简单的故事描写与自己、也与读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就好像是在述说一个寓言故事,抑或者是一个哑谜,但都需要读者去深入地探析全文,从而挖掘出文本中蕴涵的价值。这部意涵浅显的中篇小说在不同的读者面前也会产生多种反射,站在不同的视角也能挖掘出不同的结论,得到不同的人生启示,总结出不同的象征意涵。尽管海明威曾经说过最不喜欢采用象征手法来创作,认为大海无论怎么变都是大海,孩子终究是孩子,但其实他真正想要说明的是,《老人与海》中他着力于刻画一个真正的老人,一个真实的孩子,这些象征物象都是真正的,没有参入任何杂质。
二、象征内涵
美国作家海明威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象征派作家,他只是在文学创作中采用了象征手法。事实上,象征派和采用象征手法来创作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象征派作家在文学创作中主要以象征为主,并不仅仅是单一的采用象征手法。象征派作家也经常采用象征的手段来凸显主题内涵,而采用象征手法来创作的作家只是利用这一手段来进一步地挖掘主题。简单地说,以象征手法作为写作策略的作家只是运用了“象征手法”来作为小说内涵的补充和深化,但也许小说中并不仅仅采用这一手段。象征是作为一种事物或者定义的集中代表,只要能表现出某一种事物或者思想的特定符号都可以称之为“象征”。它包含的事物十分的广泛,具有丰富而又深远的意涵。它往往是借助某一意象来引发读者的情感认同和思想共鸣,并促使文学作品饱含了永恒的艺术价值和魅力。海明威在小说《老人与海》中采用象征手法来完成主题的构建,很显然他是属于后者。在这部小说中,海明威叙述了老渔夫已经有84天没有捕获任何一条鱼,与他做伴的小孩曼诺林在第40天的时候离开了,但老渔夫在第85天意外地捕获了一条珍贵的鱼。就在他返航的途中遇到了鲨鱼,而这条珍贵的鱼也被鲨鱼抢夺,最后只剩下一堆骨头。此时的老渔夫已经无法向别人证明自己的劳动成果,只有那鱼骨头能说明他的惊险遭遇。海明威采用象征手法进一步剖析了这个故事中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关系。
三、《老人与海》象征手法的多重运用
(一) 老人的象征
小说《老人与海》深刻地描写了老人具体采用什么手段与鲨鱼展开激烈的战斗,并凸显出人类在遇到困境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小说中为读者展现出来的是一个充满自信、果敢的老人形象,但是细细地品读文本也能挖掘出老人作为一个象征意象蕴涵了深刻的哲理,他象征着一种顽强和坚忍的精神意志。小说中描写到老人每取得微薄的胜利都需要付出几倍的惨痛努力,以至于他最后陷入难以收拾的惨败。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虽然失败了也可以称为胜利者。因为在他身上,无论是面临了怎样艰难的处境,他都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与自然进行抗争。但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硬汉精神的老渔夫,也要面对自己的年老,所以他也不免会感到力不从心,或许他随时都可能死亡。在他的整个生命中,他没有显露出任何一点畏惧感,特别是在他与鲨鱼交战时说出的鼓励自己的话语,更是鲜明地展示出他坚韧顽强的斗争精神。
(二)大海的象征
在《老人与海》中,大海是老渔夫进行捕鱼的主要场所,也是与鲨鱼展开斗争的基地。在小说中,海明威并没有过多地对大海进行描写,而是通过老人的回忆等形式来展现出一个富含主观色彩的大海。在大海中也埋藏了激烈的斗争,如鲨鱼吃海龟等循环下去,但就是这样一个适者生存的大海世界中隐藏了种种预料不到的危机。所以大海在当时的美国社会中也象征着等级制度,可以说,美国社会中几乎没有公平,而是强调等级。只要有权就能颐指气使,而底下的平民只能受尽侮辱和剥削,就如同小说中描写到的老人与大海之间的搏斗,意味着美国等级的剧烈差别。
