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精选8篇)
【简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共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在此,感谢网友“十面阳光”投稿本文!
篇1: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201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测试
语 文 试 卷
命题人:裴承飞 分值:160分 时间:150分钟 日期:.12
Ⅰ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荫庇 荜路 毙命 驻跸
B﹒坊间 脂肪 画舫 放黜
C﹒泔水 坩埚 绀紫 钳制
D﹒壬戌 荏苒 妊娠 衽席
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
(1)服装鞋帽的尺码号型该如何确定?这些与日常生活 ▲ 的设计,都有赖于人类工效学基础数据的采集分析。
(2)房市升温回暖,银行却 ▲ ,究竟是临近年末“没钱贷”,还是挑肥拣瘦“不愿贷”,调控升级“不敢贷”?
(3)说句老实话,为何腐败分子现在如此之多,究其原因,就是 ▲ 造成的。
A﹒休戚相关 扬汤止沸 养痈遗患 B﹒休戚相关 釜底抽薪 养虎遗患
C﹒息息相关 釜底抽薪 养痈遗患 D﹒息息相关 扬汤止沸 养虎遗患
3﹒用平实而简练的语言改写下面一首小诗。 (4分)
菊花吐蕊的时候
太阳在吻西边的山头了
大树已失去了青春
生命的夕阳
4﹒根据下面源于9月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核电运行信息网的《第二季度电力生产指标统计表》归纳出一个结论。(不超过35字)(5分)
▲
▲
▲
▲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 题。
王济字武子。少有逸才,风姿英爽,气盖一时,好弓马,勇力绝人,善《易》及《庄》、《老》,文词俊茂,伎艺过人,有名当世。年二十,起家拜中书郎,以母忧去官。起为骁骑将军,累迁侍中,与侍中孔恂、王恂、杨济同列,为一时秀彦。武帝尝会公卿藩牧于式乾殿,顾济、恂而谓诸公曰:“朕左右可谓恂恂济济矣!”每侍见,未尝不论人物及万机得失。济善于清言,修饰辞令,讽议将帅,朝臣莫能尚焉。帝益亲贵之。仕进虽速,咸谓才能致之。然外虽弘雅,而内多忌刻,好以言伤物,侪类以此少之。
齐王攸当之藩,济既陈请,又累使公主与甄德妻长广公主俱入,稽颡注泣请帝留攸,帝怒谓侍中王戎曰:“兄弟至亲,今出齐王,自是朕家事,而甄德、王济连遣妇来生哭人!”以忤旨,左迁国子祭酒,常侍如故,数年,入为侍中。主者处事或不当,济性峻厉,明法绳之。素与从兄佑不平,佑党颇谓济不能顾其父,由是长同异之言,出为河南尹,未拜,坐鞭王官吏免官。而王佑始见委任。而济遂被斥外,于是乃移第北芒山下。
帝尝谓和峤曰:“我将骂济而后官爵之,何如?”峤曰:“济俊爽,恐不可屈。”帝因召济,切让之,既而曰:“知愧不?”济答曰:“尺布斗粟之谣,常为陛下耻之。他人能令亲疏,臣不能使亲亲,以此愧陛下耳。”帝默然。
帝尝与济弈棋,而孙皓在侧,谓皓曰:“何以好剥人面皮?”皓曰:“见无礼于君者则剥之。”济时伸脚局下,而皓讥焉。寻使白衣领太仆。年四十六,先浑卒,追赠骠骑将军。及其将葬,时贤无不毕至。孙楚雅敬济,而后来,哭之甚悲,宾客莫不垂涕。
【注】稽颡:qǐsǎng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
(《晋书·列传十二》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好弓马,勇力绝人 绝:没人能赶上,超过
B﹒起家拜中书郎,以母忧去官 忧:忧愁
C﹒以忤旨,左迁国子祭酒 忤:抵触、触犯
D﹒帝因召济,切让之 让:责备
6﹒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王济个性的一组是(3分) ( ▲ )
①风姿英爽,气盖一时
②与侍中孔恂、王恂、杨济同列,为一时秀彦
③济性峻厉,明法绳之
④今出齐王,自是朕家事,而甄德、王济连遣妇来生哭人
⑤帝尝与济弈棋……济时伸脚局下
⑥及其将葬,时贤无不毕至
A.②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⑤D.①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王济年轻时不仅精通骑马射箭技术,力大无比,还精通《易经》及《庄子》《老子》,且技艺超人,在当时非常有名。
B.王济善于清谈,修饰辞令,讽议评价将帅,朝臣没有能超过他的,皇帝更加亲近看重他。官升得虽怏.都不认为他是靠才能达到的。
C.王济外表儒雅,但为人刻薄善妒,喜欢用言语伤人,同辈人因此轻视他。他的言辞又直白激切,皇帝曾指责其有愧时,王济则以直切之语予以回敬。
D.王济与堂兄王佑不合,王佑的同党都认为王济不顾念王佑的父亲,后王济被排挤在外,将家也搬到了北芒山下。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 每侍见,未尝不论人物及万机得失。(3分)
▲ ▲
(2) 出为河南尹,未拜,坐鞭王官吏免官。而王佑始见委任。(4分)
▲ ▲
(3) 孙楚雅敬济,而后来,哭之甚悲,宾客莫不垂涕。(3分)
▲ ▲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李儋(dān):字元锡,武威(今属甘肃)人,曾任殿中侍御史,是作者的朋友。这首诗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
(1) 颈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2分)
▲ ▲
▲ ▲
(2)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4分)
▲ ▲
▲ ▲
(3) 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末句。(4分)
▲ ▲
▲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 (韩愈《师说》)
(2)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谁得而族灭也? (杜牧《阿房宫赋》)
(3)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而又何羡乎! (苏轼《赤壁赋》)
(4) ▲,砯崖转石万壑雷。 (李白《蜀道难》)
(5)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 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
(7)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8) ▲,熟读而精思。(孔子《论语·宪问》)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 14 题。
最佳配偶
斯蒂芬·麦克勒[美]
我走进办公室,跟笑容满面的布列乔先生握了握手。跟我相比,他衣着十分讲究。他手里在搬弄着一沓纸,就像在搬弄着一沓煎饼。
“我相信,你一定会对她十分满意。”他说,“她可是我们用求同计算机,从符合推选条件的一亿一千多万美国妇女中挑选出来的。我们按种族、宗教、人种、生活地区,对这些妇女进行了分类……”
“好,来啦……”他说着,像魔术师那样“砰”的一声把通向隔壁房间的门忽地打开。本来我心里就像揣了只兔子,怦怦直跳,这时就更手足无措了。
说真的,她长得很标致。真的,漂亮极了!
“沃克先生,这是蒙大拿州拉芬湖的邓菲尔德小姐,这是纽约的弗兰克林·沃克先生。”
“就叫我弗兰克好了。”我唯唯诺诺,显得有点紧张。她确实太美了!您不妨想象一下。
布列乔刚走开,我们就聊了起来。
“您好!我,我,我对计算机为我选中的您,感到十分称心。”我竭力想把语调放温和些。也许,把她称为计算机选中的人,她一定不高兴。“我是说,我对结果感到满意。”
她莞尔一笑,露出了一排整齐的牙齿。
“谢谢您,我也是。”她腼腆地说。
“我,31岁。”我唐突地冲口而出。
“我知道,这些全都记在卡片上。”
这场谈话似乎就要这样结束了。卡片上什么都介绍得清清楚楚,所以确实没什么好谈了。
“今后打算要孩子吗?”她先找了个话题。
“当然,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正合我的意,这记录在卡片上的未来计划一栏,喏,就在那儿。”她指点着说。
我这才注意到我手中那一扎文件似的东西,第一页上贴着一张国际商用机械公司的计算机卡片,卡片上印有关于邓菲尔德小姐的重要数据。显然,她手中的那一扎“文件”是关于我的……于是,我们各自审视着自己手中的“文件”。
“文件”里说,她喜欢古典音乐(记录在兴趣爱好与生活习惯栏)。“您喜欢古典音乐?”
“对,比任何东西都喜欢,另外,我还收藏着弗兰基·拉尼歌曲的全部录音。”
“这倒是红极一时的歌唱家。”我赞许地附和道。
我俩的目光继续在字里行间浏览着。我注意到,她爱好看书、看球赛、睡觉时爱把窗户关上、养狗、养猫、养金鱼、爱吃用意大利香肠做的三明治、将来要送孩子上私立学校、住在郊外、参观美术展览馆……
她抬起了头:“我们所有的爱好都很一致。”
“毫无两样。”我加上一句。
我又读了标题为《心理状况》的记录:她生性羞怯,不爱争论,属于贤妻良母型。
“我很高兴,您既不抽烟又不饮酒。”她满意地说。
“是的,我与烟酒无缘,只偶尔喝点啤酒。”
“栏目里没有提到啊。”
“哦,也许没写上,这是我的疏忽。”我希望她不会放在心上。
我们终于各自看完了手里的“文件”。最后她说:“我们俩非常相像。”
我和爱丽丝结婚整整9年了,已经有3个孩子,两男一女。我们住在郊外,听着古典音乐和弗兰基·拉尼的录音。我俩最后一次争吵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所以早被我忘得一干二净。在每一件事上,我俩几乎都能步调一致。她是一个贤妻,我也可以算是个好丈夫。我们的婚姻真是完美无缺。
眼下,我却盘算着下个月就去离婚。这种日子我再也过不下去了!
11﹒概括这篇小说的主题。(4分)
▲ ▲
▲ ▲
12﹒小说中画线句强调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 ▲
▲ ▲
13﹒“我”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人物,性格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 ▲
▲ ▲
14﹒这篇小说的结局有欧亨利式结尾的特征,有人认为这样安排比较好,请对其作一探究。(6分)
▲ ▲
▲ ▲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 题。
香道·人道·天道
俞天白
①香道、茶道、花道,被中国历代文人称为“雅事中的雅事”。但茶道与花道传承之时,香道却被冷落了。
②香道源于人道。环形香、线香、粉香等本就与生活十分密切。奶奶念经要点佛香,父亲驱除家中秽气要点线香,我读唐宋诗文时也与香道雅韵不期而遇。像“焚香入兰台,起草多芳言”(李白),像“闲吟四句偈,静对一炉香”(白居易),还有“欲知白日飞升法,尽在焚香听雨中”(陆游)等等,都是。香是中国人生活的组成部分。
③中国的香文化随着祭祀祖宗、奉天敬神就开始了,并逐渐成为文人的独特爱好。如屈原的《离骚》,还有孔子《漪兰》之曲的形成传说等。至唐代,香文化更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唐代是一个逐渐重视人的时代,强调人的价值的自我实现。在初唐日渐勃兴的文学风气推动下,品香有燃、熏、置、煮、佩等多种方式,并被赋予了三种境界:得气、得神、得道。香文化也从闻香、品香而形成了由闻香、赏烟、养生、悟道等组成的完整的香道体系。同时人们把对香的品味提升到了衡量人品的标准,“闻香识人”,沉香也就成了高尚德行的象征。
④沉香被称为“香中之王”,是中国文人香的基本原料。人们爱沉香不是因为《本草纲目》中所说“片值万钱”,而是从“形而下者是谓器,形而上者是谓道”的角度来重视的。沉香树并不香,香的是它的树脂,但这树脂只在刀砍斧伤、雷电摧残后,入土、入水历尽艰辛中,才由天地孕育成奇香。人们自然把它视作天地灵物。
⑤香对人的精神境界和生活质量有提升作用,这早已成为人类的共识。英国作家吉卜林说:“人的嗅觉比视觉、听觉更能挑动人们细腻的心。”作为嗅觉文化的香道,它的深度及美学价值,超越了民族、地域,最易为人理解和接受,最能引发人们共鸣。今天世界所有名贵香水,多少都加了从沉香中提取的精油。
⑥香道也是天道,是“禅意”。《楞严经》纪录高僧围绕沉香与佛对答,香严童子的回答是,“此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著,来无所从(踪)”。无独有偶,这种禅意也出现于诗人陈与义的《焚香》诗中:“明窗延静昼,默坐消尘缘。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在这种境界里,香味不是从木中来,不是从火中来,也不是从空中来,更不是从烟中来,而是从心中来。这“心”,就是人的本真。正因如此,《圣经》里有沉香树是上帝亲手所栽的叙述,佛教把沉香当成敬佛圣品。
⑦中国哲学始终认为,天人合一是人类最理想的生存、发展境界,也是人类共有的一个“梦”。中国香道,为梦想成真提供了一种可能。
(有删改)
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6 分)
▲ ▲
▲ ▲
16﹒作者认为“香道源于人道”,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6 分)
▲ ▲
▲ ▲
17﹒第⑦段中作者认为“中国香道为梦想成真提供了一种可能”, 请联系全文分条概括其理由。 (6 分)
▲ ▲
▲ ▲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大黄鸭”的设计者是荷兰艺术家霍夫曼,其作品都有一共同特点,大。有人认为霍夫曼的设计毫无新意,没有价值。但他觉得:在一件很大的艺术品面前,不管什么人,都同样渺小。自我消失了,可以让你重获自由,人与人就会变得平等。无论在哪展出,他都有自己的规矩:每只大黄鸭都在当地制造,从不离开水面。“我们需要保持简单。”许多商家都视其作品为最佳的广告牌,但霍夫曼却一一回绝,即便是主办地也得不到关照。与大黄鸭有关的唯一“商业活动”是:现场发售1000个微型黄鸭,为帮助精神疾病患者的慈善基金会筹款。他说:“我只做自己相信的事,从来不妥协牺牲,不然就会沦为广告的工具,这无异于自杀!”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201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测试
语 文 试 卷
Ⅱ卷(附加题)
命题人:裴承飞 分值:40分 时间:30分钟 日期:2013.12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 (10分)
19﹒用斜线“/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6分)
诗 有 六 义 其 二 曰 赋 赋 者 铺 也 铺 采 摛 文 体 物 写 志 也 昔 邵 公 称 公 卿 献 诗,师箴赋。传注云:“登高能赋,可为大夫。”诗序注则同义,传说则异体。总其归涂,实相枝干。刘向云明不歌而颂,班固称古诗之流也。
(节选自《文心雕龙诠赋》)
【注】“传”:这里指《国语》和《毛传》,并非单指《毛传》。 诗序:即《诗序》,亦称《毛诗序》,研究《诗经》的著作。
20﹒《诗经》“六义”具体指哪些?(2分)
▲ ▲
21﹒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 ▲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红楼梦》第五回通过对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描写,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众多主要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是全书的总纲。
B. “司徒妙计高天下,只用美人不用兵”(毛宗岗评本第八回总评),说的就是《三国演义》中司徒王允只是巧用了一条美人计,就制造了董卓和吕布二人的矛盾,使父子反目,最终促使吕布下决心反董。
C.《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它采用“日记体”的写作形式,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刻画了一个“语言错乱无伦次”的叛逆者形象。
D.《家》中觉慧决定离开封建大家庭时,觉新想,“我们这个家需要一个叛徒。我一定要帮助三弟成功。”充分反映了他的“双重性格”特征。
E. 《哈姆莱特》笼罩着复仇的情绪:哈姆莱特为被谋杀的父亲复仇,雷欧提斯为被人设计陷害的父亲复仇,福丁布拉斯为在战场上比武丧生的父亲复仇。
23. 简答题(10分)
(1)《欧也妮·葛朗台》中充分表现葛朗台守财奴本性的典型细节有哪些?(5分)
▲ ▲
(2)《边城》的环境描写,有浓郁的地域风情。小说中描写了哪些湘西民俗? (5分)
▲ ▲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财产公开新任先行”让制度运转起来
官员财产公开制度一直是舆论吁求的焦点,某种程度上,它甚至成为公众观察政府改革诚意和反腐决心的试金石。中央纪委最新的举措,让公众看到了高层在推进这一制度上的努力。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刊文指出:要着力健全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制度。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财产、出国(境)等有关事项公开制度的试点,建立健全对国家工作人员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的管理制度。
让新提任的领导干部在财产公开上先行,这一制度并非新事物,前几年就有地方试行过。不过,就各地情况来看,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依然遭遇现实瓶颈。
面对财产公示制度巨大的改革阻力,中央党校专家曾提出过“新提拔干部先行公示”的设想,建议应以“新后备干部”、“新提拔干部”率先公示财产为契机,将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推进一步。从当时的舆论反应看,公众并不满意这样的妥协和退让,因为选择性地财产公示,会让被公示者心不甘情不愿,地方官员也很难有底气和动力去监督执行这一制度。
这些质疑有一定道理,但可能忽略了现实。财产公开制度遇到了巨大的利益阻力,这种阻力会让改革陷入僵局,当务之急是寻求突破口,最务实的选择是尽可能地先让这一制度运转起来,也许行动起来了,阻力就能慢慢减弱。与“领导干部全部公示”相比,“新提任领导干部先行”虽然作出了很大的妥协让步,但相比此前的停滞不前,还是前进了一大步。就像反腐败一样,当难以治本时,治标未必不可,为治本作制度准备。财产公示制度的推进,也许无法一蹴而就,却可以一步一步地走,先让制度运转起来。全国每年新提任的领导干部并不少,这种改革对制度的推进是有益的。
在财产公示上,新提任的领导干部是阻力最小的群体,选择这些人为改革突破口很务实。乐观地看,这种“新提任先行”的改革,也许会对全面的改革起到一种倒逼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同样,财产公示制度也是如此。与其陷入僵局去等待“全部公开”这个无法企及的理想结果,不如先行动起来,然后以“新提任先公开”去倒逼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节选自月30日《中国青年报》)
24. “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依然遭遇现实瓶颈”一句如何理解? (3分)
▲ ▲
25. 对“财产公开新任先行”的新规,公众和作者的态度或认识分别是什么?(6分)
▲ ▲
26. 作者认为选择新提任的干部实行财产公示制有什么好处?(6分)
▲ ▲
2014届高三第三次阶段检测
语文试卷Ⅱ卷(附加题)参考答案
19﹒诗 有 六 义 / 其 二 曰 赋 / 赋 者 / 铺 也 / 铺 采 摛 文 / 体 物 写 志 也 / 昔 邵 公 称 公 卿 献 诗,
20﹒风、雅、颂、赋、比、兴(三个1分)
21﹒说明什么是“赋”(或:“赋”是什么),但《诗序》与“传”(《毛传》、《国语》)对此有不同看法。(意对即可)
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①也。昔邵公称公卿②献诗,师箴赋。传云:“登高能赋,可为大夫③。”诗序则同义,传说则异体④。总其归涂,实相枝干。刘向云明不歌而颂,班固称古诗之流也⑤。(节选自《文心雕龙诠赋》)
【注释】①体物:体察、描绘事物。志:情思。②公卿:指王朝高级官吏。③“登高能赋”二句:《毛传》中说,有“升高能赋”等九种本领,才“可以为大夫”。④“传”:这里指《国语》和《毛传》,并非单指《毛传》。异体:不同的文体、体裁,这里是说赋不同于《诗》而成另一种文体。⑤班固:字孟坚,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古诗之流也:其话见于《两都赋序》,原文为:“赋者,古诗之流也。”古诗,指《诗经》;流,支流。
【参考译文】
在《诗经》的“六义”中第二项就叫“赋”。所谓“赋”,就是铺陈的意思;铺陈华采,舒布文辞,为的是描绘事物,抒发情志。从前周代的召公曾说:“各级官吏献诗,主管教化的官员进箴,盲人赋诵诗。”《毛传》说:“登高能够赋诗的人,就可以当大夫。”由此可见,《诗序》把赋与比、兴同列于“六义”表现手法之中,而《毛传》和《国语》则把赋和诗区别开来,成为一种不同的文体。但是总观它们归属的途径,它们之间的关系还是十分密切的。所以刘向说,“不歌唱只朗诵的诗就叫赋”,班固称,“赋是《诗经》的一个支流”。
22﹒BE(B. 司徒王允欲除董卓,又惧其义子吕布,遂合用美人计和连环计,先将貂蝉嫁与吕布,后又献与董卓,且多次在二人之间制造矛盾。 E.雷欧提斯的父亲是被哈姆莱特无意中杀死的。)
23﹒(1)抢夺梳妆匣、诱骗继承权、临终守密室、临死抓法器、“到那边交账”的遗言(1个1分)
(2)①端午节穿新衣、喝雄黄酒、看龙舟竞赛和赛后水中捉鸭子;(2分)②中秋节青年男女对歌传情;(1分)③提亲的车路、马路;(1分)④新年锣鼓喧天、舞狮子龙灯、燃放烟花爆竹。(1分)
24. 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官员财产公示制度遭受的阻力和质疑喻为瓶颈,瓶颈一般是指在整体中的关键限制因素,在这里形象地说明了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实施(运转)的艰难。(意对即可)
25.公众不满意,质疑其合理性和可行性;作者认为公众的认识有一定道理,但没有正视现实,新规与旧规相比已经作出了让步和妥协,相比旧规推进的停滞不前,已经前进了一大步,为财产公示制度的运转(实施)找到了突破口,是最务实的选择。(意对即可)
26.①新提任的领导干部每年比较多,在财产公示上是阻力最小;②选择新提任的领导干部实施财产公示制度为改革突破口很务实;③“新提任先行”的改革,可能对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的全面改革起到一种倒逼的效果。(意对即可)
2014届高三第三次阶段检测
语文试卷
语文Ⅱ(附加题)参考答案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 (10分)
19﹒用斜线“/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6分)
诗 有 六 义 其 二 曰 赋 赋 者 铺 也 铺 采 摛 文 体 物 写 志 也 昔 邵 公 称 公 卿 献 诗,师箴赋。传注云:“登高能赋,可为大夫。”诗序注则同义,传说则异体。总其归涂,实相枝干。刘向云明不歌而颂,班固称古诗之流也。
(节选自《文心雕龙诠赋》)
【注】“传”:这里指《国语》和《毛传》,并非单指《毛传》。 诗序:即《诗序》,亦称《毛诗序》,研究《诗经》的著作。
20﹒《诗经》“六义”具体指哪些?(2分)
▲ ▲
【参考答案】20﹒风、雅、颂、赋、比、兴(三个1分)
21﹒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 ▲
【参考答案】21﹒说明什么是“赋”(或:“赋”是什么),但《诗序》与“传”(《毛传》、《国语》)对此有不同看法。(意对即可)
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①也。昔邵公称公卿②献诗,师箴赋。传云:“登高能赋,可为大夫③。”诗序则同义,传说则异体④。总其归涂,实相枝干。刘向云明不歌而颂,班固称古诗之流也⑤。(节选自《文心雕龙诠赋》)
【注释】
①体物:体察、描绘事物。志:情思。
②公卿:指王朝高级官吏。
③“登高能赋”二句:《毛传》中说,有“升高能赋”等九种本领,才“可以为大夫”。
④“传”:这里指《国语》和《毛传》,并非单指《毛传》。异体:不同的文体、体裁,这里是说赋不同于《诗》而成另一种文体。
⑤班固:字孟坚,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古诗之流也:其话见于《两都赋序》,原文为:“赋者,古诗之流也。”古诗,指《诗经》;流,支流。
【参考译文】
在《诗经》的“六义”中第二项就叫“赋”。所谓“赋”,就是铺陈的意思;铺陈华采,舒布文辞,为的是描绘事物,抒发情志。从前周代的召公曾说:“各级官吏献诗,主管教化的官员进箴,盲人赋诵诗。”《毛传》说:“登高能够赋诗的人,就可以当大夫。”由此可见,《诗序》把赋与比、兴同列于“六义”表现手法之中,而《毛传》和《国语》则把赋和诗区别开来,成为一种不同的文体。但是总观它们归属的途径,它们之间的关系还是十分密切的。所以刘向说,“不歌唱只朗诵的诗就叫赋”,班固称,“赋是《诗经》的一个支流”。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红楼梦》第五回通过对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描写,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众多主要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是全书的总纲。
B. “司徒妙计高天下,只用美人不用兵”(毛宗岗评本第八回总评),说的就是《三国演义》中司徒王允只是巧用了一条美人计,就制造了董卓和吕布二人的矛盾,使父子反目,最终促使吕布下决心反董。
C.《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它采用“日记体”的写作形式,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刻画了一个“语言错乱无伦次”的叛逆者形象。
D.《家》中觉慧决定离开封建大家庭时,觉新想,“我们这个家需要一个叛徒。我一定要帮助三弟成功。”充分反映了他的“双重性格”特征。
E. 《哈姆莱特》笼罩着复仇的情绪:哈姆莱特为被谋杀的父亲复仇,雷欧提斯为被人设计陷害的父亲复仇,福丁布拉斯为在战场上比武丧生的父亲复仇。
