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乡愁四韵》赏析优秀7篇

《乡愁四韵》是余光中的思乡诗作,但因为余光中的另外的一首诗篇《乡愁四韵》影响太大,导致这首《乡愁四韵》鲜为人知。下面是一米范文细致的小编征途帮大伙儿找到的7篇余光中乡愁四韵的相关范文,欢迎借鉴。

余光中乡愁四韵 篇一

在台湾诗人的众多乡愁诗中,余光中的两首乡愁诗――《乡愁》和《乡愁四韵》,以其别具一格的形式,独树一帜的韵味,卓尔不群,一枝独秀于台湾诗坛浩翰的乡愁诗之林,因而倍受读者的青睐。

相同的审美追求

1、语言一样的平实而又自然。就语言风格而言,余光中的诗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典雅而又华美,如《等你,在雨中》、《碧潭》。此类诗歌乃深得西方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之神韵;一类是平实而又自然,此类诗歌又深谙东方诗歌与中国传统民歌之韵律。《乡愁》、《乡愁四韵》和《民歌》等皆属此类。

《乡愁》的语言之平实近似口语,其叙述语言平静而又舒缓:“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就这样,让生命在时间的流程中自然流淌,没有修饰,也无须雕琢,其抒情语言凝炼而又淡然。“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中只有客观交待而没有主观情感,只有景语而略去了情语。

《乡愁四韵》的语言自然如水流:“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如花开:“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如雪飘:“给我一朵雪花白啊雪花白”,如梅香:“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不用刻意去寻找,也无需着意选择,信手拈来,随口吟出。

2、比喻一样的准确而又贴切。比喻是传统民歌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之一,也是余光中诗歌创作的常用技巧。比喻忌滥喻,忌泛喻,更忌那种生拉硬扯的拼凑之喻。比喻贵准确,贵贴切,贵传神。《乡愁》和《乡愁四韵》通篇都是比喻,且字字贴切,句句传神。《乡愁》采用的是暗喻:用邮票喻乡愁之虽轻而沉重,用船票喻乡愁之虽薄而珍贵,用坟墓喻乡愁之虽矮而生死两别,用海峡喻乡愁之虽浅而天隔一方。诗分四段,四处设喻,先写母子别,再写新婚别,而后写生死别,以上三别皆为最后写故乡之别烘托渲染。

《乡愁四韵》采用的是明喻:“酒一样的长江水”喻乡愁之沉醉,“血一样的海棠红”喻乡愁之烧痛,“信一样的雪花白”喻乡愁之焦虑,“母亲一样的腊梅香”喻乡愁之芬芳。乡愁为意,酒、血、信、母亲为象,意象一旦生成,感人自然淋漓尽致。

3、旋律一样的整齐而又优美。诗的旋律由何而来?诗的旋律乃由结构而生,由节奏而动,由音韵而成。从结构上说,《乡愁》和《乡愁四韵》都是四段固定式结构,诗人采用最通用的民歌式结构形式:诗有定段,段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韵。在用词上多是双声叠韵,反复吟咏。且四段四层,层层递进,从而给人一种一气呵成,浑然一体之感。在节奏上,两首诗都是每段每行节奏谐调统一。《乡愁》的每段每行的字数节奏是:三、十、四、五;《乡愁四韵》每段每行的字数节奏是:十一、七、五、六、十一。这样,全诗的结构在一致中有变化,节奏在整齐中有跳跃,读来自然是朗朗上口。

由此不难看出,余光中似乎是在自觉不自觉地遵循新月派诗人倡导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这一诗歌创作规范。此并非所谓“英雄所见略同”,这恰恰进一步有力地证明了“美的规律”乃是任何艺术创造都必须遵循的共同规律。

迥然有别的情感韵味

1、平淡而又冷静,浓烈而又挚热。在《乡愁》中,没有一个字是直接表现情感的,读者也几乎感受不到作者的情感。诗人只是在平淡中描写了几种不同的寄托乡愁之物,在冷静中叙述了人生不同阶段的几段乡愁经历。至于乡愁的感觉是什么,乡愁的滋味如何,作者既没有表白也没有流露。只要感同身受,读者自会理解,自能体会。较之于《乡愁》,《乡愁四韵》的情感要浓烈得多也挚热得多。在情感的表现上,《乡愁四韵》是强烈而又直露的,从而给人一种难以抑制的渴求与热望。诗的一开篇就将诗人久压心头的思乡之情喷涌而出:“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诗中一连用了四个“给我”尚感不能尽情,在每一段的结尾又用了四个“给我”与之呼应。真可谓是一唱三叹,一呼百应。

