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之围》阅读答案【最新7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下是人美心善的小编给大伙儿整编的《柏林之围》阅读答案【最新7篇】。
柏林之围阅读答案 篇一江奈生・斯威夫特(1667-1745),英国著名讽刺作家、政论家,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贫苦家庭。他的主要作品有:《木桶的故事》《书籍与战争》《圣灵的机械作用》《格列佛游记》等政论、杂文和小说。
【内容概览】
1699年,外科医生格列佛随“羚羊号”出航南太平洋。不幸中途遇险,格列佛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利立浦特人用专车把体积巨大的格列佛运到京城献给国王,他的出现几乎吸引了小人国所有的人。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当时,另一小人国不来夫斯古帝国准备从海上入侵利立浦特帝国,格列佛涉过海峡,把50艘最大的敌舰拖回利立浦特国的港口,立了大功。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这使国王很不高兴。这时,皇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扑灭,谁知却让皇后大为恼火。于是,小人国君臣沆瀣一气准备除掉格列佛。格列佛听到风声,赶快逃到不来夫斯古帝国,后来平安回到英国。
格列佛回家不久,就随“冒险号”再次出海,不幸又遇上风暴,船被刮到布罗卜丁内格(大人国)。格列佛被一位高达20米的农民捉住。农民带格列佛到全国各大城市展览,最后来到首都。这个农民发财心切,每天要格列佛表演10场,把他累得奄奄一息。当这个农民眼看无利可图时,便把格列佛卖给了皇后。由于小巧伶俐,格列佛在宫廷中非常得宠,但是也常常遭到老鼠、小鸟等动物的侵袭。面对国王,格列佛沾沾自喜地介绍了英国各方面的情况及近百年来的历史,但被国王一一否定。
格列佛在该国的第三年,陪同国王巡视边疆。由于思乡心切,他假装生病,来到海边呼吸新鲜空气。天空中的鹰错把他住的箱子当成乌龟叼了起来。几只鹰在空中争夺,箱子掉进海里,被路过的一艘船发现,格列佛获救后,乘船回到英国。
在家待了一段时间,格列佛又随“好望号”出海。这一次,格列佛所乘的船遭贼船劫持,格列佛侥幸逃脱,被一座叫“勒皮他”的飞岛上的居民救起。这些人的相貌异常、衣饰古怪,整天沉思默想。国王和贵族都住在飞岛上,老百姓则住在巴尔尼巴比等三座海岛上。格列佛离开飞岛后,来到巴尔尼巴比进行访问,并参观了岛上的“拉格多科学院”。这所科学院研究的都是些荒诞不经的课题,结果造成全国遍地荒凉,房屋坍塌,人民无衣无食。
接着,格列佛来到巫人岛。岛上的总督精通魔法,能随意召唤任何鬼魂,格列佛因此会见了古代的许多名人,结果发现史书上的记载有很多不符合史实,甚至是非颠倒。尔后,格列佛又游览了拉格耐格王国,见到一种长生不老人“斯特鲁布鲁格”。离开该国后,格列佛来到日本,然后乘船回到英国。
格列佛回家后五个月,受聘为“冒险家号”船长,再次乘船出海。途中水手叛变,把他囚禁了几个月,然后把他放逐到“慧驷国”。在这里,格列佛遭到一种形状像人的名为“耶胡”的畜生的围攻,幸亏一匹具有智慧的马――“慧驷”来帮他解了围。原来,马是该国有理性的居民和统治者,而“耶胡”则是马所豢养和役使的畜生。格列佛的举止言谈在“慧驷”国的马民看来是一只有理性的“耶胡”,因此引起了他们的兴趣。格列佛很快学会了该国语言,应主人的邀请,他谈到在世界其他地方马是畜生,而像他那样的“耶胡”则具有理性,并且是马的主人,这使“慧驷”感到很震惊。
在“慧驷”各种美德的感化下,格列佛一心想留在“慧驷”国。然而“慧驷”国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要消灭“耶胡”。所以,格列佛的愿望无法实现。无奈之下,格列佛只好乘小船离开该国打道回府。于是格列佛怀着对“慧驷国”的向往,一辈子与马为友。
【写作借鉴】
斯威夫特的讽刺艺术在《格列佛游记》当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的讽刺手法是十分丰富的。其一,运用反语进行讥讽。例如作者本来对人类利用火药的威力来发动战争、掠夺财富、残杀同类非常愤怒和鄙视,但他却在小说中用“对政治一无所知”等一系列反语来形容对火药嗤之以鼻的大人国国王。其二,以类似漫画的夸张技巧描写各种怪诞的事物,如耶胡、勒皮他人和长生不老的人等等。其三,他以一本正经的严肃态度、细致逼真的细节描写刻画了小人国的生活和斗争,极为成功地反映出当时英国的现实。其四,作者善于用严肃认真的口吻叙述渺小无聊的事情。关于利立浦特的历史的叙述就是极好的例子。最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斯威夫特的讽刺艺术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他善于通过具体的情节,深刻地揭露社会的丑恶现象和矛盾关系,并且往往能指出其某些本质。同时,斯威夫特将当时英国社会存在的种种矛盾含沙射影地融合进书中各国的政治斗争当中,读者在轻松的阅读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英国政坛的黑暗和对外的残酷掠夺。
《格列佛游记》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而且具有比较完美的艺术形式。首先,斯威夫特用自己独特的手法以及似曾相识的情节设置,刻画了当时英国的现实。同时,他也是根据当时英国的现实才创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童话般的幻想世界。例如,他抓住了议会党派斗争的本质特点,创造了小人国的高跟党和低跟党,而这些虚构的情节就把现实表现得更为强烈,更为集中,更为典型,而且更具普遍性。《格列佛游记》的艺术魅力也就在这里。斯威夫特的幻想和现实是和谐的、统一的,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慧驷国的遭遇各不相同,但都合情合理。他每到一个幻想国度都受到不同的待遇,使作品具有艺术的真实感,从而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中考链接】
1.(2007年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格列佛游记》是_____(国家)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______的作品。
2.(2007年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用一句话概括《格列佛游记》中一个有趣的故事,并写出主人公曾到过的两个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名著导读之〈格列佛游记〉》
柏林之围阅读答案范文 篇二一、创设丰富的阅读环境
1.家长应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哲学家波普尔的父母非常注重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在波普尔的家里,除了餐厅外,其它地方几乎全是书。在那间特大的藏书室里,放满了弗洛伊德、柏拉图、培根、笛卡尔、斯宾诺莎、康德和叔本华等名家的上万册著作。波普尔后来回忆说:“在我还未能读懂父亲的这些藏书前,它们就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因此,父母如能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给孩子提供一些他喜欢的、有趣的阅读材料,可以放宽孩子的阅读范围,让孩子自由选择喜欢的内容,发挥其天性,从而爱上阅读。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家长的业余生活也丰富了很多:逛街、K歌、网游、网聊、网购等等,但是,很多家长却忽视了阅读。试想:一位从不阅读的家长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呢?因此,想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必须首先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场所坚持每天读一段时间的书,这样孩子耳濡目染,自然就会爱上阅读了。
2.让孩子产生阅读的愿望固然重要,为孩子提供方便阅读的环境也同样重要。我认为给孩子准备的书不宜放在书橱里或书架上,而要放在较矮的位置,以方便孩子自己取、放。另外孩子的书也不宜像大人的书那样摞在一起,最好有一个专门的书架,把孩子的书平铺在书架上,方便孩子进行选择。如果觉得准备一个专门的书架代价有点高可以用两块卡通布料缝制一个书袋挂在墙上,既省钱、省空间又美观、适合孩子、方便选择。
二、提供适宜的阅读材料
1.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书。在家长们日益重视早期教育的需求下,市场上可供孩子阅读的材料可谓是形形,我认为其中最适合学龄前孩子阅读的莫过于绘本故事了。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读图”期,他们识字不多,无法像大人或小学生们那样通过文字进行阅读,而绘本则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甚至有些绘本书一个字也没有,只通过绘画讲故事。一本优秀的绘本书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多元智能,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
2.选择孩子喜欢的书。在每一个学习领域,兴趣是关键,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让学生体验到快乐的情感,才能学得好。”你是否有过这样的遭遇:当你把精心挑选的你认为有用的或有趣的,孩子一定会喜欢的书呈现在他面前时,他的反映却很冷淡?可是为了不辜负自己的一片苦心,你仍坚持和孩子一起阅读完,然而过程很艰难,效果也让你十分失望。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你是一个经常阅读的人,你一定会深有感触:阅读应当是一项自主、自觉的活动,是一项非常个性化的活动,只有当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时才能有效的参与进去。因此,我觉得作为家长应该向孩子推荐让他们着迷的书,而不是向他们推荐什么必读书或我们认为更有益的读物。关于这一点我觉得家长们可以看看阿甲兄弟所作的《让孩子着迷的101本书》,相信这对家长向孩子推荐阅读材料一定大有帮助。
三、建立有效的阅读指导
1.巧设提问,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及推理能力等。讲故事的时候总是提问固然会破坏故事的完整性及故事的意境,但是我觉得在某些适宜的地方问孩子一些有趣的问题是有助于孩子感受和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能锻炼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推理能力,也使孩子听故事时更专心。比如给孩子讲《小红帽》时我会问:“你能看出大灰狼化妆成的外婆和真外婆有什么不一样吗?”讲《农夫和金鱼的故事》时会问:“你觉得农夫会再去向金鱼要礼物吗?”等。
2.认真对待孩子的提问。当你兴致勃勃的给孩子讲故事时,孩子是不是总会突然提出各种问题?对于孩子的问题你是一一做出解答还是不予理睬继续讲下去呢?这时就需要我们对孩子提问的价值进行判断,并根据判断决定是否解答。如果问题的解答对于孩子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故事线索是有帮助的,那就必须及时给予解释和回答;如果孩子的提问是他近期关注的焦点,并且在这个故事中能得到答案,家长不妨留个悬念,暂不解答,但是可以告诉孩子这个问题待我们读完这个故事你就知道了,这样让孩子带着问题去阅读,会使阅读活动更有趣,更具挑战性;如果问题本身与故事没有直接联系,并且如果予以解答会完全中断本次讲述,那么家长可以建议孩子先将故事听完,然后再给予解答。当然,这还需要征求孩子的意见,从而体现亲子阅读相互尊重、相互倾听的教育功能。
《柏林之围》阅读答案 篇三……那天晚上老人的神色的确有些特别。也许,他当时听见了我们的谈话。只不过我们谈的是普鲁士军队;而这个好心人想的是法国军队,以为是他等待已久的凯旋仪式——麦克—马洪元帅在鲜花簇拥、鼓乐高奏之下,沿着林阴大道走过来,他的儿子走在元帅的旁边;他自己则站在阳台上,整整齐齐穿着军服,就像当年在鲁镇那样,向遍布弹痕的国旗和被硝烟熏黑了的鹰旗致敬……
“可怜的儒弗老头!他一定是以为我们为了不让他过分激动而要阻止他观看我们军队的凯旋游行,所以他跟谁也不谈这件事;但第二天早晨,正当普鲁士军队小心翼翼地沿着从玛约门到杜伊勒利宫的那条马路前进的时候,楼上那扇窗子慢慢打开了,上校出现在阳台上,头顶军盔,腰挎马刀,穿着米约手下老骑兵的光荣而古老的军装。我现在还弄不明白,是一种什么意志、一种什么突如其来的生命力使他能够站了起来,并穿戴得这样齐全。反正千真万确他是站在那里,就在栏杆的后面,他很诧异马路是那么空旷、那么寂静,每一家的百叶窗都关得紧紧的,巴黎一片凄凉,就像港口的传染病隔离所,到处都挂着旗子,但是旗子是那么古怪,全是白的,上面还带有红十字,而且,没有一个人出来欢迎我们的队伍。
“霎时间,他以为自己是弄错了……
“但不!在那边,就在凯旋门的后面,有一片听不清楚的嘈杂声,在初升的太阳下,一支黑压压的队伍开过来了……慢慢地,军盔上的尖顶在闪闪发光,耶拿的小铜鼓也敲起来了,在凯旋门下,响起了舒伯特的胜利进行曲,还有列队笨重的步伐声和jun刀的撞击声伴随着乐曲的节奏!……
“于是,在广场上一片凄凉的寂静中,听见一声喊叫,一声惨厉的喊叫:‘快拿武器……快拿武器……普鲁士人。’这时,前哨部队的头四个骑兵可以看见在高处阳台上,有一个身材高大的老人挥着手臂,跄跄踉踉,最后全身笔直地倒了下去。这一次,儒弗上校可真的死了。”
整体把握
这部小说其中有一组以普法战争为题材,显示了作者爱国主义新的创作境界。作品揭露第二帝国军队的腐败及其将领的卑劣无能,颂扬普通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反侵略的意志,充满了爱国主义激情。《柏林之围》是在世界文坛有盛誉的爱国主义名篇。是反映普法战争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小说构思精巧,情节新奇。沿着这样三条线,小说展开情节。第一条线:题目是“柏林之围”,实际上是巴黎被攻占。第二条线:儒夫上校由病重到病情减轻,直到最后去世。第三条线:上校外孙女为病重的祖父说谎到最后谎言破灭。这三条线中第二条线是主线。三条线扭结在一起,构成跌宕起伏的情节,深深地抓住了读者。
品词析句
品味下面语句的深刻意蕴。
(1)“于是很快又从德国来了一封信,她来到他床前,忍住眼泪,装出高高兴兴的样子念给他听。”
【品析】小说多次写到儒夫上校外孙女“泪流满面”、“揩干眼泪”、“忍住眼泪”等,表面上是为祖父的病发愁,实际上落下的还是亡国之泪。
(2)他竟有了精神对我微笑,还结结巴巴说了两遍:“打……胜……了!”