(三)鲨鱼的象征
《老人与海》中描写的鲨鱼则象征着残酷和邪恶,老渔夫与鲨鱼进行的三天三夜的搏斗过程就象征着人类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双手来获得幸福的生活,暗喻人类在心中对于未来寄予了希望和憧憬,而幸福的获得必须与邪恶力量进行激烈的斗争才能如愿以偿。小说中设置的鲨鱼是海明威特意设计的一个具有象征性的角色,老人把马林鱼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珍贵,但是鲨鱼突然出现抢夺了马林鱼,甚至把马林鱼吃掉了,致使马林鱼最后只剩下了骨头。鲨鱼还不断地侵袭老渔夫,经过长时间的搏斗,老渔夫最后还是把鲨鱼杀掉了。鲨鱼无疑代表了邪恶,它们的生活法则就是对他人的幸福进行残酷的掠夺,而老人则作为守护幸福的象征,正邪两方展开了相互的对抗,而要获得幸福就必须要打败邪恶。
(四)骨架的象征
小说中描写到的马林鱼的骨架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斗志,它是老渔夫获得精神支撑的一个代表。当老渔夫在持续了84天都没有捕获到鱼的时候,他仍然没有气馁,而是毅然地选择继续出海。小说中也描写了老渔夫和马林鱼之间的激烈斗争,经过了一番生死搏斗,老人终于如愿地得到了马林鱼,但是在他返航的途中却遭到了鲨鱼的侵袭,于是他为了保护自己得之不易的胜利果实,与鲨鱼进行了长时间的较量,但最后马林鱼还是逃脱不了被吃的下场,剩下的只有骨架,而这一堆骨架却无法证明老人的胜利,但是却依然成为了老人精神世界的象征,代表了老人对自然的生死搏斗,甚至是失败后对死亡所展开的对抗。
(五)标题的象征
在中篇小说《老人与海》中,海明威生动地展现了老人在波澜壮阔的大海中与大海之间的对抗。事实上,这个标题中的“老人”并不是一个独有的象征体,他代表了与渔夫同一类别的人类及其坚韧的精神品质。这一类人不会向命运低头,尽管面对自然界中的艰难困境,也要保持抗争的勇气和信念。虽然代表胜利的马林鱼最后只残留下了一堆骨头,但是在这场人类与自然的生死抗争中,老人所宣扬的人类坚毅品质和高昂的精神在文本中得到深刻而又饱满的展现,因此,《老人与海》这个标题的意义是真正地把人类和自然实现了紧密的联系,同时也彰显出人类不放弃、不服输的精神价值,这一可贵的人类精神在文本中得到了肯定和赞扬。
四、结 语
海明威无疑是美国现代的一位杰出的小说家,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是他老年时期所创作的,也是最受瞩目的一部小说,它虽然是一部中篇小说。但却包含了海明威的整个文学创作思想,具有深远的文学价值和艺术内涵。小说创作的背景处于美国的战后时期,当时的美国人民已经忽视了自我奋斗的价值追求,处在和平时期的美国社会中充斥着腐朽、堕落的风气。而海明威则深刻地意识到人生中最为可贵的应该是勇于追求的这个过程,每个人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在于过程,所以他在小说作品中总是赋予他者一种敢于挑战的勇气和决定。小说《老人与海》充分地展现出象征手法的具体运用,并对老人、大海、鲨鱼等象征蕴涵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后人也能不断地从这部小说中摘选有效的价值思想。
[参考文献]
[1] 杨秋喜。浅析海明威《老人与海》的象征手法[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04).
[2] 任燕燕。浅析《老人与海》中象征手法的运用[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9(02).
[3] 刘建芳,李绍杰,毛海涛。硬汉与基督――《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分析[J].时代文学(双月版),2010(10).
[4] 章志红。现实与理想――试析《老人与海》的象征主义手法[J].作家,2011(12).
