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爱尔克的灯光》阅读答案【优秀5篇】

现如今,我们写阅读题就会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教师进行阅卷打分时的参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如下是敬业的小编帮助大家收集的巴金《爱尔克的灯光》阅读答案【优秀5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巴金《爱尔克的灯光》阅读答案 篇一

《爱尔克的灯光》(有删节)

巴金

傍晚,我靠着逐渐黯淡的最后的阳光的指引,走过十八年前的故居。我认识它们,就像认识我自己。巍峨的门墙代替了太平缸和石狮子,那一对常常做我们坐骑的背脊光滑的雄狮也不知逃进了哪座荒山。然而大门开着,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却是原样地嵌在那里,似乎连颜色也不曾被风雨剥蚀。我望着那同样的照壁,我被一种奇异的感情抓住了,我仿佛要在这里看出过去的十九个年头,不,我仿佛要在这里寻找十八年以前的遥远的旧梦。

黑暗来了,我的眼睛失掉了一切。于是大门内亮起了灯光。灯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我只得失望地走了,向着来时的路回去。已经走了四五步,我忽然掉转头,再看那个建筑物。依旧是阴暗中一线微光。我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在这条被夜幕覆盖着的近代城市的静寂的街中,我仿佛看见了哈里希岛上的灯光。那应该是姐姐爱尔克点的灯吧。她用这灯光来给她的航海的兄弟照路,每夜每夜灯光亮在她的窗前,她一直到死都在等待那个出远门的兄弟回来。最后她带着失望进入坟墓。

十八年前在一个春天的早晨,我离开这个城市、这条街的时候,我也曾有一个姐姐,也曾答应过有一天回来看她,跟她谈一些外面的事情。我相信自己的诺言。那时我的姐姐还是一个出阁才只一个多月的新嫁娘,都说她有一个性情温良的丈夫,因此也会有长久的幸福的岁月。

然而人的安排终于被“偶然”毁坏了。这应该是一个“意外”。但是这“意外”却毫无怜悯地打击了年轻的心。我离家不过一年半光景,就接到了姐姐的死讯。我的哥哥用了颤抖的哭诉的笔叙说—个善良女性的悲惨的结局,还说起她死后受到的冷落的待遇。从此那个作过她丈夫的所谓温良的人改变了,他往一条丧失人性的路走去。他想往上爬,结果却不停地向下面落,终于到了用鸦片烟延续生命的地步。对于姐姐,她生前我没有好好地爱过她,死后也不曾做过一样纪念她的事。她寂寞地活着,寂寞地死去。死带走了她的一切,这就是在我们那个地方的旧式女子的命运。

十九年,似乎一切全变了,又似乎都没有改变。

在这个我永不能忘记的城市里,我度过了五十个傍晚。我花费了自己不少的眼泪和欢笑,也消耗了别人不少的眼泪和欢笑。我匆匆地来,也将匆匆地去。我不会像我的一个姑母或者嫂嫂,设法进到那所已经易了几个主人的公馆,对着园中的花树垂泪,慨叹着一个家族的盛衰。几次走过这个地方,我所看见的还只是那四个字:“长宜子孙”。

“长宜子孙”这四个字的年龄比我的不知大了多少。这也该是我祖父留下的东西吧。最近在家里我还读到他的遗嘱。他用空空两手造就了一份家业。到临死还周到地为儿孙安排了舒适的生活。他叮嘱后人保留着他修建的房屋和他辛苦地搜集起来的书画。但是儿孙们回答他的还是同样的字:分和卖。我很奇怪,为什么这样聪明的老人还不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倘使不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不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家”这个小圈子只能摧毁年轻心灵的发育成长,倘使不同时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财富只能毁灭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要是它只消耗在个人的利益上面。

“长宜子孙”,我恨不能削去这四个字!许多可爱的年轻生命被摧残了,许多有为的年轻心灵被囚禁了。许多人在这个小圈子里面憔悴地捱着日子。这就是“家”!“甜蜜的家”!这不是我应该来的地方。

我高兴地来,痛苦地去。汽车离站时我心里的确充满了留恋。但是清晨的微风,路上的尘土,马达的叫吼,车轮的滚动,和广大田野里一片盛开的菜子花,这一切驱散了我的离愁。我不顾同行者的劝告,把头伸到车窗外面,去呼吸广大天幕下的新鲜空气。我很高兴,自己又一次离开了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