【品析】通过对儒夫上校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表现了儒夫上校的爱国精神。
柏林之围
都德
……那天晚上老人的神色的确有些特别。也许,他当时听见了我们的谈话。只不过我们谈的是普鲁士军队;而这个好心人想的是法国军队,以为是他等待已久的凯旋仪式——麦克—马洪元帅在鲜花簇拥、鼓乐高奏之下,沿着林阴大道走过来,他的儿子走在元帅的旁边;他自己则站在阳台上,整整齐齐穿着军服,就像当年在鲁镇那样,向遍布弹痕的国旗和被硝烟熏黑了的鹰旗致敬……
“可怜的儒弗老头!他一定是以为我们为了不让他过分激动而要阻止他观看我们军队的凯旋游行,所以他跟谁也不谈这件事;但第二天早晨,正当普鲁士军队小心翼翼地沿着从玛约门到杜伊勒利宫的那条马路前进的时候,楼上那扇窗子慢慢打开了,上校出现在阳台上,头顶军盔,腰挎马刀,穿着米约手下老骑兵的光荣而古老的军装。我现在还弄不明白,是一种什么意志、一种什么突如其来的生命力使他能够站了起来,并穿戴得这样齐全。反正千真万确他是站在那里,就在栏杆的后面,他很诧异马路是那么空旷、那么寂静,每一家的百叶窗都关得紧紧的,巴黎一片凄凉,就像港口的传染病隔离所,到处都挂着旗子,但是旗子是那么古怪,全是白的,上面还带有红十字,而且,没有一个人出来欢迎我们的队伍。
“霎时间,他以为自己是弄错了……
“但不!在那边,就在凯旋门的后面,有一片听不清楚的嘈杂声,在初升的太阳下,一支黑压压的队伍开过来了……慢慢地,军盔上的尖顶在闪闪发光,耶拿的小铜鼓也敲起来了,在凯旋门下,响起了舒伯特的胜利进行曲,还有列队笨重的步伐声和jun刀的撞击声伴随着乐曲的节奏!……
“于是,在广场上一片凄凉的寂静中,听见一声喊叫,一声惨厉的喊叫:‘快拿武器……快拿武器……普鲁士人。’这时,前哨部队的头四个骑兵可以看见在高处阳台上,有一个身材高大的老人挥着手臂,跄跄踉踉,最后全身笔直地倒了下去。这一次,儒弗上校可真的死了。”
整体把握
这部小说其中有一组以普法战争为题材,显示了作者爱国主义新的创作境界。作品揭露第二帝国军队的腐败及其将领的卑劣无能,颂扬普通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反侵略的意志,充满了爱国主义激情。《柏林之围》是在世界文坛有盛誉的爱国主义名篇。是反映普法战争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小说构思精巧,情节新奇。沿着这样三条线,小说展开情节。第一条线:题目是“柏林之围”,实际上是巴黎被攻占。第二条线:儒夫上校由病重到病情减轻,直到最后去世。第三条线:上校外孙女为病重的祖父说谎到最后谎言破灭。这三条线中第二条线是主线。三条线扭结在一起,构成跌宕起伏的情节,深深地抓住了读者。
品词析句
品味下面语句的深刻意蕴。
(1)“于是很快又从德国来了一封信,她来到他床前,忍住眼泪,装出高高兴兴的样子念给他听。”
【品析】小说多次写到儒夫上校外孙女“泪流满面”、“揩干眼泪”、“忍住眼泪”等,表面上是为祖父的病发愁,实际上落下的还是亡国之泪。
(2)他竟有了精神对我微笑,还结结巴巴说了两遍:“打……胜……了!”
【品析】通过对儒夫上校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表现了儒夫上校的爱国精神。
……那天晚上老人的神色的确有些特别。也许,他当时听见了我们的谈话。只不过我们谈的是普鲁士军队;而这个好心人想的是法国军队,以为是他等待已久的凯旋仪式——麦克—马洪元帅在鲜花簇拥、鼓乐高奏之下,沿着林阴大道走过来,他的儿子走在元帅的旁边;他自己则站在阳台上,整整齐齐穿着军服,就像当年在鲁镇那样,向遍布弹痕的国旗和被硝烟熏黑了的鹰旗致敬……
“可怜的儒弗老头!他一定是以为我们为了不让他过分激动而要阻止他观看我们军队的凯旋游行,所以他跟谁也不谈这件事;但第二天早晨,正当普鲁士军队小心翼翼地沿着从玛约门到杜伊勒利宫的那条马路前进的时候,楼上那扇窗子慢慢打开了,上校出现在阳台上,头顶军盔,腰挎马刀,穿着米约手下老骑兵的光荣而古老的军装。我现在还弄不明白,是一种什么意志、一种什么突如其来的生命力使他能够站了起来,并穿戴得这样齐全。反正千真万确他是站在那里,就在栏杆的后面,他很诧异马路是那么空旷、那么寂静,每一家的百叶窗都关得紧紧的,巴黎一片凄凉,就像港口的传染病隔离所,到处都挂着旗子,但是旗子是那么古怪,全是白的,上面还带有红十字,而且,没有一个人出来欢迎我们的队伍。
“霎时间,他以为自己是弄错了……
“但不!在那边,就在凯旋门的后面,有一片听不清楚的嘈杂声,在初升的太阳下,一支黑压压的队伍开过来了……慢慢地,军盔上的尖顶在闪闪发光,耶拿的小铜鼓也敲起来了,在凯旋门下,响起了舒伯特的胜利进行曲,还有列队笨重的步伐声和jun刀的撞击声伴随着乐曲的节奏!……
“于是,在广场上一片凄凉的寂静中,听见一声喊叫,一声惨厉的喊叫:‘快拿武器……快拿武器……普鲁士人。’这时,前哨部队的头四个骑兵可以看见在高处阳台上,有一个身材高大的老人挥着手臂,跄跄踉踉,最后全身笔直地倒了下去。这一次,儒弗上校可真的死了。”
整体把握
这部小说其中有一组以普法战争为题材,显示了作者爱国主义新的创作境界。作品揭露第二帝国军队的腐败及其将领的卑劣无能,颂扬普通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反侵略的意志,充满了爱国主义激情。《柏林之围》是在世界文坛有盛誉的爱国主义名篇。是反映普法战争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小说构思精巧,情节新奇。沿着这样三条线,小说展开情节。第一条线:题目是“柏林之围”,实际上是巴黎被攻占。第二条线:儒夫上校由病重到病情减轻,直到最后去世。第三条线:上校外孙女为病重的祖父说谎到最后谎言破灭。这三条线中第二条线是主线。三条线扭结在一起,构成跌宕起伏的情节,深深地抓住了读者。
品词析句
品味下面语句的深刻意蕴。
(1)“于是很快又从德国来了一封信,她来到他床前,忍住眼泪,装出高高兴兴的样子念给他听。”
【品析】小说多次写到儒夫上校外孙女“泪流满面”、“揩干眼泪”、“忍住眼泪”等,表面上是为祖父的病发愁,实际上落下的还是亡国之泪。
(2)他竟有了精神对我微笑,还结结巴巴说了两遍:“打……胜……了!”
【品析】通过对儒夫上校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表现了儒夫上校的爱国精神。
疑难探究
1、文章写的明明是“巴黎之围”,为什么题目叫作“柏林之围”呢?
【点拨】小说中虽实为“巴黎之围”,但名为“柏林之围”,是有深刻含义的。小说用重病垂危的一个老军人想像法军围困柏林的故事,描写普鲁士军队围困巴黎的现实,表现巴黎被围和沦陷的悲剧色彩,反映了法国人民强烈的爱国感情。这个题目发人深思,从反面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2、本文作者是如何表现主题的?
【点拨】《柏林之围》是描写普法战争、表达爱国主义主题的作品。一般来讲,反映战争主题的作品,作者往往少不了着力揭露敌人烧杀淫掠的暴行和刻画人民群众英勇顽强的抗敌斗争。但是,深谙短篇小说艺术的都德,却别具一格,并没有正面直接地描写敌人的疯狂和人民的反抗。作者把巴黎被围的残酷现实与主人公瘫痪老军人想像中的法军攻克柏林的胜利对照起来,既表现了法国人民深沉的亡国之痛,又反映了他们强烈的爱国感情。都德还抓住了普通人物在特定条件下热爱祖国的非凡表现及崇高感情,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场景集中表现出来,从而收到取材新颖、思想深刻的艺术效果,更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3、小说构思精巧,情节新奇。小说是怎样展开情节的?
【点拨】第一条线:题目是“柏林之围”,实际上是巴黎被攻占。第二条线:儒夫上校由病重到病情减轻,直到最后去世。第三条线:上校外孙女为病重的祖父说谎到最后谎言破灭。这三条线中第二条线是主线。三条线扭结在一起,构成跌宕起伏的情节,深深地抓住了读者。
艺术特色
1、情节安排巧妙。通过一个病中的老军人故事,将巴黎被普鲁士围困攻陷的苦难现实与主人公想象中的法军攻克柏林的胜利对照起来,既深刻表现了人物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感,又使小说具有一种动人的悲剧色彩。
2、富有性格特征的心理描写。作者十分擅长对人物进行符合性格特征的心理描写,用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这篇小说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以韦医生叙述儒夫老人的故事,通过“我”的眼见耳闻,写出了主人公儒夫上校的心理活动。
3、风格委婉细腻,语言质朴无华,篇幅短小精悍。
1、本文作者是国作家。
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主动地要求承担某项艰难的工作。()
(2)①形容变化极大。②形容闹得很凶。()
(3)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4)指大军压境,城被围困。形容形势危急。()
(5)不用对方明说,心里领悟其中的意思。也指深刻地领会。()
3、儒夫上校是被法国军队惨败的消息击倒的,这一事实包含了哪些意义?
4、小说重点写了几个人物?说说你对这些人的第一印象。
答案:
1、法;都德
2、自告奋勇;天翻地覆;小心翼翼;兵临城下;心领神会
3、这一事实包含的意义有:第一,儒夫上校的爱国情怀、他的法国军人的荣誉感受到致命的打击;第二,在这次普法战争中,法国彻底失败了;第三,只有摧毁一个人的意志,才能够彻底摧毁他。
4、儒夫上校和他的外孙女。从儒夫上校身上,我们感受更多的是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具备了这种精神,虽然肉体上可能会被暂时打倒,但浩气永存;因此,小说结尾,表面上儒夫上校颓然倒地死了,但实际上“他”会永远屹立在巴黎。从儒夫上校的外孙女身上,我们既体味到了像她祖父一样的爱国之情,同时也感受到了那种至真至纯的亲情。小说中的医生说:“这女孩儿的痛苦使我很受感动”,也代表了读者的心声。确实,这个女孩承受了比她祖父更多的痛苦:她祖父受的痛是短痛,她受的是长痛。她明知道自己所有的努力最终都将化为泡影,但她还是义无返顾地去做,而且还能“那么从容、镇静……”她比她的祖父需要更多的大智大勇。因此,虽然她失败了,但她那种人格的力量却永远令人尊敬。
1.第2段中对巴黎街道的环境描写突出了环境的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章及相关背景,说说是一种什么意志,一种什么突如其来的生命力使儒弗上校"能够站了起来,并穿戴的这样齐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开头老人的神色有点特别的原因是什么?试着写一段100字左右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说明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及柏林人们的凄惨。作用是渲染气氛。
2.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不屈服于敌人的坚强心理。
3.太好了!法军终于攻克了柏林胜利了,我想,巴黎人民再也不需要鞠躬于普鲁士军的脚下,不需要生活在被普鲁士围困攻陷的苦难之中,可以逃离水生火热的悲惨生活,开始自己原来安定的生活,不再受到侵略者的迫害与残杀了,相信祖国会越来越富强的,不必再处于他国的侵略之中。
《柏林之围》阅读答案 篇四柏林之围
我们一边与韦医生沿着爱丽舍田园大道往回走,一边向被炮弹打得千疮百孔的墙壁、被机枪扫射得坑洼不平的人行道探究巴黎被围的历史。当我们快到明星广场的时候,医生停了下来,指着那些环绕着凯旋门的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中的一幢,对我说:
您看见那个阳台上关着的四扇窗子吗?八月初,也就是去年那个可怕的充满了风暴和灾难的八月,我被找去诊治一个突然中风的病人。他是儒弗上校,一个拿破仑帝国时代的军人,在荣誉和爱国观念上是个老顽固。战争一开始,他就搬到爱丽舍来,住在一套有阳台的房间里。您猜是为什么?原来是为了参观我们的军队凯旋而归的仪式这个可怜的老人!维桑堡惨败的消息传到他家时,他正离开饭桌。他在这张宣告失利的战报下方,一读到拿破仑的名字,就像遭到雷击似的倒在地下。
我到那里的时候,这位老军人正直挺挺躺在房间的地毯上,满脸通红,表情迟钝,就像刚刚当头挨了一闷棍。他如果站起来,一定很高大;现在躺着,还显得很魁梧。他五官端正、漂亮,牙齿长得很美,有一头拳曲的白发,八十高龄看上去只有六十岁他的孙女跪在他身边,泪流满面。她长得很像他,瞧他们在一起,可以说就像同一个模子铸出来的两枚希腊古币,只不过一枚很古老,带着泥土,边缘已经磨损,另一枚光彩夺目,洁净明亮,完全保持着新铸出来的那种色泽与光洁。
这女孩的痛苦使我很受感动。她是两代军人之后,父亲在麦克马洪元帅的参谋部服役,躺在她面前的这位魁梧的老人的形象,在她脑海里总引起另一个同样可怕的对于他父亲的联想。我尽最大的努力安慰她,但我心里并不存多大希望。我们碰到的是一种地地道道的严重的半身不遂,尤其是在八十岁得了这种病,是根本无法治好的。事实也正如此,整整三天,病人昏迷不醒,一动也不动在这几天之内,又传来了雷舍芬战役失败的消息。您一定还记得消息是怎么传来的。直到那天傍晚,我们都以为是打了一个大胜仗,歼灭了两万普鲁士军队,还俘虏了普鲁士王太子我不知道是由于什么奇迹、什么电流,那举国欢腾的声浪竟波及我们这位可怜的又聋又哑的病人,一直钻进了他那瘫痪症的幻觉里。总之,这天晚上,当我走近他的床边时,我看见的不是原来那个病人了。他两眼有神,舌头也不那么僵直了。他竟有了精神对我微笑,还结结巴巴说了两遍:
打胜了!