在用词上,《乡愁四韵》也多选炽热之词:酒、醉酒、长江水,乃同源之热;血、沸血、海棠红,乃同宗之热;信、家信、雪花白,乃乡音之热;母亲、乡土、腊梅香,乃乡情之热。

2、在时间中延伸,在空间中展开。《乡愁》中的乡愁起始于“小时候”,延续于“长大后”、“后来啊”,高涨于“而现在”,直至于今后。可以说,乡愁贯穿于诗人的一生,也困扰着诗人的一生。《乡愁四韵》中的乡愁则沉积于“长江水”中,凝结在“海棠红”里,寄托于“雪花白”上,蕴含在“腊梅香”间。如此看来,乡愁弥漫在诗人生活的点点滴滴,也影响着作者人生的方方面面。

如果把《乡愁》和《乡愁四韵》两首诗合而为一,进行整体考察,那么乡愁就成了余光中无时不有时时有,无处不在处处在的一种一生都难以解开的生命情结了。

余光中乡愁四韵 篇二

“右手写诗、左手为文”的余光中,潇洒遨游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四度空间”,著作等身,声名远播,创作生涯超过一甲子,被誉为“文坛传奇”“文学长青树”,享有“大师”“巨擘”的崇高声誉,是全球华文文学界耀眼的巨星之一。

2008年,余光中八十大寿。10月2日下午,台湾艺文界百余位作家、文友齐聚台北为余光中祝寿。鲜花彩带缤纷,欢歌笑语荡漾。会场正中,醒目的大红字:“庆寿有余・光耀九州――艺文界诗歌雅集 庆余光中八秩嵩寿”。会场显要处,摆放着57本余光中不同时期的著作。

台湾文艺界重量级人士蔡文甫、彭镜禧、张宝琴等莅临。连平时极少露面、90高龄的孙如陵、钟鼎文、姚宜瑛也亲临现场,更增添喜庆气氛。

身形矫健、满头银发的老寿星偕夫人到场,笑容可掬,精神矍铄。

主持人、著名作家杨照致开场白:“不管社会怎么变动,余先生的诗一直入选在课本里、摆在书店里、存在年轻人的心里……”“哗!”全场响起赞同的热烈掌声!

老诗人为自己生日准备的特别礼物是三本新作:诗集《藕神》、评论集《举杯向天笑》和翻译集《不要紧的女人》。

余光中说写到80岁应有毕业报告,这三本书就是他的报告。

活到老,学到老,写到老,余光中用行动证明自己说过的话“灵感不会拜访懒惰的人”。

翻阅散发着油墨香的余光中新作,众人不禁惊叹:“真不敢相信余先生已80岁了!”

九歌出版社的贺礼除了余光中的三本新作外,还出版了陈芳明主编的《余光中跨世纪散文》、苏其康主编的《诗歌天保》。寿庆发起人、九歌出版社创办人蔡文甫先生盛赞余光中“天天写、月月写、年年写”,他特别提到两件事:在余先生70岁至80岁的10年间,九歌出版社为他出版了9本书;梁实秋过世后,余先生与“九歌”合作,举办“梁实秋文学奖”至今21年。

九歌出版社新出版的《余光中诵诗》CD别具特色。其中有余光中用中文朗诵《民歌》等7首新诗;用美国腔、英国腔朗诵英文诗;古韵吟诵苏东坡气势磅礴的《念奴娇》词。或舒缓、或激越、或低沉、或高亢……语言不同,风格迥异,佳句一出先生之口,听者不禁惊叹老诗人深厚的语言功力,更见识到那颗活泼跳动的诗心!

早年私淑余光中的陈芳明教授感言:“18岁时读余光中的诗,受到感召而走上致力文学之路。……余光中的一生不只是他个人的生命历史,也是台湾文学的历史。……”

写过60余篇余光中研究论文的“余学”专家、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黄维梁有感而发:“‘光中’就是光彩夺目的中文。余光中的诗文情彩兼备,笔下总是奇比妙喻如龙飞凤翔……在诗歌、散文成就之外,还在评论、翻译、编辑方面卓有贡献……余光中用金色笔写散文、紫色笔写诗、红色笔编辑、蓝色笔翻译、黑色笔评论,用璀璨的五彩笔耕耘数十年,造就余光中的‘文心雕龙’……”

在“祝你生日快乐”的欢快乐曲中,余光中兴奋地一口气吹熄三层高生日大蛋糕上的蜡烛,高兴地与夫人一起切蛋糕。掌声热烈响起,诗人激动不已:“有这么多朋友陪我过生日,比得诺贝尔奖还高兴!”这是呼应余光中文学成就海内外共赏,曾多次入围诺贝尔文学奖。

“游子文化是一种向心力,怀乡是对整个国家民族的怀念,思念是对整个民族历史文化的回归。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这样的向心力,它的文化就难以持久。”“中华文化一直是我安身立命的精神原乡,孜孜不倦地追求其至善至美……”“凡我在处,就是中国。”“不管文学的功能多么弱小,一个作家即使是在物欲的背景下都应该勇敢地捍卫人类精神健康,讴歌自己的民族,自己的人民。这就是作家的民族使命和社会责任。”余光中的生日感言让在场的每个人深思、感悟,“要想自己的作品不朽,先得让自己的民族接受”!