忽然在前面田野里一片绿的蚕豆和黄的菜花中间,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还是我常常看见的灯光。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我那个可怜的姐姐已经死去了。这一定是我的心灵的灯,它永远给我指示我应该走的路。

注:巴金(1904—2005年),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爱尔克的灯光》阅读答案

15.谈谈你对文中“我望着那同样的照壁,我被一种奇异的感情抓住了”一句中“奇异的感情”的理解。(3分)

15答:“奇异的`感情”是面对“长宜子孙”这种封建思想十八年之久都不曾改变的惊讶,是一种希望与失望交织的复杂情感。

16.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两个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1)清晨的微风,路上的尘土,马达的叫吼,车轮的滚动,和广大田野里一片盛开的菜子花,这一切驱散了我的离愁。

答:

(2)但是这“意外”却毫无怜悯地打击了年轻的心。

答:

16.(1)运用排比的手法,生动地描写出作者再次走出小家,来到“广大的世界”的快乐心情,表现了作者对新生活满怀的信心和期待。

(2)“意外”二字加上引号,反映出旧式家庭中女性悲剧命运的必然性。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表现出姐姐之死对自己的打击十分沉重。(每句3分,手法1分,效果分析2分)

17.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长宜子孙”四个字,有何用意?(6分)

答:

17.作者在首段用“长宜子孙”四字引起对旧式家庭生活的回忆和对人生道路的思索(2分)。所谓的“长宜子孙”恰恰是摧残子孙、囚禁子孙思想的枷锁。文中多次提及,强调指出其所代表的封建思想是顽固的,这四字是对封建势力的辛辣的讽刺(2分)。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封建势力的本质及顽固性的清醒认识,以及与旧家庭决裂,寻求光明的决心(2分)。

18.这篇散文中,作者写到了三种不同的灯光,分别有着怎样的象征意义?(6分)

答:

18.旧宅大门内亮起的灯光,象征着走向没落、崩溃的旧家庭、旧势力。

爱尔克的灯光,既象征着姐弟亲情,又象征着旧家庭生活的悲剧和希望的破灭。

心灵的灯光,象征着作者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6分,每点2分)

爱尔克的灯光阅中心思想 篇二

全文以故居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为中心,通过自由联想,抒写了对被旧制度吞噬了生命的姐姐的怀念,抨击了旧社会、旧家庭摧残生命的罪恶,批判了封建统治阶级宣扬的“长宜子孙”的思想。从而再次肯定了对封建家庭的背叛,表达了对光明世界不懈追求的坚定信念。

爱尔克的灯光读后感 篇三

读完《爱尔克的灯光》后,仔细想想,才发觉,财富是能否成才的外因,而且他即可以促进成才,又可以阻碍成才。

从理论上说,成才的内因在于自身的奋斗(当然还有其他因素,但奋斗站主要地位),而财富只不过是一个外因。而外因只能通过内因才能对事务发生作用。比如一块石头,哪怕又在好的条件也不会孵出小鸡,因为它不是那块料;又如钢锥不管将它裹得多严,他迟早都回落出锋芒。是火它总会燃烧起来。同此,外因:财富,也如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在某种反应中,它能加快反应的速度,但在另外的化学变化中,他也许抑制反应的发生。也就是说财富是一柄双刃剑,他既能为成才提供优越的条件,也可能成为羁绊成才的顽石。

在数学的概念中,财富既非成才的充分条件,也非成才的必要条件。因为有财富不一定能够成才,而成才也不一定有财富。赖宁曾画过一幅漫画,题目叫《再好的草地上也有饿死的马》很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正如在荒漠中骆驼照样能自在的生活一样,财富只是外在的一个条件。有了它,可能使你的一些问题迎刃而解,但也仅仅能解决你的“硬件”,而“软件”得靠你自己去充实。

说句白话:财富有时是发动机,让你乘风破浪一路前进;有时是挡路石,让你摔倒再也爬不起来。总之,想成才,只能靠自己。

正如《爱尔克的灯光》中的“我”要冲出财富的壁垒,冲出牢笼,靠自己的双手,自己的头脑去闯天下、去建功、去立业;去创造自己的人生;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每一个项成功地人们,好好利用你们的财富,为你的成功铲平道路,铺设美好前程