是的,上校,打了个大胜仗!
我把麦克马洪元帅辉煌胜利的详细情况讲给他听的时候,发觉他的眉目舒展了开来,脸上的表情也明亮起来。
我一走出房间,那个年轻的女孩正站在门边等着我,她面色苍白,呜咽地哭着。
他已经脱离生命危险了!我握住她的双手安慰她。
那个可怜的姑娘几乎没有勇气回答我。原来,雷舍芬战役的真实情况刚刚公布了,麦克马洪元帅逃跑,全军覆没我和她惊恐失措地互相看着。她因担心自己的父亲而发愁,我呢,为老祖父的病情而不安。毫无疑问,他再也受不了这个新的打击那么,怎么办呢?只能使他高高兴兴,让他保持着这个使他复活的幻想不过,那就必须向他撒谎
好吧,由我来对他撒谎!这勇敢的姑娘自告奋勇对我说,她揩干眼泪,装出喜气洋洋的样子,走进祖父的房间。
她所负担的这个任务可真艰难。头几天还好应付。这个老好人头脑还不十分健全,就像一个小孩似的任人哄骗。但是,随着健康日渐恢复,他的思路也日渐清晰。这就必须向他讲清楚双方军队如何活动,必须为他编造每天的战报。这个漂亮的小姑娘看起来真叫人可怜,她日夜伏在那张德国地图上,把一些小旗插来插去,努力编造出一场场辉煌的战役;一会儿是巴赞元帅向柏林进军,一会儿是弗鲁瓦萨尔将军攻抵巴伐利亚,一会儿是麦克马洪元帅挥戈挺进波罗的海海滨地区。为了编造得活龙活现,她总是要征求我的意见,而我也尽可能地帮助她;但是,在这一场虚构的进攻战里,给我们帮助最大的,还是老祖父本人。要知道,他在拿破仑帝国时期已经在德国征战过那么多次啊!对方的任何军事行动,他预先都知道:现在,他们要向这里前进你瞧,他们就要这样行动了结果,他的预见都毫无例外地实现了,这当然免不了使他有些得意。
不幸的是,尽管我们攻克了不少城市,打了不少胜仗,但总是跟不上他的胃口,这老头简直是贪得无厌每天我一到他家,准会听到一个新的军事胜利:
大夫,我们又打下美央斯了!那年轻的姑娘迎着我这样说,脸上带着苦笑,这时,我隔着门听见房间里一个愉快的声音对我高声喊道:
好得很,好得很八天之内我们就要打进柏林了!
其实,普鲁士军队离巴黎只有八天的路程起初我们商量着把他转移到外省去;但是,只要一出门,法兰西的真实情况就会使他明白一切。我认为他身体太衰弱,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所引起的中风还很严重,不能让他了解真实的情况。于是,我们决定还是让他留在巴黎。
巴黎被围的第一天,我去到他家。我记得,那天我很激动,心里惶恐不安。当时,巴黎所有的城门都已关闭,敌人兵临城下,国界已经缩小到郊区,人人都感到恐慌。我进去的时候,这个老好人正坐在自己的床上,兴高采烈地对我说:
嘿!围城总算开始了!
我惊愕地望着他:
怎么,上校,您知道了?
他的孙女赶快转身对我说:
是啊!大夫这是好消息,围攻柏林已经开始了!
她一边说这话,一边做针线活,动作是那么从容、镇静老人又怎么会产生怀疑呢?屠杀的大炮声他是听不见的。被搅得天翻地覆、灾难深重的不幸的巴黎城,他是看不见的。他从床上所能看到的,只有凯旋门的一角,而且,在他房间里,周围摆设着一大堆破旧的拿破仑帝国时期的遗物,有效地维持着他的种种幻想。拿破仑手下元帅们的画像,描绘战争的木刻,罗马王婴孩时期的画片;还有镶着镂花铜饰的高大的长条案,上面陈列着帝国的遗物,什么徽章啦,?铜像啦,玻璃圆罩下的圣赫勒拿岛上的岩石啦,还有一些小画像,画的都是同一位头发拳曲、眉目有神的贵妇人,她穿着跳舞的衣裙、黄色的长袍,袖管肥大而袖口紧束所有这一切,长条案,罗马王,元帅们,黄袍夫人,那位身材修长、腰带高束、具有一八○六年人们所喜爱的端庄风度的黄袍夫人构成了一种充满胜利和征服的气氛,比起我们向他善良的上校啊撒的谎更加有力,使他那么天真地相信法国军队正在围攻柏林。
从这一天起,我们的军事行动就大大简化了。攻克柏林,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过了一些时候,只要这老人等得不耐烦了,我们就读一封他儿子的来信给他听,当然,信是假造的,因为巴黎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而且,早在色当大败以后,麦克马洪元帅的参谋部就已经被俘,押送到德国某一个要塞去了。您可以想像,这个可怜的女孩多么痛苦,她得不到父亲的半点音讯,只知道他已经被俘,被剥夺了一切,也许还在生病,而她却不得不假装他的口气写出一封封兴高采烈的来信;当然信都是短短的,一个在被征服的国家不断胜利前进的军人只能写这样短的信。有时候,她实在坚持不下去了,于是好几个星期都没有来信。这位老人可就着急了,睡不着了。于是很快又从德国来了一封信,她来到他床前,忍住眼泪,装出高高兴兴的样子念给他听。老人一本正经地听着,一会儿心领神会地微笑,一会儿点头赞许,一会儿又提出批评,还对信上讲得不清楚的地方给我们加以解释。但他特别高贵的地方,是表现在他给儿子的回信中。他说:你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是法国人对那些可怜的人要宽大为怀。不要使他们感到我们的占领是令人难以忍受的信中全是没完没了的叮嘱,关于要保护私有财产啦,要尊重妇女啦等等一大堆令人钦佩的车轱辘话,总而言之,是一部专为征服者备用的地地道道的军人荣誉手册。有时,他也在信中夹杂一些对政治的一般看法以及媾和的条件。在这个问题上,我应该说,他的条件并不苛刻:只要战争赔款,别的什么都不要把他们的省份割过来有什么用呢?难道我们能把德意志变成法兰西吗?
他口授这些话的时候,语气是很坚决的,可以感到他的话里充满了天真的感情,他这种高尚的爱国心听起来不能不使人深受感动。
这期间,包围圈愈来愈紧,唉,不过并不是柏林之围!那时正是严寒季节,大炮不断轰击,瘟疫流行,饥馑逼人。但是,幸亏我们精心照料,无微不至,老人的静养总算一刻也没有受到侵扰。直到最困难的时候,我都有办法给他弄到白面包和新鲜肉。当然这些食物只有他才吃得上。您很难想像还有什么比这位老祖父就餐的情景更使人感动的了,自私自利地享受着而又被蒙在鼓里:他坐在床上,红光满面,笑嘻嘻的,胸前围着餐巾;因为饮食不足而脸色苍白的小孙女坐在他身边,扶着他的手,帮助他喝汤,帮助他吃那些别人都吃不上的好食物。饭后,老人精神十足,房间里暖和和的,外面刮着寒冷的北风,雪花在窗前飞舞,这位老军人回忆起他在北方参加过的战役,于是,又向我们第一百次讲起那次倒霉的从俄罗斯的撤退,那时,他们只有冰冻的饼干和马肉可吃。
你能体会到吗?小家伙,我们那时只能吃上马肉!
我相信他的孙女是深有体会的。这两个月来,她除了马肉外没有吃过别的东西但是,一天天过去了,随着老人日渐恢复健康,我们对他的照顾愈来愈困难了。过去,他感觉迟钝、四肢麻痹,便于我们把他蒙在鼓里,现在情况开始变化了。已经有那么两三次,玛约门前可怕的排炮声惊得他跳了起来,他像猎犬一样竖起耳朵;我们就不得不编造说,巴赞元帅在柏林城下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刚才是荣军院鸣炮表示庆祝。又有一天,我们把他的床推到窗口,我想那天正是发生了布森瓦血战的星期四,他一下就清清楚楚看见了在林阴道上集合的国民自卫队。
这是什么军队?他问道。接着我们听见他嘴里轻声抱怨:
服装太不整齐,服装太不整齐!
他没有再说别的话;但是,我们立刻明白了,以后可得特别小心。不幸的是,我们还小心得不够。
一天晚上,我到他家的时候,那女孩神色仓皇地迎着我:
明天他们就进城了!她对我说。
老祖父的房门当时是否开着?反正,我现在回想起来,经我们这么一说,那天晚上老人的神色的确有些特别。也许,他当时听见了我们的谈话。只不过我们谈的是普鲁士军队;而这个好心人想的是法国军队,以为是他等待已久的凯旋仪式麦克马洪元帅在鲜花簇拥、鼓乐高奏之下,沿着林阴大道走过来,他的儿子走在元帅的旁边;他自己则站在阳台上,整整齐齐穿着军服,就像当年在鲁镇那样,向遍布弹痕的国旗和被硝烟熏黑了的鹰旗致敬
可怜的儒弗老头!他一定是以为我们为了不让他过分激动而要阻止他观看我们军队的凯旋游行,所以他跟谁也不谈这件事;但第二天早晨,正当普鲁士军队小心翼翼地沿着从玛约门到杜伊勒利宫的那条马路前进的。时候,楼上那扇窗子慢慢打开了,上校出现在阳台上,头顶军盔,腰挎马刀,穿着米约手下老骑兵的光荣而古老的军装。我现在还弄不明白,是一种什么意志、一种什么突如其来的生命力使他能够站了起来,并穿戴得这样齐全。反正千真万确他是站在那里,就在栏杆的后面,他很诧异马路是那么空旷、那么寂静,每一家的百叶窗都关得紧紧的,巴黎一片凄凉,就像港口的传染病隔离所,到处都挂着旗子,但是旗子是那么古怪,全是白的,上面还带有红十字,而且,没有一个人出来欢迎我们的队伍。
霎时间,他以为自己是弄错了
但不!在那边,就在凯旋门的后面,有一片听不清楚的嘈杂声,在初升的太阳下,一支黑压压的队伍开过来了慢慢地,军盔上的尖顶在闪闪发光,耶拿的小铜鼓也敲起来了,在凯旋门下,响起了舒伯特的胜利进行曲,还有列队笨重的步伐声和军刀的撞击声伴随着乐曲的节奏!
于是,在广场上一片凄凉的寂静中,听见一声喊叫,一声惨厉的喊叫:快拿武器快拿武器普鲁士人。这时,前哨部队的头四个骑兵可以看见在高处阳台上,有一个身材高大的老人挥着手臂,跄跄踉踉,最后全身笔直地倒了下去。这一次,儒弗上校可真的死了。
1.本文作者是 国作家 。
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主动地要求承担某项艰难的工作。( )
(2)①形容变化极大。②形容闹得很凶。( )
(3)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
(4)指大军压境,城被围困。形容形势危急。( )
(5)不用对方明说,心里领悟其中的意思。也指深刻地领会。( )
3.儒夫上校是被法国军队惨败的消息击倒的,这一事实包含了哪些意义?