余光中的诗衔接古典与现代,以音乐性著称。主办者特意安排著名歌手殷正洋献唱余光中新诗谱曲的民歌《回旋曲》《民歌手》《乡愁四韵》;学者高天恩、诗人颜艾琳、陈育虹、杨佳娴等朗诵余光中诗作。

为庆祝余光中八十嵩寿,马英九先生特派人致赠一幅手书贺幛“高华霁月”及一瓶“玉山珍藏陈高”酒。

著名书法家杜忠诰特以余先生《秋兴》诗撰写长幅,面赠余先生。

两岸四地学术界、文艺界、出版界也共襄盛举,从年头到年尾,几乎热闹了一整年――

春寒料峭,北京保利剧院上演以余光中《乡愁》为题材的“乡愁”音乐会。

阳春三月,香港大学、武汉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等多位专家、学者齐聚江苏徐州师范大学,隆重召开“余光中与二十世纪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

灿烂五月,台湾政治大学举办“余光中先生八十大寿学术研讨会”,余光中获颁政治大学名誉文学博士。

同时,台湾《联合文学》发行“余光中特刊”、《印刻文学》出版“余光中特辑”、香港《明报》月刊发行“八秩诗翁余光中再泼墨彩” 特辑。

余光中《莲的联想》和《白玉苦瓜》重版。新出版了陈幸蕙主编的《悦读余光中――散文卷》、陈芳明主编的《余光中六十年诗选》和《余光中跨世纪散文选》、苏其康主编的余光中八十寿庆专集《诗歌天保》。南京大学出版余光中诗歌集《乡愁四韵》。

10月7日重阳节,台湾《中国时报》《联合报》《中华日报》《人间福报》与《文讯》《联合文学》同时刊登余光中作品。

台湾著名唱片公司“滚石”不仅重新发行杨弦1975年首演由余光中新诗谱写的民歌《中国现代民歌集》,而且还在台北大安森林公园举办《诗与歌的回旋曲――余光中八十大寿演唱会》。三小时的演出,让在场所有人享受了一场丰盛的音乐飨宴,更让余先生与夫人感动开心、眼眶泛泪……

余光中任教的台湾中山大学也当仁不让,举办了“荣誉教授余光中特展”。

中山大学全校师生铆足全力,精心准备,隆重举办了“余光中80大寿庆寿会”。文学院师生的“夜上海”歌舞表演;音乐系的女高音演唱余光中诗谱成的歌曲《叶丽萝》;中文系扬琴伴奏朗诵余光中新诗《昨夜你对我一笑》;外文系学生持蜡烛进场掀起高潮,献唱“Seasons of love”,愿余光中的“春天”永远“从高雄出发”;驻校巴洛克独奏家乐团精选海顿、Tango、Jazz等10种不同版本的生日快乐变奏曲演奏,祝福余先生未来十全十美。余光中则以中英文朗诵倡导环保意识的新诗《冰姑,雪姨》,获得满堂喝彩。

台湾中山大学校长杨弘敦自豪地说:余光中是我们中山大学的“镇校之宝”。余先生的风范、态度及学问备受学校同仁、社会与历史所推崇……

台湾中山大学附中献给余光中的生日大礼则是由校友捐助设置的“余光中诗园”。坐落在诗园的是三座现代造型墙,以层叠方式展示余光中的手稿《让春天从高雄出发》及擅长书法的中山附中教师撰写的《母难日》和《五行无阻》两首长诗。诗园成为该校一大景观和中文户外教学的热门场所。

神游古典、孺慕母乡的余光中自谓“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生日当天,他受邀偕妻回到阔别多年的出生地南京,重访了曾就读过的小学、中学、大学三所母校。

远在数千里外的重庆出版社社长李书敏,久慕余光中盛名,专门托人带来亲笔书法条幅“松柏老而健,芝兰清且香”赠余先生,表达对先生的深深祝福。

重庆工商大学著名教授熊笃寄来新诗《贺余光中先生八十大寿》。

在接受政治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的盛典上,余光中作了《年寿与坚持》的专题演讲。演讲末尾,余光中发挥罕为人知的“冷笑话”功力,表示80岁的心愿是:“我想把诗交给杜甫打分数、把散文交给韩愈打分数、把评论交给刘勰打分数、把翻译交给玄奘打分数。可玄奘说看不懂英文,其他人又说看不懂现代文学,当他们听到政治大学要开研讨会,都说可以放心了!”余式笑话倾倒在场所有听众。

余光中乡愁四韵 篇三

一、设计思路

以动情的反复诵读,创设课堂情景。让学生品悟余光中诗中婉转、哀怨、欲说还休乡愁的意境美、语言美、音乐美。而“乡愁”不仅是余光中也是历代文人墨客笔下一个永恒的主题,在朗读上,我紧紧抓住这一点为突破口,创设情境。

