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踩高跷来源(精选7篇)

【简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元宵节踩高跷来源(共7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在此,感谢网友“XO难得混蛋XO”投稿本文!

元宵节踩高跷来源

篇1:元宵节踩高跷来源

元宵节赏灯始于什么时期

关于元宵节赏灯习俗的由来,历来流传有几种说法。一说过去有元宵燃灯之俗,此俗始于汉代,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

虔诚的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就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关于元宵燃灯观灯的另一种说法,则说元宵燃灯的习俗源于道教的“三元说”,即农历正月十五为上元,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农历十月十五为下元,而主管“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其中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成为灯节,至唐代中期已成定俗。唐玄宗曾于先天二年(7)正月十五重开宵禁,命点千盏花灯,张灯三夜,成为一时之盛。到了北宋乾德年间,放灯时间又增至五夜。起于十四,止于十八。更为兴盛。故有“宋时汤圆隋时灯”之说。而且在宋代出现了灯谜,即将谜语系于灯上,使人们在赏灯之际伴以猜谜,更添情趣。“灯谜”一词即源于此。

明永乐七年,宫廷下诏:“元宵节自十一日始,赐节假十日。”成为历代最长的灯节,也形成了全民性的节日。到了清代,灯节假日改为四天,但盛况不减。从正月“十三上灯,十四试灯,十五正灯。”一直热闹到“十八落灯”整个新春佳节才算落下帷幕。

元宵节踩高跷来源

高跷就已经走进了中国百姓的生活。元宵节的踩高跷更是发展成了庆祝元宵节最具代表性的表演活动。高跷艺术表演源自人类生存的需要。

踩高跷是我国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在汉魏六朝百红中高跷称为“跷技”,宋代叫“踏桥”。清代以来称为“高跷”,用1至3尺长的条木制成,上有木托。

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生存需要去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艺术源于生活,在古代更是如此。踩高跷原本是人类与自然条件斗争下的产物。高跷起源于劳动一说,可依据晋人郭璞的一条注释:长臂国人在赤水之东,身体像常人,但臂长三丈。“由此联想到,脚长是绑扎着木跷,手长是手中拿着长木制作的捕鱼工具。这条注释所描绘的情景类似现今居住在广西防城“京族三岛”的京族渔民的捕猎场景,他们平时捕鱼的形象是踩着一根木跷在浅海中撒网。

此外,据1930年代《艺风》杂志记载:“武昌的筷子街和箍笼街,因地位低湿常被水淹,那里的住民每当水淹时,差不多都踩着高跷来往。这又是高跷源于劳动生活记载。

踩高跷和高跷会在元宵节是最吸引老少男女的庆祝活动。

每到农历正月,一队队高跷会,在腰鼓、小铴锣、大小钗的打击乐中穿街而过。一个高跷表演队伍的人数一般十几人。高跷表演者都是传统古代文化中的家喻户晓的人物和戏装打扮。

踩高跷的队伍一出现,就会吸引大批的男女老少来观看,尤其是在春节期间的正月十五,人们会主动来到往年的高跷会和踩高跷的表演地点来观看,诙谐有趣、粗犷喜人、声情并茂的踩高跷表演深受各个年龄断人们喜爱。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告知人们正月的庆祝活动的高潮即将到来!尤其是在十五元宵节这天,沿途的大公司、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都会放鞭炮道来表道谢辛苦,表示慰劳,也有很多给一些数量的红包。接到红包后,高跷队会在此逗留进行表演,进行答谢。

高跷的队列在街头行进中,一般采用一字长蛇阵的单列,在繁华拥挤地段采用双人并列队形。步子变换为走八字。在表演时有小旋风、花膀子、鹞子翻身、大劈叉等难险动作。

高跷艺术在一些农村冬闲时,仍有组织排练的。在北京城各处游园会、庙会中时有可见。

南北方踩高跷的角色和表演形式具有差异性。

高跷表演者通常都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进行跳跃和舞剑的表演。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表演的人将双脚分别绑在木棍上,化装成各种人物,一人或多人来往逗舞,由唢呐伴奏,表演有趣的动作或故事。

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

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

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

我国各地踩高跷的形式丰富多彩,表演百花齐放。

我国各地正月十五闹元宵的高跷丰富多彩,表演也百花齐放,并且都已形成鲜明的地域风格与民族色彩。

高跷在山西的延传历史悠久,在晋中一带榆社县出土的北魏石棺上也可看到高跷、杂技的图画,虽然高跷无文字记载,但最迟也应从北魏开始了。在山西表演高跷的行列中,分成文高跷和武高跷两种。文高跷重于扭和踩,武高跷以表演特技为主。

