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教案【优秀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下面是敬业的小编惊云为大伙儿分享的15篇小学生作文教案,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家长学校备课制度 篇一一、备课环节
1、备课程标准。突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备学生需求。把学生置于教学的核心地位,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主线,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并设计相应对策,引导学生成功步入“最近发展区”。
3、备教学资源。不仅要备知识点,更要备知识背后隐藏着的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备有关教学资源。
4、备教学方法。关注如何与学生沟通、交流;关注如何指导学生会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
5、写课后反思。倡导课堂教学的课后反思,好的经验要提炼,同样的错误不能犯两次。
二、基本内容
集体备课的基本内容要包括备课程目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练习,重点研究本学科教与学的改革与创新。要明确本单元、本节课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型和相应的课前准备,研究本课的预习内容,组织本组教师分工完成练习题的设计,做到资源共享。
三、基本要求
1、认真研究课改精神、课程目标、教材、教参和学生。教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概念等应突出的重点、新意,应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难点。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恰当选择教法学法、善于设计巩固或发展性练习、研究探讨教学艺术逻辑结构等)。
3、善于学习、认真思考、独立备课。超两周备课、超一周讨论。
4、各科教学均应备课。
四、备课步骤
1、学期初根据教学计划,确定单元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
2、个人自备出思路。个人钻研教学内容(符合新课标精神的优秀教学资源)、手段、方法、学生,提出问题或设想。在每单元教学前,备课组长组织集体备课,共同研讨。
3、集思广益通思路。集体备课时,在中心发言人发言后,其他成员要充分讨论和研究。精心思考教学预案,力求规范、科学。
4.博采众长写教案。在进入课堂实施教学之前,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教师在研讨深化的基础上写出具有个性特点的课时教案。
5、教后反思长经验。要养成反思的习惯,要及时对课堂上的得失、感受、发现做好记录,加以分析与研究,并记录在教案后面。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 篇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3个生字,正确书写11个生字。
3、领悟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揣摩人物的内心,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并能续写故事。
过程和方法
读中感悟自主合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懂得一个人即使有高超的技艺也不能骄傲自满,因为天外有天,艺无止境。学了张石匠和小伙子的美好品格。
教学重、难点:
揣摩人物性格,体会艺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准备:
小黑板
图片
算盘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在民间,有许多擅长某些手艺的人,我们� 太行山脚下有一位张石匠,他手艺高超、远近闻名,可他还要拜师,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学了一篇民间故事——《张石匠拜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在文中画出本课会认会写的字。
2、出示小黑板,检查预了情况
3、指生读,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读文,教师巡视指导。)
4、老师发现同学们读课文非常认真、非常投入,相信一定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谁来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这篇课文讲的是张石匠手艺高超,但是愿意自夸,在与一个小伙子比试手艺时,连连失败,他服输了,愿拜小伙子为师的故事。
5、(评价语:你的概括能力很强,语言表述也很准确。)张石匠是一位手艺高超,远近闻名的老石匠了,是什么原因让他要拜一个小伙子为师呢?指名说:比试连连失败。
6、那么我们可以按照比试前、比试中和比试后把课文分成三部分,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一看这三部分分别在课文的哪几段?学生回答:比试前(1-5),比试中(6-9),比试后(10)。
三、品读感悟
分析理解比试前的内容。
师:下面让我们来到太行山脚下,看看比试前的情景。请同学们自由读1-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张石匠和小伙子的对话,感受一下两个人不同的态度。
师:傲慢的张石匠又吹上牛了,他说他的技能无人能比,“无人能比”是什么意思?
生:技能,已经到顶了。
师:是啊!把话都说绝了,一个小伙子和他杠上了,是怎样的情景呢?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
师:张石匠开始对小伙是一种什么态度?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分析张石匠的语言:看不起人,蔑视小伙子。板书:看不起。
师:面对张石匠的傲慢,小伙子什么态度?分析小伙子批评劝诫中又很尊敬张石匠。
师:现在让我们通过朗读再现当时的情景。再次分角色读。
指导朗读“师傅,话别讲绝了,天外还有天哪!”
“我干石匠的时候,你还没见过石头呢。”
“手艺高的人我见过,可没见过像你这么傲的。” “怎么,你还懂点手艺?那咱们就比试比试,让大家评一评谁是高手。”
“今天我俩见个高低,输了我拜他为师。”指名朗读,相机评价。过渡:既然看不起小伙子,不爱听小伙子的话,那就得通过比试来见个分晓了。
张石匠和小伙子比试了什么?结果怎样?请说明理由。
1、指名回答,师板书:刻碑洗字刻东西
2、两名学生分别读“刻碑洗字”部分。(6、7段)张石匠的手艺怎么样?好在哪?这一次比试谁胜了?说出胜出的理由。
3、师:自读这一段,你感受到了什么?哪些词语能表现出张石匠的手艺高超?请你用声音来传达出张石匠的手艺高超。
多媒体出示:活干得干净漂亮,那些字的点、钩、挑、捺,笔笔匀称,秀丽端正,丝毫不走样。
4、对比看小伙子的手艺,读中体会。
只见那字个个如龙飞凤舞,似有惊涛骇浪之势。就是那“飞白”“转笔”的地方,也洗得干净利落。更使人惊奇的是,和纸上的字对比,大小、章法、布局分毫不差。出示图片,解释“楷书”“草书”“飞白”。
楷书是汉字的主要书体。楷,是楷模,就是标准字体。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飞白”是指在书法创作中,笔画中间夹杂着丝丝点点的白痕,且能给人以飞动的感觉,故称其为“飞白”。
5、这一次比试谁胜了?说出胜出的理由。
生将小伙子与张师傅从刻字难度、速度、成品的精美度等几方面进行比较。张石匠服气了吗?读出有关句子。(第八段的句子)过渡:张石匠服输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他为什么不服气呢?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比赛前张石匠的一番话,读一读,说一说。 (出示张石匠的话)
“我干石匠的时候,你还没见过石头呢。”
“怎么,你还懂点手艺?那咱们就比试比试,让大家评一评谁是高手。”
“今天我俩见个高低,输了我拜他为师。” (相机板书:看不起---不服气)
“怕”可以换成什么词?预设:也许、莫非、可能、难道------从这一个字中你能体会出此时张石匠是什么心情?板书:不服气。过渡:既然张石匠不服气,就再比一次吧。这次比什么?理解“七棱八不齐”,说出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石头来刻东西?既增加了难度,希望让自己大显身手,又可以难住小伙子,让他败下阵来。
6、在这次比试艺不如人的情况下,张石匠回家刻石链时会想些什么?请说一说。生联想汇报。
7、过渡:看来张石匠这次比试是胜券在握了,让我们来看看结果吧。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学法:刚才我们学了“刻碑洗字“这一部分时是怎么学的?