象征手法的作文 篇五关键词:象征 比喻 异同
在最初的一些修辞学著作中,我们很难发现对“象征”这一辞格的定义和评论。但对比喻却有详细和准确的论述。因为在古代文体中,象征更多地被运用在寓言故事中,寓言这种文体遮盖了我们对象征的研究。随着文学体裁的多样化和语言的口语化,写作手法也有所更新,许多研究者开始关注象征这一辞格。
在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中,将比喻称作“譬喻”。并将其列为材料上的辞格。认为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说话和写文章时就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的,名叫譬喻。象征在《修辞学发凡》中却没被列入辞格之内,陈望道认为象征不属于辞格。
直到王希杰的《汉语修辞学》才将象征和比喻都列到联系辞格的一类里。定义比喻,又叫譬喻,俗称打比方,就是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另一种事物来描绘所要表现的事物。如:
(1)月亮挂在天上,星星眨着小眼睛,象一群顽皮的小孩子,挤在妈妈的身旁。(陈辉《月光曲》)
王希杰将象征列到了修辞格中:象征就是不直接描绘事物,而根据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借助于联想作用,虽然只说乙,但可以使人联想到甲。例如红色象征热情,鸽子象征和平。
吴士文的《修辞讲话》则又将象征和比喻列到特殊性辞格一章里。说某一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相似点,就故意用另外事物来描绘它的形象。这种修辞方式叫“取比以明”,简称“比喻”。故意用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修辞方式叫“以物征事”,简称“象征”。吴士文对象征的认识比王希杰对象征的认识稍显深刻一些。
通过以上的列举我们发现,修辞学的经典作品中也缺乏对象征的系统论述。
一、对象征、比喻辞格的认识
(一)象征的定义和特征
用句子做材料,象征事物的某种本质属性,这种辞格叫象征。象征和比喻一样,包括三部分。通常格式是:象征本体、象征客体、象征词。常用的象征词有“象征、表示、意味、标志、预兆”等。象征的客体和象征词一般省略。象征是文艺创作中托意于物、藏意于象的一种表现手法。它通过描写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某种抽象概念和思想感情。创作者将具体的形象描绘出来,大部分形象都描绘得有声有色,让读者体会其中真意。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艺术家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含义。
(二)几个常见的象征类型
象征赋予自然事物以人文特征或者以自然事物来承载人文特征。如用“兰花”来承载人类特有的“清纯”气质,兰花从而符号化,成为“清纯”的化身。松树象征坚韧是同样的道理。
1.人文历史规定性的象征。如古代民族图腾,国旗,国徽;银河象征夫妻分离,希特勒象征法西斯统治等。
2.文化积淀、文化共识、约定俗成的象征。如狐狸象征狡猾,红玫瑰象征爱情;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象征喜庆,有的民族以白色象征哀悼,有的民族以黑色象征哀悼。
一般来说,来自于自然界的象征关系,带有较大的普遍性。
(三)比喻的定义及特性
上文已对比喻有所解释。为了描写甲事物,用与甲事物本质属性完全不同,但在某方面有相似点的乙事物来打比方。如: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通过比喻,一弯新月像一张弓,月亮时圆时缺的特征更突出,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另外,有些道理,也用浅显常见的事物作喻体来说明。
比喻辞格运用灵活简便,通常以句子的形式存在,由喻体、本体和比喻词组成,暗喻和借喻中还可以省略比喻词和本体。喻体和本体之间一般有比喻词。如用“像、似的、是、仿佛”等连接。本体和喻体有主次之分,喻体只是一种增强形象性的手段。在本质上,比喻属于同义表达形式的选用修辞范畴。凡属于比喻这一辞格的句子都可以通过句式的变换,转化成平实陈述的句子。
二、象征和比喻的共同点
正因为象征和比喻在形式上极为相似,所以容易引起混淆,从而造成误判和误用。象征和比喻都是用一种事物来说明另一种事物。如:
(3)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比喻)
(4)再往上仔细看时,却不觉也吃了一惊;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象征)
例(3)用“燕雀”比作“庸人”,用“鸿鹄”比作“陈涉”。例(4)用“红白的花”象征革命的前景和希望,表达人们对革命者的崇敬与怀念之情。象征和比喻都由三部分组成,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省减。比喻可以省略除喻体外的其它部分,象征也可以省略除本体以外的其它部分。