山西省境内,高跷表演形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不拘一格。这些高跷的表演时间,一般都在农历正月十五左右的闹“红火”活动中,高跷是整个活动中的一种表演形式。这种活动内容机动性大,行动比较自如,可以在大场中表演,也可走街串巷。

山东高跷常叠起三层扮演戏曲人物,上层人踩在下层人的肩上照常行进。

京津一带的高跷,演员常表演“单脚跳”、“劈叉”、“过障碍”等高难技巧;有的则用单脚表演从四张高桌上一跃而下等绝技。其中北京的称为“高跷会”。黄河流域则称“扎高脚”,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主要表演走唱,有简单的舞蹈动作。武跷则表演倒立、跳高桌、叠罗汉、劈叉等动作。

东北地区盛行高跷,并以“辽南高跷”最负盛名,其形式完整,表演规范,开始时先要“搭象”唱秧歌,寓意“太平有象”,既而跑大场变换队形图案,然后分组表演双人对舞、“扑蝴蝶”、“渔翁钓鱼”以及扮演民间小戏等。

少数民族的高跷,演员均着本民族的服饰,表演别具一格。例如:布依族既有双跷、又有单跷,两手都持跷端,制作方便,其独木跷尤为儿童所喜爱;白族的“高跷耍马”,演员也是踩着木跷,身着马形道具表演;维吾尔族“双人高跷”,则把民间对舞融入其中,令人耳目一新。

篇2:元宵节踩高跷的习俗来源

元宵节的由来

介绍一

有一只神鸟被猎人射死。天帝知道震怒,下令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天帝的女儿通知人间,有个老人家出法子: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红灯笼、点爆竹、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天兵发觉人间一片红光,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就禀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们就这样保住了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的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介绍二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介绍三

元宵节的由来有两种,一是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另一个说法是汉文帝登基以后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介绍四

元宵节,想必大多数的中国人都并不陌生,正月十五闹元宵,也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民间过元宵的习俗有很多种,元宵节的那天,来自祖国的大江南北,不同地区的人都会齐欢乐,庆元宵。元宵必不可少的当然就是吃元宵(汤圆)了,还有就是各种各样有趣的庆祝方式,不同的民族过元宵的方式也会有所不一。

元宵节踩高跷的习俗来源

踩高跷是我国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在汉魏六朝百红中高跷称为“跷技”,宋代叫“踏桥”。清代以来称为“高跷”,用1至3尺长的条木制成,上有木托。

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生存需要去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艺术源于生活,在古代更是如此。踩高跷原本是人类与自然条件斗争下的产物。高跷起源于劳动一说,可依据晋人郭璞的一条注释:长臂国人在赤水之东,身体像常人,但臂长三丈。“由此联想到,脚长是绑扎着木跷,手长是手中拿着长木制作的捕鱼工具。这条注释所描绘的情景类似现今居住在广西防城“京族三岛”的京族渔民的捕猎场景,他们平时捕鱼的形象是踩着一根木跷在浅海中撒网。

此外,据1930年代《艺风》杂志记载:“武昌的筷子街和箍笼街,因地位低湿常被水淹,那里的住民每当水淹时,差不多都踩着高跷来往。这又是高跷源于劳动生活记载。

踩高跷和高跷会在元宵节是最吸引老少男女的庆祝活动。

每到农历正月,一队队高跷会,在腰鼓、小铴锣、大小钗的打击乐中穿街而过。一个高跷表演队伍的人数一般十几人。高跷表演者都是传统古代文化中的家喻户晓的人物和戏装打扮。

踩高跷的队伍一出现,就会吸引大批的男女老少来观看,尤其是在春节期间的正月十五,人们会主动来到往年的高跷会和踩高跷的表演地点来观看,诙谐有趣、粗犷喜人、声情并茂的踩高跷表演深受各个年龄断人们喜爱。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告知人们正月的庆祝活动的高潮即将到来!尤其是在十五元宵节这天,沿途的大公司、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都会放鞭炮道来表道谢辛苦,表示慰劳,也有很多给一些数量的红包。接到红包后,高跷队会在此逗留进行表演,进行答谢。

高跷的队列在街头行进中,一般采用一字长蛇阵的单列,在繁华拥挤地段采用双人并列队形。步子变换为走八字。在表演时有小旋风、花膀子、鹞子翻身、大劈叉等难险动作。

高跷艺术在一些农村冬闲时,仍有组织排练的。在北京城各处游园会、庙会中时有可见。

南北方踩高跷的角色和表演形式具有差异性。

高跷表演者通常都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进行跳跃和舞剑的表演。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表演的人将双脚分别绑在木棍上,化装成各种人物,一人或多人来往逗舞,由唢呐伴奏,表演有趣的动作或故事。