4.小说重点写了几个人物?说说你对这些人的第一印象。
柏林之围阅读答案由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1.法;都德
2.自告奋勇;天翻地覆;小心翼翼;兵临城下;心领神会
3.这一事实包含的意义有:第一,儒夫上校的爱国情怀、他的法国军人的荣誉感受到致命的打击;第二,在这次普法战争中,法国彻底失败了;第三,只有摧毁一个人的意志,才能够彻底摧毁他。
4.儒夫上校和他的外孙女。从儒夫上校身上,我们感受更多的是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具备了这种精神,虽然肉体上可能会被暂时打倒,但浩气永存;因此,小说结尾,表面上儒夫上校颓然倒地死了,但实际上他会永远屹立在巴黎。从儒夫上校的外孙女身上,我们既体味到了像她祖父一样的爱国之情,同时也感受到了那种至真至纯的亲情。小说中的医生说:这女孩儿的痛苦使我很受感动,也代表了读者的心声。确实,这个女孩承受了比她祖父更多的痛苦:她祖父受的痛是短痛,她受的是长痛。她明知道自己所有的努力最终都将化为泡影,但她还是义无返顾地去做,而且还能那么从容、镇静她比她的祖父需要更多的大智大勇。因此,虽然她失败了,但她那种人格的力量却永远令人尊敬。
柏林之围阅读答案 篇五―《哈扎尔辞典》
那日蓝天碧海,跟细密画师傅谈了话,确定了下次上课的时间后,我便离开伊斯坦布尔前往安纳托利亚和卡帕多奇亚。乘船渡马尔马拉海,鸥鸟一路相随。这是由摩拉瓦河畔修道院墙上的斯特凡・拉扎列维奇公爵在十五世纪默默引导的旅行,是他和苏丹巴耶塞特将我带到了奥斯曼故都布尔萨。
若是诚挚无邪的旅行,总会遇到一些奇妙的连接,如下跳棋般轻盈而不可预见。但它们总会与更辽远的山河大地关联,这在我的漫漫长途旅行中已经被再三证实。我相信连接会适时出现,就像相信那些经历过的地理现象一样,比如从亚洲到美洲一整天的时间倒退。比如在太平洋上空,从东亚飞往北美途中,经过日变更线的时间裂隙时的剧烈颠簸。我相信旅途中会与冥冥中早已决定了的过程相逢:该遇到的人,该去到的地方,总会慢慢显现出来,就像房梁交汇处的榫头。时间与空间都契合的时候,“啪”的一声,旅行者与自己命中注定的相遇就严丝密缝地对上了榫头。
我自己的这一程土耳其的旅程,在地理上一直往前,而在时间轴上其实是一直向后,从伊斯兰教盛行的城市与乡村向后退,退到东正教的过去,再往后退,从小亚细亚的一神教时代退到多神教的过去,那些残破了的大理石优美四肢与细纱飘拂的裙裾从爱琴海的淤泥里升起,早已被擦洗干净,陈列在灿烂阳光下,它们与我都等待了千百年之久,才最终相逢。等走过了那些古道,见过了那些古老的面容,我才知道这是为了能认识旅途中早已蕴含的意义。所以,路途中的诚挚无邪便是对机缘的顺从。一个人要顺从总是粘上鞋底的漫漫长路,要只管往前走。
那日在布尔萨,从大清真寺出来,一百五十多年的梧桐树下,贴了一张广告。照片上是一座希腊化的小城,上面有座废墟般的基督教堂,也叫圣索菲亚。细细看,这座教堂比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还早了三百年。再细细问,这片丘陵地带原本古老,属于拜占庭帝国前的另一个强大的帝国:帕加马王国。这个帕加马,就是我上一年在柏林去看过的帕加马博物馆的那个帕加马。柏林如今拥有帕加马王国遗留下来的最完整的瑰宝:整座宙斯神殿。我在柏林时,只是出于爱好,便去古代欧洲历史里去张望了半日,却未想到自己如今就站在帕加马王国的遗址之上。我站在那张贴了许久,已开始褪色的伊兹尼克圣索菲亚大教堂的照片前,心中金鼓齐鸣。
这时,一个土耳其小贩缓缓绕过照片走过来,他扛着一根特制的木棍,上面串满了环状的面包圈,面包上沾满了芝麻。这是布尔萨传统面包圈。面包圈被揉成细长结实的面团,让我想起贝尔格莱德清晨街头面包店里新鲜烘焙的面包形状。
我对此毫无抵抗力,立刻被这种时间与往事的错乱迷住。
一条古道就这样从历史层层尘土的缝隙溢出―奥斯曼古都并非终点,我需要继续向前,往时间遗产的深处去。在地图上我是向前走,从伊斯坦布尔过马尔马拉海峡,越过布尔萨和特洛伊,去帕加马,那里有个卫城雄壮的古剧场在山坡顶上等着我。而在历史上我是节节后退,退向小亚细亚未被塞尔柱土耳其占领的拜占庭帝国的版图,再退向更早的希腊罗马时代,那些古老的大理石废墟城市。
我迷醉在古迹里,耶稣之前,众神曾经都赤裸着美妙的身体,女人的长发曾经宛如蠕动的蛇,崇拜阿佛洛狄忒的地方,女神们的乳房实在壮美,大卫们的小腹也真的是结实,自豪地裸露,毫无色情可言。那时,爱神才从蓝色海洋的波涛中出生。我的前路要面对帕加马深渊般的古露天剧场,以弗所堆满精美的大理石神庙废墟的古广场,阿芙罗蒂西亚的大卫浴场,希拉波利斯的古温泉和阿波罗神庙废墟。
一离开白城漆黑的洞穴,拉扎列维奇和巴耶塞特就远去了。因为我在时间轴上已退回到他们的恩怨远未开始的历史中。这是更为辽远过往的旅程―是对小说中提到的一座黄昏时的古剧场废墟的寻找―被时间深埋的历史正在那里扇动着蝴蝶的翅膀,中世纪的巴尔干也在那里扇动着蝴蝶的翅膀,它带来了一九九九年北约空中打击的炸弹。经过公元前的世界都市以弗所,在那里我接住一条叫作国王之路的古道,再向前走去,直到安纳托利亚的一座小山上,《圣经・启示录》里提过的,希腊化时代贸易古道边的富庶城市老底嘉。《哈扎尔辞典》里说过,道路总是粘在鞋底上,所以总是一路奔忙。
道路粘在我鞋上。于是,我到了帕加马古城。
帕加马王国在此强盛又优雅之时,耶稣还要等两百年才会出生。
现在它只是宁静小城,夹竹桃的白花落在土路上好久,都没有车子带起的尘土弄脏它们。我在一个阳光炽烈的上午到达古城。公元前二世纪,这里已按照雅典的样子在山顶上造了卫城。卫城里的图书馆已藏有二十万册羊皮书,堪比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埃及人都吓得不卖给帕加马人莎草纸了。现在我只看得到几根远望爱琴海的大理石柱。宙斯神庙是古代七大奇迹之一,被德国人整体搬去了柏林。现在我只能见到几级大理石台阶。
依陡峭山崖而建的古剧场比雅典的还伟岸,一万个大理石座位汇成半圆,直抵半圆舞台和旁边的酒神神庙。这个著名的剧场,据说在舞台上轻轻一声咳嗽,坐在山顶的座位上都听得真切。如今刻着主人名字的座位上随便坐着一个西班牙游客。我看了他一眼,还是觉得他唐突了。《哈扎尔辞典》里的鬼魂正不满地围着他打转,他握着一双湿袜子,浑然不觉得,就好像小说里会割破手指的青年佩特库坦。
山脚下便是帕加马王国时代的集市。王国公元前一百多年就亡了,集市旁《圣经》中小亚细亚的天启教堂也已是废墟,可地毯市场竟还在原处。矮而大的房子里到处堆满各种古法手工地毯,昏暗的库房里散发着一股日积月累的羊毛线、真丝和植物染料的气味。殷勤的商人用木杆上挑起地毯,平移到灯下,好像江南人晾被单一样。正着看,是看花纹;侧着看,是看手工;用手掌快快地抹一下再看,是看丝线的成色。烂熟的古老手势还是原样。这些上好的丝线,在四世纪时就开始产自布尔萨,不需要远道从东方用骆驼驮来蚕茧。
老屋子深处,摇曳不定的灯影里有件绣花白袍子挂在墙上,它那么古老和绚烂,等待在时间里。
道路仍旧粘在我鞋上。我沿着荷马出生的伊兹密尔古城的道路,一路走到古城塞尔丘克。和塞尔维亚的情形一样,古代的路仍在原处翻山越岭,只不过从土路和卵石路变成了柏油路。
这座小村镇,原先叫圣约翰。一九一四年为了纪念十一世纪迁徙到此的塞尔柱奥斯曼人,改名叫了塞尔丘克。但是公元前后,它是以弗所古城的一部分。
塞尔丘克农家雪白的墙上爬满了玫红色的三角莲,短短的岔路上,一头是伊莎贝拉清真寺,另一头是圣约翰教堂,在他们各自的宗教世界里,都是大名鼎鼎的朝圣地。我就住在路中央名叫小宫的小旅馆里,院落中央有个蓝色水池,小喷泉哗哗响着水声。旁边一家小旅馆名叫亚马逊女战士,纪念为战争割去乳房的古代小亚细亚女英雄。
走到大路上,路过绿野里的公元前八百年修建的阿特米斯神庙废墟,远远看到那里的一根白色柱子,如今它是当年以弗所女神神庙仅存的一根柱子了。然后路过地毯作坊,身体硕大的土耳其中年女子,如今坐在金粉般的夕阳里织着窄幅地毯。然后到了古道的路牌下:上山的话,二十分钟可以到圣母玛利亚最后居住的小屋,十五分钟可以到七个沉睡者躲避迫害基督教的山谷。去爱琴海方向的话,十分钟可到公元前后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以弗所,三十分钟可到爱琴海边古渔村西林斯。在那里看日落,真的不能怀疑维纳斯会从海水里冉冉升起,从一支被割掉的阴茎变成爱与美的女神。
圣母玛利亚的小石屋就在以弗所城外的夜莺坡上,圣母在独子死去后,在此独自终老,就像所有心碎的母亲一样。路过一片橄榄树的薄荫,面对那四四方方的小石屋,我心下只是熟稔―我在伊斯坦布尔已经见过了,那是十三世纪时柯拉修道院对它的描绘。
当我从小石屋里走出来,来到一片黄土的空地上,走到几棵古老的树下,在塞尔维亚的苏伯察尼修道院看到的《圣母升天图》浮现在眼前。那是十二世纪时希腊工匠画的,圣母躺在死床上,她儿子来接她去天堂。耶稣基督怀里抱着一个在白色襁褓里的婴儿,那是圣母灵魂的模样。我在塞尔维亚南部的古老壁画里见到过这几棵树,见到过它们年轻时苗条的样子。
站在那里,我恍然明白小说里魔鬼在不同的时空里日夜穿梭不停的秘密。恍然明白天使要赋予魔鬼画出基督教天堂能力的秘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已无限地打开了,但追求真理或者说,探寻真相的欲望却仍旧不能满足,不光是化为修士的魔鬼奋力在时空的大洞里掏着,想要找到一个答案。帕维奇也在纸上日夜兼程,所有人都一样,我也是。
这是什么问题的答案呢?我并不清楚。
道路粘在我的鞋上,我走在帕维奇的鞋印上。帕夫人说过,帕维奇热爱在土耳其旅行。我此刻猜想,他曾来过这里,曾在这里想起了斯图德尼察的那面墙。然后这种时光倒错交织的猛烈感受,化为他那四十七张纸片中的一张。我来山上,本是为了看望圣母,下山时我却知道,好像也是为了和帕维奇相逢。我渐渐进入了他提炼素材的私密空间里,作家用素材炼金的密室里收藏着他还未被改装的世界观,那是他的核心秘密。
黄昏时分在以弗所,巨大的大理石废墟里空无一人,四肢纤细的野猫开始在古城各处巡查般地掠过。
我在胜利女神尼克的雕像前席地坐下。被世界各地来的鞋底磨得光滑如镜的大理石仍旧保留着阳光的温暖,好像人的体温。尼克的裙裾翻飞了几千年,其中的一条成为耐克的商标。白天人们围在这里惊叹那条著名的皱褶,因为美国的一个运动品牌。每个人都惊喜地本末倒置,在希腊胜利女神面前点点戳戳:“就是它,就是JUST DO IT。”
此刻克里提斯大道上只有几个晚归游人的身影,我看见有人伫立在图拉真之泉前面,一动不动地夹紧双肘,他被它在与时间的搏斗中留下的百孔千疮镇住了,和我第一次看到图拉真之泉时一样:面对着精美的废墟真是左右为难,不知道是应该赞美这百孔千疮的顽强,还是应该赞美时光对永恒的断然拒绝。
我仔细听了听,寂静下来的古城里没有水声,即使是图拉真的喷泉也已经干涸了。再往下看,大道尽头的图书馆,在丝柏旁,淡黄色的大理石图书馆废墟,本来是与耶稣基督差不多时代出生的地方官为纪念自己死去的父亲而建造,他一定是想要它世世代代地存在下去,但所有意在永恒的大理石如今都是废墟了。
世界上原来没什么永恒的,但这不永恒就是永恒。
举止与身体都高贵的野猫无声地在神像或者英雄的残体上跳跃而过,或者低头沉思。我身下坚硬的大理石散发着浓重的暖意,这是一种召唤,我于是仰面躺了下来。我看到地缝里茂盛草叶边缘细微密集的锯齿,还有这个夏季最后的野浆果。太阳下山了,金红色的光线瞬间消逝殆尽。其实大理石与草叶一样,还有举止高贵的以弗所野猫和我,与周而复始的落日相比,我们都是一样的。
等我来到码头旁的古剧场时,黄昏的风差不多已经吹凉了大理石座位的温度,剧场层层向上的石缝里总是长出长长的荒草和蜿蜒在石缝阴影里的细小藤蔓。我走得高高的,在几乎最后一排石阶落座,望得见以弗所剧场外面笔直的大道。大道以阿卡迪斯命名,从剧场入口笔直地通向爱琴海。传说在鼎盛时,剧场上演希腊悲喜剧,黄昏时分,码头上就开始热闹起来,周围各个城市的观众大多乘船而来。
现在风雅的码头早已淤塞废弃,大道荒凉,堆着大理石柱的各种断片。那些尚好的,早早被运去君士坦丁堡,去造索菲亚大教堂。这里是一个安纳托利亚从多神教向一神教转变时的结扣。至今,索菲亚大教堂里还留着一只巨大的以弗所大理石水罐,那是以弗所的旧臣,侍奉了玛利亚高高在上的神像,又侍奉了从圣母像向右偏去的麦加壁龛。
晚霞的红色渐渐向半明半暗的灰色转变,暮色像雨一般降落下来,流向四下。我看到有一对黑发的年轻男女从半圆形舞台下方的演员出口走了进来,站在舞台中央修复不久的爱奥尼克柱旁。男孩手里拿着一本翻开的导览地图,女孩轻柔的说话声飞越我前面所有的空座位,清晰地传了上来,她的声音好像有人掷来的白色石块那样清晰有力,撞在石块上,并引起整个剧场层层细微的回响。这如漪涟般的回声让我想起佩特库坦和卡莉娜在剧场里亲吻的声音,唤起了鬼魂们千万次彼此的亲吻。
“读一下嘛。”她握着一瓶伊云矿泉水,一边东张西望,一边柔声相告。
翻动纸张的声音传来,男孩子刚刚变声不久的声音相跟着,开始朗读地图背面关于这个剧场的介绍。“公元四十一年改造成为可以容纳两点五万名观众的半圆形罗马剧场,四世纪时这里也曾是角斗场。”
道路仍旧粘在我鞋上。于是,我到了阿芙罗蒂西亚。
与帕加马、特洛伊甚至以弗所这些古城都不同,阿芙罗蒂西亚虽小,却曾有过一个著名的雕塑学校。这里保存下来数量巨大的大理石雕像,甚至各种大理石石棺。这些多神崇拜时代的珍宝并未像帕加马的神庙与以弗所的城市那样遗散到世界各大博物馆里,这里的雕像大都保留在遗址博物馆里。所以不需要到柏林去找帕加马,到维也纳去看以弗所女神,在阿芙罗蒂西亚就能看到阿芙罗蒂西亚。头昏脑涨地看完博物馆里的那些令人震惊的大理石雕塑,我才知道,在遗址地看大理石雕塑,心里那种惊惶的幸福感,那种恍然若梦的身体绵软,与在伦敦或者柏林看博物馆里的石像,竟然有如此大的不同。