屏幕出示:读一读、划一划、说一说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九自然段,画出描写张石匠和小伙子比试结果的句子。
2、读一读、品一品。
3、同桌互相说一说。
8、汇报:第二次才艺大比拼谁更精彩?理由是什么?
学生从算盘的大小、灵活度、精美几方面进行汇报。教师出示算盘实物,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9、过渡:俗话说的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此时胜负已决,如果你是文中的张石匠,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屏幕出示:看到小伙子的石算盘,张石匠心想他的脸上于是对小伙子说说完通过这些你看出张石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知错就改说到做到耿直相机板书:心服口服(自愧不如)问:张石匠的举动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联系实际谈。
出示:“张师傅,我不是要在你面前露一手,只想让你懂得艺无止境呀!”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四、拓展总结
1、读了这篇课文后给你什么启示?
2、教师结合板书总结课文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续写课文。
3、通过学了这篇课文,我们懂得了天外有天、艺无止境的道理。其实,我们在学业上也是无止境的。希望同学们在学了上永不满足,不断进取。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即使高人一筹也不要骄傲,要向更高的人学,才能不断进步。最后老师送给大家几句俗语。满足现在的成就,就窒息了未来。谦虚是学了的朋友,自满是学了的敌人。强中更有强中手,莫向人前自夸口。
五、作业
续写《张石匠拜师》
板书设计:
张石匠拜师
刻碑洗字 刻东西
看不起——不服气——自愧不如
天外有天 艺无止境
小学生写作指导教案 篇三小学生作文指导的几点看法
作文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之一。要想写出好作文,务必要有丰富的资料和巧妙的手法。这“巧妙的手法”也就是写作方法,它只是表达的一种手段,是老师所要教授的资料。而“丰富的资料”,就是文章的“血肉”,才是小学生写作的重点和难点,这需要的是丰富的生活体验,需要的只能是家长在生活中给孩子以方方面面的具体指导。一、多观察,多比较。二、多实践,多体验。三、多读书,多感悟。四、多练笔,多投稿。五、多规范,多赞赏。
辅导小学生写作文,难道不就应是小学老师的任务吗?让家长来辅导孩子写作文,不是校园老师在“推卸”自己的职责吗?很多家长是这么认为。其实不然。作文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之一。要想写出好作文,务必要有丰富的资料和巧妙的手法。这“巧妙的手法”也就是写作方法,它只是表达的一种手段,是老师所要教授的资料。而“丰富的资料”,就是文章的“血肉”,才是小学生写作的重点和难点,这需要的是丰富的生活体验,需要的只能是家长在生活中给孩子以方方面面的具体指导。
一、多读书,多感悟。
世界十大文豪之一的鲁迅说过:“文章就应怎样做,我说不出� ”高尔基也只是如痴如醉地超多读小说,再加上他的丰富阅历而已。
习作潜力的根,是阅读潜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一是说,“怎样写”,大多是从阅读中悟到的。就写论写,往往捉襟见肘,以读促写,才能海阔天空。二是说,“厚积才能薄发”。要加强课外阅读,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提高认识,增加文化和语言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勤于读书,超多阅读,必能促进作文潜力的提高。
但是也有家长向我反映,说:“我的孩子看书是真爱看,每一天捧着本书,看个没完没了,可就是作文水平不见提高,写来写去就那么回事,那是怎样回事阿?”这不就跟我说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相违背吗?其实不然。读书的效果并不是看读了多少,读了多长时间,而是看记住了多少,领悟了多少,能用多少。所以,读书并不是“捧着书一向看”。
培养孩子读书的好习惯也要有要求:
1、选取好书。这个“好”包含着资料好、思想健康、文笔优美……孩子透过超多的阅读欣赏,欣赏文中的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从中受到熏陶,提高鉴赏潜力的同时理清文章思路,之后诱导孩子回忆生活所见到的美景,让他们模仿作品畅所欲言,激发创作欲望,为下面的写作做铺垫。“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此言就是劝诫我们透过超多阅读与欣赏去培养和获得语感,去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增强语文修养,提高语文潜力。
2、善于积累。好文章,必须要孩子们好好学习,积累词汇,积累句子,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把好的文章背诵下� 巴金曾说过,他背了很多文章,虽然自己没有仔细地去研究过它们,但在背了这么多的文章之后,至少明白文章是怎样一回事。
3、勤做读书笔记。好记性比不上烂笔头。优秀的作品给人的启示太多,光靠脑记不行,还要教育孩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勤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能够摘抄好词好句或片段,能够记录当时读后感受……学生在欣赏中积累超多的写作知识与写作素材,为今后写作作好充分的准备。
4、多思考。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无非是想心思。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想出来的。可见,构思对于作文的重要性。读书就要多想想作者的心思。想什么?不外乎想作者为什么写(文章主旨);写了哪些,不写哪些(文章资料);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叙述顺序);怎样写(语言和表达方法)。
只有加入了自己的思想去读书,书才能够读活,书中的知识才能够为己所用。
二、多实践,多体验。
我们生活在社会上,每一天会碰到许多人,遇到许多事;碰到的人、遇到的事就是作文的材料。如果能仔细想想这件事包含了什么道理,正确认识后将它写下来,就可能是篇好作文。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孩子的生活丰富了,感受才会深刻,写起文章来才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尤其是小学生,作文以记叙文为主,就是写身边的人和事。如写“第一次__”,很多孩子都不明白该写什么,一是好多都忘记第一次是怎样做的了,二就是没有什么值得写的第一次。大多数写“第一次洗碗”、“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滑冰”……有的比较与众不同,写“第一次自己睡觉”、“第一次独自在家”、“第一次自己乘坐公交车”……单从这些题目中就能够看出:孩子们缺少生活!再如写“一件有好处的事”或“一个令人难忘的人”时,孩子的作品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事例“千篇一面”,具有典型性的也多是从作文书上看来的!有很多事情本来该做的没有做过,该经历过的更没有经历过,应对这样的题目,孩子怎样会明白该怎样写呢?家长就就应让孩子多经历一些这样的事情,如让孩子自己支配零花钱,买自己的学习用品、捐款等;帮忙家长做家务;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和朋友一齐郊游等。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歇。”叶老的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要抓好作文训练这个流就务必抓好生活这个源。让孩子观察大自然、接触社会,与各种人打交道。总之,作文训练的触角就应伸向孩子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孩子在生活中长知识、受教育、得到启发,用情感的波澜、生活的需要,激起他倾吐的欲望。
三、多观察,多比较。
小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出作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小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观察。观察是获取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学会悉心观察,写文章时才会有话可说,有资料可写,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具体、生动。茅盾先生十分强调观察对于写好作文的重要性,他说:“初学者,尤其不能不下苦功的是观察潜力的培养。”家长该怎样引导孩子们做有心人,去寻找、去发现生活中的写作材料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教孩子怎样用心启动他们的耳、目、鼻、舌等感官去感知事物的声、形、色、味等具体表象,教孩子时时、处处注意留心周围的事物,观察人、观察事、观察景、观察物,这样就能不断得到作文的新鲜材料。
家长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观察潜力呢?