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

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

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

我国各地踩高跷的形式丰富多彩,表演百花齐放。

我国各地正月十五闹元宵的高跷丰富多彩,表演也百花齐放,并且都已形成鲜明的地域风格与民族色彩。

高跷在山西的延传历史悠久,在晋中一带榆社县出土的北魏石棺上也可看到高跷、杂技的图画,虽然高跷无文字记载,但最迟也应从北魏开始了。在山西表演高跷的行列中,分成文高跷和武高跷两种。文高跷重于扭和踩,武高跷以表演特技为主。

山西省境内,高跷表演形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不拘一格。这些高跷的表演时间,一般都在农历正月十五左右的闹“红火”活动中,高跷是整个活动中的一种表演形式。这种活动内容机动性大,行动比较自如,可以在大场中表演,也可走街串巷。

山东高跷常叠起三层扮演戏曲人物,上层人踩在下层人的肩上照常行进。

京津一带的高跷,演员常表演“单脚跳”、“劈叉”、“过障碍”等高难技巧;有的则用单脚表演从四张高桌上一跃而下等绝技。其中北京的称为“高跷会”。黄河流域则称“扎高脚”,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主要表演走唱,有简单的舞蹈动作。武跷则表演倒立、跳高桌、叠罗汉、劈叉等动作。

东北地区盛行高跷,并以“辽南高跷”最负盛名,其形式完整,表演规范,开始时先要“搭象”唱秧歌,寓意“太平有象”,既而跑大场变换队形图案,然后分组表演双人对舞、“扑蝴蝶”、“渔翁钓鱼”以及扮演民间小戏等。

少数民族的高跷,演员均着本民族的服饰,表演别具一格。例如:布依族既有双跷、又有单跷,两手都持跷端,制作方便,其独木跷尤为儿童所喜爱;白族的“高跷耍马”,演员也是踩着木跷,身着马形道具表演;维吾尔族“双人高跷”,则把民间对舞融入其中,令人耳目一新。

篇3:元宵节踩高跷的习俗来源

踩高跷是我国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在汉魏六朝百红中高跷称为“跷技”,宋代叫“踏桥”。清代以来称为“高跷”,用1至3尺长的条木制成,上有木托。

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生存需要去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艺术源于生活,在古代更是如此。踩高跷原本是人类与自然条件斗争下的产物。高跷起源于劳动一说,可依据晋人郭璞的一条注释:长臂国人在赤水之东,身体像常人,但臂长三丈。“由此联想到,脚长是绑扎着木跷,手长是手中拿着长木制作的捕鱼工具。这条注释所描绘的情景类似现今居住在广西防城“京族三岛”的京族渔民的捕猎场景,他们平时捕鱼的形象是踩着一根木跷在浅海中撒网。

此外,据1930年代《艺风》杂志记载:“武昌的筷子街和箍笼街,因地位低湿常被水淹,那里的住民每当水淹时,差不多都踩着高跷来往。这又是高跷源于劳动生活记载。

踩高跷和高跷会在元宵节是最吸引老少男女的庆祝活动。

每到农历正月,一队队高跷会,在腰鼓、小铴锣、大小钗的打击乐中穿街而过。一个高跷表演队伍的人数一般十几人。高跷表演者都是传统古代文化中的家喻户晓的人物和戏装打扮。

踩高跷的队伍一出现,就会吸引大批的男女老少来观看,尤其是在春节期间的正月十五,人们会主动来到往年的高跷会和踩高跷的表演地点来观看,诙谐有趣、粗犷喜人、声情并茂的踩高跷表演深受各个年龄断人们喜爱。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告知人们正月的庆祝活动的高潮即将到来!尤其是在十五元宵节这天,沿途的大公司、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都会放鞭炮道来表道谢辛苦,表示慰劳,也有很多给一些数量的红包。接到红包后,高跷队会在此逗留进行表演,进行答谢。

高跷的队列在街头行进中,一般采用一字长蛇阵的单列,在繁华拥挤地段采用双人并列队形。步子变换为走八字。在表演时有小旋风、花膀子、鹞子翻身、大劈叉等难险动作。

高跷艺术在一些农村冬闲时,仍有组织排练的。在北京城各处游园会、庙会中时有可见。

南北方踩高跷的角色和表演形式具有差异性。

高跷表演者通常都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进行跳跃和舞剑的表演。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表演的人将双脚分别绑在木棍上,化装成各种人物,一人或多人来往逗舞,由唢呐伴奏,表演有趣的动作或故事。

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

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

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

我国各地踩高跷的形式丰富多彩,表演百花齐放。

我国各地正月十五闹元宵的高跷丰富多彩,表演也百花齐放,并且都已形成鲜明的地域风格与民族色彩。

高跷在山西的延传历史悠久,在晋中一带榆社县出土的北魏石棺上也可看到高跷、杂技的图画,虽然高跷无文字记载,但最迟也应从北魏开始了。在山西表演高跷的行列中,分成文高跷和武高跷两种。文高跷重于扭和踩,武高跷以表演特技为主。