因为这些美而残缺的雕塑终究留在旧地,比在大英博物馆里看到它们心里安宁多了,因为看到了永恒。
这古城荒芜已久,它们被埋在泥土和野草里,渐渐深深沉入大地。可挖掘出来后,那些大理石像复原了爱琴海边最早崇拜阿佛洛狄忒女神的城市里的人们,完美的身体,女人轻纱的长裙,细皮带制的凉鞋,男人的鬈发,男青年骄傲的嘴角,少女骨骼苗条完美的小腿和脚踝,中年男人脸上的烟火气和狡诈,还有中年女人发胖了的后脖颈,包括恺撒们脸上骄傲的愚钝和少年们苗条躯体上诱人的青春。这里的雕塑学校证明了帕加马王国的雕塑审美观―那是世界上最早的现实主义美学,他们不光雕刻公元前八百年的荷马史诗中诸神的样子,也雕刻了现实世界真实的人间百面。从雕塑博物馆出来,走在古城留下的传统希腊化的城市里,去看一座古浴场,再看一座古剧场,还有一座阿佛洛狄忒的神庙,以及集市,废墟里从未有过这样真实的生命气息,因为雕塑上的那些脸和身躯都跟随着我的眼睛,回到他们原来的地方。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在这些城市里生活过的古人。
幸运的事情再次发生在这次旅途中,当我心中装着满满的古代面孔离开博物馆旁边的树荫,我前往的下一个城市正是老底嘉。这时一切在我心中已准备妥当,在老底嘉我可以读懂帕维奇迷宫里关于时间的翻云覆雨了。
老底嘉被废弃得太久了,几乎没有树,只有荒地。荒地里的大理石碎片,有的是一朵四瓣的小花,有的是一只因为成熟而裂开的石榴,有的是一挂葡萄,石头的葡萄粒也被风化了。
穿过老底嘉教堂的大门,我望见里面地面上细碎的马赛克拼图,斑斑驳驳的,依稀能看到长发飘飘的白衣黑发的年轻男子,带着一点后来东正教堂里白衣耶稣的神情,只是他开朗得多,有着结实的肩膀和脖子。在帕加马王国诸城的旧址上,我见到了《圣经》故事里提到过的一些遗迹,七个沉睡者山谷,帕加马城中的魔鬼王座教堂,《以弗所书》里的城市,使徒约翰坟墓所在的教堂,圣徒菲利普殉教之处,以及这座被耶稣基督亲口斥责为不热切的教堂。这都是这个世界从多神教走向一神教的信仰之路上的纪事符号。
如今我所见的老底嘉废墟还不算古老,它是公元一世纪时建立在公元前二百多年帕加马王国的一座老城废墟上,而那座城则是建立在一座叫作宙斯之城的希腊化市镇上,与山顶上的希拉波利斯古城遥遥相对。
从那里上山,穿过世界上最大的罗马帝国留下的坟场,石棺上长满野草和苔藓,雕刻了各种花草与神明的石棺裂开了,里面的尸体早已烟消云散。经过那个坟场,就能到希拉波利斯古城,一潭碧水中,阿波罗神庙的柱子、阿波罗雕像上的一只大脚都还在。
希拉波利斯的阿波罗神庙瘫倒在古老的温泉里,传说中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曾与安东尼皇帝在温泉里嬉戏。如今山顶的温泉还在,连阿波罗神庙那些倒在温泉里的柱子都还在,游客们仍热衷于去那里泡澡,特别是从克里米亚来的,说突厥语的黑发游客们。
我走上传说中熙熙攘攘、挥金如土的叙利亚大道,如今它两边的大理石柱子没有一根是完整的,柱子后面的大理石店铺、神庙和喷泉,没有一间是完整的,地上也没有一块石块是没有裂纹的,放眼望去,如今也没有一个人。时间虽然看不见,但充满了不能战胜的力量,以及在这些古老城邦的废墟里才能感受到的公平与恶意。
穿过一些公元前三百多年狭窄曲折的巷子,我去找老底嘉的古剧场。
烈日将老底嘉公元前二百年古老剧场的石头晒得滚烫,巨大的石块座位废墟四散在从山坡上深深向下的剧场里,被黄草掩埋。尼禄时代的大地震折断了剧场四周巨大的爱奥尼克柱,公元六十年造成的残余至今仍散了满地。我在山洼的古剧场里感到皮肤上的水分被古老的空气和亘古的烈日迅速吸干。我的头发因为干燥的静电,从头皮上微微L起。《哈扎尔辞典》中的气氛在这里栩栩如生。
我在古剧场野草丛生的石头座椅旁找到一只新鲜的石榴,被剥开并且吃到一半的石榴,被丢弃在座位上的石榴。于是我在它身边坐下,那些大理石雕塑上的古老面容一一浮现在我面前,他们就是在不可见中扑向那对情人的鬼魂,然后再将他们拖入不可见的历史之中。
这块土地上的历史真是宛如千层饼那样,一层层地揭开,每层都有自己的样子。不问是非,只闻往事,这是追寻历史本身的态度,也是地理阅读的轻松之处。只要你愿意顺从它已有的面貌,你就能顺利走进历史地理的地图里,对那些往事隔岸观火。最终你才会发现,自己已经被历史无声地教导过了。要到这时,我才能回到深蓝羊皮纸封面的《哈扎尔辞典》里,理解帕维奇为什么要写一段波朗诺维奇次子的爱与死,双手接下故事里帕维奇对历史沉痛的认知与叹息,塞尔维亚式的。
剧场中央,一些宽大体面的石头阶梯座位上仍残留着希腊字母,我相信这些的确是过去这些座位主人的名字。但我不是真的会用字母拼出这些名字的读音,所以《哈扎尔辞典》里的句子自然涌上眼帘:“盖伊尤斯・韦罗尼絮,阿埃特,塞克斯都,克罗蒂乌斯・盖・费里尤斯。”于是在那里,与《哈扎尔辞典》中第二十七页开始的佩特库坦和卡莉娜的故事,在三千年的古老露天剧场里,夹带着古道一路上层层深入的历史汇合。
此时,地理与故事汇合,旅途的阅历与阅读的理解力汇合,读者与作者汇合,阅读与心灵汇合。途经的那些沉淀下来的时间,那些从淤泥里早早被挖出来洗干净陈列在亘古不变光线里的大理石身体、脸、小腹和刀剑,都在老底嘉汇合了。我心里知道,自己读懂一个章节的时辰又到了。
于是我翻开书,让故事中的佩特库坦和卡莉娜在黄昏时走进一座荒草丛中早已废弃的半圆形剧场。这个故事现在已不是平摊在轻质纸上一行行宋体字里了。
世上没有什么会真的湮灭在历史中,好像那湿壁画上的金发少年,但这世上也没什么真的永恒,好像老底嘉城中叙利亚大道上的大理石废墟。但好在我手中还有《哈扎尔辞典》。它让我看到在这道路的终点,帕维奇的故事里,历史的鬼魂是如何吞噬了现实中相爱的年轻人。那相爱的人儿又如何吞噬了彼此的残渣,成为历史厉鬼中的一员。帕维奇的路标就是这样指引的。
其实历史才是饿极了的鬼魂,不容现实有任何出路。这本充满历史尘埃却又古色古香的小说,让自称为哈扎尔人后裔的哈萨克斯坦人爱不释手,他们对帕维奇,就像今天的印度人对玄奘和尚一样感恩戴德,其实这部小说却散发着作者对历史纠缠的地道塞尔维亚式的深深憎恶与绝望。
真的很难说清,帕维奇的故事线索,与从贝尔格莱德到老底嘉一路延伸的古道,地理与历史沿着古道自然生成的多样性,到底是哪条线索将我引导到此地。幸运的是我竟然沿着希腊城邦时代的国王之路一路走了过来。在此地剥开帕维奇的故事,好像剥开诺威巴扎老街上那滚烫喷香的烤包子,帕维奇那一大团巴尔干肝肠赫然手中:那是对巴尔干错综历史入骨的无奈:伤感,愤懑,从精神到肉体已遍布伤痕,却无从展示。任何宗教与哲学构成的是非观,在这里总是不合用,欲说还休,欲罢却不能。
这些奇异的超现实故事,这些迷宫般迂回神秘的故事结构,这些作者声称有着无限入口和出口的互文章节,这些曾经在帕维奇构思之初平摊在他卧室大床上的四十七章节的纸片,听上去好像是一次年轻的、兴高采烈的写作过程。但渐渐的,一切都沉重起来。帕维奇故事里开始散发出巨大的厌倦。他的人物不停地奔忙转世,不停地奔走于现实与梦境之间,不是为了创造什么,而是为了躲避什么。但始终无法躲避的,是隐藏在历史中的宿命。我想帕维奇不仅不喜欢历史,他更厌恶历史的纠缠,他只想摆脱那些吞噬现在与将来的鬼魂,他根本就不想有人对他约定什么“你们俩必在君士坦丁堡相遇”。
我们刚到君士坦丁堡,我就在街上认出了一张张面孔,又看见了憎恶、女人、云彩、动物、爱意这些我避之已久的东西,还有那些匆匆相交便永生不忘的目光。我认为光阴荏苒,但万事依旧;岁月流逝,而世界永恒。
柏林之围阅读答案 篇六想到杜威,我最早想到的是马蒂斯的这幅画,他的教育思想就像这一扇扇的大窗子――教室的窗子,映着世界的无限美好风光。
禁不住的欢喜,轻轻地吟哦着顾城的诗:
我要在大地上
画满窗子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
都习惯光明……
马蒂斯说:“在我的意识中,窗内窗外已融而为一。”杜威所倡导的教育,窗内窗外也已融而为一。
一
杜威于1859年lO月20日生于美国佛蒙特州的小镇柏林顿。他在那里度过了既美好又让他终生不断反思的童年时代。在形成约翰・杜威的教育理论的各种因素当中,童年时代的生活与环境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家乡,他亲眼看到了他所有的亲戚都参加了家务劳动,并承担了一部分责任。伙伴家里开的锯木厂、磨坊、石灰窑是排遣他们好奇心和收获快乐的地方。年轻人被引导去深入接触简易工农业的整个工作范围。
他也经常躲到对他们敞开着的野外去,自然那独特的美感,使得人们情不自禁地赞美,并以某种方式表现出来。杜威曾到加拿大去旅行,他和伙伴们曾穿过阿迪龙达克山脉,徒步到曼斯菲尔德山去。他们还搞到了一条划艇,带着帐篷、羊毛毯和炊具,从头到尾地勘探了香普兰湖。
学校是一个惹人厌倦的地方,除了学校课本之外。他几乎对阅读任何书籍都感兴趣。仅仅由于个别教师鼓励讨论外界问题的谈话,才使学校那惹人厌倦的情况有所缓和。一直到杜威上大学时。在他本人所受到的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在课堂外面获得的。在去加拿大的旅行中,练习了在柏林顿学会的法语,所以,在学校老师教法语前,他就已经能阅读从一所新英格兰公共图书馆里借来的法文小说了。
中学毕业后,杜威进入佛蒙特州立大学学习。赫胥黎的关于物种进化的观点和生物有机体及其各个部分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观点对杜威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882年,杜威进入霍普金斯大学学习研究生课程,接受了心理学和黑格尔哲学的严格训练,而导师詹姆斯以进化论为依据的机能心理学使杜威旧有的哲学信仰发生了变化。詹姆斯强调机体与环境的互相作用,强调心灵与外部环境的不可分割性,这些观点对杜威经验主义哲学的形成影响甚大。杜威开始试图把教育、心理学和哲学理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1894年,杜威应芝加哥大学聘请任职该校,两年后,杜威创办了“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对教育问题进行实验研究。实验学校是新的教育理论的“实验室”,其任务是“检验和显示理论工作在实际情况中的结果”。杜威经常到实验学校进行调查研究,和教师们交流讨论教育问题,这些工作对杜威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影响甚大。杜威的一些重要著作就是在此期间写就的。如《我的教育信条》(1897)、《学校与社会》(1899)、《儿童与课程》(1902)。这些著作勾勒出了杜威教育思想的基本框架。1904年起,杜威在哥伦比亚大学任哲学教授。在这期间与退休之后,杜威发表了大量的教育论著,主要有《教育中的道德原理》(1909)、《我们怎样思维》(1910)、《明日之学校》(1915)、《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经验与教育》(1938)、《今日之教育》(1940)、《人的问题》(1946)等。
1952年,杜威于纽约逝世,享年94岁。
二
杜威学校四班的学生一共14人。这个班的教室设在学校东北角的一个房间里,有一个朝东的大窗、壁炉和盥洗室,也用做化学和物理实验室。房间很大。稀疏地布置了一个沙盘,一张较小的桌子和必要的椅子。上课时间从9时到12时,1.5小时由班老师上课,更多时间用于组织表演作业活动所必需的谈话和讨论。班老师受过科学的训练,有一个助手帮助他,这个助手同时帮助另外一个班的班老师。
全班分组活动,活动以基本作业的历史发展为中心,特别侧重由于发明和发现而产生的方法上的进步。而这学期,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已经在“他在做什么”的问题上更前进了一步,加入了人、环境等一些重要的因素,已经在纵的方面延伸到原始时代。
老师分析认为,7岁儿童的心理与兴趣是与原始人接近的,能力也相当,但才能还是比较高的,在明智、具体的指导下,研究原始人的生活,能使儿童做出最大的努力,老师认为研究某一群体的时间与地域因素。在时间发展中逐步产生的种种方法和发明,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的源流,能更好地分析目前社会的生活。他们最后的目标是完成一个戏剧“青铜时代”。
“让我们假装”这个古老的办法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一个个丢下目前的食、衣、住方面儿童认为不必要的所有生活上安逸和方便的设施,很有一些悲壮的感觉。但问题很快就来了,首先是怎样取火,有的说靠火山,有的说靠闪电,最终确定为石头打火,通过实验,儿童制定了取火所必需要做的事情:空气的供应,采用易燃材料做引火物,正确堆放树枝以便空气流通,使火种保存的最好办法是用硬质的木头……
接下来,问题一个个地出现,食物、防御野兽的武器、兽皮或羽毛制作的衣服、居住的窑洞。情境要求的自然问题一个个被提出。同学们一个个查资料,在老师的帮助下,一点点地解决,有的还制作出来一些具体的铁叉、石斧、石锅……寻找黏土的过程中,他们得出了很多关于黏土的科学资料。