【参考答案】22﹒BE(B. 司徒王允欲除董卓,又惧其义子吕布,遂合用美人计和连环计,先将貂蝉嫁与吕布,后又献与董卓,且多次在二人之间制造矛盾。 E.雷欧提斯的父亲是被哈姆莱特无意中杀死的。)
23. 简答题(10分)
(1)《欧也妮·葛朗台》中充分表现葛朗台守财奴本性的典型细节有哪些?(5分)
▲ ▲
【参考答案】23﹒(1)抢夺梳妆匣、诱骗继承权、临终守密室、临死抓法器、“到那边交账”的遗言(1个1分)
(2)《边城》的环境描写,有浓郁的地域风情。小说中描写了哪些湘西民俗? (5分)
▲ ▲
【参考答案】23﹒(2)①端午节穿新衣、喝雄黄酒、看龙舟竞赛和赛后水中捉鸭子;(2分)②中秋节青年男女对歌传情;(1分)③提亲的车路、马路;(1分)④新年锣鼓喧天、舞狮子龙灯、燃放烟花爆竹。(1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财产公开新任先行”让制度运转起来
官员财产公开制度一直是舆论吁求的焦点,某种程度上,它甚至成为公众观察政府改革诚意和反腐决心的试金石。中央纪委最新的举措,让公众看到了高层在推进这一制度上的努力。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刊文指出:要着力健全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制度。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财产、出国(境)等有关事项公开制度的试点,建立健全对国家工作人员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的管理制度。
让新提任的领导干部在财产公开上先行,这一制度并非新事物,前几年就有地方试行过。不过,就各地情况来看,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依然遭遇现实瓶颈。
面对财产公示制度巨大的改革阻力,中央党校专家曾提出过“新提拔干部先行公示”的设想,建议应以“新后备干部”、“新提拔干部”率先公示财产为契机,将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推进一步。从当时的舆论反应看,公众并不满意这样的妥协和退让,因为选择性地财产公示,会让被公示者心不甘情不愿,地方官员也很难有底气和动力去监督执行这一制度。
这些质疑有一定道理,但可能忽略了现实。财产公开制度遇到了巨大的利益阻力,这种阻力会让改革陷入僵局,当务之急是寻求突破口,最务实的选择是尽可能地先让这一制度运转起来,也许行动起来了,阻力就能慢慢减弱。与“领导干部全部公示”相比,“新提任领导干部先行”虽然作出了很大的妥协让步,但相比此前的停滞不前,还是前进了一大步。就像反腐败一样,当难以治本时,治标未必不可,为治本作制度准备。财产公示制度的推进,也许无法一蹴而就,却可以一步一步地走,先让制度运转起来。全国每年新提任的领导干部并不少,这种改革对制度的推进是有益的'。
在财产公示上,新提任的领导干部是阻力最小的群体,选择这些人为改革突破口很务实。乐观地看,这种“新提任先行”的改革,也许会对全面的改革起到一种倒逼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同样,财产公示制度也是如此。与其陷入僵局去等待“全部公开”这个无法企及的理想结果,不如先行动起来,然后以“新提任先公开”去倒逼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节选自2013年11月30日《中国青年报》)
24. “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依然遭遇现实瓶颈”一句如何理解? (3分)
▲ ▲
【参考答案】24. 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官员财产公示制度遭受的阻力和质疑喻为瓶颈,瓶颈一般是指在整体中的关键限制因素,在这里形象地说明了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实施(运转)的艰难。(意对即可)
25. 对“财产公开新任先行”的新规,公众和作者的态度或认识分别是什么?(6分)
▲ ▲
【参考答案】25.公众不满意,质疑其合理性和可行性;作者认为公众的认识有一定道理,但没有正视现实,新规与旧规相比已经作出了让步和妥协,相比旧规推进的停滞不前,已经前进了一大步,为财产公示制度的运转(实施)找到了突破口,是最务实的选择。(意对即可)
26. 作者认为选择新提任的干部实行财产公示制有什么好处?(6分)
▲ ▲
【参考答案】26.①新提任的领导干部每年比较多,在财产公示上是阻力最小;②选择新提任的领导干部实施财产公示制度为改革突破口很务实;③“新提任先行”的改革,可能对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的全面改革起到一种倒逼的效果。(意对即可)
201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测试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试号: 座位号:
……………………………………密………………………………………封……………………………………………线…………………………………
语文试卷答题纸
3﹒(4分)
4﹒(5分)
。
8﹒(10分)(1)(3分)
(2)(4分)
(3)(3分)
9﹒(1)(2分)
(2) (4分)
(3) (4分)
10﹒(8分)。
(1) (2)
(3) (4)
(5) (6)
(7) (8)
11.(4分)
12﹒(4分)
13﹒(6分)
14﹒(6分)
15﹒(6 分)
16﹒(6 分)
17﹒ (6 分)
18﹒作文写在背面的纸上(70)
题目:
▲400
▲800
2014届高三第三次阶段检测
语文试卷Ⅰ卷参考答案
1﹒A(A项全读bì;B项分别读为fāng fáng fǎng fàng;C项分别读为gān gān gàn qián;D项分别读为rén rěn rèn rèn)
2﹒C(息息相关:比喻关系密切。休戚相关: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同。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养痈遗患”与“养虎遗患”:二者都可以比喻“姑息坏人而使自己受害”,但前者还可以指人的错误或错误思想等。)
3﹒时值九月
太阳快下山了
大树已经枯萎
生命的老年
4﹒示例:核电企业二季度的发电量和上网电量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都大幅上涨。(意对即可)
【文言参考译文】
王济字武子。年少时有超人的才能,风姿英俊豪爽,气概超越一时。喜好弓箭骑马,勇力无人能比,精通《易》及《庄》、《老》,文词美好,技艺超人,在当世有名望。二十岁,应召离家出任中书郎,后因为母亲守丧辞官。被起用任命为骁骑将军,逐渐升迁任侍中,与侍中孔恂、王恂、杨济在同一官列,成为当时俊杰。武帝曾在式乾殿会见公卿及地方长官,看着二济、二恂对诸位公卿说:“我的左右可以说温顺恭谨的恂恂济济一堂!”每次侍奉拜见皇帝,没有不议论人物及各类事情得失的。王济善于清谈,修饰辞令,讽议评价将帅,朝臣没有能超过他的,皇帝更加亲近看重他。官升得虽快,都说是靠自己的才能达到的。然而王济外表虽然宽宏儒雅,而内心很是嫉妒苛刻,喜欢用言语伤人,周围人因此轻视他。
齐王司马攸将去自己的藩国,王济在陈述请求之后,又屡次让公主与甄德的妻子长广公主一同入宫,磕头流泪请求皇帝留下司马攸。皇帝生气地对侍中王戎说:“兄弟间关系最亲,如今派出齐王,自然是我家里的事。而甄德、王济接连打发妇人来活活哭死人!”由于抵触违背圣旨,被降职但任国子祭酒,常侍的职位依旧。几年后,入宫任侍中。主事人处理事情有时不恰当,王济生性严厉,依法惩处他。王济平素与堂兄王佑不和,王佑的党羽很是认为王济太不顾念王佑的父亲,(这种看法)于是助长了对王济的不同意见.。后来,王济出任河南尹,还没有去上任,就因鞭打王府的官吏而获罪免职,而王佑此时正被信任而得到重用。王济于是被贬斥出朝,王济就把家搬到北芒山下。
皇帝曾经对和峤说:“我想骂王济然后给他封官进爵,怎么样?”和峤说:“王济豪爽,恐怕不能委屈他。”皇帝于是召来王济,狠狠地责备他,然后说:“知道惭愧吗?”王济回答说:“兄弟间因一尺布、一斗米引起的纷争竟不能相容的谣言,我因之常被陛下耻笑。别人能让亲人疏远,我不能让亲人亲近,为此我愧对陛下。”皇帝默然不语。
皇帝曾与王济下棋,孙皓在旁边,皇帝对孙皓说:“为什么喜欢剥人的脸皮?”孙皓说:“我见到对国君无礼的人就剥了他。”王济当时把脚伸到了棋盘下,因而孙皓讥讽王济。不久,朝廷让他由平民身份兼任太仆。四十六岁时去世,被追赠为骠骑将军。等到将要安葬的时候,当时的贤人都来了。孙楚很敬重王济,而来得晚,哭得很悲伤,宾客没有不落泪的。
5﹒B(指父母之丧)
6﹒C(②是说王济与孔恂、王恂杨继等都是当时的才俊;④是指皇帝的回答;⑥是陈述王济死后人们的反应。)
7﹒B(“官升得虽快,都不认为他是靠才能达到的”错,曲解原意,原文为“咸谓才能致之”)
8﹒(1)(王济)每次侍奉拜见(皇帝),没有不议论人物(朝中官员)及各种事务得失的。
(2)(王济)外调任河南尹,还没上任,就因鞭打王府的官吏而获罪免职。而此时王佑正被信任而得到重用。
(3)孙楚很敬重王济,然而(吊唁)来得晚,但哭得很悲伤,宾客没有不落泪的。
9﹒(1) 主人公有志而无奈,多病的自身困难加剧他的归隐之念,百姓流亡的疾苦唤回他的济时之心,刻画了一位有志而无奈、甘窃位苟禄、进退两难的官员(诗人)形象。(意对即可)
(2)①感叹别后时光易逝、境况萧索;②感慨国家及个人的前途无法料想而忧愁,情绪低沉暗淡;③抒发一个清直官员有志无奈的的思想矛盾和苦闷;④感激友人的问候关念,亟盼他来访(意对即可)
(3)末句以景结情(以景作结)。“西楼望月”, 望月怀人,借月光来传递相互关照之情,盼望对方来访;“几回”,说明盼友为时之久,心情之切;“几回圆”,用月轮的缺而复圆寄托盼望朋友团圆的拳拳之心。(意对即可)
10﹒(1)师不必贤于弟子 (2)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3)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4)飞湍瀑流争喧豗
(5)乱石穿空 (6)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7)醉翁之意不在酒(8) 循序而渐进
11﹒这篇小说借助一个婚姻故事告诉我们:被简单地贴上标签从而变成扁平的标签人,过着乏味的、已经计划好的生活,只会让人沉闷窒息。(2分)启示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应抛弃机械的、程式化的生活,还原人的鲜活生动的本性,重新回到多层次多角度的、可期待、可变换的世界中去。(2分)(意对即可)
12﹒强调了两人的“相像”“一致”。 (1分)①突出两人惊人的“相像”和“一致”,为结尾打算离婚埋下伏笔; (1分)②呼应标题,如此“相像”“一致”正是一般人所认为的最佳配偶;(1分)③与打算离婚的结局构成极大反差,深刻地揭示出小说的主题。(1分)(意思对即可。)
13﹒①性格内向,拘谨羞怯。相亲时的语言和心理活动可以看出他这一特点;②爱好广泛,追求生活品质,有良好生活习惯。从“我们所有的爱好都很一致”“毫无两样”等语句,可推知“我”的性格爱好与邓菲尔德小姐相同;③潜意识里有对机械的程式化的生活的反抗,以及对生动鲜活的生活的向往。从“我”想离婚就可以看出。(每个要点及分析2分)(意对即可)
14﹒这样的结局,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式的结尾:①从情节上看,两个人虽然经电脑配对,“非常相像”,但彼此过于熟悉,谈论毫无新鲜的话题,无趣无聊,已经暗示出这种婚姻的乏味,所以两个人最后的分手也在情理之中。(2分)②从表达效果上看,前面的叙述平淡无奇,直到最后才给读者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局。这样写,能增强小说的戏剧性,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增强文章的感染力。(2分)③从主题表达上看,这样的结局与前边的情节构成极大反差,更能引人深思,深刻地揭示出小说的主题:机械的、程式化的生活是令人生厌的,多姿多彩才是有趣味的生活状态。(2分)(意对即可)
15﹒①首先,指出作为雅事之一的香道被人冷落;②然后,阐述香道与人道、天道的关系;③最后,指出香道为人类梦想的实现提供可能性。(意对即可)(每点2分)
16﹒①香与生活的关系很密切,就连清洁空气也会用到香;②无论是祭祀祖先还是礼佛敬神,都离不开香;③香是中国文人的独特爱好,写作时离不开香,作品内容也涉及到了香道雅韵;④在强调人自身价值的唐代,香文化逐渐发展成“香道”。(意对即可)(答对三点即可给6分)
17﹒①香道与生活关系密切,无论是日常的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有香道的存在;②香道与精神(德行)也有密切关系,人们把对香的品味提升到了衡量人品的标准,“香”成了高尚德行的象征;③香道对人的精神境界和生活质量有提升作用, 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能引发人们共鸣。香道的深度及美学价值,超越了民族、地域,最易为人理解和接受;④香道也是天道,与禅意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意对即可)(答对三点即可得6分。)
2014届高三第三次阶段检测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语文Ⅰ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荫庇 荜路 毙命 驻跸
B﹒坊间 脂肪 画舫 放黜
C﹒泔水 坩埚 绀紫 钳制
D﹒壬戌 荏苒 妊娠 衽席
【参考答案】1﹒A(A项全读bì;B项分别读为fāng fáng fǎng fàng;C项分别读为gān gān gàn qián;D项分别读为rén rěn rèn rèn)
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
(1)服装鞋帽的尺码号型该如何确定?这些与日常生活 ▲ 的设计,都有赖于人类工效学基础数据的采集分析。
(2)房市升温回暖,银行却 ▲ ,究竟是临近年末“没钱贷”,还是挑肥拣瘦“不愿贷”,调控升级“不敢贷”?
(3)说句老实话,为何腐败分子现在如此之多,究其原因,就是 ▲ 造成的。
A﹒休戚相关 扬汤止沸 养痈遗患 B﹒休戚相关 釜底抽薪 养虎遗患
C﹒息息相关 釜底抽薪 养痈遗患 D﹒息息相关 扬汤止沸 养虎遗患
【参考答案】2﹒C(息息相关:比喻关系密切。休戚相关: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同。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养痈遗患”与“养虎遗患”:二者都可以比喻“姑息坏人而使自己受害”,但前者还可以指人的错误或错误思想等。)
3﹒用平实而简练的语言改写下面一首小诗。 (4分)
菊花吐蕊的时候
太阳在吻西边的山头了
大树已失去了青春
生命的夕阳
【参考答案】3﹒
时值九月
太阳快下山了
大树已经枯萎
生命的老年
4﹒根据下面源于2013年9月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核电运行信息网的《第二季度电力生产指标统计表》归纳出一个结论。(不超过35字)(5分)
▲
▲
▲
▲
【参考答案】4﹒示例:核电企业二季度的发电量和上网电量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都大幅上涨。(意对即可)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 题。
王济字武子。少有逸才,风姿英爽,气盖一时,好弓马,勇力绝人,善《易》及《庄》、《老》,文词俊茂,伎艺过人,有名当世。年二十,起家拜中书郎,以母忧去官。起为骁骑将军,累迁侍中,与侍中孔恂、王恂、杨济同列,为一时秀彦。武帝尝会公卿藩牧于式乾殿,顾济、恂而谓诸公曰:“朕左右可谓恂恂济济矣!”每侍见,未尝不论人物及万机得失。济善于清言,修饰辞令,讽议将帅,朝臣莫能尚焉。帝益亲贵之。仕进虽速,咸谓才能致之。然外虽弘雅,而内多忌刻,好以言伤物,侪类以此少之。
齐王攸当之藩,济既陈请,又累使公主与甄德妻长广公主俱入,稽颡注泣请帝留攸,帝怒谓侍中王戎曰:“兄弟至亲,今出齐王,自是朕家事,而甄德、王济连遣妇来生哭人!”以忤旨,左迁国子祭酒,常侍如故,数年,入为侍中。主者处事或不当,济性峻厉,明法绳之。素与从兄佑不平,佑党颇谓济不能顾其父,由是长同异之言,出为河南尹,未拜,坐鞭王官吏免官。而王佑始见委任。而济遂被斥外,于是乃移第北芒山下。
帝尝谓和峤曰:“我将骂济而后官爵之,何如?”峤曰:“济俊爽,恐不可屈。”帝因召济,切让之,既而曰:“知愧不?”济答曰:“尺布斗粟之谣,常为陛下耻之。他人能令亲疏,臣不能使亲亲,以此愧陛下耳。”帝默然。
帝尝与济弈棋,而孙皓在侧,谓皓曰:“何以好剥人面皮?”皓曰:“见无礼于君者则剥之。”济时伸脚局下,而皓讥焉。寻使白衣领太仆。年四十六,先浑卒,追赠骠骑将军。及其将葬,时贤无不毕至。孙楚雅敬济,而后来,哭之甚悲,宾客莫不垂涕。
【注】稽颡:qǐsǎng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
(《晋书·列传十二》有删节)
【文言参考译文】
王济字武子。年少时有超人的才能,风姿英俊豪爽,气概超越一时。喜好弓箭骑马,勇力无人能比,精通《易》及《庄》、《老》,文词美好,技艺超人,在当世有名望。二十岁,应召离家出任中书郎,后因为母亲守丧辞官。被起用任命为骁骑将军,逐渐升迁任侍中,与侍中孔恂、王恂、杨济在同一官列,成为当时俊杰。武帝曾在式乾殿会见公卿及地方长官,看着二济、二恂对诸位公卿说:“我的左右可以说温顺恭谨的恂恂济济一堂!”每次侍奉拜见皇帝,没有不议论人物及各类事情得失的。王济善于清谈,修饰辞令,讽议评价将帅,朝臣没有能超过他的,皇帝更加亲近看重他。官升得虽快,都说是靠自己的才能达到的。然而王济外表虽然宽宏儒雅,而内心很是嫉妒苛刻,喜欢用言语伤人,周围人因此轻视他。
齐王司马攸将去自己的藩国,王济在陈述请求之后,又屡次让公主与甄德的妻子长广公主一同入宫,磕头流泪请求皇帝留下司马攸。皇帝生气地对侍中王戎说:“兄弟间关系最亲,如今派出齐王,自然是我家里的事。而甄德、王济接连打发妇人来活活哭死人!”由于抵触违背圣旨,被降职但任国子祭酒,常侍的职位依旧。几年后,入宫任侍中。主事人处理事情有时不恰当,王济生性严厉,依法惩处他。王济平素与堂兄王佑不和,王佑的党羽很是认为王济太不顾念王佑的父亲,(这种看法)于是助长了对王济的不同意见.。后来,王济出任河南尹,还没有去上任,就因鞭打王府的官吏而获罪免职,而王佑此时正被信任而得到重用。王济于是被贬斥出朝,王济就把家搬到北芒山下。
皇帝曾经对和峤说:“我想骂王济然后给他封官进爵,怎么样?”和峤说:“王济豪爽,恐怕不能委屈他。”皇帝于是召来王济,狠狠地责备他,然后说:“知道惭愧吗?”王济回答说:“兄弟间因一尺布、一斗米引起的纷争竟不能相容的谣言,我因之常被陛下耻笑。别人能让亲人疏远,我不能让亲人亲近,为此我愧对陛下。”皇帝默然不语。
皇帝曾与王济下棋,孙皓在旁边,皇帝对孙皓说:“为什么喜欢剥人的脸皮?”孙皓说:“我见到对国君无礼的人就剥了他。”王济当时把脚伸到了棋盘下,因而孙皓讥讽王济。不久,朝廷让他由平民身份兼任太仆。四十六岁时去世,被追赠为骠骑将军。等到将要安葬的时候,当时的贤人都来了。孙楚很敬重王济,而来得晚,哭得很悲伤,宾客没有不落泪的。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好弓马,勇力绝人 绝:没人能赶上,超过
B﹒起家拜中书郎,以母忧去官 忧:忧愁
C﹒以忤旨,左迁国子祭酒 忤:抵触、触犯
D﹒帝因召济,切让之 让:责备
【参考答案】5﹒B(指父母之丧)
6﹒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王济个性的一组是(3分) ( ▲ )
①风姿英爽,气盖一时
②与侍中孔恂、王恂、杨济同列,为一时秀彦
③济性峻厉,明法绳之
④今出齐王,自是朕家事,而甄德、王济连遣妇来生哭人
⑤帝尝与济弈棋……济时伸脚局下
⑥及其将葬,时贤无不毕至
A.②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⑤D.①④⑥
【参考答案】6﹒C(②是说王济与孔恂、王恂杨继等都是当时的才俊;④是指皇帝的回答;⑥是陈述王济死后人们的反应。)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王济年轻时不仅精通骑马射箭技术,力大无比,还精通《易经》及《庄子》《老子》,且技艺超人,在当时非常有名。
B.王济善于清谈,修饰辞令,讽议评价将帅,朝臣没有能超过他的,皇帝更加亲近看重他。官升得虽怏.都不认为他是靠才能达到的。
C.王济外表儒雅,但为人刻薄善妒,喜欢用言语伤人,同辈人因此轻视他。他的言辞又直白激切,皇帝曾指责其有愧时,王济则以直切之语予以回敬。
D.王济与堂兄王佑不合,王佑的同党都认为王济不顾念王佑的父亲,后王济被排挤在外,将家也搬到了北芒山下。
【参考答案】7﹒B(“官升得虽快,都不认为他是靠才能达到的”错,曲解原意,原文为“咸谓才能致之”)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 每侍见,未尝不论人物及万机得失。(3分)
▲ ▲
(2) 出为河南尹,未拜,坐鞭王官吏免官。而王佑始见委任。(4分)
▲ ▲
(3) 孙楚雅敬济,而后来,哭之甚悲,宾客莫不垂涕。(3分)
▲ ▲
【参考答案】8﹒(1)(王济)每次侍奉拜见(皇帝),没有不议论人物(朝中官员)及各种事务得失的。
(2)(王济)外调任河南尹,还没上任,就因鞭打王府的官吏而获罪免职。而此时王佑正被信任而得到重用。
(3)孙楚很敬重王济,然而(吊唁)来得晚,但哭得很悲伤,宾客没有不落泪的。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李儋(dān):字元锡,武威(今属甘肃)人,曾任殿中侍御史,是作者的朋友。这首诗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
(1) 颈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2分)
▲ ▲
▲ ▲
(2)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4分)
▲ ▲
▲ ▲
(3) 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末句。(4分)
▲ ▲
▲ ▲
【参考答案】9﹒(1) 主人公有志而无奈,多病的自身困难加剧他的归隐之念,百姓流亡的疾苦唤回他的济时之心,刻画了一位有志而无奈、甘窃位苟禄、进退两难的官员(诗人)形象。(意对即可)
(2)①感叹别后时光易逝、境况萧索;②感慨国家及个人的前途无法料想而忧愁,情绪低沉暗淡;③抒发一个清直官员有志无奈的的思想矛盾和苦闷;④感激友人的问候关念,亟盼他来访(意对即可)
(3)末句以景结情(以景作结)。“西楼望月”, 望月怀人,借月光来传递相互关照之情,盼望对方来访;“几回”,说明盼友为时之久,心情之切;“几回圆”,用月轮的缺而复圆寄托盼望朋友团圆的拳拳之心。(意对即可)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 (韩愈《师说》)
(2)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谁得而族灭也? (杜牧《阿房宫赋》)
(3)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而又何羡乎! (苏轼《赤壁赋》)
(4) ▲,砯崖转石万壑雷。 (李白《蜀道难》)
(5)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 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
(7)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8) ▲,熟读而精思。(孔子《论语·宪问》)
【参考答案】10﹒(1)师不必贤于弟子 (2)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3)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4)飞湍瀑流争喧豗
(5)乱石穿空 (6)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7)醉翁之意不在酒(8) 循序而渐进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 14 题。
最佳配偶
斯蒂芬·麦克勒[美]
我走进办公室,跟笑容满面的布列乔先生握了握手。跟我相比,他衣着十分讲究。他手里在搬弄着一沓纸,就像在搬弄着一沓煎饼。
“我相信,你一定会对她十分满意。”他说,“她可是我们用求同计算机,从符合推选条件的一亿一千多万美国妇女中挑选出来的。我们按种族、宗教、人种、生活地区,对这些妇女进行了分类……”
“好,来啦……”他说着,像魔术师那样“砰”的一声把通向隔壁房间的门忽地打开。本来我心里就像揣了只兔子,怦怦直跳,这时就更手足无措了。
说真的,她长得很标致。真的,漂亮极了!
“沃克先生,这是蒙大拿州拉芬湖的邓菲尔德小姐,这是纽约的弗兰克林·沃克先生。”
“就叫我弗兰克好了。”我唯唯诺诺,显得有点紧张。她确实太美了!您不妨想象一下。
布列乔刚走开,我们就聊了起来。
“您好!我,我,我对计算机为我选中的您,感到十分称心。”我竭力想把语调放温和些。也许,把她称为计算机选中的人,她一定不高兴。“我是说,我对结果感到满意。”
她莞尔一笑,露出了一排整齐的牙齿。
“谢谢您,我也是。”她腼腆地说。
“我,31岁。”我唐突地冲口而出。
“我知道,这些全都记在卡片上。”
这场谈话似乎就要这样结束了。卡片上什么都介绍得清清楚楚,所以确实没什么好谈了。
“今后打算要孩子吗?”她先找了个话题。
“当然,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正合我的意,这记录在卡片上的未来计划一栏,喏,就在那儿。”她指点着说。
我这才注意到我手中那一扎文件似的东西,第一页上贴着一张国际商用机械公司的计算机卡片,卡片上印有关于邓菲尔德小姐的重要数据。显然,她手中的那一扎“文件”是关于我的……于是,我们各自审视着自己手中的“文件”。
“文件”里说,她喜欢古典音乐(记录在兴趣爱好与生活习惯栏)。“您喜欢古典音乐?”
“对,比任何东西都喜欢,另外,我还收藏着弗兰基·拉尼歌曲的全部录音。”
“这倒是红极一时的歌唱家。”我赞许地附和道。
我俩的目光继续在字里行间浏览着。我注意到,她爱好看书、看球赛、睡觉时爱把窗户关上、养狗、养猫、养金鱼、爱吃用意大利香肠做的三明治、将来要送孩子上私立学校、住在郊外、参观美术展览馆……
她抬起了头:“我们所有的爱好都很一致。”
“毫无两样。”我加上一句。
我又读了标题为《心理状况》的记录:她生性羞怯,不爱争论,属于贤妻良母型。
“我很高兴,您既不抽烟又不饮酒。”她满意地说。
“是的,我与烟酒无缘,只偶尔喝点啤酒。”
“栏目里没有提到啊。”
“哦,也许没写上,这是我的疏忽。”我希望她不会放在心上。
我们终于各自看完了手里的“文件”。最后她说:“我们俩非常相像。”
我和爱丽丝结婚整整9年了,已经有3个孩子,两男一女。我们住在郊外,听着古典音乐和弗兰基·拉尼的录音。我俩最后一次争吵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所以早被我忘得一干二净。在每一件事上,我俩几乎都能步调一致。她是一个贤妻,我也可以算是个好丈夫。我们的婚姻真是完美无缺。
眼下,我却盘算着下个月就去离婚。这种日子我再也过不下去了!