山西省境内,高跷表演形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不拘一格。这些高跷的表演时间,一般都在农历正月十五左右的闹“红火”活动中,高跷是整个活动中的一种表演形式。这种活动内容机动性大,行动比较自如,可以在大场中表演,也可走街串巷。

山东高跷常叠起三层扮演戏曲人物,上层人踩在下层人的肩上照常行进。

京津一带的高跷,演员常表演“单脚跳”、“劈叉”、“过障碍”等高难技巧;有的则用单脚表演从四张高桌上一跃而下等绝技。其中北京的称为“高跷会”。黄河流域则称“扎高脚”,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主要表演走唱,有简单的舞蹈动作。武跷则表演倒立、跳高桌、叠罗汉、劈叉等动作。

东北地区盛行高跷,并以“辽南高跷”最负盛名,其形式完整,表演规范,开始时先要“搭象”唱秧歌,寓意“太平有象”,既而跑大场变换队形图案,然后分组表演双人对舞、“扑蝴蝶”、“渔翁钓鱼”以及扮演民间小戏等。

少数民族的高跷,演员均着本民族的服饰,表演别具一格。例如:布依族既有双跷、又有单跷,两手都持跷端,制作方便,其独木跷尤为儿童所喜爱;白族的“高跷耍马”,演员也是踩着木跷,身着马形道具表演;维吾尔族“双人高跷”,则把民间对舞融入其中,令人耳目一新。

<>

元宵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1、汤圆

在元宵节的时候,南方的人吃的是汤圆,台湾的民歌《卖汤圆》中有一句歌词是:“一碗汤圆满又满,吃了汤圆好团圆。”天上月圆,碗里汤圆,意味着家庭团圆,阖家幸福。

汤圆是糯米粉加水调和成糯米皮,然后放入事先做好的各种馅料,一般都是干果和水果加上植物油,例如花生,芝麻,核桃等等,最后把糯米皮包好,形成一个圆球就可以了,汤圆是包出来的。

2、元宵

元宵节,北方人要吃元宵。说到元宵,不少人以为汤圆就是元宵。其实元宵和汤圆尽管在原料、外形上差别不大,实际是两种东西。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制作工艺上。做汤圆相对简单,一般是先将糯米粉用水调和成皮,然后将馅“包”好即成。而元宵在制作上要繁琐得多:首先需将面和好,把凝固的馅切成小块,过一遍水后,再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一边滚一边洒水,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方才大功告成。

3、生菜

广东人过元宵节时喜欢“偷”摘生菜,拌以糕饼煮食,据说这种食品代表吉祥。广东人的性格平和实在,对节庆也最图一个好意头,平时最常用于新店开业等节庆场合的生菜,也是元宵节必备的节庆用品。经常成为南方饭桌上常见蔬菜的生菜,名字就和“生财”谐音,因此也被看做是象征富贵吉祥的喜庆之物。

4、元宵茶

陕西等地方在元宵节的时候有食用元宵茶的习俗,虽然叫做元宵茶,但是和元宵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元宵茶是在热汤面中加入各种的水果和蔬菜烹饪而成的,在过年期间食用了大鱼大肉之类油腻的食物之后,正月十五的时候食用这种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的元宵茶,能够缓解油腻感。

5、油茶

元宵节夜晚的吃食,平地曰“十五扁,十六圆”,一天吃饺子,一天吃元宵;山区则是“十五打油茶,十六捏扁食”。正是所谓的“十里不同俗”。打茶是用筷子搅着茶面下锅做油茶也曰面茶。

6、油锤

元宵节的应节食品,在南北朝时浇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但这项食品主要用来祭祀,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到了唐朝郑望之的《膳夫录》才记载了:“汴中节食,上元油锤。”油锤的制法,据《太平广记》引《卢氏杂说》中一则《尚食令》的记载,类似后代的炸元宵。也有人美其名为“油画明珠”。

7、饺子

正月十五到了,北方有吃饺子的习惯,河南人有“十五扁、十六圆”的元宵节习俗、传统,所以正月十五应该吃饺子。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8、枣糕

豫西一带的人过元宵节喜欢吃枣糕,带有吉祥如意的寓意。枣糕原是清朝宫廷御用糕点,其味香远,入口丝甜,含有维生素C、蛋白质、钙、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既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还有保护肝脏、增加肌力、养颜防衰之功效。