基本生活问题解决了。儿童们开始考虑成立部落问题,它涉及到以下一些分支问题:哪些人可以成立一个部落,人员分工情况如何,如何推选一个部落酋长;几个部落如何联合,是否存在永久联合的可能性;随着周围情况的变化,部落如何迁移;迁移过程中的自然威胁、部落战争、部落合并后的发展问题……这最后一个问题让儿童们想到了亚伯拉罕和特洛伊的故事,怎样表述又被当成新问题提出来。
这一年的活动,在结束时以表演形式总结了“青铜时代”的社会组织。在研究和表演原始人生活以及试验原始人生活方式的活动的进行过程中,在同一时间,在工场、厨房、美术室、音乐室和校园里,正在采用同样的材料和相似的、尽管是可控的工作和思想。这里,着重点也放在各种材料和它们的用途关系、发明的态度、设计和计划的价值,以及各种交往的形式在他们活动中的作用。博物馆和书本经常被用作资源,使儿童完全不觉得和他们的现在脱节。与此相反,他们对于社会发展到现在的样子,获得了新的观点,当他们想象饲养牛羊或者他们所要的黏土和金属所需要的物质环境时,他们对于他们生活的地方和他们所做事情的关系,渐渐清楚明确了。在工业发展的每一阶段,注意力都集中在它的自然环境,一种职业接着一种职业,儿童在想象中旅行。直到他们发现了特别适合的地点。同时,在他们用砂和黏土制作的地图中,每一个新的环境加添到以前制作的环境
上去,引进了所有自然地理结构的主要特征、安排好各种特征相互间的关系。儿童因此对地球表面的一个有代表性的部分、对地球表面的各种特征――山脉、高原、河谷和海洋――相互之间以及它们和人生种种活动之间的关系,获得了一个生动的图景。对于他们自己制造的砂土地图的自然特征,对于这种自然特征的大量想象的抽象思考和安排,使这些特征适合他们变化中的活动的顺序,被证明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理智训练。
当这些模仿原始人生活的年轻演员在想象他们部落的聚居地、沙盘的群山和河谷漫游时,人和他的职业活动的这个自然背景,这些职业活动的将来的基础,对他们来说,都有了人性的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很多有关地质学、化学、物理学或生物学的科学事实,进入他们知识的宝库。
这些儿童,除了通过不断地表演想象的情境和行为获得人文的地理观以外,还初次瞥见部落生活各个发展阶段的社会组织的开端。在人类、他们的社会生活和他们所居住的土地之间,建立了某些明确的联系。对于人类生活方式的逐步进展――他的信息的形式,他的衣着、食物的种类以及发明和发现在这个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形成了种种观念。
三
教育是什么?一直没有人给出明确的解释。而只能从不同的侧面去论证。杜威结合芝加哥杜威学校的一些具体实践,加以抽象总结,给出的答案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一、教育即生活。过去的观念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将来的成人化、社会化生活做准备。杜威否定了这一说法,他所倡导的“生活”是一种“改造了的新生活”,杜威强调的生活是现在的、儿童的生活,他要求教育儿童现在生活的内在价值,使儿童从目前的生活中得到乐趣。但是,这两点并非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的终极原因,其终极原因不仅仅是在于当前,而是在于未来,在于创造一种高于现实生活的更加美好的生活。教育本身应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教育应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教育应成为促进美好生活的积极手段。这是杜威“教育即生活”命题的核心要求。
二、教育即生长。杜威的“教育即生长”主要体现在以下的观点之中:一,教育与生长的目的在于过程自身,生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没有终极目标;二,生长是儿童机体本身与外在的环境互相作用的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都要考虑,缺一不可:三,生长是面向将来而不是追溯过去。在杜威看来,生长体现为身体、知识、能力、道德等诸多方面的生长,从理论上看,这并没有什么新意,杜威的卓越之处在于他描绘了工业化民主化的现代社会对人的生长与发展内容的新要求。这种新要求是:应具有民主精神与民主素质,应具有良好的职业能力;应具有新个人主义的道德风貌:应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应掌握智慧的方法,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杜威那儿,生长的内容不是虚无,杜威对它的论述亦不是泛泛空谈,生长在杜威那儿有其切实的内容。这种关于“教育即成长”的新的发展观是杜威民主理想的反映。
三、教育即经验改造。在杜威的教育哲学中,“经验”的地位举足轻重。杜威认为“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也就是说。“经验”,在杜威这里,成了教育的起始点,成了过程,成了目的。
杜威认为“经验”不是通过感官被动获得的一些散乱的感觉印象,而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即环境塑造人的同时,人也在影响着环境;是一种行为、行动。它当然含有知的因素,但在此之外,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等因素也是经验的构成部分,所以认识的、情感的、意志的等理性或非理性的因素都涵盖在内。因而“知识”是从属于这个相互作用的过程的。杜威提出的学生“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就不仅仅是学知识,经验成为儿童各方面发展和生长的载体。“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中的“经验的改造”也就不只是知识的积累,而是构成人的身心的各种因素的全面改造、全面发展、全面生长。一切真正的教育从经验中产生,但并不意味着杜威认为一切经验都真正地具有同等的教育作用。因为有些经验是不利于教育的,比如那些错误的经验,所以杜威特别强调:“以经验为基础的教育,其中心问题是从各种现时经验中选择那种在后来的经验中能富有成效并具有创造性的经验。”而这个“创造性的经验”的衡量标准,就是是否具有连续性,是否体现了人与外在环境的互相作用。
四
以自己的哲学上的经验论为基础。杜威通过“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一教育信条,进一步展开了自己的课程论。
针对传统课程的弊端,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对这些课程要进行全面的改造。改造后的新课程应该符合三个要求:
第一,新课程应是符合儿童的心理需要,并且符合其兴趣与能力的。传统课程一般是将陈旧的知识告诉学生,是一种间接的经验,这些内容或超出儿童的经验范围,或者没有多少现实的意义,从而造成了课程与学生的需要脱离的事实。教育因此也成为机械和死板的,儿童读书也就因此失去了积极的动力而成为一种迫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第二,新课程应该是统一的,具有相当的整体性、逻辑性,而不是支离破碎的。这不仅体现在一个学科中,而且体现在几个学科的平衡当中。儿童到学校,多种多样的分门别类的学科便把他的世界加以割裂和肢解,使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失去应有的全面性而流于片面。
第三,新课程应具有社会性。杜威认为:“一个课程计划必须考虑课程能适应现在社会生活的需要:选材时必须以改进我们的共同生活为目的,使将来比过去更美好”,“承认教育的社会责任的课程必须提供一种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所研究的问题都是有关共同生活的问题,所从事的观察和传授的知识,都能发展学生的社会见识和社会兴趣”。
那么,什么形式的教材才能符合这几个方面的要求呢?那就是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作业的方式很多,“除了无数种的游戏和竞技以外,还有户外短途旅行、园艺、烹饪、缝纫、印刷、书籍装订、纺织、油漆、绘画、唱歌、演剧、讲故事、阅读、书写等具有社会目的,不仅仅作为练习而是以获得为将来应用的技能为目的的主动作业”。在杜威看来,这些作业既能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又能满足社会性的需要,还能使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
与课程论相对应,杜威提出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从做中学”的方法,是一种经验的方法、思维的方法、探究的方法。
杜威认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沿袭很久、积弊甚深的教学方法。杜威所要做的变革就是要变教师讲授、学生静听的教学方式为师生共同活动、共同经验的教学方式,书本降到次要的地位,活动是主要的,教学也不再局限于教室之内。
杜威所提倡的教学方法是思维的方法。这里的思维指的是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深思。思维的功能,即在于求得一个新情境,把困难解决,疑虑排除,问题解答。
思维开始是一个迷惑、困难或纷乱的情境,结果是
一个澄清、统一和解决的情境。思维就是在这两端之间进行着的,共有五个步骤:其一,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到兴趣的连续的活动;第二,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第三,他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第四,他必须负责有条不紊地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五,他要有机会和需要通过应用检验他的观念,使这个观念意义明确,并且让他自己发现它们是否有效。
杜威所提出的教学方法论所体现的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变革,也不仅仅是教学论的变革,而是整个教育观念的变革。正是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揭示了杜威教育理论与传统教育理论的根本区别。
五
杜威认为道德应当是“社会事务的最高调节者”,道德教育就是进行“公民训练”。
儿童是一个有机整体,将来要担负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因此,公民训练应包含广泛的内容,从使一个人成为令人比较满意的伙伴,到有政治意义的公民训练各个方面。
杜威非常强调培养学生的民主素质。杜威指出:“只有当学校使所有的人能把握其在工业时代的命运,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时,才能称得上机会的均等。”因而,教育应积极培养儿童对所有的人,不分男女地域的尊敬和友好之情;应发展每个人的能力,使之得到充分的成长,使之充分运用并以其最佳的方式服务于共同的社会。
杜威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具有鲜明的社会性,离开了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的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社会的观念和社会的兴趣只有在一个真正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发展。可见,“学校即社会”在杜威那儿不仅是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道德教育变革的要求。
道德教育不仅应通过学校生活进行,还应通过教材与教学方法进行。这三者相互影响不可侵害。构成“学校道德的三位一体”。杜威要求通过教材与教学方法进行德育,实际上是为了沟通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与道德发展之间的联系,消除理性与道德、行与知之间的对立。