11﹒概括这篇小说的主题。(4分)
▲ ▲
▲ ▲
【参考答案】11﹒这篇小说借助一个婚姻故事告诉我们:被简单地贴上标签从而变成扁平的标签人,过着乏味的、已经计划好的生活,只会让人沉闷窒息。(2分)启示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应抛弃机械的、程式化的生活,还原人的鲜活生动的本性,重新回到多层次多角度的、可期待、可变换的世界中去。(2分)(意对即可)
12﹒小说中画线句强调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 ▲
▲ ▲
【参考答案】12﹒强调了两人的“相像”“一致”。 (1分)①突出两人惊人的“相像”和“一致”,为结尾打算离婚埋下伏笔; (1分)②呼应标题,如此“相像”“一致”正是一般人所认为的最佳配偶;(1分)③与打算离婚的结局构成极大反差,深刻地揭示出小说的主题。(1分)(意思对即可。)
13﹒“我”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人物,性格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 ▲
▲ ▲
【参考答案】13﹒①性格内向,拘谨羞怯。相亲时的语言和心理活动可以看出他这一特点;②爱好广泛,追求生活品质,有良好生活习惯。从“我们所有的爱好都很一致”“毫无两样”等语句,可推知“我”的性格爱好与邓菲尔德小姐相同;③潜意识里有对机械的程式化的生活的反抗,以及对生动鲜活的生活的向往。从“我”想离婚就可以看出。(每个要点及分析2分)(意对即可)
14﹒这篇小说的结局有欧亨利式结尾的特征,有人认为这样安排比较好,请对其作一探究。(6分)
▲ ▲
▲ ▲
【参考答案】14﹒这样的结局,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式的结尾:①从情节上看,两个人虽然经电脑配对,“非常相像”,但彼此过于熟悉,谈论毫无新鲜的话题,无趣无聊,已经暗示出这种婚姻的乏味,所以两个人最后的分手也在情理之中。(2分)②从表达效果上看,前面的叙述平淡无奇,直到最后才给读者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局。这样写,能增强小说的戏剧性,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增强文章的感染力。(2分)③从主题表达上看,这样的结局与前边的情节构成极大反差,更能引人深思,深刻地揭示出小说的主题:机械的、程式化的生活是令人生厌的,多姿多彩才是有趣味的生活状态。(2分)(意对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 题。
香道·人道·天道
俞天白
①香道、茶道、花道,被中国历代文人称为“雅事中的雅事”。但茶道与花道传承之时,香道却被冷落了。
②香道源于人道。环形香、线香、粉香等本就与生活十分密切。奶奶念经要点佛香,父亲驱除家中秽气要点线香,我读唐宋诗文时也与香道雅韵不期而遇。像“焚香入兰台,起草多芳言”(李白),像“闲吟四句偈,静对一炉香”(白居易),还有“欲知白日飞升法,尽在焚香听雨中”(陆游)等等,都是。香是中国人生活的组成部分。
③中国的香文化随着祭祀祖宗、奉天敬神就开始了,并逐渐成为文人的独特爱好。如屈原的《离骚》,还有孔子《漪兰》之曲的形成传说等。至唐代,香文化更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唐代是一个逐渐重视人的时代,强调人的价值的自我实现。在初唐日渐勃兴的文学风气推动下,品香有燃、熏、置、煮、佩等多种方式,并被赋予了三种境界:得气、得神、得道。香文化也从闻香、品香而形成了由闻香、赏烟、养生、悟道等组成的完整的香道体系。同时人们把对香的品味提升到了衡量人品的标准,“闻香识人”,沉香也就成了高尚德行的象征。
④沉香被称为“香中之王”,是中国文人香的基本原料。人们爱沉香不是因为《本草纲目》中所说“片值万钱”,而是从“形而下者是谓器,形而上者是谓道”的角度来重视的。沉香树并不香,香的是它的树脂,但这树脂只在刀砍斧伤、雷电摧残后,入土、入水历尽艰辛中,才由天地孕育成奇香。人们自然把它视作天地灵物。
⑤香对人的精神境界和生活质量有提升作用,这早已成为人类的共识。英国作家吉卜林说:“人的嗅觉比视觉、听觉更能挑动人们细腻的心。”作为嗅觉文化的香道,它的深度及美学价值,超越了民族、地域,最易为人理解和接受,最能引发人们共鸣。今天世界所有名贵香水,多少都加了从沉香中提取的精油。
⑥香道也是天道,是“禅意”。《楞严经》纪录高僧围绕沉香与佛对答,香严童子的回答是,“此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著,来无所从(踪)”。无独有偶,这种禅意也出现于诗人陈与义的《焚香》诗中:“明窗延静昼,默坐消尘缘。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在这种境界里,香味不是从木中来,不是从火中来,也不是从空中来,更不是从烟中来,而是从心中来。这“心”,就是人的本真。正因如此,《圣经》里有沉香树是上帝亲手所栽的叙述,佛教把沉香当成敬佛圣品。
⑦中国哲学始终认为,天人合一是人类最理想的生存、发展境界,也是人类共有的一个“梦”。中国香道,为梦想成真提供了一种可能。
(有删改)
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6 分)
▲ ▲
▲ ▲
【参考答案】15﹒①首先,指出作为雅事之一的香道被人冷落;②然后,阐述香道与人道、天道的关系;③最后,指出香道为人类梦想的实现提供可能性。(意对即可)(每点2分)
16﹒作者认为“香道源于人道”,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6 分)
▲ ▲
▲ ▲
【参考答案】16﹒①香与生活的关系很密切,就连清洁空气也会用到香;②无论是祭祀祖先还是礼佛敬神,都离不开香;③香是中国文人的独特爱好,写作时离不开香,作品内容也涉及到了香道雅韵;④在强调人自身价值的唐代,香文化逐渐发展成“香道”。(意对即可)(答对三点即可给6分)
17﹒第⑦段中作者认为“中国香道为梦想成真提供了一种可能”, 请联系全文分条概括其理由。 (6 分)
▲ ▲
▲ ▲
【参考答案】17﹒①香道与生活关系密切,无论是日常的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有香道的存在;②香道与精神(德行)也有密切关系,人们把对香的品味提升到了衡量人品的标准,“香”成了高尚德行的象征;③香道对人的精神境界和生活质量有提升作用, 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能引发人们共鸣。香道的深度及美学价值,超越了民族、地域,最易为人理解和接受;④香道也是天道,与禅意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意对即可)(答对三点即可得6分。)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大黄鸭”的设计者是荷兰艺术家霍夫曼,其作品都有一共同特点,大。有人认为霍夫曼的设计毫无新意,没有价值。但他觉得:在一件很大的艺术品面前,不管什么人,都同样渺小。自我消失了,可以让你重获自由,人与人就会变得平等。无论在哪展出,他都有自己的规矩:每只大黄鸭都在当地制造,从不离开水面。“我们需要保持简单。”许多商家都视其作品为最佳的广告牌,但霍夫曼却一一回绝,即便是主办地也得不到关照。与大黄鸭有关的唯一“商业活动”是:现场发售1000个微型黄鸭,为帮助精神疾病患者的慈善基金会筹款。他说:“我只做自己相信的事,从来不妥协牺牲,不然就会沦为广告的工具,这无异于自杀!”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参照江苏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篇2: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语文广州市2014届高三年级调研测试语文
广州市2014届高三年级调研测试
语 文
2014.01
本试卷共8页,六大题,共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肄业/肆扰 懈怠/亵渎 押解/浑身解数
B.聒躁/恬静 咯血/炮烙 中肯/一语中的
C.戳穿/杀戮 希冀/契约 咀嚼/咬文嚼字
D.国粹/荟萃 悭吝/信笺 拓本/落拓不羁
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梁启超先生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的学问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真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他还是一个有赤子之心的人,没有成见,不执拗,只要对中国有好处,能促进中国发展的事物,他都能接受。他系统地研究了中西优秀文化,提出的许多关于社会发展的见解,至今还被认为是不经之谈。我们应该全面研究梁先生的思想,进而吸取其中的精髓,发扬光大。
A.包罗万象 B.执拗 C.不经之谈 D.进而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要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除了重视宣传教育外,还需依靠加强行人过马路的设施、科学设置红绿灯间隔时间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B.西方某些国家宣布,为防止官方通讯、私人通讯以及其他各类型通讯不再受其他国家的监听,他们将联合建立一个安全的电子通讯体系。
C.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的专家评委,对部分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的选手赞不绝口,认为本届金钟奖竞赛水平高,选手的发展值得期待。
D.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广州城区周边不少古村落引入现代城市管理模式,面貌焕然一新,但原本的乡土味也或多或少被冲淡了。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眼睛的近视可以用眼镜或手术来缓解,但是视野的近视并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 。 。 , 。 。 ,那么总有一天你平静的生活就会被外界的变化打破。我们这只“井底之蛙”,也就不得不因患了视野近视症而被社会淘汰。
①只是这样的日子对外面世界变化的反应与感受也是极其微弱的
②周而复始、机械、单一的城市生活,让我们对世事发展变化缺少思考,患上了“视野近视”病
③这种视野的近视让我们自己成为了城市的“井底之蛙”都全然不知
④不管你愿不愿,外面的世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这样的变化迟早会影响到你
⑤如果你不具备广阔的视野,提前解读社会的发展趋势,为自己的未来积极准备
⑥过“井底之蛙”的日子,是舒服且没有太多烦恼的
A.③②①⑤⑥④ B.②③⑥①④⑤ C.③⑥②④①⑤ D.②⑥③④①⑤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游千山记
程启充①
千山在辽阳城南六十里,秀峰叠嶂,绵亘数百里。东引瓯脱②,南抱辽阳,蓊郁而时有佳气。予丙申迁盖州,道出辽阳,乃与同志徐、刘二子游焉。
南折入山,数里,抵祖越寺。路颇峻,稍憩于寺之禅堂,乃登万佛阁。阁在山半,缘崖旋转,越飞梁而入。凭栏四望,天风泠然,因宿于寺。时戊子日也,循东山,望螺峰,附太极石,入岩涧。俯看万佛阁,已在下方矣。自一览亭迤西而北,入龙泉寺。晡时,往香岩寺,乱溪而东,岩壑窈窕。
明晨,寺僧设斋,乃行,憩大树下。人境空寂翛然,有遗世之想。东峰危险,徐、刘二子浮白③引满,其间适有吹笳者,声振林樾,闻之愀然。自龙泉至此,二十余里,陡绝洿陷,悬崖怪石,后先相倚,抚孤山,瞰深壑,奇花异卉,杂然如绣。
翼日,晴霁,登中峰,顾瞻京国,远眺荒徼,山海混茫无际。数息,抵仙人台,峭壁断崖,北隅以木梯登望之,股栗。健者匍匐而上,有石枰,九仙环弈焉。自仙人台寻中会寺,入溪,穿石,荆棘塞路,不可杖,径仅容双趾。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摘山花以诗赠余,余亦倚声和之。坐石上,一老进麦饼。值饥,食之厌,问其姓氏,笑而不答,乃至寺。行几二十里,因惫,坐僧房。久之,乃自中会反祖越。
回望诸峰,如在天上矣。兹山之胜,弘润秀丽,磅礴盘结,不可殚述。使在中州,当与五岳等;僻在东隅,高人、游士罕至焉。物理之幸不幸,何如也?昔柳州山水以子厚显,予之劣陋,弗克传其胜,姑撮其大概如此。
(选自《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有删改)
【注】①程启充,明代正德进士,曾任御史、江西按察使,后被人诬告,贬戍抚顺、盖州等处十六年。②瓯脱:泛指边界。③浮白:满饮。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阁在山半,缘崖旋转 缘:边缘
B.值饥,食之厌 厌:满足
C.弘润秀丽,磅礴盘结,不可殚述 殚:尽
D.弗克传其胜,姑撮其大概如此 克:能够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乃登万佛阁 寺僧设斋,乃行
B.健者匍匐而上 自一览亭迤西而北
C.有遗世之想 余亦倚声和之
D.北隅以木梯登望之 昔柳州山水以子厚显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
B.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
C.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
D.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千山毗邻辽阳城,地处边界,山中草木繁盛,作者携下属徐、刘二人取道辽阳上山。
B.位于龙泉寺的万佛阁,从半山腾空而出,气势磅礴,游人凭栏远望,顿觉寒风四起。
C.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描述游览千山的全过程,突出了千山“险峻秀丽”的特点。
D.作者运用平实质朴的笔法,细致地描绘了千山的自然之美,抒发了个人的豪情壮志。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其间适有吹笳者,声振林樾,闻之愀然。(3分)使在中州,当与五岳等;僻在东隅,高人、游士罕至焉。(4分)(2)文中的“千山”触发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感叹,两者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其中两点。(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采桑子
欧阳修
残霞夕照西湖①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②凉生。莲芰③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注】①指颍州西湖。神宗熙宁四年,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官,回到颍州私第居住。
②轩槛:长廊的栏杆。③芰:指菱。
作者通过多种感官描写“西湖好”,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4分)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3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2)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3)人生代代无穷已, 。 ,但见长江送流水。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文艺作品不能简单“娱乐化”
杜学文
①全球化、现代化、一体化、市场化、信息化……现在这类表述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专家们如果在自己的演说、文章中不讲上几个什么“化”,似乎就没有水平,跟不上时代。我不是说这样就不对,而是说,要什么什么化,也得具体研究一下内容,不是什么东西都能“化”。比如娱乐,就应该慎提“化”。
②其实,现在娱乐化也是一个热门的词,其针对性也许是有所指的。一种是因为我们的文艺作品往往有主题先行的弊病。很多人总是说,我们搞一个什么样题材的作品,这往往就是一个事先设定的概念,就可能缺乏从生活出发的生动鲜活,结果使作品变成一种说教,没有感人的细节、性格。如果文艺作品不感人,缺乏吸引力,失败也是常理之中的。所以,有的人就强调,文艺创作应该有娱乐性,要娱乐化。如果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娱乐化,我以为还有一些规律性的意义。因为其出发点是解决创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过还有人是从经营的角度讲的。认为文艺作品也是一种商品,要进入市场,如果没有娱乐元素,就不可能有很好的市场效应。所以,他们说,要娱乐化。强调文艺作品要有娱乐元素,我觉得不能算错。艺术本来就有娱乐的意义,说要有娱乐性,是为了让人更好地接受。比如接受美学就是专门研究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等问题的。这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研究。但是,如果娱乐要实现“化”,就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了。
③所谓“化”,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多义的词。不过什么什么化,是使什么成为、变成什么的意思。比如,现代化,就是说要使什么成为具有现代特性的东西。相应地,娱乐化,也就是要把缺乏娱乐特性的文艺作品变成充分的娱乐状态。化,具有一种全面性、普泛性的意义。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娱乐就不能化。
④首先,从艺术的本质来看,艺术是对人类情感世界的形象表达。虽然由于其生动性、形象化,使艺术具有一定的娱乐性,但娱乐并不是最核心的品格。如果片面强调娱乐化,就会消解人类情感,使之浅薄、浮躁,而丧失神圣和庄严。其次,从艺术的类型来看,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有不同的审美追求。悲剧当然就难以娱乐化,即使是喜剧,也有其深刻的批判意义,并不仅仅是用来娱乐的。再次,从艺术作品的传播来看,并不是娱乐元素多,其传播面就越广。相反,很可能是其艺术品格高,其市场价值才可能越大,传播才会更长久。当然,我们也不否认,一些具有很好的娱乐特性的作品可能会取得更高的收视率、票房和版税。但就文艺作品而言,不能简单地强调娱乐化。
⑤文艺作品要进入市场,就必须表现出独特的艺术品格,强调作品对人类情感和社会生活的生动表现。对艺术作品不能简单强调经济回报,在考核时不能只看作品的收视率、票房等经济效益,更要看其社会效益。我们一直强调的,就是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如果我们不再提娱乐的“化”,许多艺术领域的问题可能就会得到解决。
(选自《文艺报》2013年9月4日,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专家们喜欢在自己的演说、文章中讲上几个“化”,这是跟上时代、体现专业水平的表现,俨然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种潮流。
B.文艺作品如果存在主题先行的弊病,就可能会缺乏从生活出发的生动鲜活,这样就会使作品变成一种说教,没有感人的细节、性格。
C.艺术不可否认有娱乐的意义,从接受美学角度认真研究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等问题,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接受艺术的娱乐性。
D.文艺作品应该具有一种全面性和普泛性的娱乐意义,但一味强调文艺创作应该具有娱乐性,要娱乐化,就会忽略艺术的核心品格。
E.进入市场的文艺作品要强调对人类情感和社会生活的生动表现,重视展现其独特的艺术品格,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13.关于艺术作品的娱乐化问题,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尽管全球化、现代化、一体化、市场化、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但文艺作品的娱乐化需要慎重。
B.要把普遍缺乏娱乐特性的文艺作品全面变成充分的娱乐状态,这种娱乐“化”的趋势是值得肯定的。
C.喜剧虽然和悲剧艺术类型不同,审美追求也不同,但同样具有深刻的批判性,不仅仅是用来娱乐的。
D.娱乐元素多的作品,可能会取得更高收视率、票房和版税,但要传播得更广更久,不能只靠娱乐化。
14.“现在娱乐化也是一个热门的词,其针对性也许是有所指的”,其中“所指的”是什么?(4分)
15.以戏说历史为主要题材的“戏说剧”风靡荧屏,为了“以古娱今”,创作者随意更改历史,在古代事件中滥加现代元素,内容荒诞,让观众看后哭笑不得。请结合文意,以“戏说剧”为例,分析文艺作品为什么不能简单“娱乐化”。(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l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
将 军
冯曙光
将军老了,年轻时的将军骑马挎枪打天下,这副英姿已成暮年的回忆。将军两眼昏花,还哆哆嗦嗦掉着残涎。若不是一座漂亮的小洋楼,没人相信他就是将军。
将军夫人过世多年。儿女是鹰,飞在天外。卫士长和护理人员陪伴他打发孤寂乏味的日子。他们立正,向他辉煌的一生敬礼;将军傻笑,胡乱地看他们一眼后坐到有太阳的地方搔头止痒。他们把将军看得很严,只让他在花园里活动。让他宁静地仰头看天以避免外界的刺激,偶尔也和将军搞点简单的体育锻炼,踢球折纸船什么的,但必须是在将军稍稍清醒的时候。完了他们组织学习,将军便在他们中间摸摸索索,拿起颠倒的报纸瞄瞄。
工作上的疏忽不是没有的,这一天,将军不见了。
天气很好,阳光、风、草叶上的水珠……不知是什么幻觉支配将军走出花园来到居民住宅区。一群孩子在草坪上追逐。将军便扒在栅栏上看他们玩耍。将军的痰水又掉了出来。
孩子们玩得很高兴,停下休息时看见了将军。男孩因为将军的模样判断他是疯老头,女孩不相信,于是他们来到将军的前面。
“老爷爷您在这儿看啥?”女孩试探地问。
这时将军的头脑突然变得清晰了,他回答得虽然迟钝,但孩子们听到了将军对他们的赞美:
“你们都是好孩子……”
“你有家吗?”男孩问。
将军指了指来路:“有。”
“您自己会回去吗?”女孩关切地问。
将军点点头,并笑。
“老爷爷,来和我们一起玩吧。”女孩到栅栏外把将军领到草坪上,将军异常激动。这是一个捉迷藏游戏,用手巾蒙住眼睛去捉站着不动的对方。按孩子们的规矩谁输了谁当马骑。
结果将军输了。
男孩便要将军趴下去。女孩坚决反对,扬言要告诉老师。这时将军趴下了,“骑,骑。”将军说。
男孩骑在将军身上,拧着将军的衣服让将军在地上爬。爬了一圈,将军开始喘大气,可还有一圈。这时卫士长赶到了,气愤地赶下孩子并严厉地训斥:“谁叫你这样做的!你知道他是什么人吗?他是一位将军!”孩子们愣住了。
“我要去告诉你的老师,要你向将军检讨!”卫士长十分严肃,他认为这是在给孩子们上历史课。
将军一点没有注意到卫士长的到来,还沉浸在他的欢愉中。这时另一个男孩反驳了:“我不相信他是将军,将军不是这个样子!”孩子们在电影和图书上看到过不少将军。卫士长无法向孩子们澄清这一问题,他只有耐心地对孩子们进行开导,然而这也绝非易事。
“他会打仗吗?”骑过将军的男孩扑到地上,很标准地向前运行。“啾啾”敌人的子弹射来,他一个翻滚随即倾起半个身子用冲锋枪“嗒嗒嗒嗒”向敌人射去一串子弹。整个过程无可挑剔。
卫士长不知该怎么收场。
“哼,我才是将军!”男孩得意洋洋地迈起方步。
在听到孩子的枪声后,将军慢慢地站了起来,比任何时候都站得挺直。卫士长发现,将军眼里有了硝烟、有了火光,将军的耳里炮声隆隆、马蹄声急。浩浩荡荡的大军踏起漫天尘土向西线挺进。于是,战斗在草坪上打响了。
将军大声发令:“七营长!”
卫士长木了,但马上反应过来:“到!”
“你营火速包抄石宝寨东路,堵住敌军增援。绝不许放过来一个敌人!”
“是!”卫士长转身跑去,绕了一个圈回来。
“肖国光!”
“到!”卫士长又站在将军面前。
“你部原地不动,等一师五师打响后迅速出击,夺下三号和六号高地!”
“是!”
战斗异常激烈,敌人仗着有利地形负隅顽抗。我军两次冲锋均被猛烈的炮火压住。敌人气势汹汹想从东路突围,这时传来肖国光夺下三号和六号高地的捷报,东路被死死卡住了。至此,敌军七个旅两个师全在我军枪口之下……
雄师百万气吞山河,将军又取得了一场大战的胜利,躺在了送来的担架上。
小男孩上前低下了头:“将军爷爷,您是将军。我错了。”
“不,……你也是将军……”将军的眼中滚出泪,合上了眼。
“敬礼!”
所有在场的人向将军举起了手。
(选自《中国微型小说名家名作百年经典》(第2卷),版,有删改)
16.请分点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4分)
17.小说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5分)
18.在小说中,我们既看到了将军往昔的叱咤风云,也看到了他眼前的年迈孤独。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英雄暮年这一生命现象的认识。(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小题。
一场跨越将近4的对话
——专访《天工开物古今图说》作者潘伟
明代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古代技术百科全书”。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潘伟以《天工开物》为线索,遍访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现场,编著《天工开物古今图说》一书。该书以大量的田野调查图文,融合历史考证与现实考察,展示了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在现代社会的生存状况,一经出版便广受各方关注。
下面是南方网对《天工开物古今图说》作者潘伟的专访。
主持人:在现今的工业化时代,您是如何产生编写这本《天工开物古今图说》的念头呢?
潘伟:写这本书一开始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80年代初期我在一个旧书摊里发现了一本《天工开物》的上集,是清华大学机械厂工人理论小组注释的,也没认真看,只是看插图,当时是学美术,觉得里面木刻版的白描很有趣,我就在书摊里买了回来。后来我偶尔发现我拍的一些照片跟《天工开物》的一些插图很相似,我才很认真地看这本书,就想能不能用现在的图片和文字和宋应星展开一场跨越将近400年的对话,所以这个想法应该是十年前就有了。
主持人:潘老师,其实您是十年磨一剑。您所有的闲余时间都花在这上面吗?
潘伟:几乎是的,但也不辛苦,因为做得好玩,不紧不慢的。按照现在的条件,比如一个出版社,找5个摄影师分布在全国各地,然后找两个写手一编就行了,一年可以做好。但是没有味道,因为几百年、上千年的生产方式不可能短时间拍好并考察明白。虽然能编出来,但做不到这样的书。
主持人:我们看到书中所提及的工具和手艺有一部分是现在仍在使用的,一部分就已经进了博物馆或成了陈列品。您在选取写作素材时有没有一定的标准?
潘伟:我的标准是:必须还用于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我是把那些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从明代400年前拉回到当代做一个物证,所以必须在生产现场。因此,成为陈列品的是少数,基本上我书上的工具还在用。因为我这本书是做给两种人看的,一个是专业人士,搞专业学术研究的人,给他提供一种物证。比如你写一篇论文、写一本书,这种农耕方式这种工具用在什么时候,用在什么地域,为什么要用,这几方面我在书中必须说清楚。同时我也写给一般的读者看,有人说这是科普的“公仔书”,可以给现在的孩子看,也不是很学术,但也不是光有趣。所以,必须要很认真地去考证每一个细节、每一件事、每一个工具。
主持人:每一件工具都要认真考证,这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写这本书是否需要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具体包括哪些?
潘伟:最基本的就是古文知识,首先要看得懂《天工开物》这本书,当然我本身是学中文的,这个还是有一定的基础。还包括摄影技术,这当然也需要。还有科技知识,包括一些物理、化学、农学上的知识等等,这个是我最缺的。因为涉及方方面面,不懂就要去查资料,去了解,一个是请教专业人士,还有查百科全书。有时候甚至为了一个问题、几句话,在网上或者在书店里面查阅大量的论文,去考证对不对。花的精力很多,但是写起来很简单。
主持人:这本书真可以称得上是您的心血之作。有人说,《天工开物》凝聚了古代中国农业文明的千年智慧,在现今农业文明逐渐远去,工业文明迅猛发展的环境下,写这样一本“溯古”的书,有何意义和影响呢?
潘伟:首先是记录上的意义,现在随着工业社会快速的增长,农业工具消失得也很快,可能我现在再去拍,有些东西已经开始消失了。还有,可以说是作为当代人的反思:我们的这种不消耗能源的耕作方式和现在消耗能源的机械化农耕方式——甚至用工业化生产方式来生产农产品,是否都是正确的?以前的是否都是落后的?
主持人:有人担心这类书的销量,您怎么看?
潘伟:出版社告诉我不用担心,他们已决定再版。据我了解,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的图书馆都把这本书作为推荐图书。
主持人:这本书真的非常有意义。您对网友读者们有什么期望?