二、教学过程

1.整体感知。首先,导入就先声夺人,我深情地对同学们说:“树高万丈,总要叶落归根,因此乡愁成了很多漂泊异乡、远离祖国和亲人的游子们笔下一个永恒的主题。晋代陶渊明就有‘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唐代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还有我们学过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以及我们从小就非常熟悉的李白的《静夜思》。”此时,学生已调动,齐声背起了《静夜思》,这些都是古人笔下的乡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余光中的《乡愁》,看看这位现代著名诗人是怎样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乡愁的。接着,我配上音乐《回家》,深情地范读,让学生闭起眼睛用心听,整体感知诗的感情基调和速度、节奏,并带着这种感觉初读课文。

2.个性化解读。这一步让学生先自由读,找出作者选择了哪些意象来表达乡愁,然后联系现实生活,据各自不同的生活体验,分析作者为什么要选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来揭示乡愁,特别是第三、四小节比一、二节情感上有层进的意患,怎样让学生理解呢?我是这样打动学生的:“当你远离你的母亲很久,不能时常照料她,可突然某一天你的母亲却离你而去了,对母亲的无限思念,无限遗憾,只能对着坟墓诉说,但坟墓却没有回音,回答你的只有说不尽的沉默、沉默,此时你站在母亲的坟墓边,心情如何呢?请齐读第三节诗。”这样就让学生明显地感受到第一、二节诗的生离与第三节诗的死别不同;而第四节诗我是这样引入的:我们知道,我国现在还有一个地方没有回归祖国,哪里?(学生答台湾)第四节诗中的海峡就是指台湾海峡(此时教师放慢速度,留学生回答空间,并插入余光中的生平介绍),我们看前面三节诗,作者表达的是什么情?(学生回答是亲情),而这一节已上升到了什么情?(学生回答爱国情),请大家朗读这节诗。这次朗读,学生明显读出了诗歌的情感的变化、节奏的起伏。

3.积累感悟。学生读完后,我说余光中不仅这首诗体现了他的浓浓乡愁,还有很多诗也体现了乡愁,这里插入扩展阅读他的《乡愁四韵》、《当我死时》等诗的片断,接着让学生再读全诗。此时。学生已完全理解了《乡愁》的思想感情和意境的美。接着我又对学生说这首诗语言上也很有特点,学生很快就找出用了叠词,我说叠词的反复效果,正是表达了作者这种一唱三叹的乡愁,使全诗有音乐的美,有音乐人为诗配上了曲调演唱,让同学听《乡愁》歌,听完后学生更体会到了诗的那种意境,此时再叫学生朗读比赛,课堂气氛进入高潮,比赛结束后,我让学生分析马致远的《秋思》,再次理解诗歌的意境、意象及此诗的情感,巩固已学知识。

最后我感慨地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乡愁》,我们知道这不仅是余光中的乡愁,我想,在座的每一位没有一个不反对台独,没有一个不希望台湾早日回归的,请你带着自己的这份希望,进入余光中的《乡愁》,大家配乐齐背《乡愁》。”这时:音乐《回家》响起来,同学齐声背全诗。这样,让学生一悟一读,师生在共创的课堂情景中陶醉,共同品味这种浓浓的乡愁,自然,老师的评价也随着每个朗读情节贯穿整个课堂,

三、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设计与教学中,我尽量将自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隐退,努力把自己写成一个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使学生跃升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自觉地融入到诗歌中,感知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音乐美,使诗歌的“多读”方法不再“孤读”。

余光中乡愁四韵 篇四

关键词:余光中 文化认同 原乡归一

一、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坚守

在台湾的乡愁诗人中,余光中显得最为耀眼和典型。他的成长历程非常坎坷,从小就和母亲逃难至台湾,对故国亲情的守望为后来的诗歌创作埋下了乡愁的种子,而当他移居他乡,原有的母体文化与本地的文化发生冲突时,诗人在这种文化的冲突和碰撞中更加清醒地认识和感受到民族文化传统的巨大价值。他的诗歌体现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坚守,体现出强烈的民族特色。如在《我之固体化》一诗中,诗人这样写道:“在此地,在国际的鸡尾酒里,/我仍是一块拒绝溶化的冰――/常保持零下的冷/和固体的硬度。/我本来也是很液体的/也很爱流动,很容易沸腾,/很爱玩虹的滑梯。/但中国的太阳距我太远/我结晶了,透明且硬,/且无法自动还原。”当诗人置身于文化碰撞之中时,这种“拒绝融化”的宣言和以“冷”和“坚硬”为特征的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捍卫,让读者感觉到强烈的民族意识。