杜威认为,在民主社会里,从事某种职业,担负一定的劳动是受人尊重的事情。劳动教育或职业教育应成为整个教育计划的一部分。杜威反对把职业教育看成是仅仅属于金钱性质、具有狭隘的实用性质的东西。同时,杜威认为若把职业教育看做“工艺教育”,看做获得专门职业技能的手段,那也将是十分危险的。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职业含有更多的理智与文化因素,这就使职业教育与文化修养的结合有一种内在的联系。杜威说:“现在的工业主要已经不再是习惯传下来的以经验为根据的、比较粗糙的程序了。现在的工业技术是工艺学技术,这就是说,根据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细菌学等的发现所制造的机械。经济革命提出了许多问题要解决,对机械的应用产生了更大的尊重,从而激发了科学的发展。工业,也因科学的发展收回了利益。结果,工业方面的职业有了比过去多得无限的理智的内容,和大得无限的文化修养的可能性。这就需要一种教育,使工人了解他们职业的科学的和社会的基础,以及他们职业的意义。现在这种教育的需要变得非常迫切。因为没有这种教育,工作就不可避免地降低到成为他们所操作的机器的附属品的角色。”职业的内涵与过去不同了,对文化也应有一种新的阐释。杜威认为不能“把文化理解为少数人所专有的文雅的修饰”,不应把文化局限在个人的小圈子里,而应打破它独善其身的樊篱,使之有益于他人与社会。
杜威的教育观是一种崭新的教育观,这种教育观建立在杜威的新的经验论、人性论、心理学、政治观和理论基础上。这种教育观的核心体现在社会政治方面是倡导民主主义,力图调和个人与社会的冲突;体现在哲学上是力求克服各种二元对立;体现在经济方面则是要求加强广义的职业训练;体现在文化上是倡导科学方法,建立一种新文化,实现美好的社会理想。
杜威的教育哲学曾拥有过盛誉,美国教育家克伯屈认为他是“世界上未曾有过的最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在祝福他的生日时,曾说:“先生与孔子同一生日。”但他的教育哲学也遭受过重大的误解和批判。无论如何。杜威已经成为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一座永远绕不开的高峰,让后人讨论、思索、改进,这也是杜威教育哲学永恒魅力的所在。
死亡带走了一切,
但思考者的身影。
柏林之围阅读答案 篇七一
他乡的天空
文/卞毓方
(1)村口往东南,是一条暗灰的沙砾路。路的右侧,呈斜面坐落三幢农舍。
(2)第一幢,树篱紧贴道边,蓝砖蓝瓦,色调爽朗而澄静。楼作两层,屋顶向上攒聚成复瓣,若从高空俯视,俨然一朵含苞欲放的蓝玫瑰。透过树篱的缝隙,瞥见院里有柔碧的草坪,有娇媚的盆花,有帆布躺椅,还有一只系着铁链的狗,隔着篱笆向窥视者发出狺狺的短吠。闻声,主人从躺椅抬起头,冲我送来一抹抱歉的微笑。那一刻,我瞅见他左手捧着一册书,右手擎着一朵花,书已半展,想必耽读有时;花犹带露,显系摘下不久。此情此状,若醍醐灌顶,甘露洒心,顿时想起近年的一句流行词:“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
(3)这词是从荷尔德林的诗中摘出来的,荷诗原题《在柔媚的湛蓝中》,国内至少有三种汉译,我曾比较的,也就这一句,分别是:一、“功德圆满,而人却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二、“充满劳绩,但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三、“劬劳功烈,然而诗意地,人栖居在大地上”。瞧,三种译介,关于主体部分的表述――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惊人一致,差别仅仅体现在缀前四字的推敲,是译者的偶然巧合?不,只能说是英雄所见略同,心有灵犀一点通。
(4)第二幢,略为偏后,黄墙红瓦,楼依然作两层,带阁,造型有点像反置的L。也有篱笆,不,栅栏,木质,高逾一丈。这是对生存空间的保护,是个人尊严、生命尊严的外化。栅栏爬满南瓜藤,随处悬垂着乍金犹黄的果实。无疑,这瓜是没人偷的,或不怕偷的。院内无人,凉亭支着一副画架,画布上是一幅未完成品,油彩斑斓,似火树银花,又似落英缤纷。猜想主人是一位艺术家,至少是位乡村艺术家,昨夜与朋友高歌狂饮,纵论创造与美学,今朝霞染轩窗,犹自梦迷黄粱。多想他这时――恰恰是这时――“吱呀”一声推门出来,于是主客双方同时用异质的语言招呼“早上好”。哦,在这样的时空,这样的萍水相逢,套用康德的话,连“早上好”一词,也会升华为某种形而上的命题。
(5)才要迈步,身后“咕咚”一响,回头,一个又大又圆的南瓜,自栅栏的高处坠落,砸在草坡上,然后,通灵一般,直滚到我的脚边。啊,是感激我目光的抚爱吗?是唤醒我乡居的甘美吗?还是代表宿酲未解的主人殷勤送行?
(6)我把它捧起,掂了掂,好重的分量――果实成熟,是该向大地谢恩的时候了。在朝阳一面的瓜棱,留有一处叶形的光斑,不,是太阳的热吻;我也学阳光之多情,搂着它亲了又亲,火辣辣地。末了,仍把它搬回栅栏,搁在一蓬雏菊旁,等待它主人大呼大叫的发现。
(7)第三幢,又稍稍错后,平房,粉墙青瓦,没有篱笆,也没有栅栏,仅有一丛芭蕉掩映,蕉分窗而荫绿,花覆圃而流丹,撇去屋顶双天窗、双排气孔的造型,就情调而言,宛然故国江南的遗梦。宅之右角有一树老榆,粗可十围,铁干铜枝,碧叶虬结,繁荫匝地。榆下有一亩方塘,水清见底,水面嬉戏着三四只野鸭。屋主或许是华侨,我想。也不排除是受过东方文化洗礼的德国佬,我又想。法兰克福的歌德故居,二楼主厅,不就名为“北京”,厅中陈列着中式的家具、壁挂、风琴?焉知眼前这扇饰以铜环的红漆大门启处,不会走出一位当代西方的陶渊明?
(8)路的左侧为原野,一马平川,一望无际,乍一看,和故国没有什么两样。区别,或者说差异,当然有,主要体现在色彩丰富,层次分明。比方说,同样是麦子、向日葵、葡萄、蔬菜、花卉、牧草,这里一畦一畦,穿插生长,所以一眼望去,从金黄到翠绿,从姹紫嫣红到鲜青嫩碧,纵横有序,赏心悦目。最让我感动的,是刈后的牧草,不是东一堆西一垛地随便乱码,而是用机器捆扎成一个又一个的圆柱体,排兵布阵般撒放在原野,如此一来,那失魂丧魄的枯草,仿佛又集体还阳,焕发出雄赳赳气昂昂的神威。
(9)视野的尽头,为绿树遮掩的地平线,居中,电视塔一般,耸起一座教堂的钟楼。荷尔德林的诗是怎么说的?“在柔媚的湛蓝中/教堂钟楼盛开金属尖顶/燕语低迥,蔚蓝萦怀。”由于距离过远,燕儿飞翔我无法看清,遑论呢喃,眩目只有蔚蓝、蔚蓝、蔚蓝,纤尘不染的蔚蓝,一碧如洗的蔚蓝,吸一口气令人清爽百倍精神百倍的蔚蓝;蔚蓝的晴空映天使笑靥如花,笑语如铃,是轻盈可在针尖上蹁跹的那一族。
1.本文有大量的描述,其深层意蕴虽源于感悟,但浅层的“看”也非常重要,请通读全文简述“看”在文中的作用。
答:
2.第7段中作者写道:“焉知眼前这扇饰以铜环的红漆大门启处,不会走出一位当代西方的陶渊明?”请问作者想象中“当代西方的陶渊明”应该是个怎样的人?
答:
3.文章前后都引用了荷尔德林的诗,后一处引“在柔媚的湛蓝中/教堂钟楼盛开金属尖顶/燕语低迥,蔚蓝萦怀。”有何用意?请简要作答。
答:
4.题目是“他乡的天空”,可文章重墨写的却是“三幢农舍”,有人认为这是文不对题?你是怎么看的?
答:
二
年轻需要漂泊
文/肖复兴
(1)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作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2)寒假的时候,儿子从美国发来一封Email,告诉我利用这个假期,他要开车从他所在的北方出发到南方去,并画出了一共要穿越11个州的路线图。刚刚出发的第三天,他在德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打来电话,兴奋地对我说这里有写过《最后一片叶子》的作家欧・亨利博物馆,而在昨天经过孟菲斯城时,他参谒了摇滚歌星猫王的故居。
(3)我羡慕他,也支持他,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漂泊,会让他见识到他没有见到过的东西,让他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得更宽更远。
(4)我想起有一年初春的深夜,我独自一人在西柏林火车站等候换乘的火车,寂静的站台上只有寥落的几个候车的人,其中一个像是中国人,我走过去一问,果然是,他是来接人的。我们闲谈起来,知道了他是从天津大学毕业到这里学电子的留学生。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我依然记忆犹新:“我刚到柏林的时候,兜里只剩下了10美元。”就是怀揣着仅仅的10美元,他也敢于出来闯荡,我猜想得到他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异国他乡,举目无亲,餐风宿露,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了他的性格。
(5)我也想起我自己,在比儿子还要小的年纪,驱车北上,跑到了北大荒。自然吃了不少的苦,这一切不仅谱就了我当初青春的谱线,也成了我今天难忘的回忆。
(6)没错,年轻时心不安分,不知天高地厚,想入非非,把远方想像得那样好,才敢于外出漂泊。而漂泊不是旅游,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品尝人生的多一些滋味,也绝不是如同冬天坐在暖烘烘的星巴克里啜饮咖啡的一种味道。
(7)但是,也只有年轻时才有可能去漂泊。漂泊,需要勇气,也需要年轻的身体和想像力,便收获了只有在年轻时才能够拥有的收获,和以后你年老时的回忆。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作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8)一辈子总是呆在舒适的温室里,再是宝鼎香浮,锦衣玉食,也会弱不禁风,消化不良的;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借着风力也要吹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一闯未开垦的处女地。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间好看的玻璃房,你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实心的墙。
(9)尽人皆知的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7岁就曾经随其父亲和叔叔远行到小亚细亚,21岁独自一人漂泊整个中国。美国著名的航海家库克船长,21岁在北海的航程中第一次实现了他野心勃勃的漂泊梦;奥地利的音乐家舒伯特,20岁那年离开家乡,开始了他维也纳的贫寒的艺术漂泊;我国的徐霞客,22岁开始了他历尽艰险的漂泊,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当然,我还可以举出如今被称为“北漂一族”那些生活在北京农村简陋住所的人们,也都是在年轻的时候开始了他们的最初漂泊。年轻,就是漂泊的资本,是漂泊的通行证,是漂泊的护身符。而漂泊,则是年轻的梦的张扬,是年轻的心的开放,是年轻的处女作的书写。那么,哪怕那漂泊是如同舒伯特的《冬之旅》一样,茫茫一片,天地悠悠,前无来路,后无归途,铺就着未曾料到的艰辛与磨难,也是值得去尝试一下的。
(10)我想起泰戈尔在《新月集》里写过的诗句:“只要他肯把他的船借给我,我就给它安装一百只桨,扬起五个或六个或七个布帆来。我决不把它驾驶到愚蠢的市场上去……我将带我的朋友阿细和我做伴。我们要快快乐乐地航行于仙人世界里的七个大海和十三条河道。我将在绝早的晨光里张帆航行。中午,你正在池塘洗澡的时候,我们将在一个陌生的王国的国土上了。”
(11)那么,就把自己放逐一次吧,就借来别人的船张帆出发吧,就别到愚蠢的市场去,而先去漂泊远航吧。只有年轻时去远方漂泊,才会拥有这样充满泰戈尔童话般的经历和收益,那不仅是他书写在心灵中的诗句,也是你镌刻在生命里的年轮。
5.“年轻需要漂泊”,既是标题,也是作者思想主张。结合文章内容,请你简要概述年轻漂泊的意义。
答:
6.第8段多处运用了比喻修辞,请分别指出“处女地”、“玻璃窗”的本体是什么。
答:
7.作者说“只有年轻时才有可能去漂泊”、“才敢于外出漂泊”,可见“年轻”和“漂泊”是互为条件,请细读全文,找出二者关系。(从文中摘取句子作答)
答:
8.文章通篇强调年轻人应该“漂泊”。那么,什么是“漂泊”?请谈谈你对“漂泊”的理解。
答:
三
远方,有一颗漂泊的心
文/马卡丹
(1)友人从遥远的北国,寄来一张明信片,画面上一匹骏马扬鬃,驰骋在无垠的草原和高远的蓝天下。友人说她又要远行了,不知道哪里才是终点,也许是属马人注定要漂泊吧,也许……
(2)友人与我同年,都属那独往独来、萍踪无定的马,总是在庸常的生活中渴望着漂泊,在漂泊的旅途中渴念着家。经历了漂泊途程的风霜雨雪,我们相聚在那个秋日的郊外,蓝天、白云、银杏,飞翔的叶片从银杏枝头飘落,林间小径上满目是耀眼的金黄,那场景美得令人心颤。连叶片也思念着家了,我们还要在漂泊的旅途中越走越远么?那一刻家的感觉在心头风起云涌,我们相对久久无语。
(3)这以后在庸常的生活中我们鸿雁传书,一度度诉说着对漂泊的向往。不是没有电话,声音透过电波已无法传递流浪的质感,还是让心在笔尖上驰骋,一如马蹄踏踏掠过草原,带给自己摆脱平庸的快乐。记不清几度鸿雁往来之后,友人又一次远行了。她说她已了无牵挂,影子就是她的家,带着影子带着家走在路上,她不会再有家的渴念。望着鸿雁飞来的远天我默默祝福,哪一片星空下,此刻跋涉着她孑然的身影?
