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低效现状的有效对策论文(整理5篇)
【简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低效现状的有效对策论文(共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在此,感谢网友“panglss”投稿本文!
篇1: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低效现状的有效对策论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低效现状的有效对策论文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形成科学的阅读技巧,才能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保证大面积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低效;优化;有效对策
一、近年中考阅读命题的普遍趋势
近年来,英语中考的阅读理解文章从取材到问题的设置上,主要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能力,包括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评估能力等,也是相对区分度较大的题目。有不少文章都是从原版的材料中节选的,三篇文章由浅入深,考题也是由易到难的。英语中考试题中的阅读文章,题材大多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历史地理、科学技术等多个领域,体裁形式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以及新闻报道、广告、通知、操作说明、表格等。总之,阅读理解是对学生全方位、多侧面阅读能力的考核,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时对各方面的知识都有所积累,才能更好地适应中考命题的趋势。
二、英语阅读课教学的低效现状
尽管每个教师都明白初中英语教学改革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英语阅读教学已逐渐上升到了教学的主导地位。但在初中英语《新目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些现象,它会直接影响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保证。仔细进行分析,目前大致有以下几种低效现象存在:
现象1:教学方法程式化。
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总爱使用模式化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回答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只是就文章中的叙述进行提问,没有更深层次的含意;接着让学生机械地跟着录音读课文;最后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和复述课文,或根据课文填写课文下面的表格等等。如此这般的阅读教学模式长此以往影响了许多学生理解的准确性,既不能有效地推断所读文章的要点,也不能对文章的脉络进行正确的把握。长此以往,这种教学模式是缺乏潜力的,这样的操作肯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仍处于被动应付的局面。
现象2:过分忽视语法。
在《新目标》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谈语法色变,总把语法教学放在一个非常暧昧、尴尬的位置。有些学校的教师把阅读课当作课外阅读来上,有时甚至简单地划划词组和对对答案。回想上世纪80年代,在老教材阅读教学时许多教师过多地偏重了语法教学,导致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非常有限。十几年来,我们教师对这种状况一直在进行改革,虽然已有了明显的好转,但也有人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忽视了应有的必须正常进行的语法教学部分,未能真正有效地引导学生借助语法正确理解句子,尤其是缺乏对长句、难句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这影响了学生对阅读材料全面和正确的理解,也阻碍了学生获取文章的内涵信息。
现象3:处理生词简单化。
处理《新目标》阅读材料中的生词一直让许多教师感到棘手,有些教师往往片面追求全文的整体理解,舍弃了对词汇的教学,在阅读前将有关词汇的词义给出,而且也只是涉及关键词的一般含义而已,忽视了词汇在语篇中的特定含义。如果学生对一个词或一个短语的理解有误就会导致对一个段落甚至对整篇文章理解的偏离,特别是很多关键的高频多义词,如果不向学生阐明各种意思以及出现的语言环境,学生是很难真正掌握到位的,以至于下次读新的文章时,遇见新的语言环境,即便老师教过的词对他们来说仍然感觉是新词,会导致全无印象。
现象4:滥用多媒体。
当今,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滥用多媒体的现象。多媒体技术确实已广泛应用在教学领域中了,但多媒体若使用不当或过多则会干扰阅读教学目标的达成。如果把阅读材料中的主要情节都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就会失去本应通过文字解读和推理归纳才能获得的信息,这样就会限制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多媒体的滥用或泛用会阻碍学生推理能力和文字解码能力的提高,在一程度上也严重扼杀了学生追求新奇思维的探究心理。
三、《新目标》阅读课教学的有效对策
为提高阅读课教学的有效性,建议可以采用以下几点针对性的有效对策:
对策1:有效利用阅读策略感知信息。
模式化的师生一问一答式的阅读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在阅读中的运用。实践证明,在《新目标》阅读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师生、生生互动的方法,这样更能培养学生独到的思维和推理能力,鼓励每位学生都能较轻松地参与讨论,发表个人意见,教师也可以轻松地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最后还可以通过填图表的形式,对辩论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这样通过阅读,能达到较高的教学认知目标。
对不同体裁的阅读文章应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从不同的角度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记叙性的阅读文章,可让学生通过略读、跳读,辅以适当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解文章中时间、空间、过程的顺序与关系,引导组织全班进行讨论,全面理清文章的脉络,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的目的。对于说理性的阅读文章,帮助学生找出各段落的主题句是可行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对每个段落提出一个问题,再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式的讨论寻找答案,将更有利于使学生形成带着问题进行有效阅读的习惯。