优秀的诗人总是善于从本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吸取丰富的营养,虽然余光中在21岁时就离开了大陆母体,但他的诗歌作品却一直和本民族的历史息息相关。无论是在台湾、香港还是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他的诗歌总忘不了从本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发掘素材,并打上鲜明的民族印记。他在《白玉苦瓜・自序》中说:“到了中年,忧患伤心,感慨始深,那枝笔才懂得伸回去,伸回那块大陆,去蘸汨罗的悲涛,易水的寒波,去歌楚臣,哀汉将,隔着千年,跟古代最敏感的心灵,陈子昂在幽州台上,抬一抬杠。怀古咏史,原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主题。在这类诗中,整个民族的记忆,等于在对镜自鉴。”[1]于是,我们看到诗人在《白玉苦瓜》中这样写道:“一只苦瓜,不是涩苦/日磨月磋琢出深孕的清/看茎须缭绕,叶掌抚抱/哪一年的丰收像一口要吸尽/古中国喂了又喂的乳浆/完美的圆腻啊酣然而饱”,在这里,诗人凭借敏锐的艺术目光,截取收藏在台湾故宫博物院的“白玉苦瓜”这一意象,将真实厚重的历史感和爱国的情愫注入到故宫博物院的文物“白玉苦瓜”中,从而体现了浓厚的中国文化传统和饱满的民族意识。

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和文化传统的诗人,余光中还在其创作的乡愁诗歌中将个人体验与祖国之爱以及民族之恋融为一体,凝结成内心深处强烈的中国情结。除了《白玉苦瓜》外,余光中还创作了其他一系列此类主题的乡愁诗,如在《黄河》一诗中,诗人这样写道:“我是在下游饮长江的孩子/黄河的奶水没吮过一滴/惯饮的嘴唇都说那母乳/那滔滔的浪涛是最甘,也最苦/苍天黄土的大风沙里/你袒露胸脯成北方的平原/一代又一代,喂我辛苦的祖先/和祖先的远祖,商,周,秦,汉”。在此诗中,诗人对黄河哺育祖先作了生动形象的描述,同时又用了一个“远”字,将祖国母亲对祖先的养育之情推向了更高、更深的层次,并以“商,周,秦,汉”四个朝代来对远祖所处的时代进行细化解读,由此可见诗人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与认同。又如在《寻李白》一诗中,诗人这样写道:“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的故乡/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而无论出门向西笑,向西哭/长安却早已陷落/二十四万里的归程/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诡绿的闪光愈转愈快/接你回传说里去”。在这里,余光中展开了想象,传神地写出了李白对故乡的深情仰望。诗人借助李白这一历史人物,怀古咏史,通过描写李白的记忆,来进行自我的再认识,并以此实现对优秀传统的继承,传递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坚守。

二、对祖国大地的回归与依恋

余光中的乡愁诗除了体现对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认同外,还体现了对祖国大地的回归与依恋,从而体现出诗人浓郁的原乡情结。由于历史的原因,余光中离开了大陆漂泊到了台湾这一个小岛,诗人的生活被一个无法改变的历史事实所影响:与原乡脱节,被逼离乡背井,寄居于异地的陌生环境之中。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饱受对祖国母亲的思乡之苦,这种相思在其人到中年时显得尤为浓烈,这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的:“小小孩的记忆,30年前,后土之宽厚与博大,长江之滚滚千里而长,巨者如是,固长在胸臆,细者即如井边的一声蟋蟀,阶下的一叶红枫,于今忆及,亦莫不历历皆在心头。不过中年人的乡思与孺慕,不仅是空间的也是时间的,不仅是那一块块大陆的母体,也是,甚且更是,那上面发生过的一切。”[2]通过余光中的乡愁诗,我们看到他书写出了一个历史时期漂泊在台湾的无根者的悲情,在著名的《乡愁》一诗中他这样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观念中,家被视为生命的本原,中国人天然就有着深深的恋家情怀和怀乡情结,故土和家乡的兴衰与变迁始终在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和思想。余光中自然也不例外。“游子思归、落叶归根”的家国意识始终在牵动着他内心敏感的神经。于是,他在对童年的追忆中找寻慰藉,在诗歌创作中融入浓烈的思乡之情。大陆故土的山川河流、名胜古迹、地方习俗甚至家乡风情,都被描绘得意趣盎然,形神兼备。如在《当我死时》一诗中,诗人这样写道:“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又如在《大江东去》一诗中,诗人写道:“大江东去,枕下终夜是江声/侧左,滔滔在左耳/侧右,滔滔在右颊/侧侧转转/挥刀不断//失眠的人头枕三峡”。在这里,诗人将自己对长江的思念之情写得细致入微,由此可见作者思念之浓烈。此外,在另一首诗歌《乡愁四韵》中,余光中则通过反复地咏叹直接地书写出对祖国大地的回归与依恋之情,诗人这样写道:“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又如在《中秋月》一诗中,诗人借中秋之月同样书写出对故国的无尽依恋:“一面古镜,/古人不照照今人/一轮满月/故国不满满香港/正户户月饼,家家天台/天线纵横割碎了月光/何日重圆,/八万万人共婵娟。”

由此可见,在余光中创作的乡愁诗歌中,我们看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坚守和对祖国大地的回归与依恋。无论在创作中如何地自由挥洒,他都在告诫着自己,一个客居他乡的“浪子”无论如何都必须回到自己的故乡,回到自己归属的民族,同时认同传统的历史和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余光中也正是通过其创作的乡愁诗来告诉人们,自己的故乡在永春,自己的文化之根蕴藏在绵延五千年的炎黄文化里。