1、激发孩子观察的兴趣,培养观察的敏感性。家长您可能都有体会:让孩子看蚂蚁搬家,他能够看一下午,也不会觉得蹲得腿疼。这就是因为他有兴趣呀!孩子来到这个对他来说完全陌生的世界,他充满了好奇,万物对他都有强烈的吸引力,家长能够借任何一种孩子感兴趣的事物鼓励孩子开始观察。孩子喜欢吃,您就能够让他比较各种美味的不同,就是同一种食品,也能够让他比较哪家的好吃,怎样吃会更好吃……也就是说,对身边事物总持续一种新鲜感:别人未看到的自己能看到;别人明白个大概的,自己观察得很仔细;同一个事物,每次观察都有新的发现。
2、教给孩子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条理性。因为小学生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细致性、概括性都比较薄弱,故而引导孩子观察时,要先教给孩子观察的方法,使孩子有目的、有准备地去观察。要教给孩子要按必须的顺序,让孩子有重点、有主次地观察,使他们学会有条理地观察事物,从而在作文时就会有条理地表达。我们周围的客观事物,无论是动的还是静的,虽然错综复杂,但都有必须的序。以静物来说,方位有远近、里外、上下、左右、前后之分;一件事也有起因、发生、发展、结果的过程。因此,在观察时,要引导孩子按必须的顺序,有条理地进行观察。同样,观察的顺序也有多种: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由近而远或由远而近,由景物到人物或由人物到景物,由部分到整体或由整体到部分。所以,观察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选取观察顺序。比如,观察一个较为常见的草莓就能够同时采用几种不同的观察顺序: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由外到里、由看到尝的顺序。
3、启发孩子边观察边思考,培养观察的全面性。小学生观察最大的毛病是观察事物笼统,往往满足于表面认识,所以要教给孩子从细处着眼,深入细致的观察方法。实践告诉我们,只有仔细观察,才能看得细,看得全面,也不难看出甲事物乙事物的区别,观察潜力也从中得到提高。
怎样训练孩子观察事物呢?最好的训练方法就是用“问题”导向目标,即:根据作文训练的过程,确定观察的范围、对象,再按照必须的顺序和重点,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有意识地在观察中寻根溯源,边观察,边思考,边记录,直到逐个弄清问题为止。有了这些问题作引导,孩子会不知不觉地逐渐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掌握观察要领,从而积累超多作文素材。
鲁迅以前说过:“对任何事物务必观察透彻,方能下笔。”我相信,只要家长重视对孩子观察潜力的培养,让孩子养成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周围人和事的习惯,从生活的海洋里一点一滴地捕捉浪花摄取素材,学生的作文不再担心无米下锅,写的资料自然到达言之有物,写作水平必须会随之提高。
四、多练笔,多投稿。
作文是技能,不是知识,空讲文章作法是无济于事的。必须要勤动笔,少束缚,要放手让孩子写,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路写自己想写的资料。
要想自己的孩子能够构成很强的作文潜力,不能单靠课程安排的每学期八次习作,更不能指望老师对孩子有多么多的“单独辅导”,家长就应把这种练习渗透到日常生活当中。
1、用笔对话。当发现孩子有什么优点或缺点时,当您有什么心里话想说给孩子听时,您不妨写给孩子看,那他就会写给您一个回复。
2、请孩子帮忙书写一些“文件”。例如,过节了,让孩子给朋友写张贺卡寄过去;爷爷奶奶过生日了,让孩子写一段生日贺词读给老人听;给远方的亲人联系时放弃使用电话、电脑等工具,用书信……这一系列的“文件”但是使孩子体会到学习写作是很用的,同时也提高了起书写的兴趣。
3、投稿。这就要求家长和孩子一齐关注各种比赛或征稿,然后鼓励孩子去参与。这样,孩子就能够在竞争中衡量自己的水平,体会失败的痛苦或胜利的喜悦,查找不足迎头赶上或再接再厉。
4、写日记。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但也是最难坚持的一个习惯。要想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要么家长和孩子一齐写日记,要么就需要老师在校园统一要求。这个习惯只有在大家多交流的环境中才能得以坚持,才能促进写作潜力的提高。
五、多规范,多赞赏。
那里的“规范”就是期望家长能够给自己立一些“规矩”,给孩子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例如,有的家长期望自己的孩子多读书,而自己却经年不看一本书;有的家长期望自己的孩子喜欢写作,而自己一到年底做总结的时候就“怨声载道”……这样的言行都会给孩子起到反作用。那该怎样做呢?
1、和孩子一齐读书。这包含着两个意思。一是和孩子读同一本书。这样家长能够和孩子一齐讨论书中的资料、作者的写作方法等,能够直接提高孩子的认识和写作水平。二是和孩子同时读书。在同一时间,家长和孩子读不同的书,然后互相交流读书的心得,既锻炼口头表达潜力,又能广泛涉猎文章,节约读书的时间。
2、尽量说普通话,使自己的语言礼貌、规范。说家乡话对写作文有影响吗?有一些地方语言,孩子平时就这么说,但就不明白该怎样写。例如,“蹲”,有的地方话说“毂堆”,“毂堆”怎样写?(我也不会写,乱写了一个词)。不会写就查字典,查字典了还不会写,真麻烦,干脆不写了。尤其是小学生,哪怕遇到一丁点儿的困难,也会阻止他往下写作的激情。有的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在描述自己时竟然用了“一张驴脸”,十分生气又失望。我一问,原先家里老有人这么说他,难怪孩子也这么说呢!所以,家长平时的语言更要礼貌、规范。
3、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家里人,用赞赏的语言多夸奖家里人。在我们中国,很多人对待自己的家人是苛刻的,是“百般挑不是”,感觉毕竟我们是一家人,“敢说出你的不是”是“对你亲”。可孩子并不会这么想。在写熟悉的人时,很多孩子最容易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家人,但是又感觉无话可写,或者说不敢写——因为写也写不出好来。写妈妈吧,母爱那么无私和伟大,“她天天唠叨”;写爸爸吧,他又“一事无成”……当老师引导从琐碎的家务和繁重的工作中体现父母不忘对子女的关爱时,孩子还是一脸茫然。毕竟,他们耳朵听的最多的是批评的话,心中的这个“坏”印象很难“磨灭”,让他们怎样写出“好”来呢?