9、粘糕

粘糕又名年糕。元宵节除元宵、面条外,还有吃粘糕的。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食治》载牶“自梁米,昧甘、微寒、无毒、除热、益气。”唐代之后,元代也有元宵节食糕的记载。

10、面灯

从汉朝的时候就流传下来一个习俗点面灯,面灯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其实就是面粉做的灯,也叫做面盏,主要是北方地区的习俗。面灯的形状有很多种,一般会做灯盏十二个,闰年的时候做十三个,在灯盏里面放食用油,然后点燃,这样就是面灯了,元宵节的时候的灯光是有着吉祥的寓意,并且能够祛病辟邪的。而面灯是因为古代科学不发达,就用面灯灭了之后里面剩下的食用油的多少来预测接下来一年中十二个月份的水、旱的情况,等正月十六的时候,把面灯蒸熟了食用。而有的地方则是把面灯放在锅里蒸,蒸熟之后,面灯里面残留的水分的多少来预测。

<>

元宵节的禁忌有哪些

1.民间习俗认为元宵节是天宫大帝的诞辰日,这样的节日应该是喜庆的,因此元宵节当日,夫妻之间绝不能闹矛盾,尽量避免孩子哭闹,以免给家庭带来霉气。

2.元宵节是一个普天同庆的节日,再繁忙的人这一天也一定要休息,养好自己的身体。

3.元宵节当日避免看医生,避免到荒郊野外、坟地、古陵等阴气和晦气较重的场所,以免沾染晦气上身。

4.元宵节当日若丢失财物,那么则意味着自己没有能力照顾好钱袋,一整年很难抓住机遇。因而,所以需要注意防范财物遗失。

<>

篇4:元宵节踩高跷作文

“咚咚!”一阵敲鼓声与乐器声传到我的耳畔。不用说,一年一度的陆丰碣石玄武山元山寺重光120周年庆典活动,如期而至了。我带着满满的兴致,飞奔下了楼。

正好赶上踩高跷,这也是我最为期待的节目之一。一大群人围在道路两侧,围得水泄不通,好不热闹!我找了个空隙钻进去,人们拥来挤去,这可把我憋坏了。

但随之迎来的高跷队伍立刻消除了我不满的情绪,两排人马浩浩荡荡,接连迎来,往远处望去,几乎看不到边,甚是壮观!

排的前头是唐僧师徒四人,这个孙悟空还真是十分相似呢,挥舞着金箍棒,气势汹汹。猪八戒则有些滑稽,十分吸引人的眼球。接着来的都衣式各样,五颜六色,十分醒目。他们的技术都十分高超,平稳地踩着高跷,自如地行走着。忽然一个少女的身体往前倾了几步,但她并没有慌张,而是沉稳地控制住了。这可赢得了观众们热烈的喝彩。我们叫的越大声,他们也就更来劲,丝毫不感到疲倦。我也沉迷在其中,几乎忘了世界,也忘了时间。

在一阵阵喝彩声中,这支队伍总算走到末端了。我们都十分不舍,纷纷上前拍照做纪念,然后止步,看着那五彩的颜色逐渐远去,最终变成一个小黑点。

好一场舒适的“目光浴”!在这次游行活动中,我看到不少节目,十分惬意,其中也包括精彩的踩高跷。这些都令我感到十分自豪!碣石在发展,生活也在进步,未知的`明天一定会充满着精彩!

篇5:元宵节踩高跷作文

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人们去大街上看踩高跷,一家人团团圆圆吃元宵,还有点蜡烛、放烟花、看花灯等等,但我觉得最有趣的是大街上的踩高跷。

上午十点钟左右,我就和姑姑还有弟弟去上海城销售处等着踩高跷的人的到来。等了不一会儿,就听见了敲锣打鼓的声音。一会儿,我们就看见了踩高跷的人,前面是一辆卡车,上面坐满了“猴子”在敲锣打鼓,后面跟着的就是踩高跷的人。他们的脚下踩着高高的木棍,最前面的是两个道士,中间有医生、仙女,还有几位小孩子装扮的小猴子,只是他们踩的高跷短一些。最后一个是弯腰驼背的人,我觉得最后一个人最让人好笑了。他弓着腰、歪着嘴、偏着鼻子,手里还拿着一个酒壶(其实里面装的是水)。边走边说:“喝酒了!”看见谁在他旁边,就往那个人嘴里倒一点点,真是好玩极了!他走路也和别人不一样,走两个小步再走一个大步,像个醉汉一样。

踩高跷的人走了一会儿,开始表演了,有仙女跳舞、小猴抢桃子……,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小猴抢桃子。一位道士手里拿着一根树枝,上面有好几个仙桃,在小猴子面前举来举去,小猴子在下面一边跳,一边抢,他们虽然踩着高跷,但动作还是非常滑稽可爱,真像一群可爱的小猴子。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掌声,我也为他们的精彩表演赞叹不已!