巴金《爱尔克的灯光》阅读答案 篇四

20世纪60年代初,我是青藏高原的汽车兵,部队常年执行繁重的运榆任务。茫茫青藏线上人烟稀少,陪伴我们的就是那些设在路旁的兵站。昆仑山中的纳赤台兵站,就是其中一个。每当夜幕降临兵站门前的大红灯笼便会被点亮。

初冬的一个下午,我开的车在半道上抛了锚。副连长留下修理班长和我们车组一起修车,便带车队走了。这里是可可西里无人区,我们冒着飞扬的大雪和刺骨的严寒修好车辆后,已到了21时30分。等我们看见纳赤台兵站门前的那盏大红灯笼时已是凌晨0点40分。

听见我们车子的响动,大红灯笼下的餐厅棉门帘一掀,走出个人来,正是兵站炊事班的老班长徐宏武。徐班长热情地把我们迎进餐厅,每人先送上一碗温开水。我抱歉地说:“老班长,让你久等了!”他一瞪眼:“废话!你们最后一台车不到站,我能封炉关灶吗!

原来,每晚不论多少车队住站,老班长都要找带队干部了解道中有无抛锚车辆,哪怕只有一台车未到站他也要备好饭菜一直等着,这已是他的铁规。

不一会儿,一盆高压锅蒸的米饭和面条、一盘肉末烧豆腐、一盘肉丝炒豆芽便送上了餐桌。这地方气压低,没有高压锅,米饭、面条都煮不熟。老班长嘟囔道:“我向你们连长打听了,你们三人中有两个四川人,一个陕西人,所以准备了米饭和面条,慢慢吃,别烫着。”

徐班长是冈名青藏线的老模范,老高原人都知道他是1951年入伍的陕北汉子,是跟着“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将军进藏的老军人,他说自己这一辈子已离不开青藏线了,后来就索性转业到兵站当了炊事班长。

当时,由于气候原因,兵站沿线都不能种菜,兵站吃的菜大都从兰州买来,长途运输浪费很大,冬天路上冻掉一半,夏天路上烂掉一半,吃到大家嘴里的普通菜也就成了高价莱。

还有,上级发的许多黄豆,他能靠着锅台边的热气给大家泡豆芽吃,他想做豆腐,给大家改善伙食,一方面缺乏工具和设备,另一方面技术上也不入门,这让他很伤脑筋。老班长已有好几年没有回家探亲了。那年,他趁着汽车兵搞冬训、兵站接待任务不多的空儿,千里迢迢回了趟老家。到家后,他一头钻进了镇上一个豆腐坊。经过10天的跟班劳动,他把做豆腐、豆腐脑、豆腐干和豆浆的技术学到了手;接着又到县城一家食品厂去学做面包、蛋糕、凉粉以及腌小菜的手艺。他态度诚恳,老师傅毫不保留地把技术传给了他。

一个月的假期快到了,归队前老婆给他准备了许多土特产。但他每样只拿了一点� 其中一个“宝贝”就是一个磨豆腐的小石磨。

回了兵站,开始试验做正腐。首先是磨豆腐,他们只能用人推。在海拔4000米的雪山上,氧气“定量”

供应,人推着石磨转圈,累得头昏眼花,心里像塞了一团棉花,憋得喘不过气来。推着推着,眼一黑,腿一软,摔倒了。没关系,换两个人再来。好不容易做出了第一锅豆腐,却又苦又涩,难以下咽。问题出在哪儿呢?他们把从山上采来的点豆腐的石膏用火烧过后研碎,再用面箩筛一遍,然后再次试验,但仍不好吃。是不是水质有问題?他们把水烧开,使水碱沉淀下去,再用清水煮豆浆,果然,做出的豆腐又嫩又香。以后,又用上了昆仑泉水。后来,老班长的精神感动了修理连的一位电工技师,技师给他制作了一个带发电机的电动石磨,才圆了老班长让住站人员都能吃上豆腐的心。