4、不要对孩子的作文要求太高。初学写作文的孩子往往会出现错别字多,语句不通,条理不清楚等现象,当家长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或过高要求孩子,孩子始终感觉达不到要求,只好放弃。《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习作的要求是“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写出来,做到资料具体,感情真实,有必须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所以,家长在评价孩子的作文时,不必拘泥篇章结构,无需苛求有无中心,只要孩子相信自己的眼睛,忠实于自己的心灵,“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我手抒我情!”这样的作文就是好作文。抱持这样的观点,对孩子的习作,我们就会多一些欣赏,少一些苛责;多一些感动,少一些失落。孩子在这样“随心所欲”的写作环境中才能“畅所欲言”,才能找到表达的快乐。
小学生学写作文犹如婴儿学走路,刚起步时,引导孩子就需要家长和老师这两只手同时用力,牵着学步。只有当孩子有了必须的自我控制和约束潜力之后,才能够慢慢放开家长的这只手,然后是老师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孩子不依靠别人自己走,并放手让他自己走。相信,在孩子学习写作的路上,有了家长的帮忙和辅导,孩子必须能够走得更快、更好!
小学生作文教案 篇四专题一、如何写事情
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基本功。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那么,怎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呢?
一、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
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二、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三、记叙的条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适当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记叙的条理分明,必须在动笔之前,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
写记叙文,必须考虑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安排好记叙的顺序,否则就会头绪杂乱,条理不清。那么,怎样安排记叙顺序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呢?
(一)、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二)、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三)、运用插叙。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有些小朋友看见同学写出一些好文章来,便惊叹道:“这些内容,我也熟悉的,怎么我没能把它们写出来!”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说穿了,那是因为你缺乏从小事中写出深意的能力。生活中,惊天动地的事情是少见的,一般人所经历的大多是平凡的、细小的事情。自古以来,好文章数也数不尽,大多写的也是平凡的、细小的事。《红楼梦》写的是封建社会大官僚仕宦家族中的生活琐事,这些生活琐事在那样的门第中可以说是平常又平常的了,但它反映的思想意义却是深刻的,成为举世公认的巨著。
那么,怎样从小事中写出深意呢?
(一)、提高思想水平,训练一副见微知著的好眼力。
照相机能摄像,人的双眼也能摄像。然而人和照相机毕竟不同,双眼是带着感情去选镜头的。观察的人本身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只有这样,才可能看到事情的里层,发现其中蕴含的深意。
(二)、深入思考、分析、挖掘、寻找出事情所蕴含的深意。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凡事多加留意,尽可能深入地去想一想,不只注意到它的表象,还要去挖掘它的本质,弄清它的来龙去脉。这样,就能有敏感的头脑和锐利的好眼力,挖掘、寻找出事情中所蕴含的深意。
(三)、把事情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写。
背景就是时代环境,指的是社会变迁和政治动态等。一件小事,孤零零地看,是不起眼的,如果把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联系起来,那就不寻常了。
(四)、“事”与“意”的榫头要对得合适。
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容易犯的毛病是“事”和“意”的榫头对得不准,往往是主观上(意)想“深”,客观上(事)显得内容单薄。因此,我们在具体写的时候,避免在提示事情所蕴含的意义时候犯任意“拔高”的毛病。
有一篇题目叫《节日的早晨》作文,叙的内容是一家人愉快地吃早点的情形,结尾是:吃完早点,我开了院门一看,只见人们穿着美丽的新衣服,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走向热闹的大街,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
这段话的结尾处,犯有“拔高”文章思想意义的毛病。如果写好吃早点的情形,体现人民生活水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步步提高是可以的,可是将它和“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联系在一起,那“事”和“意”的榫头就对得不合适了。
总之,我们只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对听到或看到的事深入地想一番,认识它的意义,鉴别它的价值,并把它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写,就能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不少同学的作文,不是写拾到皮夹子交公,就是写为抱小孩的妇女让座;不是写帮助同学补课,就是写送迷路的小孩回家……总之,尽是写一些人家写“烂”的材料。于是语文老师常常在他们的作文后面写上类似的评语:选材陈旧,希望今后选择新颖、独特的材料。
那么,怎样才能选择到新颖、独特的材料呢?
一、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找
不少同学看到作文题目,不是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找材料,而是道听途说,或者是从概念出发去记叙、描写。记好人好事,总是写“拾皮夹”、“让座”、“为人补课”,不管此事自巳是否经历过,是否有感触。这样的内容,怎么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居住的环境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经历的事情必然不同。能把自己那些与众不同的经历作为选材的内容,那么,你所选择的材料一定是自己独有的,新鲜生动的。
二、做生活的有心人。
常听一些同学说,我们是学生,生活贫乏,看不出有什么新鲜、独特的事情值得记叙。同学们生活面不广是事实,要扩大作文选材的范围,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地广泛接触生活。那么是不是我们同学生活圈子小,就没有新鲜、独特的材料可以写呢?不是的。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有独特的材料让你挑选。住在城里的人,恐怕都见过老年人跳迪斯科吧?可是有的同学熟视无睹,竟然让这样的材料从眼皮底下悄悄溜走了。
三、选择新角度,让常见的材料放出异彩。
一般来说,同学们的生活圈子小,家庭、教室、操场。接触的人少,家人、老师、同学。同学们在作文时,所叙述的事往往是常见的。常见的材料中就没有新鲜的东西吗?不是的。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对常见的材料改变一下叙述的角度,也会让它放出异彩。
四、打开思路,扩大视野。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思路比较狭窄,他们的目光只注意好人好事,作文的材料老是不能扩大。如果我们同学把观察的目光投射到整个生活里,既看到那些好人好事,也看到那些坏人坏事,作文的材料一定会丰富多采起来。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了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罗 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那么,在记叙的过程中,怎样妥当地安排详写和略写呢?