这次看踩高跷真有趣!

篇6:元宵节踩高跷的寓意

元宵节踩高跷的寓意_元宵节踩高跷的由来

高跷就已经走进了中国百姓的生活。元宵节的踩高跷更是发展成了庆祝元宵节最具代表性的表演活动。高跷艺术表演源自人类生存的需要。

踩高跷是我国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在汉魏六朝百红中高跷称为“跷技”,宋代叫“踏桥”。清代以来称为“高跷”,用1至3尺长的条木制成,上有木托。

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生存需要去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艺术源于生活,在古代更是如此。踩高跷原本是人类与自然条件斗争下的产物。高跷起源于劳动一说,可依据晋人郭璞的一条注释:长臂国人在赤水之东,身体像常人,但臂长三丈。“由此联想到,脚长是绑扎着木跷,手长是手中拿着长木制作的捕鱼工具。这条注释所描绘的情景类似现今居住在广西防城“京族三岛”的京族渔民的捕猎场景,他们平时捕鱼的形象是踩着一根木跷在浅海中撒网。

此外,据1930年代《艺风》杂志记载:“武昌的筷子街和箍笼街,因地位低湿常被水淹,那里的住民每当水淹时,差不多都踩着高跷来往。这又是高跷源于劳动生活记载。

踩高跷和高跷会在元宵节是最吸引老少男女的庆祝活动。

每到农历正月,一队队高跷会,在腰鼓、小铴锣、大小钗的打击乐中穿街而过。一个高跷表演队伍的人数一般十几人。高跷表演者都是传统古代文化中的家喻户晓的人物和戏装打扮。

踩高跷的队伍一出现,就会吸引大批的男女老少来观看,尤其是在春节期间的正月十五,人们会主动来到往年的高跷会和踩高跷的表演地点来观看,诙谐有趣、粗犷喜人、声情并茂的踩高跷表演深受各个年龄断人们喜爱。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告知人们正月的庆祝活动的高潮即将到来!尤其是在十五元宵节这天,沿途的大公司、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都会放鞭炮道来表道谢辛苦,表示慰劳,也有很多给一些数量的红包。接到红包后,高跷队会在此逗留进行表演,进行答谢。

高跷的队列在街头行进中,一般采用一字长蛇阵的单列,在繁华拥挤地段采用双人并列队形。步子变换为走八字。在表演时有小旋风、花膀子、鹞子翻身、大劈叉等难险动作。

高跷艺术在一些农村冬闲时,仍有组织排练的。在北京城各处游园会、庙会中时有可见。

南北方踩高跷的角色和表演形式具有差异性。

高跷表演者通常都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进行跳跃和舞剑的表演。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表演的人将双脚分别绑在木棍上,化装成各种人物,一人或多人来往逗舞,由唢呐伴奏,表演有趣的动作或故事。

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

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

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

我国各地踩高跷的形式丰富多彩,表演百花齐放。

我国各地正月十五闹元宵的高跷丰富多彩,表演也百花齐放,并且都已形成鲜明的地域风格与民族色彩。

高跷在山西的延传历史悠久,在晋中一带榆社县出土的北魏石棺上也可看到高跷、杂技的图画,虽然高跷无文字记载,但最迟也应从北魏开始了。在山西表演高跷的行列中,分成文高跷和武高跷两种。文高跷重于扭和踩,武高跷以表演特技为主。

山西省境内,高跷表演形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不拘一格。这些高跷的表演时间,一般都在农历正月十五左右的闹“红火”活动中,高跷是整个活动中的一种表演形式。这种活动内容机动性大,行动比较自如,可以在大场中表演,也可走街串巷。

山东高跷常叠起三层扮演戏曲人物,上层人踩在下层人的肩上照常行进。

京津一带的高跷,演员常表演“单脚跳”、“劈叉”、“过障碍”等高难技巧;有的则用单脚表演从四张高桌上一跃而下等绝技。其中北京的称为“高跷会”。黄河流域则称“扎高脚”,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主要表演走唱,有简单的舞蹈动作。武跷则表演倒立、跳高桌、叠罗汉、劈叉等动作。

东北地区盛行高跷,并以“辽南高跷”最负盛名,其形式完整,表演规范,开始时先要“搭象”唱秧歌,寓意“太平有象”,既而跑大场变换队形图案,然后分组表演双人对舞、“扑蝴蝶”、“渔翁钓鱼”以及扮演民间小戏等。

少数民族的高跷,演员均着本民族的服饰,表演别具一格。例如:布依族既有双跷、又有单跷,两手都持跷端,制作方便,其独木跷尤为儿童所喜爱;白族的“高跷耍马”,演员也是踩着木跷,身着马形道具表演;维吾尔族“双人高跷”,则把民间对舞融入其中,令人耳目一新。