注释:

[1]余光中:《白玉苦瓜》,台北:大地出版社,1992年版,第6页。

[2]余光中:《白玉苦瓜》,台北:大地出版社,1992年版,第5页。

余光中乡愁四韵 篇五

一、以诵读为载体,走进文本

朗诵是解读诗歌的敲门砖,只有对诗歌进行反复诵读,才能真正理解诗歌的深厚意蕴。《乡愁》是一首新格律诗,是一篇带有淡淡哀愁情思的美文。我将这节课的重点放在诵读上,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整体把握和感知文章,同时采用了以下几个环节来进行诵读训练:听读感知——初读正音——边读边想——想中感悟——配乐诵读。

播放《乡愁》配乐朗诵音频,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精美和神韵,从而思考:听了这段配乐朗诵音频,透过这些声音,你听到了什么?说说你的感受。《乡愁》呈现给我们的是哪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

1.注重朗读技巧的指导。课堂上,我特别加强指导朗读这个环节,主要是读出感情、节奏、重音,注意语速、语调等,让学生从语言的节奏、韵律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琅琅的读书声回荡在课堂上,利用诵读来体味、涵泳文章的美感,培养学生的语感。

2.结合作者思想感情,做到形式和内容和谐统一。在指导朗读中,我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结构美、旋律美、音韵美之后,再把作者写诗的独特背景作了介绍: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写于1972年,当时40多岁的作者离开大陆故乡已经有20多年了。在当时那种环境下,他根本没有想到,将来两岸会有交流。余光中先生回忆说,《乡愁》的写作我虽然只花了20多分钟,但内心的这种感情已经藏了20多年,突然之间,这种感情找到了一个出口。这种完美的形式,这样饱满的思想感情,怎能不让学生深入其中,品味文本的美感和深意呢?

整体感知,由此及彼的联想:对于在外的游子,乡愁是常常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情绪,你在离家时想家吗?当想家时,你会有哪些举动?余光中在诗中是怎样体现这种情绪的?

3.为《乡愁》选择一首朗读的背景音乐。首先,我让学生听两首曲子,然后让学生来选择《乡愁》配什么音乐比较合适。第一首是王宁的管弦乐《归乡》,第二首是马思聪的小提琴曲《思乡曲》。学生迅速选择第二首,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感受,教师加以肯定。

4.请学生听音乐,自由配乐朗读,而后指名学生配乐朗读。播放音乐音频,比较音乐音频朗读与自己朗读的差异,通过诵读体会诗歌中浓浓的、载不动的乡愁。

二、以读促学,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1.在朗读中质疑、创新

在朗读中要培养学生质疑、创新的能力。将朗读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结合起来,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引导学生: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武陵春》一词中写道:“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说愁是“载不动”的,余光中却说乡愁就是“小小的邮票”,就是“窄窄的船票”,就是“矮矮的坟墓”,就是“浅浅的海峡”。是不是说明余光中的乡愁是淡淡的、浅浅的?

《乡愁》语言很美,“诗以一字为工”,我让学生通过品味精妙凝练的语言,深刻地感受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在这一环节,学生分组讨论,结合对词句的品析,简单描述想象到的画面,充分体现自主、合作的精神。学生入情后,在品词析句中不断有新的发现,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的思维被激活。

2.在朗读中体验美、感受美

《乡愁》选择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是诗人精心挑选的,表达了千万游子的思乡之情以及期望祖国统一大业尽快实现的心情。这四个意象明朗、集中、强烈,无堆砌之嫌,而且更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我引导学生在读中去理解、去感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在自己的头脑里,按各自的审美标准,对作品所营造的意境进行审美再现,从而产生“登高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审美感动。

3.交流其他乡愁诗

让学生举例说说自己接触过的乡愁文章,比较与本诗的不同,引导学生感悟诗中之情、情中之理。任何抒情诗中都蕴含着“理”,这首诗抒发的是爱国之情,情中蕴含着两岸沟通、祖国统一的“理”。

三、拓展延伸,走出文本

可组织学生观看2004年春晚余光中先生亲自朗诵这首诗的录像,看看诗人是如何把自己的感情诵读出来的。指导学生听席慕蓉的《乡愁》朗诵带,看海峡两岸共度佳节的联欢晚会上,主持人即席朗诵席慕蓉的《乡愁》的视频,请学生注意观察离别大陆多年的观众的表情,想象他们的内心。

在最后的环节,我安排了一个仿写的练笔,让学生仿照《乡愁》句式写一写,让他们借助于这种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人生体验。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是他们积累的学习语文的宝贵财富,学生的体验被引发时,情感就会自然而然地抒发出来。这个练习的目的不在于他们能说出多么富有韵味的诗句,而在于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

余光中乡愁四韵 篇六

【摘要】余光中是台湾著名的乡愁诗人,也是大陆熟知并喜爱的作家,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但是,我始终认为,不管是诗歌还是散文,乡愁是余光中创作中永恒不变的主题,或者说,乡愁是他的诗魂和文心,是他的心结。