一、事情的发生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事情的发生阶段,往往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结果部分,往往是写出事情的结局或点明事情的中心。它们在整个事情中,或者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或者整篇文章中的主体部分,它往往具体体现中心思想,因而要详写。
二、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有点有面地叙事,“面”上的内容往往是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点”上的内容往往是文章的重点。直接体现中心思想的,所以要详写。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文章中,重点突出详写的部分时,不能忽视略写的部分。略写虽是寥寥几笔,但运用得好,可以对文章重点的突出、主题的表现,起到“绿叶映衬红花”的作用。
一篇文章,好比一架运转正常的机器,文章中的一个个段落就好比机器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零件,这些零件不仅相互照应,而且那些大零件需要小零件把它们连接起来。文章里的段落也需要相互照应,也需要一些“小零件”,即过渡段和过渡句把它们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不然,文章就会显得支离破碎。所以,写文章时,一定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和照应。
一般说,记叙文在下面几种情况需要过渡:
一、由这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时需要过渡。
二、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
三、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
四、运用插叙时的起止处需要过渡。
一般来说,插叙内容写完以后要注意与原来的叙事线索衔接。叙事中的照应有三种情况:
一、文题照应。在叙事过程中,我们所写的内容务必切题,要和文章的标题相照应。
二、首尾呼应。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可以使文章结构紧凑。
三、前后照应。在一篇文章中,前面的内容和后面的内容要互相照应。
总之,过渡和照应,是叙事文章中必不可少的,我们在作文时千万不能忽视。
写文章应该怎样开头?怎么结尾?谁也不会带着这个问题去问警察,因为警察不是教语文的,跟他关系不大。然而有一则外国幽默,却说有人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诀窍,而这个警察终于谈出“门道”来了。
现将全文摘抄如下:
有人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诀窍,警察说:“作报告时,首先要有信心,报告的开头要像逮捕犯人一样,富于戏剧性;报告中间要像审讯犯人一样有条不紊;报告的结尾要像宣判一样简洁明快。”
看了这则幽默,同学们可能会捧腹大笑,有的笑那个“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人,是向聋子借听力,是向盲人问路;有的笑那个警察是:“不懂装懂,胡说八道。”其实,那位外国警察谈的作报告的诀窍也一样适用于写文章,所谓开头要“富于戏剧性”,就是说开头要漂亮;所谓结尾要“简洁明快”,就是说结尾要干脆有力。
做到“开头漂亮”的主要途径是:
一、叙述好事件的起因。如《边线》作文,开头这样写道:“大扫除刚结束,不知哪个缺德鬼把一小团废纸扔在五年级的走廊上。”文章的开头便是军军和牛牛争吵这件事的起因,具有夺人眼目的力量。
二、描写环境,烘托气氛。如《风》作文,作者一开头就描写了风的猛烈:“走在路上,风要把我吹得飘起来。”甚至“前面路口的大杨树被风刮得东倒西歪,发出唰唰的响声……”文章的开头交代了上学路上的恶劣环境,正是为了适应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也增强了感染力。
三、激人兴趣,引人入胜。如《一堂有趣的自然课》,作者开头就写道:“清脆的上课铃声刚止住,马老师就抱着一大堆毛皮子、丝绸帕、玻璃棍和橡胶棒等东西,快步走进了教室。”马老师究竟要干什么?难道你不想看下去吗?
四、开门见山,点明题旨。如《“雷锋”来到运动场》作文,作者开头写道:“学校十三届田径运动会结束了。在总结会上,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赞扬一位不知名的雷锋。”这样直截了当,一下子把读者注意力吸引到中心思想上,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做到“结尾有力”的主要途径是:
一、把事件的结局交代清楚。如《一堂有趣有自然课》,是这样结局的:
下课铃声响了,当同学们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实验时,一个个不由自主地埋怨道:“怎么搞的,这节课时间这么短!”
这种顺着情节的发展,以事情的终结作全文的结尾,干净利落,不枝不蔓,事情结束,文章也就结束了。
二、语言含蓄,发人深思。在记叙文中,作者以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写下深刻含蓄的结语,力求意味深长,发人深思。
三、结尾同开头呼应。结尾照应开头,能使文章结构谨严,浑然一体。
四、篇末点题,突出中心。篇末点题,尤如画龙点睛,这“睛”点得好,会使全篇顿生光彩。画龙点睛式的结尾,能帮助读者悟出全文的深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专题二、如何写人物
一、写作指导
在记叙文写作中,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是不可缺少的。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不是随心所欲的,想怎样写就怎样写,而应该像鲁迅先生指出的那样:“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这就是说从人物语言的描写中看出人物的鲜明特点。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一、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
二、人物语言的描写,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成功的对话描写,不仅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等特点,而且也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人物语言要力求简洁,避免有话必录和拖泥带水的现象。
四、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语言描写,并不是垂手可得,而要通过艰辛的努力才能获得。
同学们为自己笔下的人物设计语言,更应该如此。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深入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是展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事出有因。任何心理活动的引起是有原因的,把心理活动的起因写清楚,对于展示人物形象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心理描写来展示人物形象,一定要把心理活动的过程展现出来。不然,人物的形象无论如何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心理活动的展现和其它事物的发展一样,都是有层次的。我们把人物心理活动的层次逐渐写出来,人物形象的展示也会越来越具体。写心理活动时,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用第一人称写人时,可以写“我”的心理活动,但不能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因为别人心里是怎样想的,“我”是无法知道的呀!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人物之间的性格特征,或同一人物在不同环境下内在性格的变化,常常处在不协调的矛盾状态之中。为了显示人物性格的差异,写作文就必须通过对比加以表现,将他们面对相同的事物作出不同的反应抖落出来,从而突出人物的形象。
通过对比描写来突出人物形象,要注意几点:
一、运用对比描写,不应该勉强凑合,主要看作文的材料是否适合采用对比的写法。如果材料本身需要用对比的写法,那么作者才可以通过对比来写人,完成自己的写作意图。如果材料的本身不适合采用对比的手段,那么也不要人为的牵强附会,为对比而对比。
二、两个人进行对比,不能割裂开来先写一个,后写一个,互不相干,而是围绕中心事件叙述,刻画两个人不同的思想性格。
写人,如果从一个侧面去描写,人物形象往往单薄。如果从多个侧面去描写,人物形象就容易丰满。多侧面地描写人物形象,这个“侧面”的选择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从众多的材料中选择整理出各具代表性的若干侧面,分工而又合作地表现人物形象。
通过多侧面描写来丰满人物形象,我们可以称它是“众星拱月”。“月”就是人物,“星”就是侧面,“拱”就是多侧面展示人物形象的过程。不过应该看到,“众星拱月”的“众星”也不是平分秋色的,它们之间也有主次、详略的区别。所以在写“众星”的时候,是没有必要平均使用力量的。
写一群人,比写一个人、两个人难一些,难就难在要通过一定的材料组织,巧妙地将一群人凝聚在一起,从而反映各自的思想、性格、面貌。那么,怎样组织材料才能把一群人凝聚在一起呢?应该抓住贯串各个人物之间的线索。写人物群像,是不是每个人在文章中所占据的位置都一样呢?不是的。在一群人中,有的在文章中担任“主角”,有的在文章中担任“配角”,谁主谁次,是根据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来决定的。
人体是靠骨架支撑的,文章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把文章的中心思想比作“灵魂”,材料比作“血肉”,那么,结构就是灵魂和血肉的“骨架”。
因此,同学们在有了写人的材料以后,就应该进一步考虑它的结构。
写人的结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总分总式。
这是最常见最朴素的写人结构。它的特点是有一个点明题意的开头(A),简洁醒目,作为文章的总起部分。主干部(B、C、D)也可以说是文章的分述部分,它的几段互相独立,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中心,在编排先后的次序上还需要有一定的斟酌。结尾E是文章的总结部分,它不仅是D的自然过渡,而且常常是对B、C、D的归纳小结,又是对A的照应。
第二种,逐层进入式。
这种结构方式适用于用一件事写人。它的特点是:第一层次A,写事情的起因;第二层次B,写事情的发展;第三层次C,写事情的高潮;第四层次D,写事情的结局。文章的二三层次是全文的灵魂和力量所在。这两个层次写得好,常常可以使文章内容丰富起来。
根据表达的需要,描写人物的外貌。
对人物的容貌、身材、衣着和表情的描写,叫做外貌描写。我们有的同学一写到以记人为主的作文时,往往是作这样的描写:高高的个子,大大的眼睛,目光炯炯有神……好像天下的人都是一个模样。其实,世界上的人有千千万万,没有完全相同的外貌。关键的问题是没有根据表达的需要,去描写人物的外貌。
怎样根据表达的需要去描写人物的外貌呢?
第一、根据表达的需要,描写人物的外在特征。每个人物都有他(她)自己的特有外貌,总是在一定的程序上表现出内在状态。由于人们的出身、经历、素养、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自己鲜明的个性,这些在他(她)的表情、姿态、服饰等方面都能流露出来。
第二、根据表达的需要,有重点地描写外貌。
有的同学他们不分主次,不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面面俱到地进行描写。“眉毛胡子一把抓。”可是效果呢?罗里罗嗦,让人看半天也不会知道特征在哪里。
第三、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好外貌描写的顺序。对于一个人的外貌,作者往往是从多方面进行的, 这些方方面面,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应该遵循一定的顺序。但是,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或者观察角度的变化,外貌描写的顺序也会有变化。
总之,外貌描写要有利于文章的中心思想的表达,有利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展示,只有这样,才可以说文章的外貌描写是成功的。
怎样写好一篇文章 篇五内容:如何修改作文
一、有关文章修改的名言
1、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
2、善作不如善改
3、何其芳:古往今来,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过功夫。
4、叶圣陶:写完了一篇东西,看几遍,修改修改,然后算数,这是好习惯。
5、鲁迅: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二、有关文章修改的故事:
1、白居易写的诗通俗易懂,连不识字的老婆婆都能听得懂。有一天,白居易把自己写好一的一首诗读给他的邻居老婆婆听,老婆婆先是没听懂,白居易回去对诗进行了认真的修改,改好之后又去读给她听,可老婆婆还是没能听懂,白居易又回去反复地改,直到老婆婆听懂了,他才满意。
2、相传"唐宋八大家"之一,我国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王安石在写"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一个"绿"字反复推敲,反复修改,先后从“到”、“吹”、"过"、"来"、"驻"……一直改到"绿"字方满意为止,于是才有了这流传至今的千古名句。
3、我国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散文《藤野先生》全文不足四千字,改动地方却达160多处。海明
4、据记载,俄罗斯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改过七遍,《安娜卡列尼娜》写了五年,仅开头部分就修改了20次。威修改《永别了,武器》的结尾,就是最后一页,改写了39次才算满意。
三、有关修改
病症之六: 语言乏味多叙述 篇六由于受传统日记的影响,容易拉家常。语言枯燥乏味,令人生厌。这在试卷中尤其是开卷部分,往往这样拉家常的叙述,给老师一个坏印象,最容易丢分。
对考生而言,由于生活面较窄,所感受到的一切,多以"学习"为中心,很难从生活的深层挖掘真实而感人的材料。因此,在考场上作文,常常会因材料失真而丢分,甚至个别考生因没材料可写,而使整篇文章不足600字。
解决:1、多阅读,多积累;2、学会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怎样写好一篇文章 篇七内容:考场作文病因探寻
一、考场作文低分的六大病根及解决方法
小学生写作课调查报告 篇八一、 问题的提出
通过一周的见习,尤其是听了几次写作课后,我发现小学生普遍不喜欢作文,甚至惧怕作文,我决定进行一些调查,从调查入手,希望通过对小学生写作现状的调查,了解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并分析产生这些心理状态的原因,
学生自身环境包括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类。硬件主要包括校园建筑(绿化、文化)、教学设备(教学仪器、参考资料)等。软件则包括比较多,如校长办学观念、教师的素质、教学能力、教学观念,以及校风班风等。而家庭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基本情况(家长文化水平、家庭收入等)、家长意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家长对培养孩子的习作和阅读等学习能力的认识)、家庭学习氛围等。本次对学生作文心理状态的调查,首先希望通过这次调�
二、 方法与步骤
1、 随机抽取附小学生三年级共30名学生做为样本。
2、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写作的态度,命题方式的选择、审题情况、选材方法、指导需求、教师讲评时的心态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方法和存在困难等方面的意见,做出数据统计。
3、 在各班任课教师日常观察了解的基础上,将班级学生按作文成绩好、中、差分类,在各班任取一名作为代表,
每班3人,共计24人,对他们进行专项调查。专项调查的要点有:
a 你喜欢作文吗?为什么?
b你对哪些事、哪些活动有兴趣?是否应该把它们选为作文内容?c� 他们喜欢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喜欢能让他们自由表达的老师。
三、 分析
瞧,我们这个班级 篇九我们的班级是个人才荟萃的集体,我们班的知名人士,算一算,还真能凑个“小小八大家”呢!他们特长各不相同,让我介绍一下吧!