篇7:元宵节灯谜来源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他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于是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十分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要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加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灯谜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猜谜变成灯谜,还有个有趣的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有个财主,人称笑面虎。他见了衣着体面的人,就拼命巴结,见了粗衣烂衫的穷人,就吹胡子瞪眼。有个叫王少的青年,曾因衣服穿得破烂,一次去借粮时,被他赶出大门。王少回去后越想越气,于元宵之夜,扎了一顶大花灯,来到笑面虎家门前。这大花灯上题着一首诗。笑面虎上前观看,只见上面写着:

头尖身细白如银,

称称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到屁股上,

光认衣裳不认人。

笑面虎看罢,气得面红耳赤,暴跳如雷,嚷着:“好小子,胆敢来骂老爷。”便命家丁去抢花灯,王少忙挑起花灯,笑嘻嘻地说:“哎,老爷莫犯猜疑,我这四句诗是个谜,谜底就是‘针’,你想想是不是。这‘针’怎么是对你的呢?莫非是‘针’对你说的,不然你又怎么知道说的是你呢?”笑面虎一想,可不是,只好气得干瞪眼,灰溜溜走了,周围的人都乐得哈哈大笑。这事传开后,越传越远。

第二年元宵节,人们纷纷仿效,将谜语写在花灯上,供人猜射取乐。以后相沿成习,猜灯谜、打灯虎成了元宵佳节的重要活动内容。

《红楼梦》里有好几个章回都描绘了清人制猜灯谜的情景。灯谜活动,一直传至今天。春灯谜语,虽属艺文小道,然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经史辞赋,现代知识,包罗无遗,非有一定文化素养,不易猜射,而其奥妙诙奇,足以抒怀遣兴,锻炼思维,启发性灵,是一种益智的娱乐活动。

古代,元宵夜还有元宵照井的习俗,古谚语说:“照井水,面姣美。”俗传元宵夜去观井水会显得更美丽,所以古代少女常乘元宵夜明月当空、皎洁玲珑之际,去俯视井水,希望自己能够变得更可爱,显现出花容月貌来。

元宵节除了保留着许多有趣的游戏习俗外,还流传着许多逸闻趣事。“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成语,其趣事就是出于元宵节。相传,宋朝有一个叫田登的人,做了州官,为了避官讳,他骄横跋扈,不许百姓言登,因登和灯同音,也就不许百姓说灯,点灯只能叫点火。这个州官在元宵节时,贴出告示写道:“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由于他平日胡作非为,人们便针对他的告示,讥讽他是“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猜谜和制谜是一种启迪智慧、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和丰富文化生活的文艺活动。灯谜的特点也是熔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炉,所以长期以来为人们所喜闻乐见,不单在中国境内盛行,远至美国的唐人街或近在东南亚各地每逢新年、元宵节或中秋节多有举办灯谜会,颇受人们喜爱。

灯谜的由来,源远流长,据专家考证,至今最少已逾1500年。所以猜灯谜是元宵节不可少的节目之一。

●历史发展●

古代,每届元宵节,人们总要分曹射覆,引为笑乐。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猜灯谜是我国传统的娱乐形式,它运用艺术的手法和汉字的规律,着眼于字义、词义变化,常用一个词句、一首诗来制成谜语,既能达到娱乐的目的,又使人增长知识,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春秋战国时代,宫廷和墨客中出现了隐语、文义谜语等文字游戏,这可以说是最早的灯谜。那时一些游说之士出于利害考虑,在劝说君王时往往不把本意说出,而借用别的语言来暗示,使之得到启发。这种隐藏的话语,当时叫庚词(庚是隐藏之意),也叫隐语。秦汉以后,这种风气更加盛行。

《文心雕龙谐隐》指出“自魏代以来……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唐宋时代,文义谜语日渐发展,制谜和猜谜的人多起来。至南宋时,每逢元宵佳节,文人墨客把谜语写在纱灯之上,供人们猜测助兴。

灯谜至此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灯谜了。至明清时代,春节前后各城镇皆张灯悬谜,盛况空前。

●具体结构●

灯谜的结构是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即谜面、谜目和谜底。这三个部分缺一不可。谜面是告诉猜谜者的条件,也是猜谜者思考的依据,它好比几何学中的假设。而谜目是限定所猜的是哪类事物,是答案所属的范围,它就好比几何学中的求证。谜底就是答案了,它就像几何学中证明的结果。举个例子说吧,书山有路勤为径(猜学科的名称),答案是应用力学。其中书山有路勤为径就是谜面,学科名就是谜目,应用力学就是谜底。再比如,花褪残红青杏小(猜一个科技术语),答案是最新成果。其中花褪残红青杏小是谜面,科技术语是限定的谜目,而最新成果则是此谜的谜底了。