老班长不但做出了豆腐、豆腐脑和豆浆,还用新学到的手艺做出了面包、糕点、凉粉,腌制出了各种口味的小茱……兵站的伙食品种丰富了,质量也提高了。

吃完饭,我一抬头,在大红灯笼的照耀下,我看见墙上贴着住站部队送给兵站的一封表扬信,上书“风雪几千里,此地最难忘”。

第二天天不亮,我们就起床吃饭准备出发,吃上了老班长做的豆腐脑、包子和馒头。上路前,我把写好的表扬信贴在了餐厅的门上面是:双手巧做百样饭,红灯照暖万人心。

我们鸣着喇叭表示感谢,出发上路。走出很远很远了,我回头一看兵站门前那盏大红灯笼于薄明中仍在闪闪发光。

啊昆仑山的灯光,照着一批批汽车兵,给我们无尽的温暖和力量,直至今天,直到永远。

(有删改)

4、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品中多处写到灯光,茫茫青藏线上的纳赤台兵站门前的大红灯笼发出的光芒带给人们温暖和力量,也渲染了氛围,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B、徐班长一直在焦急地等着“我们”,听见“我们”车子的响动,就掀帘走出来,文中的“一瞪眼”“废话”“我能封炉关灶吗”正是他这种心情的反映。

C、作品语言通俗易懂,如“氧气‘定量供应’”等句子展现出高原的地域特色;“风雪几千里,此地最难忘”这样的表扬信又为作品增添了雅致色彩。

D、作品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写了“我”的所见所闻,自然地交代了事情原委,增强了故事真实感,同时又通过“我”的感受烘托了作品主人公的形象。

5、作品中说“老班长的精神感动了修理连的一位电工技师”,老班长有怎样的精神?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作品主要写“我”在纳赤台兵站住宿、进餐的经历,却用较大篇幅来写回忆,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4、B 5、

①爱边疆、爱军队、爱战士的精神。他是闻名青藏线的老模范,他说自己这一辈子已离不开青藏线了,转业到兵站当了炊事班长等。

②竭心为大家服务的精神。他苦心学习烹饪技术,克服重重困难,丰富兵站伙食品种,提高质量等。

③执着、坚持的精神。每晚不论多少车队住站,他都要去了解车队情况,备好饭菜一直等着,这已是他的铁规;他带领大家试验做豆腐,一次次总结失败的教训,终于让人家吃上了豆腐等。

6、

①简述老班长的人生经历,回忆老班长徐宏武学做豆腐等故事,使小说内容更充实,小说所表现的军队、边疆生活主题更突出。

②大篇幅的回忆扩大了时间、空间范围,更好地突出人物的性格,使一个对边疆、对军队、对战士有着深厚感情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③把大篇幅的回忆插入文章中,补充衬托了主要情节,使行文起伏有致,避免了平铺直叙。

爱尔克的灯光(有删节 篇五

巴金

傍晚,我靠着逐渐黯淡的最后的阳光的指引,走过十八年前的故居。我认识它们,就像认识我自己。巍峨的门墙代替了太平缸和石狮子,那一对常常做我们坐骑的背脊光滑的雄狮也不知逃进了哪座荒山。然而大门开着,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却是原样地嵌在那里,似乎连颜色也不曾被风雨剥蚀。我望着那同样的照壁,我被一种奇异的感情抓住了,我仿佛要在这里看出过去的十九个年头,不,我仿佛要在这里寻找十八年以前的遥远的旧梦。

黑暗来了,我的眼睛失掉了一切。于是大门内亮起了灯光。灯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我只得失望地走了,向着来时的路回去。已经走了四五步,我忽然掉转头,再看那个建筑物。依旧是阴暗中一线微光。我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在这条被夜幕覆盖着的近代城市的静寂的街中,我仿佛看见了哈里希岛上的灯光。那应该是姐姐爱尔克点的灯吧。她用这灯光来给她的航海的兄弟照路,每夜每夜灯光亮在她的窗前,她一直到死都在等待那个出远门的兄弟回来。最后她带着失望进入坟墓。

十八年前在一个春天的早晨,我离开这个城市、这条街的时候,我也曾有一个姐姐,也曾答应过有一天回来看她,跟她谈一些外面的事情。我相信自己的诺言。那时我的姐姐还是一个出阁才只一个多月的新嫁娘,都说她有一个性情温良的丈夫,因此也会有长久的幸福的岁月。