潘伟:现在人人手头上应该都有一台照相机,每个人其实都可以做一点事情,把我们身边的事情记录下来,包括用文字、相片等方式,这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如果大家都像我这样去做,我们这一代人所见到的事情——各行各业——就不会流失,起码在影像上不会流失。挺有意思的,希望大家一起来做。
(选自南方网2月19日,有删改)
19.《天工开物古今图说》对《天工开物》的继承和发展分别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20.潘伟为什么能够完成这场“跨越将近400年的对话”?请说出三点理由,并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21.《天工开物古今图说》一经出版,就受到不同读者群的关注,如此强烈的反响说明了什么?请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下面是某市妇联对市民聘请家政服务人员原因的调查表。请根据表格反映的情况,补充文段中A、B、C处空缺的内容(不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原因
料理家务
照顾老人
看护儿童、护理产妇
目前你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原因
60.7%
20.6%
18.7%
将来你最有可能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原因
27.0%
52.1%
20.9%
从上表可以看出,市民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需求将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 A(不超过15个字)(2分), B(不超过15字)(2分),看护儿童、护理产妇的需求基本不变。当前该市不少家政人员通过了“护婴”“月嫂”课程培训,拿到了“护婴证”“月嫂证”,但无法上岗。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建议该市的家政培训机构 C(不超过15个字)(2分),提高上岗率。
23.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香雪中学文学社将在元旦举办以“红梅·怡心”为主题的现场作文大赛,比赛现场将设在学校的梅园。请你为学校的广播站撰写广播稿,鼓励同学参加比赛。要求:明确活动主题,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80个字。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校为学生提供了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机会,引发了学生们的热议。
有学生说,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好了,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有学生说,社会实践很有必要,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才能尽早融入社会。
有学生说,我的精力有限,学习时间很紧张,对我有帮助的社会实践我才参加。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广州市2014届高三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题号
考点
分值
答案
说 明
1
字音识记
3
C
chuō/lù,jì/qì,jué/jiáo。 A.yì/sì,xiè,jiè/xiè。
B.ɡuō/tián,kǎ/luò,zhònɡ。 D.cuì,qiān/jiān, tà/tuò。
2
词语使用
3
C
“不经之谈”,没有根据,不合情理的言论。用在此处,不合语境。A.“包罗万象”,指包括一切,形容内容丰富,无所不包,符合文意。 B.“执拗”,意为坚持己见,固执任性,符合文意。 D.“进而”,用于复句的后一分句,表示后一分句承接前一分句,强调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点,符合文意。
3
语病辨析
3
D
A.搭配不当。“加强”不能与“设施”搭配。 B.不合逻辑。“防止”与“不再”否定不当。 C.表意不明。“部分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可以理解成“部分美声唱法与所有的通俗唱法”或“两种唱法的部分选手”。
4
语言连贯
3
B
文段讨论的话题是“视野的近视”。第②句中“患上了‘视野近视’病”紧承前文,说明患上“视野的近视”的原因;第③中的.“这种视野的近视”紧承第②句,表明“视野近视”给人们带来的影响。第⑥句“井底之蛙”与第③句中的“井底之蛙”对应,深入讨论话题。第①句中的“这样的日子”指代第⑥句中的井底之蛙的日子,说明这种日子的特征。第④句明确说明世界的变化会影响到个人,“迟早”一词与第①句中的“极其微弱”对应。第⑤句中的关联词“如果”与后文的“那么”构成假设关系,提出预设的结果,收结语段。
5
文言实词
3
A
缘:沿着。
6
文言虚词
3
A
副词,均可译为“然后”“才”。 B.连词,表承接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 C.助词,“的”/代词,代“他”。 D.介词,“用”/连词,“因为”。
7
文言断句
3
B
(略)
8
内容理解
3
C
A.徐、刘二人非作者“下属”。 B.万佛阁在“祖越寺”而不是“龙泉寺”。 D.本文抒发的并非豪情壮志。
12
信息筛选
5
B、E
A.原文“似乎就没有水平”表推测,选项中误作必然,不符合文意。 C.“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接受艺术的娱乐性”,不符合原文,应该是“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接受艺术作品。 D.原文说的是,“化”具有全面性与普泛性意义,而不是“文艺作品”。
13
内容归纳
3
B
要把普遍缺乏娱乐特性的文艺作品全面变成充分的娱乐状态,这种娱乐“化”的趋势是作者否定的。
9.【翻译与理解】(10分)
(1)①这时候正好有吹胡笳的人,胡笳的声音震动林木,听起来让人感到忧愁。
[3分。“适”“愀然”各1分,大意1分。]
②(千山)假使在中原地区,应该与五岳齐名;(现在)(它)处在僻远的东部角落,志趣高雅、游历四方的人极少来到这里。
[4分。“使”“等”“隅”各1分,大意1分。]
(2)①千山风景险峻秀丽,却地处偏远;作者富有才华,却被贬远地,境遇悲凉。
②千山缺少名士的举荐,寂寂无闻;作者缺少赏识之人,仕途失意。
[3分。一点2分,两点3分,必须用自己的话概括,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千山位于辽阳城南面六十里,秀丽的山峰重重叠叠,延绵数百里。东边与边界接壤,南边环绕辽阳城,草木茂盛并且常常有好景致。我在丙申年间被贬盖州,取道辽阳,于是和志趣相投的徐、刘二人游览千山。
从南边迂回上山,走了数里,抵达祖越寺。路途颇为险峻,在寺庙的禅堂稍作休息,然后登上万佛阁。该阁处于半山,沿着悬崖顺势而建,穿过悬空的横梁而入。靠着栏杆放眼四周,寒风阵阵,于是在祖越寺过夜。当天是戊子日,我们顺着东山远望螺峰,沿着太极石攀登,走进岩石中的山涧。(从山涧)俯看万佛阁,已经在下方。从一览亭走弯弯曲曲的路由西向北而行,到达龙泉寺。晡时,前往香岩寺,一路上溪水曲折向东流,岩穴沟壑幽美深邃。
第二天早上,寺庙的僧人设斋宴,(我们用过斋宴)然后起行,(路上)在一棵大树下面休息。此处空旷寂静自由自在,(不禁)产生远离尘世的想法。东峰山势高险,徐、刘二人满饮后再斟满,这时候正好有吹胡笳的人,胡笳的声音震动林木,听起来让人感到忧愁。从龙泉到这,一共二十多里,山崖、深池到处都有,悬崖、怪石接连出现,靠着突出的山石,俯瞰幽深的沟壑,奇花异草,如绣锦一般到处都是。
第二天清晨,天刚放晴,(我们)登上中峰,回头看京城,远望荒凉的边界,山海浩瀚无边。多次休息后,到达仙人台,到处是陡峭险峻的石壁山崖,(在山崖)北边的角落用木梯登顶眺望,两腿战栗。强壮的人都要匍匐地爬上去,看到石头做的棋盘,(相传)九仙在这里围观、下棋。从仙人台往中会寺方向出发,绕过溪涧,穿过乱石,荆棘塞满去路,不能容下拐杖,路仅容双脚。一人(在前面)用布绑住前胸,让人从后面拉着,攀附着藤枝,侧着身子,在路上缓慢前行,非常危险。刘子先走,徐子和我相距几步,摘下山花赠诗给我,我也按照音律应和他。(我们)坐在石头上,一位老人请我们吃麦饼。刚好肚子饿了,我们吃得心满意足,问老人的姓名,他笑而不答,然后我们就到达中会寺。(到这)走了大约二十里路,因为疲惫,坐在僧人房间休息。过了很久,才从中会寺返回祖越寺。
回望各座山峰,(它们)都像在天上一样。这座千山的美景,温润秀丽,磅礴曲折,不可说尽。(千山)假使在中原地区,应该与五岳齐名;(现在)(它)处在僻远的东部角落,志趣高雅、游历四方的人极少来到这里。世间万物的规律是幸运还是不幸运,又是怎样的呢?以前柳州的山水因为柳宗元而显扬,而我地位低下、学识浅陋,不能使千山的胜景留传,姑且像这样粗略叙述它的概貌。
10.【古诗赏析】(7分)
(1)作者通过视觉、触觉与嗅觉等多种感官描写“西湖好”。①视觉上,作者看到残霞夕照,花草繁茂,岸幽湖平,月上云散,写出了西湖的美景;②触觉上,作者手触轩槛,感到清凉,微风拂面,倍感清爽;③嗅觉上,作者在晚风中闻到阵阵莲菱清香,沁人心脾,倍感惬意。
[4分。答出一种感观1分,对应分析1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2)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悠然闲适之情,超凡脱俗之情。
[3分。“喜爱”,1分;“悠然闲适”,1分“超凡脱俗”,1分。意思对即可。]
11.【名句名篇默写】(6分)
(1)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大块假我以文章(2)浩浩乎如凭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3)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4)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6分。每空1分。任选三句作答,多答的按前三句计分。凡多、错、漏字,该空均不给分。]
14.【理解分析】(4分)
①文艺作品主题先行使作品不感人、缺乏吸引力的弊病。
②作为一种商品的文艺作品,要进入市场,需要娱乐元素。
[4分。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15.【概念把握】(4分)
①从艺术的本质来看,娱乐不是艺术作品最核心的品格。戏说剧因为片面强调娱乐化,内容变得浅薄、浮躁,而丧失了历史剧本该有的神圣和庄严感。
②从艺术的类型来看,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有不同的审美追求。历史剧应该保持深刻的意义,并不仅仅是用来娱乐观众的。
③从艺术作品的传播来看,其艺术品格高,市场价值才可能越大,传播才会更长久。戏说剧艺术品格不高,即使一时风靡,终究难以长久传播。
[4分。一点2分,理由1分,分析2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16.【筛选信息】(4分)
将军与孩子们游戏;将军被小男孩当马骑;将军的战场记忆被唤醒;将军赢得众人的敬重
[4分。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17.【理解分析】(5分)
①将军在游戏前后不同表现的对比:游戏前,将军老态龙钟,神志不清;在记忆被唤醒后,将军腰板笔直、眼睛有神。通过这一对比,突出了将军曾经英勇善战的形象。(或:通过这一对比,突出了将军如今衰老糊涂、令人慨叹的状况。)
②小男孩在游戏前后对将军态度不同的对比:游戏前,把将军视为疯老头子,对他并不尊敬;游戏后,相信他是一位真正的将军,向他敬礼。通过这一对比,表现了将军曾经的英雄气概感染了在场的人,突出了人们对将军的崇拜敬仰之情。
[5分。任答一点即可。指出对比内容,1分;结合文本,2分;分析作用,2分。意思对 即可。]
18.【文意探究】(6分)
示例1:一个人的生命历程是不断变化的过程。哪怕像将军那样曾经叱咤风云,也会有年迈孤独的晚年;但只要年轻时努力拼搏过,绽放生命的灿烂,年老的孤独寂寞便不那么可悲。
示例2:任何人都会在衰败中走向年迈孤独寂寞。尽管岁月会无情地改变生命,尽管将军年轻时英勇豪情,却也在衰败中走向了年迈孤独寂寞。然而,崇高的生命理想不会因岁月的沧海桑田而式微,伟大的人生理想总能不断激励后来人,生命也因此而不同。
[6分。观点明确,2分;结合文本,2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19.【筛选信息】(4分)
“继承”体现在《天工开物古今图说》同样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记录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
“发展”体现在《天工开物古今图说》的图片不再是木刻版的白描,而是相机拍摄的实物照片;同时不再仅仅是记录,还将引起当代人的反思。
[4分。“继承”2分,其中“图文结合”1分,“记录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1分;“发展”2分,“相机拍摄”1分,“引起反思”,1分。意思对即可。]
20.【理解分析】(5分)
①潘伟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并深入思考。他能发现自己拍的照片与《天工开物》的图片很相似,并开始认真思考及研究。
②潘伟具有享受创作乐趣的心态。十年的创作历程虽然漫长,但亦因为“好玩”而不觉得辛苦。
③潘伟具有锲而不舍的创作精神。因为他用了十年时间专注考察和拍摄。
④潘伟具有细致严谨、追求完美的创作态度。他对于书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件事、每一个工具都认真考证,遇到不懂的就去查资料,请教专家。
⑤潘伟具备相关方面的知识,在古文、摄影技术、科技知识等方面都有一定水平。
[5分。答对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其中观点概括1分,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
21.【文意探究】(6分)
①图文并茂,吸引读者;②引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③唤起了人们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感;④促使人们反思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生存状况。
[6分。答对一点2分,两点4分,答对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22.【图文转换】(6分)
A:料理家务的需求大幅减少[2分。内容,1分;程度,1分。]
B:照顾老人的需求大幅增加[2分。内容,1分;程度,1分。]
C:顺应市场,调整培训课程[2分。内容,1分;连贯,1分。]
23.【连贯得体】(6分)
示例:亲爱的同学们,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了丰富课余生活,为了展现同学们的才华,我校文学社在元旦举行现场作文大赛,主题是“红梅·怡心”,地点在学校的梅园。才华横溢的你,会放弃这次崭露头角的机会吗?来吧,在红梅树下,书写你与红梅的故事啊!
[6分。主题,1分;时间,1分;地点,1分;鼓励参赛,1分;修辞手法,2分。]
24.【写作】(60分)
篇3:届高三上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届高三上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作为“湘阴三郭”,郭嵩焘、郭焘、郭焘兄弟三人在历史上 ,皆为杰出人物;又是 ,各有所长。探究他们的成长道路,不能不追溯其家世 与家庭教育。
A. 并提 春花秋月 渊源 B. 并称 春兰秋菊 渊源
C. 并提 春兰秋菊 源远 D. 并称 春花秋月 源远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 我们呼唤,在现实生活中能有更多像鲁迅先生这样的人,为了民族的未来而思考,而奋斗。
B. 内无余钱剩米,外无豪友强援,衣食不继,生计成忧,在生存和生活两方面,唐伯虎已被逼至悬崖边。
C. 一条大河从村边奔腾而去,雪白的浪花激荡涌起,宛如白玉般地迸溅开来,滋润了整个村子。
D. 这些带着本乡土产去贩卖的车子,往往成群成帮,队伍拉得老长,道上飞扬的尘土是他们的旗号。
下列句子中,与上句“楼台遗迹留丹火”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
A. 秋高鹰隼傍霄抟 B. 九流争赴水萦蟠
C. 几处溪山存旧物 D. 江汉回波散翠澜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如果春天是希望,那么,夏天便是绸缪,秋天便是品格,冬天便是抗争。 。 ; ; ; ; ,人类将始终是幻想国中的美丽而无用的幼芽。
①没有希望,便没有欲念,便不会有行动
②没有品格,便没有纲纪,行动便常常误入歧途
③于是,如果只有春天,仅仅有希望
④没有绸缪,便没有韬略,行动便失之于盲目
⑤没有抗争,便没有在痛苦中的最后冲刺,便可能一事无成
⑥希望、绸缪、品格和抗争,是人类摆脱命运束缚的必备四品
A. ⑥②⑤①④③ B. ③①④②⑤⑥
C. ⑥①④②⑤③ D. ①②④⑤⑥③
A.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B.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C.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 欲知别后思今夕,溪水东流是寸心。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吴保安,字永固,河北人,任遂州方义尉。其乡人郭仲翔,即元振注从侄也。仲翔有才学,元振欲成其名宦。
会南蛮作乱,以李蒙为姚州都督,帅师讨焉。蒙临行,辞元振。元振乃见仲翔,谓蒙曰:“弟之孤子,未有名宦。子姑将行,如破贼立功,某在政事,当接引之,俾其薄俸也。”蒙诺之。仲翔颇有干用,乃以为判官,委之军事。
至蜀,保安寓书于仲翔曰:“幸共乡里,素未谋面,而心常慕仰。侧闻吾子急人之忧,不遗乡曲之情,忽垂特达之眷,使保安得执鞭弭,以奉周旋。是吾子丘山之恩,即保安铭镂之日。”
仲翔得书,深感之,即言于李将军,召为管记。未至而蛮贼转逼,李将军至姚州,与战破之。乘胜深入,蛮覆而败之。李身死军没,仲翔为虏。蛮夷利汉财物,其没落者,皆通音耗,令其家赎之。保安既至姚州,适值军没,迟留未返。而仲翔于蛮中,致书于保安曰:“永固无恙。顷辱书未报,值大军已发。深入贼庭,果逢挠败。吾今在厄,力屈计穷。而蛮俗没留,许亲族往赎,求绢千匹。愿足下早报吾伯父。宜以时到,得赎吾还。使亡魂复归,死骨更肉,唯望足下耳。”时元振已卒,保安乃为报,许赎仲翔。乃倾其家,置绢千匹,赎之。
(选自《新唐书吴保安传》)
【注】元振:郭元振,唐朝名将,宰相。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帅师讨焉 帅:率领
B. 俾其薄俸也 俾:使,让
C. 蛮覆而败之 覆:遮盖
D. 殆非人也 殆:几乎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侄:父亲的亲兄弟的孙子,即堂兄弟的儿子。
B. 孤子:即孤儿,少年丧父者或幼无父母者。
C. 乡曲:思乡的曲子,如《杨柳曲》《梅花落》等。
D. 鞭弭:马鞭和弓;执鞭弭,意指在部队建功立业。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仲翔颇有干用,乃以为判官,委之军事。
(2)仲翔亲庐其侧,行服三年,德保安不已。
4.结合全文,概括两件感恩回报的事情。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薛秀才南游
许浑
姑苏城外柳初凋,同上江楼更寂寥。
绕壁旧诗尘漠漠,对窗寒竹雨潇潇。
怜君别路随秋雁,尽我离觞任晚潮。
从此草玄注应有处,白云青嶂一相招。
【注】草玄:淡于势利,潜心著述。
1.请找出前三联中表明季节的词语。这些词语还有什么作用?
2.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四、名句名篇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风霜高洁,__________,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4)__________,恐年岁之不吾与。(屈原《离骚》)
(5)顺风而呼,___________,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博学而笃志,_________,仁在其中矣。(孔子《论语》)
(8)苟利国家生死以,__________。(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草根画家
张虎生
①初见虹先生作画,是在南艺后山坡的香樟树下。午后的春阳,温煦可人。香樟树高大丰茂,嫩绿的新叶,层层叠叠伸展开来,翡翠般灿烂。周围围着不少人,几个石墩,一块大石板,权作画案,中央端坐着的,便是久闻大名的虹先生。看客总是抑制不住兴奋,又正值各种植物传递春信的当口,尤其头顶这棵香樟,招摇的香气,靡靡洒洒,迷人到醉。虹先生却入了禅定,唯见一支画笔,游走在一柄阔不盈尺的宫扇上,细细沙沙,旁若无人。虹先生的笔端,蘸上了一点点的红,非灯笼的艳,也非辣椒的火,而是红里晕着些微藤黄,似有似无,有点日出时那份辉煌。朱砂啊!有人低声道。话音刚落,老干虬枝,嫩蕊点点,一枝雪里红梅,亭亭玉立,于空渺的洁白处,盎然地妙曼地生长出来。自然又是一阵惊呼。有数人同时请教:此画可卖?虹先生没搭话,持着扇柄,反反复复地揣摩,这才落款、钤印,印不大,仅一个字:虹。
②“舒服了!”画家自言自语道。
③自此,看虹先生作画,就成了我期待的享受。虹先生五十开外,素朴少言,随身一只极普通的塑料袋,盛着他心爱的文房四宝。衣香鬓影的大街上,薄裳轻履,提着塑料袋的虹先生,是如此不合时尚,一副三四十年前小厂会计的模样。的确,不但衣着,连内心,虹先生都秉持着逝去甚远的老旧格调,譬如远离烟酒,甚至连茶都不碰,再隆重的场合,也永远是清水一杯。无疑,幼时父辈们遭遇的冲击,成年后供职单位的散落,铸成了一道坎。然而,正是诸种不幸,将少年的朦胧憧憬,孕育成长达三十多年的水墨浸染。虹先生一路拜得诸派名师,积下满腹画稿,才有了今日出手便得的古雅和磅礴。
④前几日,我随众人去东郊虹先生的一间大房子,那里,桌子大,纸笔大,自然气势也大。上午,旭日东升,满室堂皇,铺纸濡墨后,虹先生案前立定,手握毫管,目视远方,那凝思运筹的架势,如同一位出征将军,即将跃马万重关山。众人屏息,只见虹先生指尖一抖,再一沉,三下两下,画面右下处,一块巨石悄然出世。下面将发生什么,还是个大大的悬念,但以石垫底,这画,就有了足够的底气,有了坚实的依傍。果然,说有河,就有了流觞曲水,说有山,就有了叠翠峰峦,然后,光也来了。光明,一个古今向往的词,在虹先生的笔下,在远山的峰巅,隐隐绰绰的,露出一个不大的半圆。毫尖墨本就不多,虹先生再伸进笔洗里轻濯一番,澹淡的水墨,化作云漪,渐次晕散开来,连绵不绝如缕,而先前留着的辐条状三两束空白,陡然的,就直射下来,分明是佛光乍现。众人掌声响起,都眼巴巴地望着虹先生,盼着他继续演绎眼前的天地塑造。虹先生沉默不语,双眉微锁,几乎一寸寸地在画上扫描,检验作品的姿态,真如古板顶真的会计,熟悉他的人都在等待那一句“舒服了”。
⑤千百年来,山水写意,云闲人淡,貌似玩物怡情,实则是心神运化:点染勾勒间,现实的种种块垒顷刻消融,若化作林中月石上泉,便更成就了无眠梦中的壮阔波澜。
⑥虹先生签着几家画廊,还是几家画院的艺术总监,但于他,唯有画画,才实实在在得要紧。画廊的画卖了,虹先生得随时提供作品,他戏称四处赶活为“补墙”。有人为他抱屈:人家画廊老板几年工夫,就有房有车了。他答道:人家老板也难的。朋友约请,社区相邀,他一律慷慨应允,非但分文不取,而且及时周到……这样干净的人,我生怕带给他哪怕一丝的烦扰。每次看虹先生作画,我都默不作声;每次同行,我都故意落后几步。望着人流中他清朗的背影,不知怎的,想起罗大佑的一句歌词:孤独的孩子,你是造物的恩宠……
1.下面两个句子分别表现了虹先生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1)“舒服了!”画家自言自语道。
(2)虹先生沉默不语,双眉微锁,几乎一寸寸地在画上扫描。
2.文中第④段画线部分描写虹先生作画的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3.请简析文中“我”对虹先生这一形象刻画的映衬作用。
4.请探究虹先生这一形象的深刻意蕴。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
①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的智力,而智力能带来巨大快感。如何拿智商来作乐,读书便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只要付出一个汉堡的钱,便可以得到一个作者在那段岁月所有的心思。国际阅读率比较研究显示,当下韩国国民人均阅读量约为每年11本,法国约为8.4本,日本约8.5。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当孩子稍稍懂事时,几乎每一个母亲都会严肃地告诉他:书里藏着的是智慧,这要比钱或钻石贵重得多,而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
②世间有两种快乐,第一种是因为无知,第二种是因为彻悟。无知的人,每天无忧无虑,什么都不想。他们做的事,干的活,只是为了吃饱喝足。这种简单而无知的快乐,就像是动物,为了生存而生存,不需要复杂的思维和智商,更不会去主动获取新的知识。而彻悟,是因为读过一些书,经历一些事,心境发生改变,生命变得更加有质感。正如周国平所言,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所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③书,像一扇门,透过这扇门,你可以看到别人每天都想了些什么,他们如何总结这个世界,又如何想象另一个世界。读书,不是要醍醐灌顶瞬间涅,追求人生的大和谐,而是要去知道,你这次与作者会在哪里会合,又会在哪里分开,会在哪里产生共鸣,又会在哪里产生分歧。一本书不一定能让你走出困境,不过至少会让你知道,从古到今跟你有同样烦恼,并且同样在寻找答案的人有很多,你并不孤单。
④我们小时候读的书,如同小时候吃的饭,一时半会儿看不出什么,直到成年后,前者成为了我们的精神,后者成为了我们的骨血,两者都融入到我们的每一个细胞。我们的气质,大多藏于读过的书中,读书就像一把把开山刀,每每拿起来挥舞,就能在你内心开垦出一片新的旷野,从而腾得出地方种植更多作物,到了秋天,心灵便可在广阔无垠的大地上忙碌着收获思想。
⑤我一直很喜欢毛姆说的一段话:“生命的'尽头,就像人在黄昏时分读书,读啊读,没有察觉到光线渐暗;直到他停下来休息,才猛然发现白天已经过去,天已经很暗,再低头看书却什么都看不清了,书页已不再有意义。”这是形容一个人年老时的样子,而我则希望人们都能有这样的读书体验。
(选自《时代邮刊》20xx年第4期,有删改)
1.请简要分析第②段的论述层次。
2.请概括文中所说的读书的意义。
3.作者引用毛姆的话,想要表达关于读书的什么观点?
六、材料作文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阳光下像个孩子,风雨中像个大人。毕竟,人生漫长,有时阳光明媚,有时风雨交加。
七、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曲之佳处,不在用事,亦不在不用事。好用事,失之堆积;无事可用,失之枯寂。要在多读书、多识故实,引得的确、用得恰好,明事暗使、隐事显使,务使唱去人人都晓,不须解说。又有一等事用在句中令人不觉如禅家所谓撮盐水中饮水乃知咸味方是妙手。《西厢》《琵琶》用事甚富,然无不恰好,所以动人。《玉i》句句用事,如盛书柜子,使人厌恶。
(节选自王骥德《曲律・论用事》有删改)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
2.文段中《西厢》《琵琶》的作者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姓名)。
3.结合材料,概括曲中“用事”的要义。
八、选择题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三国演义》“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周瑜巧设“苦肉计”,使自作聪明的蒋干中了计,也使曹操中了计,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B. 《端午节》里的方玄绰不加入索薪行列,认为索薪欠斟酌,而一旦经济拮据,他也赞同索薪了,其表里不一的虚伪相,被作者刻画得惟妙惟肖。
C. 《边城》中,大老天保为了成全弟弟傩送的爱情,放弃了团总顺顺一座碾坊的陪嫁,牺牲了自己的幸福,光明磊落,胸怀宽广。
D. 《老人与海》中,老人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一条鱼,周围的人们都认为他“倒了血霉”,可小男孩马诺林却称赞他“最好的渔夫是你”。
E. 《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利用到宫中演戏的戏班子,让他们在克劳狄斯面前演出《贡扎古之死》,借此观察克劳狄斯的神情反应,来确定他是不是杀父凶手。
九、文学作品阅读
简答题
(1)《红楼梦》第二十二回中,在宝钗生日宴会上,“至晚席散时,贾母深爱那作小旦的,因命人带进来……凤姐笑道:‘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宝钗心里也知道,便只一笑不肯说。宝玉也猜着了,亦不敢说。史湘云接着笑道:‘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宝玉听了,忙把湘云瞅了一眼,使个眼色。众人却都听了这话,留神细看,都笑起来了,说果然不错。”这段文字中表现了宝钗、宝玉、湘云各自怎样的性格特点?