●猜谜规则●

写诗有写诗的规则,它讲究押韵。写对联有写对联法门,它讲究平仄和对仗。猜灯谜也有几条约定俗成的规则:第一,单纯的词汇解释或知识问答,不能算是灯谜,就算是谜语,也只能被看成低级的作品,例如:人人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若以山水甲天下猜中国地名桂林,这纯属一种文字解释,毫无谜味。如果以“山水”合成汕字,“甲天下”会意为头字,而猜汕头,底、面两个原本毫不相干的文句,却能互相搭配,岂不趣味盎然。

第二,谜面上的字,绝对不能在谜底出现,除非有标明露春格,否则,底、面不能相犯,例如:以普天同庆猜店招大家乐,很多人会猜全庆,但因谜底中有一个庆字,这个答案就肯定不能成立了。

第三,有些灯谜,巧妙地借用了偏旁表义的造字规律,例如:加火才好煮熟饭,谜底是尧。

第四,有些是一半描写字形,一半是影射字义,例如:因为自大一点,惹得人人讨厌,谜底是臭。

●灯谜集锦●

◎墙上挂灯谜 (打一动物名) 壁虎

◎爷爷当先锋 (打南北朝人名) 祖冲之

◎又一个星期 (打古代文献名) 周易

◎盼天明 (打一欧洲国家首都) 巴黎

◎绝妙好言 (打一动物) 狼狗

◎一年四季是春天 (打一城市名) 长春

◎人言此山天外来 (打一书名) 岳飞传

◎相依相伴对残月 (打一字) 羽

◎上上下下,不上不下 (猜一字) 卡

◎书签 (猜一字) 颊

◎中山立志振华夏 (古书目) 文心雕龙

◎出水芙蓉 (猜花名) 荷花

◎哑姑 (打一成语) 妙不可言

◎一点不假 (打一旅游胜地名) 滇池

◎十分精巧 (打一广东地名) 湛江

◎七六 (打一国家名称) 希腊

◎狼牙山壮士跳崖 (打一成语) 五体投地

◎吕奉先雄心十足 (猜人名) 布什

◎板门店和谈 (猜一成语) 美不胜收

◎夜半新月挂枝头 (猜一字) 季

◎芳龄几何 (猜一古人名) 盘庚

◎寄书长不达 (打一成语) 难以置信

◎魏武挥鞭 (猜一名词) 操行

◎日落星出月当头 (猜一名词) 生肖

◎残阳如血 (猜一花卉名) 晚来红

◎相见时难别亦难(猜一成语) 祸不单行

◎清除 (猜一成语) 满不在乎

◎化妆讲座(猜一成语) 谈何容易

◎生财有道(打一出版名词) 发行

◎家家迎元宵 (打一学校用语) 第二节

◎齐唱 (打一成语) 异口同声

◎二十四小时 (打一成语) 一朝一夕

◎但愿花长开 (打一礼貌用语) 不要多谢

◎文明 (猜一人名) 朱时茂

◎清明前夜 (打一传统节日) 元宵

◎迁怒 (打一国名) 挪威

◎天涯何处无芳草(打一成语)不毛之地

◎水管结冰用火攻 (打一成语) 融会贯通

◎望断南飞雁 (打一日常用语) 久仰

◎无可奈何花落去 (打一日常用语 )感谢

●谜题种类●

灯谜的猜射法和制作法,基本上是同一种法则,只不过作者是有了谜底,然后根据一种谜体或谜格去求出谜面;而猜者则是参考多种谜法,循规律去思索,寻找谜底。

1.正扣法

正扣法也称正面会意法或正猜,此法是根据谜面所表达的正面含义,不抄曲径,直接去领会、推理,从而联想出谜底。

2.反扣法

猜谜倘正扣法行不通,便要变通扣法,不可在单一种扣法中钻牛角尖,否则你将永远找不到谜底。反扣法也称反面会意法,此法与正扣法恰恰相反,是根据谜面的暗示,从反面去推理,寻求谜底。

3.侧扣法

此法不是从正面会意,也非由反面猜射,而是由侧面衬托或由中间突出。

4.别解法

是利用汉字一字多音、多义的特点,改变本意,另作解释,使谜语妙趣横生,这种手法一向被推为正宗灯谜。

★ 元宵节踩高跷的习俗由来

★ 体育踩高跷教案

★ 踩高跷 教学反思

★ 元宵踩高跷、舞狮作文

★ 论文范文来源网络

★ 歇后语的来源

★ 论文选题来源

★ 端午节名字来源

★ 高考的来源

★ 中秋节月饼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