然而人的安排终于被“偶然”毁坏了。这应该是一个“意外”。但是这“意外”却毫无怜悯地打击了年轻的心。我离家不过一年半光景,就接到了姐姐的死讯。我的哥哥用了颤抖的哭诉的笔叙说—个善良女性的悲惨的结局,还说起她死后受到的冷落的待遇。从此那个作过她丈夫的所谓温良的人改变了,他往一条丧失人性的路走去。他想往上爬,结果却不停地向下面落,终于到了用鸦片烟延续生命的地步。对于姐姐,她生前我没有好好地爱过她,死后也不曾做过一样纪念她的事。她寂寞地活着,寂寞地死去。死带走了她的一切,这就是在我们那个地方的旧式女子的命运。

十九年,似乎一切全变了,又似乎都没有改变。

在这个我永不能忘记的城市里,我度过了五十个傍晚。我花费了自己不少的眼泪和欢笑,也消耗了别人不少的眼泪和欢笑。我匆匆地来,也将匆匆地去。我不会像我的一个姑母或者嫂嫂,设法进到那所已经易了几个主人的公馆,对着园中的花树垂泪,慨叹着一个家族的盛衰。几次走过这个地方,我所看见的还只是那四个字:“长宜子孙”。

“长宜子孙”这四个字的年龄比我的不知大了多少。这也该是我祖父留下的东西吧。最近在家里我还读到他的遗嘱。他用空空两手造就了一份家业。到临死还周到地为儿孙安排了舒适的生活。他叮嘱后人保留着他修建的房屋和他辛苦地搜集起来的书画。但是儿孙们回答他的还是同样的字:分和卖。我很奇怪,为什么这样聪明的老人还不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倘使不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不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家”这个小圈子只能摧毁年轻心灵的发育成长,倘使不同时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财富只能毁灭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要是它只消耗在个人的利益上面。

“长宜子孙”,我恨不能削去这四个字!许多可爱的年轻生命被摧残了,许多有为的年轻心灵被囚禁了。许多人在这个小圈子里面憔悴地捱着日子。这就是“家”!“甜蜜的家”!这不是我应该来的地方。

我高兴地来,痛苦地去。汽车离站时我心里的确充满了留恋。但是清晨的微风,路上的尘土,马达的叫吼,车轮的滚动,和广大田野里一片盛开的菜子花,这一切驱散了我的离愁。我不顾同行者的劝告,把头伸到车窗外面,去呼吸广大天幕下的新鲜空气。我很高兴,自己又一次离开了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

忽然在前面田野里一片绿的蚕豆和黄的菜花中间,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还是我常常看见的灯光。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我那个可怜的姐姐已经死去了。这一定是我的心灵的灯,它永远给我指示我应该走的路。

注:巴金(1904—2005年),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爱尔克的灯光阅读答案:

1、谈谈你对文中“我望着那同样的照壁,我被一种奇异的感情抓住了”一句中“奇异的感情”的理解。(3分)

答:“奇异的感情”是面对“长宜子孙”这种封建思想十八年之久都不曾改变的惊讶,是一种希望与失望交织的复杂情感。

2、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两个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1)清晨的微风,路上的尘土,马达的叫吼,车轮的滚动,和广大田野里一片盛开的菜子花,这一切驱散了我的离愁。

(2)但是这“意外”却毫无怜悯地打击了年轻的心。

(1)运用排比的手法,生动地描写出作者再次走出小家,来到“广大的世界”的快乐心情,表现了作者对新生活满怀的信心和期待。

(2)“意外”二字加上引号,反映出旧式家庭中女性悲剧命运的必然性。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表现出姐姐之死对自己的打击十分沉重。(每句3分,手法1分,效果分析2分)

3、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长宜子孙”四个字,有何用意?(6分)

作者在首段用“长宜子孙”四字引起对旧式家庭生活的回忆和对人生道路的思索(2分)。所谓的“长宜子孙”恰恰是摧残子孙、囚禁子孙思想的枷锁。文中多次提及,强调指出其所代表的封建思想是顽固的,这四字是对封建势力的辛辣的讽刺(2分)。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封建势力的本质及顽固性的清醒认识,以及与旧家庭决裂,寻求光明的决心(2分)。

4、这篇散文中,作者写到了三种不同的灯光,分别有着怎样的象征意义?(6分)

旧宅大门内亮起的灯光,象征着走向没落、崩溃的旧家庭、旧势力。

爱尔克的灯光,既象征着姐弟亲情,又象征着旧家庭生活的悲剧和希望的破灭。

心灵的灯光,象征着作者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6分,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