【关键词】余光中`乡愁`艺术特点``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余光中先生作为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以其独特的视角,抒发了台湾和大陆两地由于长期隔绝,流落到台湾的千千万万炎黄子孙无尽的思乡情怀,凝聚了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历史沧桑感,极具艺术表现力。``一、意以象言,象以言著``中国诗歌强调含蓄,强调“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情与思都要借助意象来完成。乡愁是一种情绪,它是抽象的。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余光中吸取古典诗词的精髓,在意象的选择及意境的构筑上,在浓浓的乡愁背后,总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以他的成名作《乡愁》为例。全篇无一愁字,却让读者体味到了痛楚的乡愁。诗中用“邮票”“船票”“坟墓”“海霞”四个意象巧妙连接愁绪的两端,“邮票”承载着小小离乡的母子别愁,“船票”承载着劳燕分飞的新婚别愁,“坟墓”承载着阴阳两隔的生死别愁,“海峡”承载着民族分裂的家园别愁,不同年龄的乡愁高度浓缩于四个丰富的意象,也把抽象的离愁别绪渲染得具体可感。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在意象的组合方面。《乡愁》以时间的发展来组合意象,可称为意象递进。“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种表达时间的语言文字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前面三节诗如同汹涌而进的波涛。到最后轰然而汇成了全诗的九级浪。《乡愁四韵》在意象的选择上更具特色,文中分别选取了“长江水”“海棠红”“雪花白”和“腊梅香”四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象物,用“醉酒的滋味”“沸血的烧痛”“家信的等待”和“母亲的芬芳”四种不同的感受,从味觉、触觉、嗅觉、心理感受等不同的角度来诠释余光中所理解和所感受的“乡愁”,语言的张力、穿透力都令人叹为观止。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余光中显然是移植嫁接。点化意象的高手。他反对“专门生产清汤挂面、毫无滋味的洗衣妇”的文章,构筑意象的语言“有声”“有色”“有光”。“长江水”“海棠红”“雪花白”“腊梅香”,仅仅几个字,不但承担了意象的角色,而且比喻自然精妙,对仗整齐工整,色彩绚烂丰富,文化韵昧十足,真是“步步莲花”,字字珠宝。不仅把乡愁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把浓郁的中国文化情结渲染的多姿多彩,风光十足。《碧潭》的意境是朦胧的,朦胧的文字里潜藏着的是掩饰不住的淡淡的愁和深深的爱。为什么是“潜藏”的?因为意象,更准确地说是因为诗人在诗中运用了大量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并且动用了化用诗句和嵌入动人传说的手段。诗中最多的意象是“水”。从“碧潭”到“小舟”下的“青琉璃”“太湖”“洞庭”直至“天河”。似乎满眼都是水,可是这些与水有关的意象所要表现和传达的恰恰是诗人心中那完整的思恋者的内心图画。``在中国古典意象群中,“拾翠”常与年轻貌美的女子联系在一起,和水边迤逦的风景联系在一起,也和美好的回忆联系在一起,如果把这些美好使人产生的怀念和向往之情嵌入本诗,那么“青琉璃”不正是一语双关?而“如果碧潭再玻璃些”和“如果蚱蜢舟再蚱蜢些”所要表现的就变成了如果碧潭的水不那么翠,我的愁就不会如现在这般深,忧伤也就少得可以用碧潭的水照见,如果没有那些美好的回忆,那么即使是回到蚱蜢舟,哪怕更小一点的蚱蜢舟上,我的忧伤都会消失不见,这不正是一个活脱脱为情所困的角色?有了“翠”引起的情思,回忆起“笑声在水上飞”也就显得自然了,涵义也就更明显而生动。水在诗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未到此结束,诗人用“划去太湖,划去洞庭听唐朝的猿啼/划去潺潺的天河”拓宽了时间与空间,使意象放大,意境也随之变得开阔,而表露的爱恋的主题与更深一层的爱,因此得到巩固并且变得深刻。水意象的扩大,无疑是通过承载爱情之舟的意义将爱提升了,与此同时,对并不在眼前的情人的思念又一次加深。