(2)《欧也妮・葛朗台》中表现葛朗台对金子具有强烈占有欲望的细节很多,请举两例。
十、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阿城的处女作《棋王》,被誉为“寻根文学”的扛鼎之作,发表虽早,但文字简劲,结构精巧,气度超逸,为后出作品所不及,又有超迈于流派之外的内涵与趣味。《棋王》里面最突出的两个意象就是“吃”和“象棋”,这两样都是人类的需要,缺一不可,正是因为精神需要的追求,人才超越于兽,而人也不是神,因此生而为人也必定会有俗的一面。似乎阿城有意强调棋王身上的世俗性,来对抗不近人情的意识形态教育,和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大全英雄的宣传。“存天理灭人欲”,将物质和精神对立割裂,让道德品性和欲望需求你死我活,这是阿城不屑的。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从低级到高级分为生理、安全、自我实现等七个层次,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棋王》里面的“吃”就是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阿城写的吃并不是吃本身,而是写对“吃的需求”,写饥饿感。王一生的吃相很凶,对吃近乎“虔诚”,而且“精细”,有时简直有点儿“惨无人道”。他“拿到饭后,马上就开始吃,吃的很快,喉节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常常突然停下来,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儿食指抹进嘴里”。这不是对吃的向往,而是对饥饿的极度恐惧。再往下想,这是对生存的焦灼与现实的焦虑。阿城写王一生的“吃”,有种返璞归真的意味,直接面对最原始最基本的需求,才有震撼力。可是文学感动人的,毕竟是精神的力量。“吃”是为了活,而活不只是“吃”。王一生和好几人车轮大战,胜了后,他呜呜地哭着说:“妈,儿今天明白事儿了。人还要有点儿东西,才叫活着。”
1.作者认为《棋王》被誉为“寻根文学”扛鼎之作的原因有哪些?
2.为什么说阿城写王一生的“吃”具有震撼力?
3.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篇4:江苏省七市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含听力英语试卷江苏省七市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含听力英语试卷
一、短对话
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write her name with?
A.A pencil. B.Her finger. C.An electronic pen.
What would the woman probably order with
A.White wine. B.Red wine. C. Beer.
What is the woman’s red jacket best for?
A.The rainy days. B.The windy days. C.The warm days.
Where did the man go yesterday?
A.The hotel. B.The office. C.The airport.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s apartment?
A.It is not quiet enough.
B.It is near the train station.
C.It has a good view of the park.
二、长对话
听下面一段较长对话,回答以下小题。
1.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In a gift shop.
B.In a food store.
C.In a travel agency.
2.What did the woman buy?
A.A cup.
B.A shirt.
C.The key chains.
听下面一段较长对话,回答以下小题。
1.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A shopping trip.
B.A family argument.
C.A working environment.
2.What does the woman probably want the man to do?
A. Do some cleaning.
B. Be careful in his job.
C.Take out the trash in turn.
3.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Mother and son.
B. Brother and sister.
C.Manager and new worker.
听下面一段较长对话,回答以下小题。
1.What are the speakers doing?
A.Ordering food.
B.Waiting in line.
C.Taking a break.
2.How often does the woman exercise every week?
A.Twice.
B.Three times.
C.Four times.
3.How does the man usually get to work?
A. By walking.
B. By driving his car.
C. By taking the subway.
听下面一段较长对话,回答以下小题。
1.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be?
A.A doctor.
B.A teacher.
C.An engineer.
2.Who does the man admire most?
A.His brother.
B.His father.
C.His grandfather.
3.Which place would the man love to travel to?
A.Asia.
B.Europe.
C.North America.
4.What will the woman do this summer?
A.Find a job.
B.Go on a trip.
C.Take extra classes.
听下面一段独白,回答以下小题。
1.What is the speaker trying to tell us?
A.She eats too much chocolate.
B.It’s bad to have too many hobbies.
C.Keeping fit is not an easy thing to do.
2.What does the speaker think about before exercising?
A.Watering plants.
B.Taking pictures.
C.Watching videos.
3.What does the speaker think of doing exercise?
A.It makes her happy.
B.It makes her guilty.
C.It makes her bored.
三、单项填空
The businessman studied the market in his hometown to find the____ for investment.
A.potential B.reservation C.criterion D.allowance
Don’t be ____ by criticism.It can add to our self-awareness and benefit our development
A.put up B.put away C.put off D.put through
As visitors from a different culture, the least we can do is be____ to the people in their own land.
A.distant B.civil C.allergic D.cruel
A new airport may be constructed in Nantong, ____ the pace of economic growth will be accelerated.
A.in which case B.in that case C.in what case D.in whose case
―This area has changed beyond recognition.
DIndeed. But for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people here____ out of poverty.
A.wouldn’t be lifted B.wouldn’t have been lifted
C.weren’t lifted D.hadn’t been lifted
―Have you found the new flat advertised in the newspaper?
― Yes. But the community____ very large and I nearly got lost just now.
A.had been B.was C.will be D.is
Taking online reading into consideration, we can challenge the assumption ____ reading for pleasure continues to decrease.
A.whether B.that C.where D.when
Countries which continue importing huge quantities of waste will have to____ the issue of pollution.
A.maintain B.simplify C.overlook D.address
With We Chat Pay coming into widespread use, our household bills are convenient ____.
A.paying B.paid C.to pay D.to be paid
The exchange student from Kenya often shares with us the news of his country and ____of his neighbouring countries.
A.those B.that C.it D.the one
The younger generation are raised in a more open environment, which has enabled them to develop____ their values in life.
A.in charge of B.in contrast to C.in exchange for D.in tune with
―What an amazing picture!
―The little boy ____the soldiers, and I caught them in an unguarded moment.
A.was saluting B.saluted C.had saluted D.would salute
____to developing the green economy, as is reported, is the driving force behind the success of the village.
A. Committed B.To have committed
C. Being committed D.Having committed
____ the player I came across in the stadium spoke, I hadn’t realized she was foreign.
A.Until B.Unless C.Since D.Although
―To apply for a short-term study visa in the UK, I have to be able to speak some English, but I want to go there just to learn English.
―Oh, it’s really____.
A.a confidential source B.a catch-22 situation
C.a Pandora’s box D.a Herculean task
四、完形填空
As a child I never worried about losing my hearing, even though many other members of my family had done so.It seemed I was one of the ____ ones.I had a lovely voice and felt ____ about my singing.At 13,1 made my debut (初次登台)in a school production of Carlo Menotti ’ s opera and knew then that I ____ on stage.
But then I noticed that ____ I didn’t sit at the front in lectures, I would ____to hear.I went to the hospital to have a ____ test.I felt desperate,my ambitions ____ by a diagnosis of incurable nerve deafness.
However, my bravery persuaded me to ____ my plans and I went on to study at the Royal Northern College of Music.I kept my ____ a closely guarded secret, convinced that admitting it would ____ my career.I won roles on merit (凭成绩),but the added fear and anxiety at auditions (试听) ____ me.
At 28, I made my debut at New Sadler’s Wells Opera. But my hearing loss was ____ I couldn ’ t hear myself sing well any more.I ’ d get a feeling of terror and want to ____ before every performance.____ a superb technician fitted in-the-ear hearing aids, making me self-conscious and my confidence ____ I was fast learning to ____ , singing by sensation.Recording music is now a joy and acoustic (原声的)sounds through the headphones help me ____.
____ in technology mean my latest hearing aids are wireless, and my ____ is at its peak.I continue to tour the world.This year, I decided it was time to be ____ , not ashamed, and went public as the only deaf mezzo-soprano in the world.
1.A.clever B.lucky C.pitiful D.active
2.A.curious B.anxious C.awkward D.confident
3.A.belonged B.sacrificed C.survived D.trembled
4.A.though B.since C.if D.after
5.A.struggle B.hesitate C.pretend D.cease
6.A.blood B.hearing C.sight D.memory
7.A.achieved B.developed C.crushed D.extended
8.A.figure out B.stick to C.go over D.give up
9.A.background B.scores C.ambitions D.deafness
10.A.start B.further C.change D.ruin
11.A.puzzled B.consumed C.impressed D.motivated
12.A.accelerating B.compensating C.recovering D.disappearing
13.A.rest B.play C.drill D.flee
14.A.Thankfully B. Clearly C.Actually D.Generally
15.A.Faded B.grew C.counted D.helped
16.A.forget B.judge C.cooperate D.adapt
17.A.laugh B.howl C.relax D.sleep
18.A. Drawbacks B.Applications C.Improvements D.Regulations
19.A.Attention B.performance C.intelligence D.energy
20.A.Famous B.creative C.proud D.innocent
五、阅读理解
We believe every kid deserves a childhood.The opportunity to be a kid.Sunshine in dark days.That’s why we’ve partnered with The Sunshine Kids?.
The non-profit Sunshine Kids? established in 1982, is committed to bringing sunshine to young cancer patients’ lives by providing positive group activities and emotional support, helping them do what kids are supposed to do―have fun and celebrate life.The foundation provides a variety of free programs and events for kids receiving cancer treatments in hospitals across North America.
Each year Berkshire Hathaway HomeServices network members raise $2 million+ through a wide variety of fundraisers and community events, and through ticket sales and contributions made at our annual Sales Convention.
The Sunshine Kids? and Berkshire Hathaway HomeServices look forward to the day when the Foundation will no longer need to exist. But until that day, both organizations remain dedicated to the cause.
Talk to your Berkshire Hathaway HomeServices agent to see how you can bring sunshine into the lives of young cancer patients.
1.According to the advertisement, the Sunshine Kids? Foundation .
A.provides free medical treatment for kids with cancer
B.is meant to bring joy and support to kids with cancer
C.is funded by government budget and personal donations
D.expects the very day when kids will be free from cancer
2.The purpose of the advertisement is to __________.
A.appeal to people to contribute to charity
B.educate people on the importance of charity
C.promote Berkshire Hathaway HomeServices
D.offer consultant service to the Sunshine Kids顶
Researchers around the world interested in uncovering complex human disorders, such as Alzheimer’s disease, could soon have access to cloned monkeys with genomes that have been edited to display these conditions in China.
On 24 January, scientists at the Institute of Neuroscience (ION) in Shanghai reported that they had used gene-editing to disable a gene in monkeys that is crucial to their sleep- wake cycle.The scientists then cloned one of those monkeys to produce five primates (灵 长目动物)with almost identical (相同的) genes.It is the first time that researchers have cloned a gene-edited monkey.
Primates are the best animal model for studying higher cognitive (认知的)functions and brain disorders in humans, says neuroscientist Mu-ming Poo, ION’S director and co-founder of the new 720 million yuan (US$106 million) centre.The advantage of creating cloned monkeys is that it reduces the number of animals needed for certain types of experiments, such as testing whether a drug works.
But some scientists think that experiments using monkeys should be a last approach because of their higher levels of cognition.Mitchell Lazar, who studies metabolic disease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says that some experiments in mice―for example, research into the genes behind human diseases―are equally appropriate scientifically as in primates.Research in mice is also more accepted by the public, and the animals are cheaper and quicker to produce.Lazar worries that if scientists have ready access to populations of gene-edited monkeys, they might use them for experiments when rodents (啮齿动物)would do.
Poo says that mice are not a good substitute for studying higher cognitive functions and brain disorders in humans.He argues that cloning will reduce the burden on monkeys by cutting the number used in labs.The ION follows strict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for animal research, he says.
Poo’s team will continu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gene editing on their five cloned monkeys.The group disabled a gene, BMAL1, that has a crucial role in maintaining circadian rhythm (生理节奏),the internal clock that helps a healthy sleep-wake cycle.In people, BMAL1 mutations have been linked to diabetes, hypertension and depression.
The monkeys with the disabled BMAL1 genes move more at night and sleep less overall.They also display psychosis-related symptoms, such as fear and anxiety, when put in unfamiliar environments.
The team ’ s next step is to look in detail at the neural (神经的`)mechanisms that might create these problems.It will also take advantage of the genetically identical monkeys to hunt for diagnostic markers of circadian rhythm-related disorders and possible treatments.
1.Why were the genetically identical monkeys cloned?
A.To prove scientists’ innovation in cloning animals.
B.To study the rare characteristics of cloned monkeys.
C.To explore many possibilities for monkeys’ cognition.
D.To provide improved animal models of human diseases.
2.What does Mitchell Lazar think of cloning monkeys?
A.It is of little value.
B.It is of much practice.
C.It is hardly acceptable.
D.It is completely illegal.
3.From the passage we can know that Poo’s team will .
A.continue to disable a gene on the monkeys
B.try to clone more monkeys and edit their genes
C.find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humans and monkeys
D.determine the cause of sleep disorders and find cures
4.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A. Chinese effort to clone gene-edited monkeys kicks off.
B. Chinese dream to clone monkeys has finally come true.
C. Cloning monkeys is an important breakthrough in science.
D. Cloning gene-edited monkeys has caused some moral risks.
We are obsessed (迷恋)with ourselves.We study our history, our psychology, our philosophy.Much of our knowledge revolves (使旋转)around humankind itself, as if we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e universe.
But in the course of the centuries we have come to realize just how many wrong ideas we’ve had.We have learned of the existence of black holes, waves of space, and of the extraordinary molecular structures in every cell of our bodies.
The more we discover, the more we understand that what we don’t yet know is greater than what we know.The more powerful our telescopes, the stranger and more unexpected are the heavens we see.The closer we look at the minute detail of matter, the more we discover of its profound structure.
In a famous story told by Plato in the seventh book of The Republic, some men are chained at the bottom of a dark cave and see only shadows cast upon a wall by a fire behind them.They think that this is reality.One of them frees himself, leaves the cave and discovers the light of the sun and the wider world.At first the light, to which his eyes are unaccustomed, stuns and confuses him. But eventually he can see and returns excitedly to his companions to tell them what he has seen.They find it hard to believe.
We are all in the depths of a cave, chained by our ignorance, our prejudices, and our weak senses reveal only shadows.If we try to see further, we are confused: we are unaccustomed. But we try.This is science.Scientific thinking explores and redraws the world, gradually offering us better and better images of it, teaching us to think in ever more effective ways.Its strength is its capacity to demolish (推翻)old ideas, to reveal new regions of reality, and to construct new, more effective images of the world.This adventure rests upon the entirety of past knowledge, but at its heart is change.
The incompleteness and the uncertainty of our knowledge, hung over the abyss (深渊) of what we don’t know, does not make life meaningless: it makes it interesting and precious.
1.What does the author want to tell us in the first three paragraphs?
A.The new discoveries of the universe prove to be wrong.
B.Man has created splendid cultures in the course of centuries.
C.Our knowledge of the universe is incomplete and uncertain.
D.The existing technologies are enough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2.The story told by Plato is meant to .
A.make us aware of the cruelty of reality
B.encourage us to explore the unknown world
C.applaud the heroic deeds of chasing freedom
D.justify our ignorance and prejudice about the world
3.What does the author want to stress in the passage?
A.Exploring the universe makes our life meaningful.
B.Leaving things as they are makes our life perfect.
C.New discoveries of the universe will cause confusion.
D.Past knowledge prevents us constructing a new world.
It was 20xx, and somewhere on a cassava (木暑)and banana farm in rural Tanzania, there were four of us standing in a circle: me, two farmers named Joyce and Elijah, and the former secretary general of the United Nations,Kofi Annan.
Elijah and Joyce did most of the talking.They told us how this farm was unlike any they had worked on; how there were improved crop varieties and new tools to process the harvest.There was even a daycare centre near the farm.This way, women could spend more time selling what they grew* I rattled off (不假思索地说出)some questions. Do you sell your cassava only here一or do you ship it somewhere else? How far is the market? Have you seen a difference in your yields? Kofi, though, mostly listened.
Later, after we left the fields and walked towards the daycare centre where there was a bigger crowd, Kofi started talking.He was telling jokes, trying to put everyone at ease, and doing a very good job of it.The man had the deepest, most infectious laugh I’ve ever heard and an incredibly commanding voice.He sounded like an actor playing himself.
Kofi and I had attended a lot of the same UN events, and he’d visited our foundation’s offices in Seattle a few times, so I’d seen him charm a room before. But this day on the cassava farm was different.He was completely at home here.I suppose I shouldn’t have been surprised: Kofi Annan, of all the world leaders I had met, had spent the most time thinking about how to help places like this farm and people like Joyce and Elijah.
When my husband Bill and I started our foundation in 20xx,we still had so many questions about the best ways to fight poverty and disease, and Kofi, it seemed, already had the answers.That year, he’d written a manifesto (宣目)about the UN’s role in the 21st century.In its final pages, he’d included a set of targets around poverty and disease reduction that he wanted the world to achieve by 20xx.These became known as 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M DG), and at first, critics dismissed them immediately. Cut extreme poverty in half? Stop the spread of HIV, malaria and T B, the three greatest killers in poor countries? At best, it was overly optimistic.
Kofi wasn’t satisfied with just setting the goals, though.He wanted to push the world to achieve them.No other secretary general was so able to connect the UN’s heart with its brain, its mission to lift up the sick and the poor with an effective plan for doing so.He was a master,too, at bringing world leaders along for the ride.
Today, there are 27 million people alive who would have otherwise died from HIV-related illness, T B or malaria And they live, in large part, because Kofi gathered the world to establish the Global Fund, which pays for medicines and things that prevent those diseases from spreading, such as mosquito nets.The world met its goal of halving the global poverty rate by 20xx; in fact, it did so five years ahead of schedule, in 20xx.“ Development experts,” one observer wrote, “are still rubbing their eyes.
When he received the Nobel Peace Prize in 20xx,Kofi said that “today’s real borders are not between nations, but between the powerful and powerless”.He saw Africa’s small farmers as part of the latter camp and wanted to give them a way to lift themselves out of poverty.This was what led us to that cassava farm back in 20xx.
I remember that after our visit that day, Kofi thanked me for the foundation’s work.He was generous in his praise,and then he gave me a nickname.“Mama Melinda,’’ he called me.
It was a term of respect, typically given to an elder, and I felt honored but surprised.Mama Melinda? If there was one person who deserved such an honour, I thought it wasn’t me.
1.Kofi Annan’s inspection of the farm is mentioned to .
A.introduce the carefree lifestyle of African people
B.illustrate hi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African farmers
C.emphasize the gravity of poverty in African countries
D.show his concern for the poverty-relief work in Africa
2.We can know from the passage that the M DG .
A.failed to win support from leaders of the world
B.was too ambitious and optimistic to be successful
C.focused more on the goals than effective measures
D.revealed Kofi ’ s extraordinary wisdom and capability
3.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underlined part in Para.7?
A.It was hard to see where the hope lay.
B.The success of the M DG was unbelievable .
C.The development experts were moved to tears.
D.The long-term commitment made people sleepy.
4.We can learn from Kofi’s words in Para.8 that .
A.the powerful people rule over the powerless masses
B.the powerful nations often occupy their powerless neighbors
C.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separates the world apart
D.the rich and the poor countries should compromise on border issues
5.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Kofi Annan?
A. Charming, aggressive and stubborn. B.Ambitious, easy-going and dutiful.
C. Conservative, humorous and positive. D. Bureaucratic, sympathetic and generous.
6.What’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Mama Melinda: a nickname with great honour.
B.The UN: an organization full of different voices.
C.Africa: a land blessed with considerable opportunities.
D.Kofi Annan: a statesman devoted to global development.
六、任务型阅读
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并根据所读内容在文章后表格中的空格里填人一个最恰当的单词。
注意:每个空格只填1个单词。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题号的横线上。
How many cabs in New York City? How many tears in a bottle of wine? These aren’t just the lyrics (歌词)to a song by the Australian musician Paul Kelly.They are the kind of questions you are likely to be asked during a job interview.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come common for bosses to ask interview questions that are impossible to answer.There is no right answer to these “brainteasers”.Instead, they are supposed to help an interviewer calculate an applicant’s ability to reason.What matters is how you come to the conclusion, not what conclusion you arrive at.
Brainteasers started out in management consultancy firms.Young graduates hoping to join the company would be asked: “How many phone booths are there in Manhattan?” They weren ’ t expected to blurt out (脱 口说出)a random number ― instead, they were expected to show they could solve even the most stupid problem.
As consultants swarmed across other organizations, they bought their inscrutable (难 以理解的)questions with them.Now, people applying for a job in a call centre can expect to be asked how a nuclear power plant works.
While many bosses have great confidence in how good or effective brainteasers are, a research paper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Applied Psychology found they are useless for spotting the best candidate for the job.What they are great for is to make employers feel like intellectual giants.
The study’s findings are not surprising.Studies have repeatedly found that most methods of selecting job candidates are hopelessly flawed (有缺点的).Job interviews are among the worst way of picking the right person for the job.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raise the question: if interviews are bad at picking the right person for the job, what are they there for? One feeling I have is that many job selection processes are thinly disguised (伪装的)forms of suffering, designed to make applicants feel worthless and boost the confidence of the person asking the question.
Think about the extensive list of personal skills required for even the most lowly entry-level job.Or those painful assessment centres where you are supposed to play nice with people you are competing against to get the job.And then there are the firms that ask applicants to make a presentation to convey how awesome the firms are.All these exercises seem designed not to get the best person for the role, but to assure the boss how great they are, and remind you just how lucky you would be to get this boring job.
Passage outline
Supporting details
Introduction to brainteasers
They are widely used in job interviews and the answers are 1.to interpretation.
They focus more on an applicant’s2.skills rather than the outcomes.
3.and popularity of brainteasers
They started out in management consultancy firms and spread to other organizations.
Nowadays,a job applicant is often asked questions 4.to the job he applies for.
Research findings
5.to popular belief of the bosses, brainteasers are actually useless for selecting candidates.
They are just meant to show off the 6.of the employers.
In―depth Analysis
Many job selection processes make job applicants have a poor 7.of themselves and the employers more confident.
Some job applicants are asked to show skills, some of which are 8.the requirements of a certain occupation.
In some assessment centres, job applicants are required to play nice with their 9..
Some job applicants are supposed to make a presentation to 10.the firms.
七、概要写作
请阅读下面有关中国在线外卖现状调查的柱状图及相关文字,并按照要求用 英语写一篇150词左右的文章。
The scale of consumers of fast food delivery service in China
The fast food delivery service, which depends on the already-existing restaurants, can cover a larger place with more customers without taking the seats of restaurants.Under the current economic and market condition, the fast food delivery service has been the new battlefield of the fast food giants in China.Even Mac Donald’s and KFC, the two international fast food giants are fighting against each other for more market share in China’s fast food delivery industry.
However, Jing Linbo, Deputy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of Finance and Trade Economics,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 thought that the fast food delivery is the new growth point of fast food enterprises. But the fast food enterprises should have certain comprehensive strengths to do this service, which is thought to be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food industry in some aspects.
Besid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industry, there also emerge problems.And some observers have given their warnings.They warn that if the fast food enterprises take no notice of the hidden problems, they will lose the customers in the competitive market gradually.