(4)友人是川妹子,川妹子的心性往往是高蹈飞扬,一次次地走在流浪的路上,她果真不会再有家的念想?总疑心她也是客家的后代,清代初期的“湖广填四川”,她的家乡会理城不是涌入过大批的客家人么?永远的漂泊,永远的“客而家焉”,她的骨子里难道没有客家先人的基因?可是,客家人的漂泊是无奈的呀!或迫于战乱,或迫于人口的繁衍,流浪只是为了生存。一程程远离家园,一次次回望故土,在频频回望中脚步却越行越远,在越来越远的行走中回望得更为急切。这才是客家人哪,他们何曾停止过对家园的念想?哪怕这家园早已虚无飘渺,那也是他们心中的图腾。而她……
(5)川妹子却告诉我,她难道不也是为了生存么?衣食无缺的只是身体,心的生存难道不需要更为广阔的天地?漂泊不是旅行,忍饥受冻跌打损伤时时有之,可在身的煎熬中心灵却无拘无束自由而通透,她已经习惯了让心在大地上流浪,在笔尖上流浪,怎么还能把一颗自由的心,重新放进金碧辉煌却是憋闷窒息的珠宝盒中呢?
(6)我无语。我是一个客家后人哪,为什么却没有了先人跋涉前行的勇气?从漂泊中归来,每日里单位与家两点一线往返,宽慰我的是哲人或诗人的警句:当我走遍世界寻找我的家,最后却发现家就在我最初出走的那个屋檐下;当我走遍世界寻找我的心,最后却发现心只在我的胸腔里。
(7)我明白、明白,可是,我的心仍然想要从胸腔跃出!
(8)我无法像友人那样,让双足重踏漂泊之旅,那就在庸常的生活中让心再度出发吧:当静夜来临的时候,当繁忙劳作的间隙,请让我释放我的心,静静地体味心的漂泊。
(9)人生,在心的漂泊中才会有足够的厚重。
(10)何况,心的漂泊旅途中,我一定能感应到、感应到――远方,那一颗漂泊的心……
9.文中说友人与我都属“马”,又说我是“客家的后人”。这“马”与“客家人”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
10.明明是写友人,可文中却处处有“我”,请简要地说说“我”在文中的作用。
答:
11.第5段是转述友人的话。主要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方法?表现了友人怎样的理想追求?
答:
12.文章结尾处说“人生,在心的漂泊中才会有足够的厚重”。此句有何含义?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
四
流浪的河流
文/吴梦川
(1)河流在大地上流浪,人从河流那儿学会了流浪;河流最终在大海里永生,人却在死亡后寂灭。
(2)8年前,当我由蜀地人秦塞,落户古城汉中时,曾固执地把自己称为异乡人。我先上电大,在一个叫芦家沟的地方,和一条唤作冷水的河流度过了两年相依相亲的幸福时光。
(3)冷水河很瘦,瘦得只有细细的一脉,不堪一握。河上没有浪花漩涡,没有惊涛拍岸,没有虹桥卧波,也无小舟自横,它那么安静,从不弄出一点声响来;它更像一道无名的野水,有点荒凉,但却是清澈的、快乐的、自由的,并由此显出清秀和灵气来。
(4)每当黄昏来临时,我便独自一人越过校园的红砖墙,绕过一块块碧绿的菜畦,走向冷水河;红艳欲滴的夕阳正缓缓坠下,鹭鸶翩翩飞过平野田畴,薄薄的雾霭浮起来,罩住烟树远村,然后是淡淡的一弯弦月升起来,在湛蓝的苍穹撒下清凉的光浑……
(5)这异乡的美景使我着迷,也在我的心头扯出淡淡的乡愁。我想起了青绿的巴山蜀水,想起了嘉陵江汹涌澎湃的涛声。我在沙滩上久久徘徊,这条异乡的河便用凄清的沉默包容了一个异乡人的孤独和忧伤。
(6)我不知道冷水河的源头在哪里,我只听说它发源于溶洞,是地下水,冰冷冷,所以叫做冷水河;我不知道它流向何方,我只凭着主观臆想,认定它先经芦家沟流入汉江,然后汇入长江,最后经东海融入太平洋。这是理论的路线,也是现实的途径,嘉陵江走的也是这条路径,它们在长江融为了一体,它们殊途同归。
(7)这一结论让我觉得羞惭,异乡人的称谓立即变得矫情、可笑。河流是一个整体,它拒绝人类用条块划割的方式把它们分解得支离破碎,它蔑视所谓的地域观念和乡土意识,那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强加给它的。
(8)事实上,水是一个整体,河流只是水的一个成长阶级,就像人类要分幼年、青年和老年一样,河流只有长到海洋那么强壮时才算成熟,河流只有在抵达海洋的那一瞬间才能完成它的生命过程,海洋也仅仅只是一种生命形态。
(9)水的成长方式从一开始便呈现出智慧的思考,即如何使弱小的个体变成强大的整体。这是生存的智慧,是流浪的目的,也是河流的精神内核。真的,在大地上,我再也没有见过像河流这样把个体的生命意识和整体的生存信念如此紧密和谐统一起来的强大的生存了。
(10)我想,人类对于流浪的诱惑多半源于远方的诱惑,他们看到河流流向不可知的远方,远方就成了希望和桃花源的象征。于是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流浪,走向远方。
(11)河流启发了人类的流浪意识,遗憾的是他们只学会了流浪的形式而非实质,他们便只能无谓地颠沛流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疲惫而艰辛,却找不到生活的目的和方向;于是一代代人重复祖先的模样叩问苍天,问他们从哪儿来向哪儿去,问上苍能解决什么问题?何不去问问河流,河流会用感性的流动方式告诉人类:强大的生命源自强大精神内力,内心的虚弱贫瘠必然会导致生命的衰竭。
(12)人类常常太看重物质的力量,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他们,谁也不能否定物质的力量,而无形无踪的精神总是无法给急功近利的人带来直观的好处,它只会潜藏在平凡的身躯和褴褛的衣衫里。
(13)我感谢河流,感谢大地上所有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河流,那些流动的水,因为日夜奔腾而永远不会腐烂的水,它们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从此挣脱世俗的枷锁,奔向浩瀚真实的心灵。
(14)那才是我永恒的故乡。
13.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请从文中摘引概括、举例说明其中的四种来。
答:
14.作者说“人从河流那儿学会了流浪”,但人为什么“在死亡后寂灭”,没有像“河流最终在大海里永生”呢?请简要作答。
答:
15.文章末段说“它们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从此挣脱世俗的枷锁,奔向浩瀚真实的心灵”。这其中“世俗的枷锁”指的是什么?
答:
16.文章所以耐读、富有意蕴,因其恰当地运用某种艺术手法。本文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什么?请作出简要的赏析。
答:
参考答案
1.文章从“村口往东南”看的起始写起,通过移步换景依次描述了别致新巧、风光无限的“三幢农舍”,最后收笔于“视野尽头”。如此写首尾圆合、思路一贯。
2.熟悉、热爱中国文化,喜欢田园生活,追求桃花源般的安静闲适、自由和谐,乐度与世无争生活的陶渊明式的外国人。
3.强调足以使作者“萦怀”的“蔚蓝”,因为这个“蔚蓝”既是自然的天空,又是心灵的净土,还是精神的寄托。“蔚蓝”是自然与社会、客观与主观美好的融合,是愉悦身心、激励情志的理想家园。
4.不是文不对题。作者所描述的虽然是地面的景致,但这些景色流光溢彩、充满生机,高雅脱俗、别有情趣,堪称诗意生活美好的家园、精神的乐土、心灵的殿堂、理想的天空。而且结尾又以天空点题,怎能说文不对题呢?
5.①可以见所未见,让生命半径更宽更远;②可以品尝人生的更多滋味,体味人生真谛;③可以丰富人生经历,老年有得回忆;④可以张扬梦想、放逸心灵,充实自己的“史记”。
6.处女地:指可以磨炼青春意志,培育思想才干,让年轻人在勤奋中成长、在奋斗中创业的场所;玻璃窗,温暖、安宁,舒适、敞亮,永远供人享乐的美好环境。
7.年轻,就是漂泊的资本,是漂泊的通行证,是漂泊的护身符。而漂泊,则是年轻的梦的张扬,是年轻的心的开放,是年轻的处女作的书写。
8.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凭借自己或借助外力,年轻人积极主动地接受磨炼、奋战艰辛,勇敢地闯荡他乡,丰富人生经历、体验生活甘苦、创造人生价值的过程。
9.马,是为强调年轻人应该像马那样“独往独来、萍踪无定”,敢于漂泊;客家人,是以我为比衬,进而突出友人执着于漂泊,赞颂她敢于活出自我、追求精神生活的品格。
10.作用主要有二:①用第一人称便于叙述,通过“我”来见证友人的执着漂泊,显得真实可信;②意在对比,以“我”的“庸常”,来衬托凸现友人的崇高理想追求。
11.主要运用了反问和比喻修辞。表现了友人宁愿躯体经受苦痛煎熬,也要使心灵自由放逸、精神漂泊驰骋,决不过那种虽然衣食无忧、庸常享乐,但身心遭受束缚、蜗居一隅的生活。
12.人生应该有所追求,除了为“庸常”的“吃小米”而劳作外,更应该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有足以使身心愉悦的奋斗经历和理想寄托;惟其如此,你的人生才能丰富厚重、多姿多彩,具有意义。
13.对比:①“河流最终在大海里永生,人却在死亡后寂灭”;②排比:“河上没有浪花漩涡,没有惊涛拍岸,没有虹桥卧波”;③拟人:“这条异乡的河便用凄清的沉默包容了一个异乡人的孤独和忧伤”;④比喻:“河流只是水的一个成长阶级,就像人类要分幼年、青年和老年一样”(或“从此挣脱世俗的枷锁,奔向浩瀚真实的心灵”);⑤借代:无形无踪的精神总是无法给急功近利的人带来直观的好处,它只会潜藏在平凡的身躯和褴褛的衣衫里;⑥移就、夸张、顶针:“冷水河很瘦,瘦得只有细细的一脉,不堪一握”。
14.因为人只是学会了河流的流浪形式,而没有学会其实质;人不能像河流一样做出智慧的思考和行动,即:使弱小的个体变成强大的整体,把个体的生命意识和整体的生存信念紧密和谐地统一起来,进而形成强大的存在。
15.“世俗的枷锁”,指的是地域观念和乡土意识对人构成的限制,在这种观念和意识的支配下,人类用条块划分的方式,把地域分为故乡和异乡,而不能像河流那样把海洋看作永恒的故乡,只把自己经过的地方看作是成长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