三、象征和比喻的区别
(一)属性不同
象征更多地被看作文艺创作的表现手法,比喻是修辞学中的辞格之一。二者的这一根本区别确定了其性质和使用范围:象征属于文学范畴,比喻属语言范畴;象征的使用范围小,只限在“文学”范围内,比喻的使用范围大,涉及“文学”在内的一切语言现象;象征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作品,比喻可以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质。一般的比喻,其喻体分散在全篇文章中。象征不同于比喻,它比一般比喻所概括的内容更为深广,有的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甚至全用象征手法表现出来。
(二)两者之间同中有异
虽然象征和比喻都以相似点为基础,但象征的客体和本体之间的相似点没有直接联系,要通过读者的联想把它联系起来。如《XX长江大桥纪念碑碑文》:“它象征着和平,它象征着幸福,象征着劳动的光辉。”象征通过暗示,通过特别的表达来刺激、诱导人们去联想,从而明白其中的道理。
(三)象征和比喻中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不同
象征的本体和客体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是借此寓彼,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同类的两种事物,它是借此喻彼。象征中可以用具体的本体表示某种抽象的事物,但在比喻中必须是具体表示具体,抽象表示抽象。如:
(5)百合花,那是我们的爱情的象征。(巴金《春天里的秋天》)
(6)在此却是雪未化尽,鸟儿已成群的来了。最先的便是青鸟。西方人以青鸟为快乐的象征,我看最恰当不过。(冰心《寄小读者?山中杂记》)
象征的客体与本体之间要求“神似”,比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则要求“形似”。
(四)象征和比喻的表现方式不同
象征是以物示义,即不把意思直接说出,而让读者去理解。比喻是以物比物,比喻的对象一般是让人看得见,听得见或摸得着的一种具体事物。象征是通过某一具体事物表达一种概念、思想和感情,它贯穿在一个句群、一个段落甚至整篇文章中,是含蓄深沉的。而比喻则是打比方,仅是为了使要说明的事物更加鲜明生动,局限在一个具体的句子中。比喻一般在全篇文章中不占主要地位,它并不是文章的主要题材,象征则贯通全段落或全文。
(五)象征和比喻的艺术效果不同
象征手法的作文 篇六关键词:去灯塔;小说;象征性;拉姆齐
引言
《去灯塔》是英国著名的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弗吉尼亚・伍尔夫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成长起来的,身处英国的她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因此她对于生命、正义有很深的认识,同时由于其是一个女性作家,在她的小说中,通常都会有很强的女性主义表现出来,《到灯塔》是一部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小说,从小说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故事的发生是仅仅围绕这灯塔来进行,主要讲述了一家人去灯塔的艰辛里程,当他们真正看到了灯塔后,才发现原来一路上坚苦的经历是值得的,这些磨难是对自己的考验,在这种磨练之下,这一家人都超越了自己,这个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气象宏伟的场面,更像是一个老人在静静的讲述,从这个叙述中读者能够领悟一些真理,而且由于读者经历的不同,领悟出的内容也必然会有所不同。
1.关于《去灯塔》简述
《去灯塔》一书的主人公可以说是拉姆齐一家,但是作者也用了很大的篇幅对莉莉・布里斯科进行描写,因此在这部小说中,很难说拉姆齐夫人或布里斯科其中一人是主人公,这本书中主要有三个章节,在第一个章节窗中,主要就是对拉姆齐一家和邻居进行相应描述,而引出去灯塔这个话题的,正是拉姆齐最小的儿子,这个小儿子咱姆斯非常想亲自去灯塔看看,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个心愿一直都没有实现,后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英国虽然在大不列颠群岛上,还是受到了战火的牵连,在第二个章节时光流逝中,主要就是讲述拉姆齐一家去灯塔路上的经历,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原本就充满危险的大海上,更是充满了各种危险的因素,他们一家为了去灯塔那里,乘坐了一个小舟出发,在海上经历了无数的磨难,最后终于抵达了灯塔,在第三个章节灯塔中,故事的另一个主要人物,画家布里斯科出现了,她坐在海边上,看到了拉姆齐一家到达灯塔的全过程,正是拉姆齐一家艰辛的里程,给这个画家带来了灵感,画出了多年都没有画成的一幅作品,从此她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