班上的风云人物要数王梦楠了。她是老师的得力小助手,也是班上的领袖。曾老师对她赞赏有加,纪律由她主管。班上调皮的男生对她是满肚子的怨气,但又不敢发泄出来,只能在背地里喊她“王老虎”。有一次,一个男生吃了熊心豹子胆,在她背后大叫:“王老虎!”王梦楠先是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然后豁然开朗,大叫:“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小子不要命了!”那男生吓得魂飞魄散,一溜烟没影了!
看!坐在最后一排那个虎头熊腰的男生是“小作家”李洋,他博古通今,下笔如神,写得文章想像丰富,短小精悍,文采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百读不厌。
我们班的孙凯风华正茂,是个有“个性”的“小书法家”。他的书法功力十分深厚,将“钢”和“柔”两体结合,使得“钢”中有“柔”,“柔”中有“钢”!字迹入木三分,笔走龙飞。看过他字的人,无不赞叹不已!他真是一位别具一格,不可多得的书法家!当他面对赞誉时,总是幽默风趣地说:“受之有愧!受之有愧!”
“床前明月光”咦?这朗朗乾坤,谁在读书?原来是成凌云呀!她可是我们班大名鼎鼎的“才女”。她在作文、诗歌、小小说、绘画、数学、英语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绰号“全能王”。她可是闻鸡起舞,每天通宵达旦地学习。这位多才多艺女孩有一张白净而清秀的脸,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高度近视镜,外表给人一种十分弱不禁风的的感觉,好似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在这次期中考试中,她以语文第一,数学第二,英语第三的好成绩为半学期作了个总结。
再向你介绍一位文质彬彬的男同学。他叫王成达,平时爱耍个性,喜欢打乒乓球。他打球抢冲抢攻,板力沉重,打出的球好像重炮一样在对方台面上爆炸。而且他直板正胶,忽而挑上一板,忽而大板扣杀,频繁变线,声东击西。可谓所向披靡,天下无敌! 那个爱发呆的小女孩,便是久仰大名的“小画家”黄诗慧,她画的画惟妙惟肖,在我们学校可是数一数二,颇有名气!擅长水彩画和油画,哎!那简直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能说会道何尝不是一件好事?我们班的吴超就是“说书派”的一员。他废话连天,被挖苦为“名嘴儿”。但是他学富五车,尤其是对物理学!可惜他写起来却驴头不对马嘴,吴超为了扳回颜面,却说:“君子动口不动手!小人动手不动嘴!如果我写了就动手了,动手了就成小人了!我才不愿意当小人呢!”
病症之一:书写不规范 篇十由于在考场上方方面面的影响,卷面上出现了硬伤。具体体现在:字体不工整,标点不正确,修正不得法。
字体要求工整,清清楚楚的一目了然,而我们不少考生从小学升入中学以后,伴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加,笔记的增多,书写速度的加快,由楷书逐渐到行书。由于中间没有正确过渡,不少学生书写步入误区。在求数量不求质量的笔记中,文字出现自由体,不是斜,就是连扯不断。一旦形成再进行改正,难度就较大了。而到考场作文时,一笔一画再正楷书写,速度既慢又不实用,直接影响到作文的速度。
所谓"标点不正确"就是分不清标点所点的位置。有六个省略号,挤在一个格,省略号后面又出现一个叹号,更有甚者,一点到底,根本分不清逗号和点号。
至于"修改不得法主要体现在错了之后,用涂改液,用胶纸,或乱勾乱抹,因卷面不清而丢分。 解决:定体练字,循环往复——以人民币上"中国人民银行"的字体起步,然后向实用字体过渡;每日30个,一个月900个。考试中会取得明显效果,一般仅卷面一项考分也要提高3—5分。
小学生作文教案 篇十一教学步骤:
一、引入话题
引导学生们思考一个问题:“你们有写作业的经验吗?写作业的时候你们会遇到哪些困难?”
二、讲解技巧
1.确定主题/标题:写好一篇作文,首先要确定一个主题或标题,确保作文有一个主线,可以避免文章偏离主题。
2.列提纲:列出可以用来扩展主题、证明观点的关键点,可以以图表、思维导图等形式呈现。
3.一定要遵循时态:叙述性文章要使用过去时,说明性文章要使用现在时。
4.语言要简洁明了:选词、语法结构应该都符合语言习惯和逻辑,且尽量简单明了。
5.逻辑的关键位置上:题目、开头、结尾的句子尤为重要,应格外注意表达。
三、实例演示
以下是一篇范文,小学三年级水平。
《我最喜欢的动物》
我的最爱是小狗,因为它是个快乐的伙伴。小狗能够陪伴我一起玩耍,我想小狗是我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朋友。
小狗无论在那里,是一种快乐和活力的象征。我已经把它当做真正的伙伴了。我喜欢摸着小狗的柔软毛发,能够听到它快乐的'迎接声,还能感受到它的热情。
小狗有很多的特点,最重要的是它们很聪明,逗人喜欢。我可以教他们各种花样。
总之小狗是我的最爱,我很幸福,因为我有my best friend here.
四、练习
请学生们尝试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事物的小短文。
小学作文辅导课程教案 篇十二小学语作文布置设计
小学生所写的作文从体裁上说,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简单的记叙文;一类是常用的应用文。简单的记叙文要有记事、游记参观、访问、记活动、写作写景、状物等;常用的应用文主要有:请假条、留言条、通知、启事、板报稿、日记、书信等。
作文训练形式上,除了常用的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外,还有看图作文、补充开头、补充结尾、缩写,用符号修改字词,把不够具体的片断改具体等训练形式。
基本目标:初步学会选择材料,编写作文提纲,能写出有中心,条理比较清楚,内容比较具体,感情真实,语句比较通顺的400字左右的简单的记叙文。
(二)、分析下面20个作文标题,根据内容进行分类
暑假中的一件事 汗水换来的欢笑 这件事 我爱家乡的 写启事的早晨 我熟悉的人 童年趣事写感谢信 爱我,我爱农贸市场(看图作文)一个 的人 给赵老师的回信 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我尊敬的人 写板报 搞我的好老师二三事 我的课余生活 春游
记叙文:
(1)写人:
(2)记事:
(3)写景:
(4)记活动:
(5)状物:
二、个性化写作训练(400字左右)
选择一:依照自己平常的写作习惯,自定标题(可无),自定内容,自定体裁,记下近段时间自己最想说的话。
选择二:去农贸市场(或者自己喜欢去的地方)转转,写下你的见闻感受。
小学生作文辅导 篇十三第一课聊自己 谈生活 话作文
一、开场白,师聊自己:简介+写作观念+期望
二、学员依次介绍自己
要求分享有趣的、感动的、难忘的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可以让学生自的表达, 形式多样灵活。
三、师适当评价学生,交流情感,在互动中共鸣
这一阶段互动的过程,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口语表达(口语作文的基础),
而且会懂的从自己的学习生活、成长过程入手,培养生活情感体验。师应当及时评价有效放大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产生“我会”、“我能”的意识。
四、师:刚才大家真情的表达,风趣的语言都有点让我羡慕你们啦。在大家充实而且幸福的生活中,离不开爸爸、妈妈、同学和老师的关爱和帮助。所以我们的写作业离不开生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有可能成为我们作文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留心生活中的人和事,去体会它、去思考它、去表达它,如果你做到了,作文还难吗?