二、联想自然,环环相扣

联想是想象力的翅膀,也是构建乡愁的桥梁。余光中乡愁诗中想象自然奇特,丰富精妙。在《白玉苦瓜》一文中,作者由苦瓜想到中国的历史“皮鞋踩过,马蹄踩过,履带踩过。”由苦瓜想到中国的版图,“无穷无尽、硕大、肥沃;”由苦瓜想到中国的昨天,“苦涩”;由苦瓜想到中国的今天,“仙果”,同样精彩的还有《春天,遂想起》,从时间春天始,思绪顺流而下,空间江南,人物――杜、苏,事件――吴越之战,特产――菱、莲及儿时趣事,一一忆起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无“想”不成书,想象里蕴含着多么深广的乡愁内容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三、音韵和谐,一唱三叹``余光中的诗歌在赴美期间受到了当时流行的摇滚乐的影响,比较注意节奏,但他“仍以蓝墨水的上游是黄河”来表明它的文化传承中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尽管他在美国上过学,诗文中也受一些西方文化的影响,但不变的是他对中国文化的遗韵和对中国的怀思。《乡愁四韵》可以看作是成功用文字写就的音乐。余光中在这里继承了中国传统民歌的表现手法,采用跟音乐的回旋曲式相近的模式。各个乐段之间结构又十分相似,相似的“乐段”反复演奏,使乡愁主题不断深化,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二表现为音乐美。《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统一的美。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而追逐那种活泼、流动而生机蓬勃之美。``四、无理而妙,富于别趣``严沧浪曾说:“诗有别才,非关理也;诗有别趣,非关书也。”这里说的“别才”“别趣”就是“无理而妙”的特征。所谓“无理”是指对习以为常的生活逻辑和语言逻辑的背叛;所谓“妙”是指因为这种“背叛”而带来的诗美、文趣。散文《听听那冷雨》便是鲜明一例。仅题目而言,雨的声音可听,那雨的冷暖也是可听的吗?而作者借鉴中文独特的“通感”的修辞方式,“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五个感官动词放在一块,不仅仅是听觉和视觉的感受,还聚集了嗅觉和味觉的联觉反应。于是,听听那冷雨,逻辑学家不可思议的驳论,却在美丽的中国方块字中迎刃而解,中国古老文化的魅力可见一斑。``参考文献:``[1]余光中,情人的血特别的红・余光中自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2]余光中,剪掉散文的辫子・余光中选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3]余光中,《左手的缪思》后记,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余光中乡愁四韵 篇七

余光中:在诗里喊魂,在歌中怀乡

夏榆

跟余光中面对面的时候,他额前稀疏的银发就显得醒目。

老人温和的面孔清瘦,充满书卷气息。他使用温软的南方普通话言说。

言说不能达意时借助手势,他的身材矮小,手臂瘦弱,手指长如竹节。

见面的时间是仓促的,他正在打点行装,1小时之后就要离开北京踏上返回台湾的旅途。

然而,短暂的时间并没影响他谈话的兴致。我们就在他下榻的北京建国饭店的客房说话。

余光中的《乡愁四韵》我是很早读过的。然而当音乐人罗大佑坐在体育场的舞台,面对上万民众弹着吉他唱出《乡愁四韵》的时候,我还是意识到心里温热的感动。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朵海棠红啊海棠红/那血一样的海棠红/那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

我以为写出这样诗句的人是至情至性的人,没有深切的体察,没有锥心泣血的经历很难有如此的情怀。初读这首诗的时候,我就对余光中怀有尊敬感。罗大佑的歌声加重了这份尊敬。

2004年4月6日,我在现代文学馆见到余光中先生,他从台湾来北京领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我听他的演讲,他说:把岛上的文字传回中原。这让我感到这个老人与众不同的心肠。

把岛上的文章传回中原,这是余光中假托苏轼的诗句表达自己的心志。

苏轼有很长时间被流放到海南岛,后来回到中原。跟苏轼比,余光中在岛上的时间更长。

岛上的时光孕育了余光中乡愁的情结,他说:“出生在南京,9岁以前南京一直是我的家,9岁那年我逃过了一劫,南京大屠杀的现场离母亲和我不过100公里。9年以后,为了逃避战争,我和母亲仓惶告别南京,也告别整个大陆。这一别就是半个世纪。到2000年的时候,我才重回石头城。后来我从台北又到美国,到了一个我完全陌生的社会和文化之中。乡愁对于我就是一种记忆。

1982年,诗人流沙河编辑《星星》诗刊,介绍了余光中以乡愁为主题的诗歌。

余光中到达大陆的时候是在1992年,前后相隔了10年。

真正的乡愁,除了是诗人的一种感伤情怀,还是文化断裂的忧患。

余光中有5年是离开台湾在美国度过,在完全相反的社会和文化里生活。

“我第一次去美国30岁,那时候美国跟亚洲,跟台湾跟大陆都不一样,现在中国跟美国的差距越来越小,就像上海,跟美国越来越接近,但那个时候差别非常大,那种差别提醒我,我是中国人,我从东方来,我的文化跟美国的文化始终不同。当你不在中国的时候,你就成为全部的中国,当你走到异国之地,所有的国耻都会贴到你的脸上,中国的痛楚就是你的痛楚。”

最浅的海峡,最深的乡愁。是余光中对台湾岛的描述。

久居台湾,余光中把自己的写作形容为“在诗里喊魂,在歌中怀乡”。

他在诗中写道:“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选自2007年12月5日《中国青年报》)

1. 文章开头对余光中外貌的描写有何用意?

2. 为什么余光中把自己的写作形容为“在诗里喊魂,在歌中怀乡”?

3. 作为一篇人物传记,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余光中是一位乡愁诗人的?

(答案见本期栏目“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