去灯塔》的写作手法都采用叙事的方式进行,并没过多华丽场景的描写,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这种手法和我国当代的作家沈从文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在其代表作品《边城》一书中,通篇都是用叙事的手法,也正是这种平叙的方式,更能让读者产生共鸣,与华丽的修饰语相比,这种简单、平淡无奇的手法,渲染出的感情更深刻,在《去灯塔》这部小说中,可以说有两个主人公,第一个主人公是拉姆齐夫人,故事情节到了一半的时候,夫人就死去了,而在通篇的小说中,对画家布里斯科的描写很多,虽然在书中布里斯科本人的话语很少,在小说的前半部分中,她主要的工作就是为拉姆齐夫人画像,在书中的对话很少,但是作者对她思想的描述却很多,很多学者都认为布里斯科正是作者自己的化身,而通过对作者弗吉尼亚的生平进行研究发现,拉姆齐先生身上可以看到很多作者父亲的影子,通过对全文进行分析发现,拉姆齐一家的经历只是小说情节进行的一个主线,而布里斯科这个人物才是小说要表达的精神世界。
2.从作者的角度论《到灯塔》的象征性
要想对一本小说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小说内在的象征意义,就要对作者的生活背景进行研究,通常一本小说的出现,都是作者经历了生活中的磨难,或是对人生的感悟等,而这些写作灵感的出现,通常都会受到童年的教育、现实的经历等影响,而作者也会把自己的一些经历,通过艺术手法的处理,放到自己的小说中,因此从每本文学作品中,都能从主人公的身上,看到很多作者自身的影子,《去灯塔》的作者是西方著名的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由于她对意识流小说具有巨大的贡献,使她在西方文坛上具有很重要的位置,由于弗吉尼亚生活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年代,英国在那个时代已经开始没落了,伟大的日不落帝国早已衰败,世界开始向多元化发展,但是在每个英国人的心中,那种民族的骄傲感一直存在着,为了使英国能够更好的发展,当时的领导者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传统的宗教理论受到人们的质疑,甚至开始被一些新的思想所替代,弗吉尼亚生活的那个年代,英国刚刚完成了两次工业革命,在世界上已经变得非常强大,但是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英国,对欧洲甚至整个世界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很多人认为正是工业革命的出现,使得欧洲各国工业水平极速发展,导致了国家整体的经济出现问题,从而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这样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很多创作的素材,尤其是小说的作者们,更是可以在战乱的背景下,写出很多经典的故事,事实也表明,当时欧洲的文学发展非常迅速,像弗吉尼亚这样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大量的出现,但是战争也影响了很多作家的思想,弗吉尼亚在20世纪中期时,正是创作的黄金时期,而当时欧洲的文学领域中,产生了一种寻找现代艺术的思想,想从思想的角度出发,使人们能够摆脱物质的束缚,从而最大程度的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在当时的背景下,这种思想的出现对传统宗教理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很多作家都根据这种现代主义写出了很多作品,而弗吉尼亚正是这个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家,从《去灯塔》的内容就可以看出,无论从写作手法上,还是故事情节的设计上,在当时看来都是非常新颖的,甚至可以说后来的《老人与海》等作品,都受到这种思想很大的影响,而弗吉尼亚之所以能够成为新思想的代表作家,就是因为她用了很多新颖的表达方式,其中象征手法的运用是她所有新颖表达手法中最重要的一个。
《去灯塔》这本小说是弗吉尼亚象征手法的代表作品,在她看来象征意义和语言相比,很多时候能够使事情表达的更好,尤其是在心理感受的传达中,如果采用直接描写的方式进行表达,就会显得无力,无法从最大程度上打动读者,而采用象征的手法进行心理表达,通常都没有过多的语言进行描写,而是从主观内心世界的角度,让读者能够亲身体会到小说主人公的心理,如在本书中,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面貌等描写等,很少是用静态的语言直接进行表达,正如弗吉尼亚本人说过的一段话“如果我们试图分析自己的感觉,就会觉得我们像是被音乐所感染――受到激发的不是大脑而是官感。这种复杂的感情绝不可能直接表达出来,它要通过意象的重复出现被含蓄地、慢慢地带到我们跟前。”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象征性的理解。