(写作内容)
1.用约30个单词概述上述信息的主要内容;
2.结合上述信息,简要分析外卖盛行的主要原因;
3.请从消费者角度谈谈你对外卖的看法及建议,用2-3个理由支撑你的观点。
(写作要求)
1.写作过程中不能直接引用原文语句;
2.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称;
3.不必写标题。
(评分标准)
内容完整,语言规范,语篇连贯,词数适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5:河北省正定中学学年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试卷河北省正定中学学年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试卷
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33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考试结束,将答卷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词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看) 汝识之乎?(记得) 大类女郎也(像)
B.此言得之(适宜,得当) 按诛五人(查究)
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占有,拥有)
C.或凭几学书(代词,有的人) 旧时栏楯,亦遂增胜(美) 始速祸焉(招致)
D.抑本其成败之迹(本着)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走到尽头) 系燕父子以组(绳索)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近三年,这个县的粮食总产量,以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大踏步地向前发展。
B.据中央气象台今天发布的天气预报消息:受来自中西伯利亚较强冷空气的影响,未来三天,中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先后将有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
C.伊朗外交部长表示,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如果在2月2日召开的紧急会议上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伊朗将于同月4日停止核查人员对其核设施进行突击检查。
D.《沙场点兵》中,猛虎旅旅长康凯、野狼团团长庞承功,年轻有为,学识渊博,富有献身国防,敢于除陈革弊。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对农村问题的深入研究,使得他能够见仁见智,写出有价值的学术作品。
B.车商称,现在的消费者已经精明到“先上网了解车价,再挨家询价,最后往死杀价”的程度了,因此汽车降价是众望所归。
C.肩负着严肃使命的文学,自然不再注重“传奇”,不再注重趣味和愉悦,读起来也得正襟危坐,跟读经典差不多,不能那么马马虎虎,随随便便的。
D.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少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4.下列八句中加点字的“之”“其”全都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 ( )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②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
③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④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⑤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⑦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⑧会其怒,不敢献。
A.③④⑥⑦ B.②③⑥⑧ C.③⑤⑦⑧ D.①④⑤⑧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同现代汉语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①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③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④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⑤自以为得其实。
⑥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⑥
6.选出句式相同的一组 ( )
A.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B.微斯人,吾谁与归 系燕父子以组。
C.古之人不余欺也 甚矣,汝之不惠
D.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媭①砧课诵图序
清·王拯
《媭砧课诵图》者,不材拯官京师日之所作也。拯之官京师,姊刘在家,奉其老姑,不能来就弟养。今姑殁矣,姊复寄食宁氏。姊于广州,阻于远行。拯自始官日,蓄志南归,以迄于今,颠顿荒忽,琐屑自牵,以不得遂其志。
念自七岁时,先妣殁,遂来依姊氏。姊适新寡,又丧其遗腹子,茕茕独处,屋后小园,数丈余,嘉树荫之,树阴有屋二椽②,姊携拯居焉。拯十岁后,就塾师学,朝出而暮归。比夜,则姊恒执女红,篝③一灯,使拯读其旁。夏苦热,辍夜课。天黎明,辄呼拯起,持小几,就园树下读。树根安二巨石:一姊氏捣衣为砧,一使拯坐而读。日出,乃遣入塾。故拯幼时,每朝入塾所读书,乃塾于他童。或夜读卷,稍逐于嬉游,姊必涕泣,告以母氏劬劳④瘁死之状,且曰:“汝今弗勉学,母氏地下戚矣!”拯哀惧,泣告姊:“后无复为此言”。
呜呼!拯不材,年三十矣。念十五六时,犹能执一卷就姊氏读,日惴惴于悲思忧戚,不敢稍自放逸。自二十后出门,行身居业,日即荒怠。念姊氏教不可忘,故为图以自警,冀使其身依然日读姊氏之侧,庶免其堕弃之日深,而终于无所成也。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秋九月。为之图者,陈君名铄,为余丁酉同岁生也。
注:①媭:指姐姐②椽:引申为“同”。③篝(gōu):用灯罩罩着。④劬(qú)劳:过度劳累。
7.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材拯官京师日之所作也 不材:作者自谦之词。
B.蓄志南归,以迄于今 迄:直到。
C.姊适新寡,又丧其遗腹子 适:古时指女子出嫁。
D.比夜,则姊恒执女红 比:等到。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拯之官京师,姊刘在家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B.日也,乃遣入塾 良乃入,具告沛公
C.故为图以自警 剑赀财以送其行
D.姊于广州,阻于远行。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
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姐姐督促作者学业的一组是 ( )
①树阴有屋二椽,姊携拯居焉
②此夜,则姊恒执女红,篝一灯,使拯读其旁
③天黎明,辄呼拯起,持小几,就园树下读
④树根安二巨石:一姊氏捣衣为砧,一使拯坐而读
⑤稍逐于嬉,姊必涕泣,告以母氏劬劳瘁死之状
⑥念十五六时,犹能执一卷就姊氏读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⑤⑥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4,6
A.作者年幼丧母,童年生活和学业主要由姐姐教导与督促,因此,姐弟间就有了一种特别亲密的感情。
B.作者在京城做官后不久,姐姐不幸亡故,作者为没能接姐姐到自己边赡养而感到深深的遗憾和愧疚。
C.《媭砧课诵图》是作者请自己的同科生陈铄制作,作画为的是让姐姐时刻伴在自己身边,鞭策自己不荒废学业。
D.这篇文章语言朴素精炼,叙事言浅情浓,写作主旨明确,不仅可以警示自己,也可使读者受到深深的感染和教益。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
胡则,字子正,婺州永康人。果敢有材气。以进士起家,补许田县尉。时灵、夏用兵,转运使索湘命则部送刍粮,为一月计。则曰:“为百日备,尚恐不支,奈何为一月邪?”湘惧无以给,遣则遂入奏。太宗因问以边策,对称旨,顾左右曰:“州县岂乏人?”命记姓名中书。后李继隆讨贼,久不解,湘语则曰:“微子几败我事。”一日,继隆移文转运司曰:“兵且深入,粮有继乎?”则告湘曰:“彼师老将归,欲以粮乏为辞耳,姑以有余报之。”已而果为则所料。后提举江南路银铜场、铸钱监,得吏所匿铜数万斤,吏惧且死,则曰:“马伏波(西汉名将马援)哀重囚而纵之,吾岂重货而轻数人之生乎?”籍为羡(羡:剩余,有余)余,不之罪。改江、淮制置发运使,累迁尚书户部员外郎。
则无廉名,喜交结,尚风义。初,丁谓举进士,客许田,则厚遇之,谓贵显,故则骤进用。至是,丁谓罢政事,出则为京西转运使,迁礼部郎中。……徙广西路转运使。有番舶遭风至琼州,且告食乏,不能去。则命贷钱三百万,吏白夷人狡诈,又**不可期。则曰:“彼以急难投我,可拒而不与邪?”已而偿所贷如期。又按宜州大辟十九人,为辨活者九人。
乾兴初,坐丁谓党,降知信州,徙福州……复为太常少卿、知池州。未行,复谏议大夫,徙河北都转运使。初,则在河北,殿中侍御史王沿尝就则假官舟贩盐,又以其子为名祈买酒场。至是,张宗诲(当时朝中大臣)擿发之,按验得实,出则知陈州。逾月,授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刘随上疏言:“则奸邪贪滥闻天下,比命知池州,不肯行,今以罪去,骤加美职,何以风劝在位?”后徙杭州,再迁兵部侍郎致仕,卒。
(《宋史·列传第五十八·胡则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微子几败我事 微:地位低微
B.累迁尚书户部员外郎 累迁:逐步升迁
C.籍为羡余,不之罪 籍:登记
D.又按宜州大辟十九人 大辟:死罪
1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能表现胡则“尚风义”的一组是 ( )
①已而果为则所料。 ②籍为羡余,不之罪。
③谓贵显,故则骤进用。 ④则命贷钱三百万。
⑤为百日备,尚恐不支,奈何为一月邪?⑥则破械馆以宾礼,出俸钱为偿之。
A.①③⑥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②③⑤
1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胡则果敢有材气,李继隆讨伐叛贼时,发文到转运司催问粮草,胡则看出他其实是想拿粮草缺乏为借口以撤兵,所以主张姑且拿粮草有余回复他。
B.胡则任江南路银铜场、铸钱监时,效仿西汉名将马援,对于那些私自藏匿铜钱的官吏宽大为怀,并没有加以追查。
C.胡则担任广西路转运使时,对落难求助的外国商人,不顾手下官吏的反对,借给了他们三百万钱,表现出了急人之困的品格。
D.胡则为官有才干,屡受重用,但“喜交结,尚风义”,曾因丁谓、王沿的案件受到牵连,以致于一再遭贬。不过,最终还是官至兵部侍郎。
第Ⅱ卷(117分)
2,4,6
四、(25分)
1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太宗因问以边策,对称旨,顾左右曰:“州县岂乏人?”(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②张宗诲擿发之,按验得实,出则知陈州。(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水口行舟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①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3分)
答:
②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一说你的看法。(5分)
答: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7分)
(1)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
(2)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
(3)诵明月之诗,。
(4)寄蜉蝣于天地,。 ,羡长江之无穷。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
黄河一掬 (台湾)余光中
①厢型车终于在大坝上停定,大家陆续跳下车来。还未及看清河水的流势,脸上忽感微微刺麻,风沙早已刷过来了。没遮没拦的长风挟着细沙,像一阵小规模的沙尘暴,在华北大平原上卷地刮来,不冷,但是挺欺负人,使胸臆发紧。我存和幼珊都把自己裹得密密实实,火红的风衣牵动了荒旷的河景。我也戴着扁呢帽,把绒袄的拉链直拉到喉核。一行八九个人,跟着永波、建辉、周晖,向大坝下面的河岸走去。
②天高地迥,河景完全敞开,触目空廓而寂寥,几乎什么也没有。河面不算很阔,最多五百米吧,可是两岸的沙地都很宽坦,平面就延伸得倍加旷远,似乎再也勾不到边。昊天和洪水的接缝处,一线苍苍像是麦田,后面像是新造的白杨树林。此外,除了漠漠的天穹,下面是无边无际无可奈何的低调土黄,河水是土黄里带一点赭,调得不很匀称。
③我回头对建辉说:“这里离河水还是太远,再走近些好吗?我想摸一下河水。”
④于是永波和建辉领路,沿着一大片麦苗田,带着众人在泥泞的窄埂上,一脚高一脚低,向最低的近水处走去。终于够低了,也够近了。但沙泥也更湿软,我虚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去摸水,大家在背后叫小心。岌岌加上翼翼,我的手终于半伸进黄河。
⑤一刹那,我的热血触到了黄河的体温,凉凉的,令人兴奋。古老的黄河,从史前的洪荒里已经失踪的星宿海里四千六百里,绕河套、撞龙门、过英雄进进出出的潼关一路朝山东奔来,从李白的乐府里日夜流来,你饮过多少英雄的血难民的泪,改过多少次道啊发过多少次泛涝,二十四史,哪一页没有你浊浪的回声?几曾见天下太平啊让河水终于澄清?流到我手边你已经奔波了几亿年了,那么长的生命我不过触到你一息的脉搏。无论我握得有多紧你都会从我的拳里挣脱。就算如此吧,这一瞬我已经等了七十几年了,绝对值得。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又如何?又如何呢,至少我指隙曾流过黄河。至少我已经拜过了黄河,黄河也终于亲认过我。
⑥在诗里文里我高呼低唤他不知多少遍,在山大演讲时我朗诵那首《民歌》,等到第二遍五百听众就齐声来和我: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从青海到黄海/风/也听见/沙/也听见。我高呼一声“风”,五百张口的肺活量忽然爆发,合力应一声“也听见”。我再呼“沙”,五百管喉再合应一声“也听见”。全场就在热血的呼应中结束。
⑦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地不可磨灭。流沙河写信告诉我,他坐火车过黄河读我的《黄河》一诗,十分感动,奇怪我没见过黄河怎么写得出来。其实这是胎里带来的,从《诗经》到刘鹗,哪一句不是黄河奶出来的?黄河断流,就等于中国断奶。山大副校长徐显明在席间痛陈国情,说他每次过黄河大桥都不禁要流泪。这话简直有《世说新语》的慷慨,我完全懂得。龚自珍《己亥杂诗》不也说过么:亦是今生未曾有/满襟清泪渡黄河。他的情人灵箫怕龚自珍耽于儿女情长,甚至用黄河来激励须眉:为恐刘郎英气尽/卷帘梳洗望黄河。
⑧想到这里,我从衣袋里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对着滚滚东去的黄河低头默祷了一阵,右手一扬,雪白的名片一番飘舞,就被起伏的浪头接去了。大家齐望着我,似乎不觉得这僭妄的一投有何不妥,反而纵容地赞许笑呼。我存和幼珊也相继来水边探求黄河的浸礼。看到女儿认真地伸手入河,想起她那么大了做爸爸的才有机会带她来认河,想当年做爸爸的告别这一片后土只有她今日一半的年纪,我的眼睛就湿了。
⑨回到车上,大家忙着拭去鞋底的湿泥。我默默,只觉得不忍。翌晨山大的友人去机场送别,我就穿着泥鞋登机。回到高雄,我才把干土刮尽,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
17.这篇游记,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纵贯全文,作者的观察点有哪些?请按先后顺序列出。(4分)
18.本文语言细腻生动,富于表现力,说说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6分)
还未及看清河水的流势,脸上忽感微微刺麻,风沙早已刷过来了。没遮没拦的长风挟着细沙,像一阵小规模的沙尘暴,在华北大平原上卷地刮来,不冷,但是挺欺负人,使胸臆发紧。
19.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的理解。(6分)
20.作者在文中多次引用诗句,或自己的,或别人的。说说作者引用民歌的.目的是什么。(6分)
六、(10分)
21.仿照下面的例句,另选话题造句。(5分)
例句:愿乘火车,喜欢那窗外舒卷的田园画面;愿乘轮船,喜欢那船头劈开的朵朵浪花;愿乘飞机,喜欢那舷窗外翻滚的无边云海……旅行之乐,在起点,在终点,更在那前往中的沿途浏览。
答:
22.下面的材料从五个方面对“猴面鱼”进行了介绍,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它的五个特征。(每句话不超过8个字)(5分)
猴面鱼,因头部象猴子而得名。不仅脸型酷似猴子,而且也长着像猴子一样的厚厚的嘴唇。他有一双机灵的眼睛,在海地活动时,一旦发现“敌情”,会立即钻进岩洞里躲藏,动作敏捷,极像猴子。它离开水也能呼吸,大个的甚至可以离水35小时。猴面鱼居住在寒冷北方有大量石缝的岩石区,是一种冷水性鲫科鱼,在低于15度的水温中才能生存。猴面鱼的生长速度比大部分鱼类要慢,所以寿命也比较长,一般为18岁。
答:1、 2、 3、4、 5、
七、作文(60分)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螃蟹的责备
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 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到:“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字数8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2分,每小题2分)
1.B
2.B(A“产量”“发展”主谓搭配不当C.关联词“如果”位置错位 D.“富有”缺少宾语)
3.C
2,4,6
4.C
5.D
6.A(A定语后置;B宾前/状后;C宾前/主谓倒装;D状后/判断)
二、(12分,每小题3分)
7.C 8.D 9.B 10.B
[参考译文]
《媭砧课诵图》,是我王拯到京城做官的时候请人画的。我到京城做官,嫁到刘家的姐姐在家,奉养他的老婆婆,不能来我这里接受我的赡养。现在她的婆婆过世了,姐姐又到广州借居在嫁到宁家的姐姐家,和我离得很远。我从当官那天起,就立志要回到南方,到了今天,颠沛困顿、神思不定,自己被一些零散细微的事所牵累,所以没有实现我的打算。
回想起我从七岁时,母亲去世了,于是来投靠姐姐。姐姐恰逢刚刚死了丈夫,丈夫去世后她生下的孩子也夭折了,孤独的一个人生活。屋后有个小花园,有几丈平方,漂亮的树木覆盖着它。树阴低下有两间屋子,姐姐带着我住在这里。我十岁以后,到私塾跟着老师学习,早晨出来傍晚回家。到了晚上,我姐姐常常手持女红,点一盏灯,让我在她的身旁读书。夏天很热,就停止了晚上上课。天刚一黎明,我就起床,搬一个小凳子,坐在花园树下读书。树根下有两块巨大的石头:一个姐姐用来作为捣衣服的石砧,一个让我用来坐在上面读书。太阳出来,姐姐就催我去私塾。所以我小时候,每天早上到私塾读书,都比别的小孩熟练。有时晚上读累了,稍微贪图玩耍,姐姐一定会哭泣,告诉我母亲劳累憔悴而死的情形;并且说:“你现在不勤奋读书,母亲在地下就会伤心!”我悲伤害怕,哭着告诉姐姐说:“以后千万不再说这个了。”
唉!我很不争气,都三十岁了。想起十五六岁时,依然能够做到拿着一本书在姐姐身旁来读,每天生活在沉思忧虑之中,不敢有稍微的放松和安逸。从二十岁离开家,在社会上处身历事,慢慢的把学业荒废了。想到姐姐的教诲不能忘记,所以画这幅画来警示自己,希望使我就像依然在姐姐身旁读书一样,但愿能挽救我的逐渐堕落荒废,不至于到头来一事无成。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1844年)秋天九月。画这幅图得人,名叫陈铄,是我丁酉年(1837年)一同参加科举考试的人。
三、(9分,每小题3分)
11.(A)[微:如果不是,如果没有]
12.(C)[①表现其料事如神,③表现丁谓知恩图报,⑤表现胡则正直敢言]
13.(B)[“并没有加以追查”有误,应该为“追查却不定罪” ]
14.①宋太宗顺便拿安边之策询问他,他的回答很符合皇上的心意,宋太宗看着左右的侍从说:“州县中怎么会缺乏人才呢?”( “对”“称旨”“顾”各1分,译出反问语气1分,通顺1分)
②张宗诲检举揭发了这些事情,朝廷查究属实,就把胡则调出京城任陈州知府。(“擿发”、“ 按”、“知”、“ 出”各1分,句子通顺1分)
参考译文:
胡则字子正,婺州永康人。办事果断坚决有才干。凭进士踏入仕途,先是补任为许田县的县尉。当时朝廷正对灵、夏用兵,转运使索湘命胡则一部运送粮草,给他一个月筹办。胡则说道:“给一百天准备,尚且恐怕不够,怎么就给一个月呢?” 索湘害怕没有什么可用来供给,就派胡则入朝上奏。宋太宗顺便拿安边之策询问他,他的回答很符合皇上的心意,宋太宗看着左右的侍从说:“州县中怎么会缺乏人才呢?”于是命侍从把胡则的名字记录在中书省。后来李继隆讨伐叛贼,很长时间未能取胜,索湘就对胡则说:“如果没有你,差点坏了我的事。”一日,李继隆发文到转运司说:“军队将要向前深入,粮草还有后续的吗?”胡则告诉索湘曰:“他的军队长时间在外想要回来,只不过想拿粮草缺乏为借口罢了,我们姑且拿粮草有余回复他。”不久果然被胡则料中。后来胡则被授任江南路银铜场、铸钱监,查获了当时官吏私自藏起来的数万斤铜,官吏们害怕得要死,胡则说:“伏波将军马援可怜重罪囚犯而放了他们,我难道能看重财物而轻视好几个人的性命吗?”最后登记为铜场的盈余,没有给他们定罪。后来胡则又改任为江、淮制置发运使,逐步至迁尚书户部员外郎。
胡则没有廉洁的名声,他喜欢交结朋友,崇尚侠义。 当初,丁谓考取进士后,曾经客居许田县,胡则十分优待他,(后来)丁谓显贵为宰相,所以胡则一下子受到了提拔重用。到如今,丁谓被罢去参知政事(即宰相)一职,朝廷就将胡则调出京城担任京西转运使,后又升至礼部郎中。……调任广西路转运使。有一艘外国商船遭遇台风飘泊到了海南,并且说缺粮,不能离去。胡就则下令借给他们三百万钱,手下官吏禀告说外国人生性狡诈,又说海上**不可预料。胡则曰:“他们因为以急难投奔我们,怎可拒绝而不给他们呢?”后来这些外国人如期偿还了借贷。任职期间,胡则又审查了宜州犯了死罪的十九个人,替他们明辨而让其中的九个人活了下来。
乾兴初年,由于牵连到丁谓党一案,胡则被降职担任信州知府,后调任福州……又升任太常少卿、任池州知府。没有前往,又升任谏议大夫,调任河北都转运使。当初,胡则在河北任职时,殿中侍御史王沿曾经到胡则处借官船贩盐,又以他儿子为名义请求买酒场。到如今,张宗诲检举揭发了这些事情,朝廷查究属实,就把他调去任陈州知府。一个月后,授任为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大臣刘随上疏说道:“胡则奸邪贪滥名闻天下,最近命他任池州知府,不肯前去,如今因为罪名除去而突然间给予他一个好职位,那么拿什么来讽劝那些在职的官员?”后调任到杭州,再升任至兵部侍郎直到退休而死。
四、
15.答:①“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试卷”刻划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3分。答案中含三个要点,错一个点,扣1分)
②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触景生情”)(写“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均不给分);对比(或“对照”、“呼应”)(2分。每一点各1分。)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青山绿树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止。(或“人生道路决不会一帆风顺,只要逆流而上,搏击风雨,就能达到青山绿树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的乐趣”)(3分)
16.略
五、(22分)
17.大坝——河岸——田埂——黄河 (各1分)
18.运用白描(刷)和拟人(欺负)手法,(2分)准确地描绘出黄河风沙迎面刮来的情景,(2分)含蓄地表现出黄河文化粗狂雄浑的特点,寄托着作者发自内心深处的礼赞和挚爱之情(2分)
19.本句是说,每当夜深人静,作者总会想起探访黄河的情景,仿佛又回到了黄河身边,聆听黄河滔滔的水声(2分)。黄河,是祖**亲的象征,作者珍藏的,是炎黄子孙对祖国故土的一颗赤子之心。(2分)作者以融成了黄河一分子,感情执著质朴深厚。言犹尽意无穷。(2分)
20.引用《民歌》,一方面表达自己对黄河、对故土的深切牵挂和日思夜想,表达自己回到黄河怀抱的激动情怀。(3分)另一方面也说明对黄河的深厚情感,不是作者个人的情感,而是一个民族的固有的情感,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与生俱来的共同情感。(3分)
六、(10分)
21.(5分)例1:愿读小说,喜欢那情节跌宕的精彩;愿读散文,喜欢那感悟人生的真挚;愿读诗歌,喜欢那体察心灵的敏感……读书之乐,在体味,在感悟,更在那阅读中的种种共鸣。
例2:愿踢足球,喜欢那绿茵场上奔跑的舒展;愿打篮球,喜欢那蓝板前腾飞的畅快;愿打乒乓,喜欢那桌前灵动的身姿……运动之乐,在参与,在体验,更在那过程中的各种磨砺。(前面三句共3分,写对一句给1分,最后一句总说2分)
22.1、头部象猴2、动作敏捷3、离开水能呼吸4、生活在低水温中5、寿命较长(各1分)
七、
根据高考阅卷评分标准评分
[题意分析] 这是一道带寓言性质的多角度命意作文题,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青蛙与螃蟹之间发生了一场美丽的误会,从某种程度上说青蛙的指点没有问题,螃蟹的理解也是理所当然,那么如何把握住这则材料的中心呢?关键在于抓住材料中“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这个关键句,另外由于题目中要求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所以我们在构思的时候可以分开从青蛙或螃蟹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如果从螃蟹的角度思考,我们不难看出螃蟹之所以找不到去河边的路,是因为它对青蛙的意见生搬硬套,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得出“对别人的意见不要盲从”“接受别人好的意见(思想)的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等观点。
如果从青蛙的角度思考,我们也可以看出青蛙之所以好心没办成好事,是因为它给别人提建议是只是从自身出发而没有站在螃蟹的角度替它着想,忘记了它天生是横着爬这一特点,结果好心办坏事。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得出“帮助别人(给别人提建议)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等类似的观点。如果有同学全面地把握材料,提出“误会源于错误的沟通”等观点并能自圆其说,那也属于切合题意。
篇6:九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分析九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分析
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分析一、试题整体分析:持续维稳、稳中稍变、紧贴课本、靠近生活、关注文化。
这次元调在题型方面持续维稳,延续了中考语文试卷题型,持续体现课改特色和课改理念,注重考查学生对社会、对生活的关注,并引导学生关注和提升自我内在修养。纵观今年元月调考试题我们可以发现,整张试卷体现出持续维稳、稳中稍变、紧贴课本、靠近生活、关注文化的特色。
1.持续维稳--考试题型及内容分析
今年元月调考的试卷题型和去年中考、元调试卷基本一致。本次调考试卷还是7大题20小题,在内容排序上延续了去年的模式,各题型分值保持不变。基础题部分考查学生对常用字、词,汉语语法及语言逻辑和连贯性的掌握和使用情况;社科类文本阅读选取的是《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彰显了武汉市的选文特色--关注生活,思考生活,考查形式仍是3个选择题,考查重点仍是信息的整理和归纳;文言文阅读不再选自九年级课文内的文言文,一改前几年元调的文言 篇章来源的特色,更接近中考的文言 篇章选文;默写和去年中考的语文默写题型、分值以及难度一致;现代文阅读是选取了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文集中的一篇《放学》,关注孩子的教育和成长;语言综合应用考查了信息的概括及分析,关注阅读生活;作文延续去年元月调考命题作文的形式和风格。
从题型看,可以说是考生熟悉的大家的作品或常练习的体裁类型。因此,考生对试卷题型很熟悉,上手较容易。这是元调语文试卷所体现出来的持续维稳的特点。
2.稳中稍变--变化题型分析
作为有“小中考”之称的元调,此次元调试题也体现了命题者在考题形式和难度中积极寻求变化的努力。
在基础选择题中,第一道题目没有考查字音,而是直接考查学生辨析字形的能力。
例如, 元调备考时考生都准备的是课内的文言文,而此次出题却一改往日的文言 篇章来源的形式,难度有所增加。
此次调考另一个变化就是现代文阅读的题型分值变化,句子的赏析在平时的练习中一般是4分,此次为6分,且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性的 篇章,在题目的设置上能更好的区分优等生和中等生的阅读能力。
4.靠近生活、关注文化--命题导向分析及预测
整张试卷中最大的特点就是靠近生活、关注文化了。试卷中多处体现出命题者对初中生成长和教育的关注,对生活热点的思考。语言文字综合应用题有关阅读书目的调查,命题作文“我的阅读故事”或“我所理解的阅读”,都体现了命题者要求学生密切关注生活,关注文化和社会的特点。
这一导向无疑在暗示考生们应该从生活、从文化、从社会本身出发,多观察,多思考,提升思考能力,升华内在修养。
二、考点分析 :总体难度系数0.65
题型
考点
分值
难度系数
基础知识题
(1)字形
(2)词语运用
(3)语病
(4)语句的衔接
第一道题目直接考查课内词语的字形,没有考查字音,错误选项是“雾蔼”字形错误。
第二题是课内的选词填空。语句全部出自于课本,比较简单。
第三题:是语病题。考察的病句题型中的九种问题,要求学生要理解,掌握规律。
第四题:要将句子归到原文中去。这道题只要清楚了句子的意思和文段的各个层次即可准确无误,训练语段的理解能力和逻辑层次。
12
0.75
社科类文本阅读
(5)细节考查
(6)主旨概括
(7)推断分析
内容上沿袭了武汉市选文的一贯特点,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考点的设置都是对原文信息的筛选、理解和整合。考生在做这样类型的题目时,要细心地和原文进行严格比对,特别要注意那些易混淆的限定性、修饰性成分,同时,要对原文句式进行一定的转换,注意选项和原文之间的换元陈述关系。总体来说,这次社科类文本阅读难度不大。
9
0.70
文言文阅读
(8)文言文实词
(9)文言文虚词
(10)文言文信息的筛选和理解
(11)文言文翻译
此次调考的“文言文阅读”选取的片段来自于《冯谖客孟尝君》,仍为常考的人物类文言文,题型固定,实词、虚词、信息筛选和理解、语句翻译。题目不难,设题体现出一个明显的特点,即课内知识的迁移。
第8题文言实词的考查,为固定题型。四个实词都是将课内知识迁移,考生容易推断。同样考到了“之”的实词用法,此为常考点,易于辨别。
第9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于”这一文言虚词为常考文言虚词中的一个。考生只需先判断出题目中的“于”为“到---”即可,因为四个选项均来自于所学课文,考生若想选对这一题,需要对课文掌握扎实。
第10题文段内容的理解和筛选题,干扰因素不大,抓住语段中最后一句“孟尝君顾谓冯谖”即可判断出孟尝君并未辞退冯媛,不然不会出现这句话。“c”较容易的即可排除。
第11题文言文翻译有两个重点考查点,一为名词动用的用法,“衣冠”在这里为名词动用,翻译为“穿好衣服,戴好帽子”。第二为“来何疾也”的翻译,何:用在形容词谓语前,表示程度之深,可译为“怎么这样”。也:呀,与“何”相呼应,表疑问。故应翻译成“怎么这样快呀!”