五、让我们一起欣赏一条鱼吧:
3、————————————————————
我家有一条瓷鱼,有趣极了。
这条瓷鱼是一条鼓眼金鱼,长约5厘米,宽约2厘米,中间滚圆饱满的地方
是鱼身,占整个身体的三分之一,上面刻有鳞片,像一件衣裳,保护着鱼的身体。 瓷鱼的头很大,上面那对红眼睛,突鼓鼓的,像一对小灯笼。它睁大眼睛,
似乎在看着你,又似乎在寻找着它的同伴。头的正面,是鱼的嘴,那嘴是圆形的,嘴唇突起,好像一张一闭,在不断哈气呢!
瓷鱼有一条细长的尾巴,分三个叉,像三条绸带在水中摆动,又像空中漂浮
的几缕白云。
这条瓷鱼不同的摆法有不同的样子( )把它平放着它像睡觉( )拿起来斜着看( )它似乎准备游向远方( )把它竖起来( )又像张开圆圆的嘴( )等着你给它东西吃( )把它侧卧着( )它似乎在不断地呼吸( )哈气( )提着它的尾巴()它像在苦苦哀求你放开它……
这是一条多么有趣的瓷鱼呀!
1、 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2、 短文在写瓷鱼外形时先写( ),再写( ),最后写()。
3、 给第5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 文章中最后一句在全文中起到了( )的作用。
5、 这是一篇( )体裁的文章,主要采用了( )、()的写作方法。
6、 用“﹏﹏﹏”在原文中画出与开头第一自然段相照应的句子。
六、学生阅读练习,师个案指导
七、大家一起分享每个人的劳动果实(答案),老师及时分别给予积极评价
八、师有感情的朗读带动学生有感情地跟读,去体会文中的情感(写作方面拓展):
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 这篇小短文的特别之处在哪里?
你从文中学到了什么?
九、老师小结:1出示中心词在黑板上:观察、想象、生动、情感
2评价学生的收获、需要努力的领域
十、师出示一道具,要求通过观察仿写一篇小短文。
十一、学生写作练习,师个案辅导
十二、课后作业(可选择喜欢的一题完成)
1自己拟题,写一个熟悉的人(紧扣人物的特点)
2自己拟题,感受春天(写具体的一个方面)
3自己拟题,写出对学习的想法或心声
4自己拟题,介绍一本� 文章没思路等于车离轨而行,虽然可以前行,但随时有翻车的危险。
考场高分作文,主要是文思有新意而成为"佳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话题作文盛行之时,给了同学们更大的更宽的思维空间,文思将起一定的作用。
我们从小学三年级起,就开始了作文,大作文的确没少作,有时写得好有时写得差,分数不稳定,关键还是没把握住文章思路。想些什么就写些什么跟着感觉走而失败。
解决:平时要养成依照提纲写作的习惯。
小学备课管理制度 篇十五(一)教师个人备课要求
1.教师上课必须要先备课,不得无备课上课。
2.教师个人备课呈现方式分为详案和简案两种。
具体划分办法是:按教龄分为a、b类
a类:不足十年教龄或需要评职称的教师必须要有完整、规范的教学设计详案,原则上均为手写。不得简单照抄别人的教案,不得用集体备课教案来代替自己的教学设计,否则视为无效备课。
b类:教龄超过十年,并已熟悉备课规范、能够自主、熟练地进行教学且教学质量较高(成绩超过区平均)的教师,可不再完整、规范地手写祥细的教案,在拟出(自我化的单列材料)清晰的学期教学总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目标及基本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可以用多种方式呈现教学设计。主要是:表格式教学设计,框图式教学计,电子课件式教学设计,集体备课教案加旁批、旁注和课后反思的教学设计,粘贴单叶纸质材料的教学设计,教学基本环节加教材中旁批、旁注的教学设计等。
凡是教学从未上过的教材(含新教材),备课必须要有课时教学目标要点和较详细的。教学流程设计。
3.复习、试卷评讲、作业评讲等类型的备课统一按b类执行。
4.教师个人教案中要有教学反思,分为三类:一定数量的课时反思,每个单元反思,期中、期末反思,一学期合计不少于20次。
5.每节课的教案至少提前一周完成。
(二)集体备课要求
1.在能够实行集体备课的学科和年级采取设置备课组,具体设置:
(1.)各年级分别设置语文、数学学科备课组,另设英语、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及其他备课组。
(2.)各备课组一学期要有不少于10次集体备课,允许呈现不同形式的备课,但其中有不少于5次完整、规范的教学设计详案。
(3.)备课要以教师个人备课为主。集体备课主要内容:统一备课章节或单元的教学目标要求,包括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材目标的设置、教材重难点的处理、教法选择、师生双边活动、媒体选用、练习设计等。
二、检查办法
1.备课检查采取不定期检查、定期统一检查和交流展示的办法进行。重点是不定期检查。
2.不定期检查由随堂听课检查与抽查相结合、行政值周检查。为体现公平性和随机性,不定期抽查采取抓阄的形式进行。
随堂听课检查与抽查办法:校领导与教科处人员以年级或学科为单位一学期不少于5次抽查。听后检查备课。主要查备课与上课的内容是否相符合,以及课堂教学的效率、备课质量。
行政值周检查办法:行政值周不少于两人,每周以班为单位至少跑面查一次,主要查教师上课有无备课。
3.由教科处统一组织检查一学期不少于3次。期初主要查假期备课情况,期中检查反思等情况,期末检查教师一学期的备课情况并进行汇总登记。
4.教师个人备课分类别交流展示一学期不少于一次。
5.备课检查都要求作好记录,并由被检查人签名后保存,作为年度考核依据。
6.校长一学期对备课管理的督查与核实不少于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