3.从内容的角度论《去灯塔》的象征性
要想从小说内容的角度对象征性进行分析,通常都是从小说中的人物、表现手法、故事情节三个方面来进行,在本书中拉姆齐先生可以说是一个哲学家,他是一个现实主义的人,对爱幻想的人非常憎恨,而他的夫人确认为,拉姆齐是一个只顾大事,而对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却不闻不问,由此可见这对夫妇正好是理性和感性的代表,正是拉姆齐夫人的这种感性,平衡了家庭的矛盾,也是小说要表达主题的核心,在孩子的眼中,拉姆齐夫人就像是大海一样,不但能够包容他们犯下的小错误,同时还能够给孩子们安全感,一些读者甚至认为拉姆齐夫人就是书中的女神,对于表现手法的象征性,这本小说中用了特殊的色彩和结构的形式,在拉姆齐的眼中,色彩和心理变化是一致的,例如在他心情比较放松的散步时,他会发现路边的花草都是红色的,而他夫人总喜欢看蓝色的海,红色和蓝色很好的象征了两个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对小说的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有很多,最直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就是灯塔,窗和海浪等也都具有很典型的象征性,通过这种特殊的象征手法,很巧妙的从多个角度对小说的主题进行揭示。
从小说的结构上来看,故事的展开仅仅围绕着去灯塔路上的经历,他们一家对灯塔有着很深的向往,读者在进行阅读时,很容易把灯塔看成是人生的理念,而航海的过程就是人生的过程,有些人会经过努力后抵达灯塔,有些人则会失败葬身在大海中,这样就很好的体现了小说象征的意义,《去灯塔》一书在结构上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的描写是美好的,通过写拉姆齐一家在海边度假的生活,传达出当时英国人生活的宁静和美好,他们一家在度假的过程中,还在计划着去灯塔旅行,但是到了第二个部分时,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作者对战争带来的灾难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正是由于战争的出现,拉姆齐夫人和大儿子都死去了,女儿也死于难产,生离死别代替了原本的美好,拉姆齐一家人对生活充满了迷茫,这时候去灯塔的计划正好能够填补他们内心的空虚,由于去灯塔原本就是一家人的梦想,虽然有些家人已经不在了,而去灯塔刚好可以弥补失去家人的痛苦,正是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他们踏上了去灯塔的路程,而小说的情节也进入了第三个部分,从结构上来说,小说的第二个部分是插入进来的,第一部分写的是一家人计划去灯塔,而第三部分和第一部分互相呼应,写的是一家人已经踏上了去灯塔的路上,原本幸福的一家人,现在只剩下了拉姆齐和两个孩子,在刚进入到大海时,拉姆齐和孩子之间存在着一些隔膜,而随着一路上的艰辛和磨难,这些隔膜逐渐的消失了,最终他们带着亡妻和亡女的心愿到达了灯塔,看到了灯塔的全貌,而布里斯科也完成了自己的心愿,画出了十年之前就想完成的作品,从拉姆齐一家人计划去灯塔到看到灯塔,中间经历了十年的时间,十年的时间改变了很多事情,甚至夺走了一些人的生命,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的愿望、精神却流传了下来。因此,象征性是通过不同的角度进行传播,从而让其作品在人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结语
通过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去灯塔》全文采用了很多象征的手法,如内容上采用了灯塔、海浪等具体的象征意义,而结构上采用了旅程、灯塔目的地这样的象征意义,与直接描写的手法相比,采用象征的手法更能深刻的表达出小说的主旨,在当时的背景下,象征性的表现方式是一种新颖的表现手法,很多作家都没有进行大量的使用,现在看来象征性的手法已经成为了一种基本的表现方式,基本在每本小说中都会使用这种方式来进行主旨的传达,在《去灯塔》一书中,作者通过象征性把书中人物的复杂心理很好的描述出来,然后用具体事物和结构的象征意义,对人与人、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揭示。(作者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 高奋,鲁彦。近20年国内弗吉尼亚・伍尔夫研究述评[J],外国文学研究,2004(05):36-42+170
[2] 止庵,西稗东说 小说艺术家的小说艺术(上)读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到灯塔去》和《海浪》[J],博览群书,2002(12):59-61
[3] 李晓燕,走进弗吉尼亚・伍尔芙的精神小屋――试析《到灯塔去》所诠释的女性现和生死观[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3):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