翻译以直译为主,兼顾流畅顺达。
13
0.52
古诗文默写
12、古诗词的默写和理解
10
0.70
现代文阅读
(13)文章情节的概括
(14)赏析句子
(15)文章结构和写作方法的分析
(16)自主探究类
此次选择是大家所熟悉的作家龙应台的一篇记叙性的文章。
在阅读的时候,仔细读出体现作者内心思想感情变化的词语。
第13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脉络的梳理, 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段落层次概括的能力。
第14题语句的赏析,要注重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有一定的难度。
第15题要求学生结合文本分析作者写作结构的变化。不少考生感觉很陌生。一定结合“文本”并且联系题干所限定的词语作具体分析。
第16题考查了文章的主旨,并注重学生的探究分析能力。
18
0.50
语言文字运用
(17)调查问题的设置
(18) 信息的'概括和分析
(19) 语言的具体运用
这次调考综合性学习题目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很贴近,题型跟往年题型基本保持一致。17题为设计问题题,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8题为概括信息题,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19题为口语交际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但是这次调考与往年相比,又多了一些创新。比如18题,既考学生的筛选信息能力,又考学生的读图能力。同时还要求学生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可以说比往年稍加一点难度。再比如19题,以往参观或调查类的题目只是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要求即可,而这道题是在一定的情形下(吵闹),提出要求,这就要求学生在提出要求的同时,还要做到“保证”,解决刚才的“吵闹”情形,因此相对难一点。
8
0.68
作文
(20)文字综合运用
武汉市元调此次是命题作文。
这两个题目既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还可以写散文。
记叙文:《我的阅读故事》可以写一个或几个跟阅读相关经历的故事,写出在这个过程中的思考和领悟。要求:过程完整,具体,条理清晰,描写生动。
《我所理解的阅读》可以写在阅读过程中对阅读的一些感受以及“我”由此得出来的一些有代表性和特点的观点和看法。
议论文:主要侧重于第二个题目《我所理解的阅读》,谈出对阅读的看法,对自己有怎样的启迪,或者自己有怎样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思路清晰。
散文:两个题目都可以写散文,谈出自己对阅读的感悟。要求有贯穿全文的线索,可以以“阅读”为线索,铺排写自己对阅读的认知、情感,抒写感情;或散文诗式散片小段落化的散文,做到形散神不散。
一等文作文要求:能通过叙述自己阅读经历,或者通过谈论对“阅读”的理解,突出阅读带给人精神世界的过程和意义,有关“阅读”的故事有明确的过程,对“阅读”理解有深入的思考,材料较上一等而言略显平淡、普通一些。
50
0.60
三、复习备考建议
此次调研检测主要特点是平中维稳,贴近课本和生活。试卷题型设置和分值分配稳定,并多处体现出命题者对时事的关注,对生活热点的思考。这一导向无疑在暗示考生们除了夯实课本基础知识,牢固掌握各题型的答题思路和技巧外,应该从生活、从社会本身出发,多观察,多思考,提升思考能力,升华内在修养。
篇7:-学年度上九年级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上九年级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希冀(yì)聒噪(guō)断壁残垣(yuán)
B.诡秘(guǐ)酬酢(zuò)耀熠夺目(yī)
C.蓦然(mò)藻饰(zǎo)面面相觑(qù)
D.慰藉(jì)槐树(huái)惴惴不安(zhuì)
下面各组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践约僭害一泻千里
B.敦厚阐珊相濡以沫
C.豁免号锻变幻多姿
D.饶恕驻足随声附合
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在出版了揭露“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历史著作《南京大屠杀》,震惊了世界。(将“揭露”改为“表现”。)
B.5月5日,我国自主研制设计的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平稳起飞、安全降落。(将“设计”与“研制”调换位置。)
C.在这部结构精巧、语色浓郁的作品中,真实地再现了清末山东半岛发生的民间反殖民斗争的场景。(删掉“在……中”。)
D.余光中先生从事文学创作超过半世纪,被梁实秋称为“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在“无两”后面加上“的文坛巨擎”。)
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松――征讨方腊(《水浒传》)
B.唐僧――状告李靖(《西游记》)
C.陆逊――火烧连营(《三国演义》)
D.甫志高――被捕叛变(《红岩》)
(情境)期末考试前的一个月,王小红的妈妈就已经替她报了好多寒假中的课外补课班,让她从早到晚地上课,把她的假期时间几乎全占满了。
作为王小红,想劝阻妈妈最为准确、得体的说法是()
A.妈妈,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个假期,您给我报了这么多课外补课班,这一假期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给我留,还让不让我活了呀?
B.妈妈,谢谢您为我的学习煞费苦心,我一定利用初中这最后一个假期刻苦努力,绝不辜负您对我的殷切希望。
C.妈妈,您给我报这么多补课班我都会去上的,但是如果我上了这么多课成绩还是提不上来,您可不能怪我了!
D.妈妈,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是需要个人的,如果只是一味地补课却让我没有时间消化和理解所学的知识,不是也很难提高成绩吗?
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好一块无字碑,好一个武则天,她为自己留下了一点空白,由别人书写。虽然功大过大皆由后世千秋评,但她在那片空白上描绘出了一个女子的广阔胸襟与明智。她知道。一切尽在不言中,留一点空白,让后世子孙揣摩她内心的骄傲与哀伤。
――摘自《无字碑》有改动
A.她得到了太多,多得让每一个人都忌妒;她也失去了太多,多得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都无法承载她的悲哀
B.她失去了太多,多得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都无法承载她的悲哀;她也得到了太多,多得让每一个人都忌妒
C.她得到了太多,多得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都无法承载她的悲哀;她也失去了太多,多得让每一个人都忌妒
D.她失去了太多,多得让每一个人都忌妒;她也得到了太多,多得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都无法承载她的悲哀
二、句子默写
按课文原文填空。
(1)悠哉悠哉,__________。(《诗经・关雎》)
(2)__________,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3)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4)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人知从太守游而乐,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写诗人摆下饯别筵席来款待即将回京朋友的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岳阳楼记(选段)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行;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薄:______
(2)景:______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星隐曜,山岳潜行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从这两段文字来看,这些“迁客骚人”在不同时候登上岳阳楼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呢?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为什么穷国多位于热带
卢国斌
①热带地区日照时间长,降水比温带充沛,有些在温带地区只能收获一季的作物,在热带甚至能收获三季。有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什么大多数穷国还都在热带地区呢?
②首先,炎热给人身体带来不适远远大于寒冷带来的不适。人类很早就学会了通过生火和狩猎获得动物毛皮取暖,而在热带,人体肌肉活动的能量,其中3/4以热能体现出来。人体必须释放多余的热,才能保持适宜的温度,防止脏器和大脑被高温烧坏。排汗是最重要的散热方式。而热带普遍闷热潮湿,降低了出汗的降温效果。
③所以,在热带地区,无论动物还是人类,都难以保持长时间的运动状态,必须不时停下来休息散热。人类更发展出一种社会化的适应方式:午睡,即中午不活动。就像印度的那句谚语:只有疯狗和英国人才在中午的骄阳下外出。而在温带,工作节奏非常快,人们充满了活力,很少休息。
④其次,高温环境,特别是全年炎热,大大加快了害虫和寄生虫、病原体的繁殖和传播。热带国家常年肆虐的血吸虫、疟疾、锥虫病等,使当地人的健康和经济水平长期低下。
⑤如非洲锥虫病的传播媒介是采采蝇,这是以吸食哺乳动物的鲜血为生的小飞虫。即使今天有了强效杀虫剂,飞虫仍大量繁殖,使得牲畜无法在非洲热带的大片地区存活。人类的生存也步履维艰。在热带医学和药理学出现以前,庄稼也曾长期被这种灾害破坏,经济的发展难以为继。且不管诗人如何评判冬季,冬天确实是人类的好朋友:寂静的白色杀手,正是害虫和寄生虫的天敌。
⑥最后一个大问题是水。热带地区降水充足,但降水往往没有规律、无法预测,且多为暴雨。计算平均降水量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里的降水经常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每年每季都相差悬殊。在尼日利亚北部地区,90%的降水是25毫米每小时的暴风雨,一个小时的降水量(25毫米)等于伦敦郊区皇家植物园平均半个月的降水量。爪哇的降雨更为急迫,全年1/4的降水时速为60毫米。
⑦在这种气候条件下,丛林和雨林杂生,种植颇为不易。这些物种多样的宝库滋养着各种生物,却偏偏不利于人类及农作物的生存。结果,人和自然都成了这场战争中的失败者。倘若人们砍伐了丛林,种植农作物,炙热的阳光直射而下,因为没有枝叶的阻隔,倾盆大雨冲走了土壤的营养,造成土地大面积荒芜和沙漠化。新开垦出来的土地很快就休耕了,不久,藤蔓和卷须爬满了住宅和寺院,沙漠则吞噬了废弃的干旱农庄,而依赖周围地区食品供应的城镇也因此难以兴盛。
⑧大自然就是这样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把天使的福音变成了文明的诅咒。
1.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穷国多位于热带的原因。
2.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在尼日利亚北部地区,90%的降水是25毫米每小时的暴风雨,一个小时的降水量(25毫米)等于伦敦郊区皇家植物园平均半个月的降水量。
3.我们常说“瑞雪兆丰年”。请你结合本文内容,解释一下这句谚语中所包含的科学道理。
4.选文结尾处加点的“天使的福音”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爱是一朵无声花
葛闪
二十三年前,我在家乡里的一个邮局工作。
那是一个冬日的下午。邮局外,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下了一天一夜,整个世界都是白色的。风,更是一刀一刀地呼啸而过,寒意侵入每个人的骨子里。而邮局里,我和几个同事也被冻得脚不停跺着地。
雪太大,来办业务的人寥寥无几。只有我一个人待在办业务的窗口,其他几个同事一边偎依着火炉搓着手,一边聊着天。
近四点的时候,外面突然挟风裹雪地刮进来一个“雪人”,一进门便噼里啪啦地拍打着身上的风雪。我被响声惊动,抬眼一看,原来是一个年龄在六十上下的老妇人。如此冷的天气,老妇人的衣着竟颇显单薄,铁青着脸色,双手一边不断搓着,一边哈着气。
老妇人走近窗口,轻声问:“拍电报是这里吗?”
我点点头。
“多少钱?”她弱弱地问。
“一毛五一个字。”我说,然后看她一身颇为寒碜的衣服,又追问了一句,“你要发电报?”要知道,那个年代里,若非太紧急的重大事情,一般老百姓是舍不得花钱拍电报的。
“嗯,”老太太点点头,听了我报的价格,短暂的一愣。接着,又一边摩娑地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纸包,慢慢打开一层又一层的纸,才露出里面躺着的平整的毛票子,一边说,“我儿子在东北当兵,好久没联系了哩。现在我们这里都这么冷,东北怕是更冷了。我想发个电报,给他提个醒儿。”
我心里一暖,便细细端详起眼前的这个老妇人。老妇人满脸的皱褶,像是被岁月的犁铧耕耘过无数次,有的地方因为皮肤干裂,都裂开了巨大的口子。我突然想起家中的老母亲,和眼前的她竟是如此相像。
“大娘,您要发什么内容?”我问她,“字数越少,越省钱。”我提醒了她一句。
老妇人低下头,思索了一阵子才说:“您就告诉他,天气变冷了,要记得多穿衣服。并且告诉他,妈妈很想他。”老太太说完,自己又在心底核算了一下,补充说,“十七八个字,是吧?”
我按照她要表达的意思,在心底默算一下,还真是。但是觉得语言不够简洁,便对她说:“大娘,您看‘天冷,多加衣’这几个字可以不?简洁,意思又表达了出来,而且省钱。”
老妇人一听,显得很高兴,刚准备点头之际,突然又想起了什么,说:“您得告诉他,我这个当妈的很想他。例如,在后面加四个字――妈妈想你。”
我笑了:“看您说的,这世上哪有母亲不想儿女的呢。您哪,不说这四个字,您儿子也知道您想他,何必浪费这四个字的钱呢,六毛呢。”我特意地把“六毛”两个字加重了语气。
老妇人稍微犹豫了一下,但转瞬间,她又改变了主意。
“不!”老妇人坚持要加上这四个字,还说,“我就怕他不知道我想他呢。”老妇人一边说,一边把钱数好了,颤巍巍地从窗口递给我,在我接钱的那一瞬间,老太太忽然轻轻握住我的手,说:“同志,我真的好想我儿子呢。”
我猛然感觉到,整个冬天的寒意好像蓦然就没了踪迹。只觉得,老太太那略微硌人的手掌间,传来的是一阵又一阵的鸟语花香。温暖,瞬间就在我心头铺展开来。
1.第二自然段的环境描写在文章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2.在画浪线的句子中,老大娘听到“我”说的拍电报价格之后,为什么会“短暂的一愣”?
3.在选文倒数第四段中,“我”为什么特意在“六毛”上加重了语气?
4.结合加点词语,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表现的老大娘的心理。
(1)“多少钱?”她弱弱地问。
(2)老妇人稍微犹豫了一下,但转瞬间,她又改变了主意。
5.文章结尾,“我”为什么会猛然感觉到“整个冬天的寒意没了踪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学会放弃
冯晨
①放弃安逸的童年,雕鹰才有鸟王的威猛;放弃舒适的生活,凤凰才有浴火重生的辉煌;放弃璀璨的美玉,子罕才有清风两袖的懿德;放弃温馨的家庭,重耳才有称霸诸侯的伟业;放弃井冈的摇篮,红军才有星火燎原的长征;放弃国门的闭锁,华夏才有龙腾虎跃的生机。
②学会放弃,因为放弃是另一种拥有。
③三闾大夫,怀石投江。你忠而被谤,信而见疑,怀着一腔怨恨与满腹豪情,纵入这冰冷的汨罗江。你本可以带着你的一腔热血、满腹经纶,离开这喧嚣的世俗,匿于山水之间,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得生活。可你在隐忍与节操之间,选择了这苍凉的江水,来摆脱污秽,永葆你的察察之身,皓皓之白,与日月争光。留下你那千古之绝唱,豪迈之壮举,惊风雨,泣鬼神。
④屈大夫,你失去了你年轻的生命,却留下了千古不倒的丰碑。
⑤青莲居士,飘逸于世俗之外。本有报效国家的鸿鹄之志,却怀才不遇,你唾弃高官厚禄,蔑视权贵,视钱财如浮云,你原为一名翰林待诏,为皇上写诗作词,但这不是你想要的生活,不是你人生追求的目标。于是,忧愁,成为你生命的主题,用借酒浇愁,醉生梦死来排遣你心中的愤懑。最终,你选择离开黑暗的皇宫,去体味人间清欢,你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豪言响彻云霄,震动天地。
⑥李白,你失去了报效国家的机会,却铸就了亘古恒新的潇洒。
⑦放弃,意味着失去,没有失去的痛苦,就没有得到的喜悦。
⑧放弃,意味着付出,没有付出的艰辛,就没有收获的芬芳。
⑨放弃,意味着宽广,没有宽广的心胸,就没有海纳百川的壮阔。
⑩老子在《道德经》中有言:“将欲夺之,必因与之。”放弃,是另一种拥有,是来自舍弃的拥有。孟子因“舍生取义”而获,陶潜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得,韩信因“胯下之辱”而拥有……
学会放弃,你就会懂得“舍得”的真正意义,升华了生命那悠扬的旋律,开垦出一片花艳,一片芳菲。
1.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第③段中加点的“豪迈之壮举”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3.将第⑩段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这句话所使用的论证方法。
4.本文第③段中加点的“察察之身”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五、命题作文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冬天,一提到大雪,我们往往就会想到刺骨的寒冷。然而,你是否想过,正是这皑皑白雪,正在温暖地覆盖着整个大地呢?在一场场的大雪中,你是否曾经感受到来自父母、老师、同学乃至陌生人给你带来的温暖呢?
你或许也曾被严厉地批评过,有些尖刻的语言让你觉得无法接受。然而,回头再仔细想来,那些批评是否也像一场大雪呢?貌似寒冷,实则温暖着你的内心世界……
请以“那场温暖的大雪”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级名。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个老太太总觉得一堵墙马上就会倒塌,只要看见有人走过去,他就提醒对方:“那堵墙要倒了,离它远点吧。”被提醒的人不解地看她一眼后,依然大模大样地顺着墙根走过去,然而那堵墙没有倒。几天过去了,老太太很生气,又有些奇怪,不由自主走到墙根下查看,然而就在此时,墙倒了,老太太被掩埋在砖石中,气绝身亡。
这则材料至少说明了这样一些道理:提醒自己比提醒别人更重要;要时刻保持自己内心的清醒;对于可预知的危险一定要远离;应该尽量听从别人善意的提醒……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级名。
篇8: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第一学期高三第三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试卷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第一学期高三第三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试卷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08届第一学期高三第三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2008年12月28日)
说明:1、试卷包括必考题与选考题两部分,满分160分,答卷时间共150分钟;
2、试卷中第5、6、7、11、12、13题的答案请依次填涂在答题卡1—6题上;
3、选考题每个考生仅能从甲、乙两大题中选做一题,答题时必须在对应位置作答;
4、作文写在作文纸上,请在密封线内的“年月”中的横线上填写座位号。
Ⅰ必考题(142分)
一、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20分)
停止与开始
彭 程
①在这个人人争先恐后日夜兼程的时代,有谁肯逆风而行,想一想有关停止的话题么?
②停止,和躲避、放弃、失败等字眼一样,在通常的理解中,似乎总带有某种消极、贬抑的色彩,不怎么讨人喜欢。然而停止却是宇宙间的节奏。在宽泛的意义上,停止包含了拒绝、关闭等涵义,是当下生活的中止,同时也潜伏了新生长的可能性。从自然物事到社会人生,停止划出了一道分界线,分隔开两种明显区别甚至是极端对立的状态。
③黑夜停止之时是白昼,陆地停止之处是海洋。狂热的意识形态运动停止之处是安定正常的社会生活。放下屠刀,才可能立地成佛。隔了数百年的遥远距离的两个哲人都曾仰望天空,帕斯卡尔感叹:这无边苍穹的无穷寂静使我战栗!灵魂都颤抖了,语言只能遁隐,于是试图解释的动机最终让位给了皈依,前后的性质完全不同;康德读出了启示,由“头上的天空”联想到“心中的道德律”,在他眼里,二者是同样的庄严整饬。他倒是说了什么,但前提是一定也沉默过,而沉默当然是语言的停止。语言停止处,是“道”的边界,是老子“恍兮惚兮”的“精”或者“真”,因此连一向信奉实用理性的孔子都不禁表示:“子欲无言。”
④停止每每意味着变化,至少是变化的前夕。停止的落脚点是在新与旧的结合处,充满了辩证法的精神。想一想夏天骤雨前的天气吧!树叶忽然纹丝不动,万籁俱寂,安静得古怪,然而即刻就会电闪雷鸣,将世界重新安排。
⑤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当视听关闭时,内心生活的生动活跃才有可能,那是外界声色形相在灵魂之门前的停止。去了一趟新疆西藏,置身高天远地的风景和善良淳朴的人们中,会有一种生命更新的感觉。那是拥挤喧嚣冷漠狭隘的都市生活的暂时停止。当追名逐利的脚步停歇时,才有心境欣赏大自然的美,体会月色溶溶,杨柳依依,微风燕子斜,细雨鱼儿出。停下来也才能返归内心,与真实的自我对话,才能重建与大自然的和谐,才能思考千百年来哲人的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⑥在歌德笔下,一生求索的浮士德博士最后喊道:美呵,请为我停留!对于今天的我们,一种加以改动的表述也许更为恰当:美呵,请让我为你停留!
⑦即便目标明确,停顿也是必要的。毕加索一生高峰不断,齐白石衰年变法艺臻极境,奥妙之一,便是他们在绘画艺术之外,还不断温习停止的艺术。在停止中才能反省,才能酝酿着突变,完成对自我的超越。
⑧所以,耶和华创世,将第七日作为安息日,后世的人们也在这一天停下手中的活计,以便默诵神恩,使灵魂亲近神圣。停止以极端的方式证实着生命的不息和更新。
⑨现代生活的一大弊端是匆促。欲望太多,同时又太急切。快速成为时代的美学,于是生命遭到异化荼毒,目标为手段所替换。日子仿佛一辆狂奔的马车,然而驾车人在哪里?快并不是唯一目的,如果方向错误,越快只能是越远。“梯子应该搭对墙壁。”西方一位管理学大师这样比喻。我国一位诗人说过一句话:一个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要给这件事定位,找到它的坐标,算出其半径和周长,停下来是必不可少的。此时,停止是一种调整和校正。在新世纪的喧嚣纷乱中,守护什么?放弃什么?我需要和众人一样么?即便没有资格谈论对时代负责,总该对自己负责吧。不再有救世主和导师,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立法者。试一试停止吧,停止是为了重新上路。在现状与超越之间,停止是一座桥梁的名字。
⑩据说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口立着这样的标牌,提醒人们留意两侧的风景:“慢慢走,欣赏呵!”慢慢,也就接近停止了。只有停下来才能欣赏到、读懂一些好的东西,试一试停止吧!如果我们嘱望于新的开始的话。
1、在第二段中,作者说:“停止却是宇宙间的节奏。”结合全文看,这句话的内涵是什么?请分条陈述。(6分)
答:▲▲ ▲
2、理解下面两个句子在文中的含意。(4分)
(1)孔子都不禁表示:“予欲无言。”(2分)
答:▲▲ ▲
(2)“梯子应该搭对墙壁。”西方一位管理学大师这样比喻。(2分)
答:▲▲ ▲
3、本文的题目是“停止与开始”,若换成“开始与停止”行不行?为什么?请简要阐述。(4分)
答:▲▲ ▲
4、作者提醒当代人“想一想有关停止的话题”。结合全文,联系现实生活,谈一谈你受到的启示。(50字左右)(6分)
答:▲▲ ▲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5—8题。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父亲,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独皦然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行服:守孝、服丧)。归,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辟司空牟融府,会蜀郡太守第五伦代融为司空,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荐颍川杜安而退。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后征拜议郎。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入为尚书仆射。是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与窦宪厚善,纵舍自由。恢劾奏调、阜,并及司隶校尉。诸所刺举,无所回避,贵戚恶之。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通。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书奏不省。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弟子縗絰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为郎中。
(《后汉书乐恢传》)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 矜:怜悯
B、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 容:接受
C、诸公多其行,连辟之 多:称赞
D、以示天下之私 私:偏爱
6、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永为河东太守 若属今为之虏矣
B、恢独皦然不污于法 臣诚恐见欺于王
C、恢以与伦同郡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朝廷称其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乐恢为人至孝。父亲因得罪了县令而被关押,年幼的乐恢昼夜痛哭不已,他的行为感动了县令,最后父亲得以释放。
B、老师焦永“以事被考”后,乐恢“不污于法”,拒绝为他托关系,找门路;本郡太守犯法被杀,他“独奔丧行服”:这与他的性格有关。
C、蜀郡太守第五伦与乐恢是同郡故人,所以当第五伦取代牟融为司空时,乐恢在推荐了杜安之后,坚决请退,表现了他为人正直的一面。
D、河南尹、洛阳令与权贵窦宪相互勾结,为非作歹。乐恢不畏权贵,上书弹劾窦宪兄弟,因窦太后的庇护,劝谏不但没有成效,自己反而被迫害而死。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3分)
译文:▲ ▲ ▲
②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3分)
译文:▲ ▲ ▲
③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3分)
译文:▲ ▲ ▲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夕次盱眙县
(唐)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1)全诗紧扣“夕”来写,请对此作具体说明。(3分)
答:▲▲ ▲
(2)最后一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联系全诗看,作者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 (5分)
答:▲▲ ▲
(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 ▲ ,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 。(苏轼《赤壁赋》)
(3) ▲ ,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 ▲ 。(李商隐《无题》)
(4)文章合为时而著,▲ 。(白居易《与元九书》)
(5)▲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席上见赠》)
2楼
zgx发表于:2008-1-10 20:52:50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症结/症状 哄闹/一哄而散 成见/图穷匕见
B.剽窃/缥缈 胼胝/民脂民膏 岱庙/严惩不贷
C.恪守/联络 谄媚/陷害忠良 拮据/诘屈聱牙
D.评判/频率 琢磨/卓有成效 契约/锲而不舍
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当人们纷纷向灾区人民捐钱捐物献爱心的时候,你却无动于衷,细大不捐,你这样做,不感到羞愧吗?
B.张检查官厉声问道:“请问这个贪官给了你什么好处,你替他为虎作伥,干出这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来?”
C.在职场里竞争有时候机会很多,有时候却机会不等人,如果老是瞻前顾后,高不能攀,低又不就,可能会坐失良机。
D.昨天晚上,那小偷可真够猖狂,李大伯一家就在客厅看电视,他竟然登堂入室,把几个房间里的首饰和现金一扫而光。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教育乱收费的存在,既有认识不到位、经济利益驱动的原因,也有教育体制不健全、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监督检查不严等原因造成的。
B.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关系到党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提高,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
C.过去的一年中,美元汇率在全球外汇市场上一路下滑和人民币在国际上信誉日增,一直是金融专家和媒体关注和评说的话题。
D.在最近报刊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里,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国民素质教育。
14、从下面两则广告中挑选一则,分析其语言表达技巧和作用。(5分)
①长城电扇:长城电扇,电扇长城。
②联想电脑: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答:▲▲ ▲
15、根据例句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4分)
例句:生命像一江春水,它从高山上发源,聚集起许多细流,向大海奔流。
(1) ▲▲ ▲
(2) ▲▲ ▲
3楼
zgx发表于:2008-1-10 20:53:34
Ⅱ选考题(考生从甲乙两大题中任选一题并且只能选做一题作答)(18分)
(甲)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李白无论在美学理论上或艺术实践上,对于美学的主要对象——美,均作了深入地开掘。在李白心目中,这种美的物质集中地表现为“清”。
清的含义极其丰赡。既有自然之清,又有人物、事物之清。大自然不加修饰、雕琢,以天生状态取胜,必含自然之清。所谓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即是一例。至于风清骨峻,则是指人物风神、品格之清;而清词丽句,又是指诗文之清了。清,既含内容,又含形式。澄清、净洁、虚空,均可曰清。
《古风五十九首·其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依贵清真。”这里抒发了诗人对于大雅不作,诗道式微的慨叹,指出了建安以后,延及梁、陈推崇靡艳,诗风巨变的弊端,并用“不足珍”句坚决否定之。所谓“绮丽”是特指六朝所染的风习,而不是泛指诗风的美丽。因为作为文学艺术风格的绮丽与淫艳无涉,是应该予以肯定的。六朝的淫靡诗风影响极大,下逮隋唐,仍未绝迹。故李白抚今追昔,以古论今,提倡恢复远古朴实、清真的诗风,以振兴圣代(唐朝)的文学。因而李白所强调的“清真”,具有继往开来的时代意义,不仅发扬了王勃、陈子昂反对六朝风习的战斗精神,而且也给中唐韩愈的古文运动以积极的影响。
李白对于“清真”的理解,不仅跨越了古今悠远溟漠的时空而显示出超越性,同时还表现为人物风神的清虚、灵动、潇洒、自由,艺术作品的清朗、淳真、精妙、传神。且看他所描绘的王羲之及其书法艺术“右军本清真,潇洒在风尘。山阴遇羽客,要比好鹅宾。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王羲之爱鹅,山阴一道士说:“你为我写《道德经》,当以群鹅相赠。”王欣然命笔,写讫欣然携鹅而去。这个小故事原载《晋书》。李白为了突现“清真”的自由、自然,特以“王右军”为题,作诗以颂之。为了追求清真,李白决心付出毕生精力。他在《古风五十九首·其一》中,高呼以清真取代绮丽,赞美群才“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紧接着表示自己的态度:“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他一生写下了大量诗文,并以作品证实了自己的诺言。
大自然本身就是清真的,自然美客观地存在着,它不加雕饰地呈现在人的眼前。诗文也以清真为贵,尤其是山水诗文更应如此。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从李白以下诗句中得到启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剪凿竹石开,萦流涨清深。登台坐水阁,吐论多英音。”这里强调出水芙蓉的自然美,诗情雅兴,油然而生。吟咏之间,不觉清光大来,清音暗生,不禁飘然而有清举、清扬之感。只有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去进行清照,才可见出它那本真的状态,才不会将大自然不需要的矫饰强加给大自然。
1,3,5
(选自《大众日报》)
16、从上下文看,以下对“清真”美学风格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A.“清真”是李白对美的理解和追求,既指艺术风格,又指人物风神。
B.李白的“清真”既涉及自然的,也涉及人物的,还涉及事物的,是一个含义极其丰富的概念。
C.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和他的人格风神都符合李白对“清真”风格的理解。
D.“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李白“清真”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就是说只有完全照自然存在进行自然表现的“清真美”才是真正的美。
17、你认为以下诗句比较符合李白“清真”风格的两句是(4分) (▲)
A.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B.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C.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珮缨。
D.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纾。
18、作者从哪些方面论证李白对“清真”文风的推崇、开掘?请具体说明。(6分)
答: ▲▲ ▲
19、李白提倡、强调“清真”有怎样的意义?(4分)
答: ▲▲ ▲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历史,将铭记这一刻(有删节)
世界的目光在这里聚焦,无数颗心在期待着一个庄严的时刻。
公元1997年7月1日零点。香港维多利亚湾畔,会展中心新翼五楼大会堂。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雄壮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旋律奏响了新纪元的序曲。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由紫荆花绽开的特区区旗相伴冉冉升起——
这是一个庄严的宣示:中英两国政府顺利完成香港政权交接。从这一刻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祖国分离一个半世纪的香港,重回母亲宽广温暖的怀抱。
摄像机镜头转动,照相机快门频响,记录下这个永恒的历史瞬间。
肩负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来到香港这块被英国殖民统治了150多年的中国领土,为这块美丽土地的新生祝福、奠基。
主席台正中的主礼台上,身穿深色西服的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等人庄严肃立,目光凝视着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的升起。为了把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变为现实,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卓有成效的工作,保证了香港过渡的平稳和顺利。
在他们的身旁,香港特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同样把专注的目光投向了五星红旗和紫荆花旗。这位由香港同胞第一次选举产生的行政长官,将在未来的岁月里,带领广大香港同胞谱写繁荣稳定的篇章,创造新的奇迹。
在主礼台另一侧,伫立着英国王子查尔斯、首相布莱尔等人。他们向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行注目礼。根据1984年签署的中英联合声明,从即刻起,英国结束了对香港150多年的殖民统治。
眼前,鲜艳的旗帜在升起;耳畔,雄壮的国歌在回荡。
作为这一历史时刻的见证人,近2000名香港同胞来到新翼大会堂。此时此刻,面对五星红旗,他们不禁浮想联翩,百感交集。
观礼台上,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来自澳门、台湾的同胞,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噙满泪水的眼睛已模糊,充满喜悦的心脏在跳动。
“江山无限好,各族庆功成。肝胆同舟楫,有容领袖情。”来自澳门的马万祺老先生的诗句,表达了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
观礼台上,来自五大洲的各国嘉宾神情同样专注。他们目睹了这个永载史册的伟大时刻;他们领略到正在崛起的中华民族的意志和智慧。
零点46秒,两面鲜艳的旗帜升到旗杆的顶端,雄壮的国歌结束了最后一个音符。
掌声中,人们的目光集中到主席台中国政府代表团座席上一位两鬓染霜的老人身上。她就是邓小平的夫人卓琳。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81岁高龄的卓琳早早就叫人找来一张香港地图,看了一遍又一遍。她说:“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的大喜事。我衷心祝愿香港的明天更加美好。”
“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真正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主人……”
零点4分,江泽民主席洪亮而坚定的声音响彻在大会堂。
如潮的掌声再一次响起。
“香港回归后,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执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保持香港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
“有全国人民作坚强后盾,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香港同胞一定能够管理和建设好香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创造香港美好的未来。”
这是中国领导人的庄严承诺,这是包括600多万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经历了150多年的漫长离别,香港终于重新跨进了祖国温暖的家门。
香港回归,这是一个让亿万中华儿女噙泪的时刻;香港回归,这是一个令所有华夏子孙开颜的瞬间。
维多利亚湾潮起潮落,洗去了一个半世纪的历史风尘。回到祖国怀抱的香港必将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将以豪迈的姿态阔步迈向统一富强的新纪元。
16、下列对文中四处引用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 )
A.引用澳门马万祺“江山无限好,各族庆成功”的诗句,意在表明所有华人的喜庆之情和对为香港回归祖国立下不朽功勋的领袖们的深深敬意。
B.引用“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真正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主人”的豪言,表达了中华民族对香港回归的满腔豪情和由衷喜悦。
C.江泽民“香港回归后,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执行‘一国两制’……”一句,是中国政府、中国领导人对英国政府的庄严承诺。
D.江泽民“有全国人民作坚强后盾,……创造香港美好的未来”一句,表达了对回归祖国怀抱之香港的美好前景的信念和展望。
17、下列对本文语言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 )
A.“公元1997年7月1日零点。香港维多利亚湾畔,会展中心新翼五楼大会堂”两句,全由名词构成,犹如戏曲中的舞台提示,非常简洁,也很庄重,还凸显了这一时间、这一地点的历史性意义。
B.“81岁高龄的卓琳早早就叫人找来一张香港地图,看了一遍又一遍”,是一个典型的细节描写,生动细腻地表现了她对香港回归的喜悦和能代表已故邓小平港参加这一庄严仪式的欣慰。
C.“维多利亚湾潮起潮落,洗去了一个半世纪的历史风尘”一句巧妙的地运用了借代和比喻的辞格。“维多利亚湾”借指香港,“历史风尘”比喻香港人民一个半世纪所蒙受的殖民统治的屈辱,形象而含蓄。
D.“香港回归,这是一个让亿万中华儿女噙泪的时刻;香港回归,这是一个令所有华夏子孙开颜的瞬间”,句式整齐,音韵铿锵,文字优美,感情真挚;但“瞬间”一词运用不当,如果改为“千秋万代”,那就锦上添花了。
18、品味“零点46秒,两面鲜艳的旗帜升到旗杆的顶端,雄壮的国歌结束了最后一个音符”一句,说说这里的时间为什么要精确到“秒”,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又是什么。(4分)
答: ▲▲ ▲
19、对于冉冉升起的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江泽民等领导人“庄严肃立”、“凝视着”,董建华“把专注的'目光投向了”它们,英国王子查尔斯等人向两面旗帜“行注目礼”。以你的体会,他们当时各自的心境和情感应该是怎样的?(6分)
答: ▲▲ ▲
五、作文(7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中央电视台“一起运动,一起快乐”的节目中,很多奥运冠军在介绍自己的运动经历时说:训练时真的很累,累得有时都想放弃。
在家里,我们也可以听到父母发出这样的感叹:真累呀,里里外外,我快累趴下了。
而不少高三的学子说,你们那算什么,我们才是中国最累最累的人呢!
有人说身累,有人说心累,有人说两者兼而有之。那么,人究竟为什么而累呢,为什么活得这么累呢?累值得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累?这些一定会引起你的思索。
请以“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08届高三第一学期阶段测试
语 文 加 试 题
(选考历史方向的作答,满分40,考试时间30分钟)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用“/”为下列文言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汉宋弘为司空时,光武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 因 谓 弘 曰 谚 云 贵 易 交 富 易 妻 人 情 乎 弘 曰 臣 闻 贫 贱 之 交 不 可 忘 糟 糠 之 妻 不 下 堂 帝谓主曰:“事不济矣。”
1、断句(6分)
帝 因 谓 弘 曰 谚 云 贵 易 交 富 易 妻 人 情 乎 弘 曰 臣 闻 贫 贱 之 交 不 可 忘 糟 糠 之 妻 不 下 堂
2、从上述君臣对话中,你看出了宋弘和光武帝的什么可贵品格?(4分)
答: ▲ ▲ ▲
二、名著阅读(15分)
3、下列关于中外名著的解读,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 [ ▲ ]
A在曹禺的《雷雨》中,周萍和周冲是同父异母的兄弟,鲁大海和四凤是同母异父的兄妹,周萍和四凤也是同母异父的兄妹,周冲和鲁大海是异父同母的兄弟,周萍和四凤还是恋人关系。
B 有一个人,当教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时,他理应亲吻基督的圣像,可是他看到镀金的十字架时,竟然做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个典型的细节描写传神地刻画了人物“见到金子就想攫取金子”而且至死不变的执着狂、守财奴秉性。这个人,就是巴尔扎克笔下的老葛朗台。
C 桑提亚哥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个典型的硬汉形象。其名言是:“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是他的生活信念,也是作者的生活信念。这种信念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D鲁迅的《狂人日记》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它以一个疯子的口吻自述,由十三则日记组成,主题是要“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结尾处“救救孩子”的呐喊震人心魄,发人深省。稍有不足的是,这个结尾是照搬俄国作家果戈里的原话,缺少一点创新意味和民族特色。
E郭沫若的《女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它以凤凰、天狗等富于神话色彩的意象,以狂飙突进式的、绝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精神,以自由诗的形式,奏响了“五四”时期的时代最强音,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贾宝玉是贾母的心肝宝贝,最受呵护,贾府上下几乎无人敢管。但是第三十三回中,其父贾政却动了真格,亲自动手,把他往死里打。请分条陈述贾政毒打宝玉的原因。(5分)
答: ▲▲ ▲
5 、扼要叙述《三国演义》中关云长刮骨疗毒的精彩片段。(5分)
答: ▲▲ ▲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归纳要点,分析问题。(15分)
科学家发现“健康智商”
张振东
随着健康知识的不断普及,人们的健康意识也不断提高。在同样的健康教育环境下,有些人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十分在意,也有人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漠不关心。除了健康知识的普及程度外,是否有些天生的因素在影响人们对健康状况的意识呢?英国科学家最近所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回答了这个问题。
研究结果表明,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意识之所以不同与负责控制这部分功能的大脑区域的活动能力以及大小有关。这说明,每个人的“健康智商”因其该区域的发育情况不同而有所区别。在正常情况下,这种“健康智商”有利于人们及时察觉体内的不正常情况。但是如果太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容易使人长时间处在紧张状态之中,并产生对自己不满的情绪,从而引起相反的效果。
研究人员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38位志愿者大脑对健康意识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受试者日常的焦虑程度以及其他有关症状进行了询问,以便了解这些人对自己身体的关注是否影响到其情绪波动。
研究结果发现,当一个人十分关注自己身体所出现的各种反应时,其大脑里有一个叫做右前脑岛皮质区的区域会出现大量的活动。这种大脑活动能导致人产生焦虑和其他一些负面情绪。研究还首次发现,那些对自己身体状况十分敏感的人,其右前脑岛皮质区也较其他人要大。
研究人员介绍说,右前脑岛皮质区负责控制人对情绪的意识。无论是功能神经成像技术,还是对右前脑岛皮质区大小的测量结果都证实,人们对自己身体的关注,可以影响到主观情绪。当人们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意识处于正常范围时,这种如同高智商的意识水平有利于人们对自己的健康问题保持一定的关注。
研究人员表示,人们常认为焦虑是一种不良情绪,因为焦虑会影响人的判断力。但他们的研究表明,焦虑是人脑的一种常态反应功能。有些大脑受损而丧失情绪反应能力的病人正好需要这种焦虑反应。这种病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的意识十分低下,情绪冷漠,对社会交往也不感兴趣。因此,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意识强的人具有“健康高智商”的优点。但是,这种“健康智商”超出正常范围时,就肯可能出现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躁动和负面情绪,就需要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选自《北京青年报》)
6 、请依据文本,概括“健康智商”是指什么。(5分)(含标点符号不超过40个字)
7、请依据文本简要分析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焦虑”这种情绪。(10分)
答:▲▲ ▲
5楼
zgx发表于:2008-1-10 20:54:29
参考答案
Ⅰ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20分)
1、(1)停止是当下生活的暂时中止,潜伏着新生长的可能性。(2)停止总是意味着变化,充满了辩证法的精神。(3)停止可以帮助人们返归内心,反思自我。(4)停止证实着生命的不息和更新。(5)停止是对人生的一种调整和校正。(6)停止意味着旧的结束和新的开始。(以上要点写出三条即可,6分。)
2、(4分)
(1)(2分)孔子的意思是:无言是—种暂时的停止,即想要表达自己的思想之前,先要停下来思考。
(2)(2分)作者运用引用的方法,说明做事要找准目标,找准方向,因此,适当的停止是必要的。
3、(4分)不行。本文的主旨是启发人们思考关于停止的话题。“停止与开始”将“停止”置于前位,它不是两个概念的并列,而是蕴含了“停止是为了重新开始,为了更好地开始”的含意。若换成“开始与停止”,表面看来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顺序,但却不具有上述一层含意,不能很好地体现本文主旨。故不能更换。
4、(6分)(作者是针对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生活在“匆促”之中,常常找不准前进的方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而“停止”有助于“调整和校正”生活,从而更好地“重新上路”。因此,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应当考虑“试一试停止”。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5、D(私人的)
6、C(连词,因为A担任,表被动B介词,引出动作对象;介词,与“见”相连,表被动D指示代词,他的;语气副词,表期望语气)
7、C(无“故人”一说)
8、①太守因犯法被杀,朋友中没有谁敢前往奔丧,只有乐恢为他服丧。
②同郡的杨政多次当众诋毁乐恢,后来(乐恢)举荐了杨政的儿子做了孝廉,从此乡里的人都归附他。
③古人有保全自身躲避灾祸的(说法),你何必用自己的言论来招致别人的怨恨呢?
【译文(供参考)】
乐恢字伯奇,京城长陵人。他的父亲是县里的小吏,得罪了县令,(县令)拘禁了他并要把他杀死。乐恢当时十一岁,常常伏在官署门前昼夜不停地放声大哭。县令听到之后,非常同情他,就放出了他的父亲。长大后,乐恢喜好经学,跟随博士焦永学习。焦永做了河东太守,乐恢跟随他到了官府,(他)闭门精心诵读,不与(外界)人物交往。后来,焦永因事被劾查,其他弟子因为替焦永疏通关系被拘禁。乐恢保持自己的清白而不玷污法律,立志成为有名的儒生。后来在本郡做官,太守因犯法被杀,朋友中没有谁敢前往奔丧,只有乐恢为他服丧。回来后,又做了功曹,推选、举荐从不偏袒,别人的请求、托付也从来没有接受。同郡的杨政多次当众诋毁乐恢,后来(乐恢)举荐了杨政的儿子做了孝廉.从此乡里的人都归向他。被征辟到司空牟融的府中。正赶上蜀郡太守第五伦代替牟融做司空,乐恢因为与第五伦是同乡,(乐恢)不肯留下来,在举荐了颍川杜安之后辞去官职。许多人都称赞他的行为,接连几次征辟他,他都没有答应。
后来征召他做了议郎。正赶上车骑将军窦宪要出征匈奴,乐恢多次上书直言进谏,朝廷称道他的忠心。入朝为尚书仆射。这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和窦宪关系密切,放纵家人胡作非为。乐恢弹劾王调、李阜以及司史校尉。指责、检举,没有丝毫的顾忌,显贵的外戚们非常厌恶他。窦宪的弟弟夏阳候窦瑰想要问候乐恢,乐恢谢绝了他,不与他交往。窦宪兄弟两个行为放纵,又愤恨乐恢不依附自己。妻子常常劝谏乐恢说:“古人有用保全自身来躲避灾祸(的说法),你何必用自己的言论来招致别人的怨恨呢?”乐恢慨叹地说:“我怎么能够容忍自己身在朝廷而无所事事呢?”于是上书劝谏说:“我听说众多帝王的过失,都是由于权利下移造成的。国舅们不应该干预王室的事情,以此显示天下是个人的天下。政治有了过失,如果不加补救,其结果不可预测。当今应该做的,帝王应以大义为重,断绝这种联系,国舅应以谦逊为主自我反思。”上书没有取得效果。此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没有亲政,乐恢因为主张没有能够施行,于是称病回乡。窦宪因为这一缘故,迅速而又严厉地告知各州郡对乐恢进行逼迫、威胁。乐恢最后饮药而死。(死后,)穿丧服哀丧的弟子有几百人,广大百姓非常悲痛。后来,窦氏被诛杀,和帝即位,乐恢的门生何融等上书陈述乐恢的忠心、气节,(和帝)赐与乐恢的儿子乐己为郎中。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9、(1)太阳沉落大地,山昏城暗人们都各自回家,月照芦洲雁群也落下栖息。(3分)(—层意思1分)
(2)①抒发了诗人孤舟夜泊,独宿江上,不能入眠,而勾起的羁旅思乡的愁绪。(2分) (关键词为:乡思客愁、思乡之情和愁绪等。仅答“思乡”一类词语,而无前面的解说给1分) ②前六句侧重于写景,渲染旷野苍凉凄清夜景的特定氛围,衬托出诗人特有的心境,寓情于景;末两句情中有景,用钟声烘托了自己的羁旅愁思。(3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逝者如斯;而卒莫消长也
(3)晓镜但愁云鬓改;青鸟殷勤为探看 (4)歌诗合为事而作
(5)沉舟侧畔千帆过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1、B ( piāo,zhī,dài A项:zhēng/zhèng,hōng/hòng,jiàn/xiàn;C项:kè/luò,chǎn/xiàn,jié/jí;D项:píng/pín,zuó(zhuó)/zhuó,qì/qiè)
12、C (A小的大的都不抛弃。捐,舍弃。B伥,伥鬼。古代迷信传说,人被老虎吃掉后变为伥鬼,又去引诱人来给老虎吃。后比喻给恶人做帮凶。这里“替他”与“为虎”语意重复。C①形容办事谨慎,考虑周密。②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此处用②项意义,符合语境。D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13、C (A.句式杂糅,去掉“造成的”;B.“语序不当”或曰“照应不周”,“关系到党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提高”,应改为“关系到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和执政地位的巩固”;D.缺少主语,去掉“在……里”
14、① 这则广告利用“长城”的双重(双关)意义(2分),既强调了品牌名称(l分),又表现了企业生产的规模、暗示了产品质量(2分)。(能答出“回文”形式,加1分,但最后得分不能超过5分)②这则广告利用“联想”的双重(双关)意义(2分),表明联想电脑(l分)和联想的思维方式(1分)一样,都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东西,字句中透出自信(1分)。(答出“采用疑问句式,启人思考,令人回味”,加1分,但最后得分不能超过5分)
15、【参考答案】(1)生命像一首劲歌,它在晴空中回响,激荡着千万心灵,朝蓝天飞扬(2)生命像一棵大树,它在大地上扎根,生长出无数枝干,向天空伸展。
Ⅱ选考题
(甲)论述类文本阅读
16、D(“只有完全照自然存在进行自然表现”与原文最后一小节“只有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去进行清照”意思不符。)(4分)
17、A(B、C、D都写的想象中的景象。)(4分)
18、首先是从美学理论(文学主张、观点、态度)方面(1分),作者引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一》诗中高呼以清真取代绮丽的诗句加以说明(2分);其次是从艺术实践(创作、作品)方面(1分),李白一生写下了大量诗文,以作品证实了自己的诺言(1分),文中举“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诗句和写王右军的诗为例说明(1分)。
19、李白所提倡、强调的“清真”,具有继往开来的时代意义(1分),继承了初唐反对六朝淫靡诗风的批判精神(1分),给古文运动以积极的影响(1分),振兴了唐朝文学(表达推动唐朝诗文的发展即可)(1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
16、C(是对香港人民、对包括英国在内的整个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
17、D(“瞬间”没有用错,因为文章报道并强调的是中英两国政府顺利完成香港政权交接并举办隆重交接仪式的历史时刻,标题就是“历史将铭记这一刻”嘛)
18、因为这个时刻是一个庄严的历史时刻,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深刻含义:中英两国政府顺利完成香港政权交接,香港从此回归了祖国怀抱,中国从此全面收回了香港主权。(只说后两点也可)
19、江泽民等领导人心中充满了收回香港主权、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的喜悦和自豪;董建华为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感到由衷高兴,为自己能成为香港第一位特首感到荣幸,并决心大展宏图;查尔斯等人既有对中华民族、中国领导人的敬意,也有被迫移交香港主权的无奈和遗憾。(答案不必拘泥于此,言之成理即可)
五、作文(70分)
加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1 、断句(6分)
帝 因 谓 弘 曰 /谚 云 贵 易 交/富 易 妻 /人 情 乎/弘 曰 /臣 闻 贫 贱 之 交 不可 忘/ 糟 糠 之 妻 不 下 堂
2 、宋弘忠于爱情,不慕富贵;光武帝通情达理,己所不欲,不施于人(尊重臣子的选择,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二、名著阅读(15分)
3、A D(A中周冲和鲁大海没有血缘关系;D中将果戈里的“救救孩子”拿过来用并非《狂人日记》的“不足”)
4、(1)宝玉接待贾雨村时葳蕤惶悚,应对不似往日,使贾政生了三分气;(2)他和优伶琪官关系甚密,贾政觉得不仅属“无法无天”,还祸及家庭;(3)贾环诬告宝玉欲强奸丫环金钏,导致金钏投井自杀;(4)综合宝玉种种“劣迹”,贾政认为宝玉将来会走到弑君杀父的地步。(第四点2分)
5 、关羽手臂被曹仁毒箭射伤,华佗看了伤势后说,我有办法治好你的箭伤,只是要立一根大柱子,上面钉一个大铁环,请你把手臂穿过铁环,我用绳子绑牢它,再用被子蒙住你的头,用尖刀割开皮肉,刮掉骨头上的毒,敷上药,再用线缝合伤口。关羽哈哈大笑,说哪里要用什么柱子,命令摆酒。关羽一边喝酒,一边和马良下棋,同时伸出手臂让华佗做手术。华佗割开皮肉,直至骨头,骨头已经发青,刀刮骨头,悉悉有声,这时,帐上帐下见者,都掩面失色,关公却仍在饮酒食肉,谈笑下棋!手术结束,关公大笑而起,说:“先生真神医也!”华佗也翘起大拇指,由衷赞叹:“君侯真天神也!”(红字为得分点)
6 、健康智商是指人的健康意识的强弱,它表示人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关注的能力和程度。(如果只说前一半,给3分)
7、焦虑并非完全是不良情绪,人们无需谈“焦”色变。因为虽然它会影响人的判断力,但它也“是人脑的一种常态反应功能”,而且有些大脑受损者正好需要焦虑反应。(意对即可,但要点缺一不可)
★ 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语文
★ 江苏省七市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含听力英语试卷
★ 广州高三调研测试作文范文
★ 城沙高中高三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 北京高三语文试卷作文
★ 江苏省淮海中学高三年级周练语文试卷六
★ 高三年级语文《短歌行》教案
★ 小学语文毕业学习质量测试模拟试卷
★ 高三年级工作总结
★ 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语文模拟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