对策2:借助语法理解句子,正确获取信息。
阅读教学也不能一概否定语法的作用,因为借助语法才是正确地理解所读语言材料,获取作者传递的信息,达成阅读目标的有效方法。反之,脱离句法分析的阅读往往是肤浅的,理解的偏差也是不可避免的。
在初中英语阅读文章中,结构复杂的复合句、长句和难句很多。我们可以先就阅读课文的信息载体作用进行合理的设计,其方法有以下几种:①运用情景引入新课文。②带着问题快速读课文。③介绍本节课阅读策略,让学生运用这种阅读策略仔细读课文。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⑤让一位学生到黑板上完成信息填写,其他同学一起在书上填写。⑥全体根据黑板上的信息复述课文。
对策3:正确把握语篇意义,尽量扩充词汇。
影响阅读速度的最大障碍莫过于生词,在阅读中教师有必要设置一些有趣味性的词汇思考题,通过让学生积极思考,帮助他们掌握所学词汇的基本含义。这样能让学生明白阅读过程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和信息的过程,而是不断思考和推测的过程。学生在猜测词义的过程中,不仅增加了词汇量,而且能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有助于词义的理解和扩展。在语境中有效学习词汇、扩充词汇、了解词汇,正确把握语篇的意义和发掘文章的内涵,也是阅读理解的重要任务之一。
对策4:恰当运用多媒体,有效达成目标。
阅读训练旨在培养学生读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观察的能力,过多地或不恰当地运用媒体只会简化阅读内容和降低阅读难度。但是,如果在需要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或提高阅读理解的难度时,适时和适度地运用多媒体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学生来说只有画面的回忆,缺少了对文字意境的想象,阅读很容易成为走过场的游戏。
对策5:优化阅读课的教学设计。
优化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设计是阅读教学最不可忽视的环节,操作时必须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精心设计问题,激发阅读兴趣。设计问题和回答问题是课堂教学使用最频繁的一种教学手段。如果教师把问题设计得得体和精致,就能迅速把学生轻松引入问题情境,同时激发起他们探知和阅读的欲望,并且促使他们积极开展思考,对今后的发展英语表达能力能起到极大的作用。
在问题设计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提问的质量,保证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和梯队性,对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问题要适当地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精心组织,甚至对某个问题学生可能有的几种回答在事先有所估计,教学过程中怎么去引导,怎么去分析都要有所考虑。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
2。掌握阅读节奏,有层次地加以引导。
(1)鼓励学生快读,捕捉全文大意。
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训练阅读速度,提高概述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猜词悟意的能力,以及推理归纳能力等,并能让其在阅读材料提供的复杂的语言环境中抓住文章脉络,掠过不必要的生词或通过构词法猜出词义,然后回答一些对表层意义的理解题,要求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先不要看课文。坚持这种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识记和判断能力。
(2)指导学生精读,把握全文信息。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有碍阅读理解的内容,采用“疏导法”,即教学生如何抓住重点句、词,摆脱不必要的困扰;针对阅读中的重要知识,采用“点导法”,并且把重要语言点发挥下去。有时还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以及概括能力,要求他们用绘画或动作等多种方式演绎出来。
(3)启发学生深读,领悟全文内涵。
阅读教学时要求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读通文章,还要启发他们深读文章,发挥他们的潜能,引起发散性思维,抽象出对文章的全面理解和认识,从而达到进一步培养阅读能力,达到自学英语的目的。
3。改善学习心理,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的学生在阅读时缺乏自信和耐心,教师要把改善学生的语言学习心理环境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尽量创设条件使学生产生语言学习的成功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
4。开展具体读解,注意阅读过程的反馈调控。阅读教学时教师应指导学生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然后展开具体读解。这个环节里教师应重点采用语感训练法,重点训练学生的分析与比较的思维能力,最后概括、抽象出对文章的全面理解和认识。
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英语教师共同的追求。教师在阅读课上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精心设计阅读教学过程,使学生拓宽视野,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开动脑筋主动探索知识,从而达到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阅读课教学虽然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但却有其内在的规律。要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其阅读的速度和质量,确保阅读教学的质量,就必须切记阅读教学的教学思路:导入激趣、营造氛围、读中求知、练中强化。
参考文献:
[1]李冬梅。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与活动案例[M]。浙江教育出版社,。
[2]刘电芝。学习策略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
[3]吴本虎。英语学习策略[M]。人民教育出版社,。
[4]鲁子问,康淑敏。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美)NeilJ。Anderson。第二语言阅读探索:问题与策略[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篇2:科技说明文阅读教学低效成因及对策论文科技说明文阅读教学低效成因及对策论文
从1992年高考开始,科技说明文阅读检测一直未曾中断,已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题型。从目前中学教学现状来看,教师比较重视科技说明文阅读,但是,学生却最不感兴趣,阅读效率更无从谈起。高考中,这类题型得分基本上在30%左右,是各类考题中得分最低的。
教师投入不少,效率却不尽如人意。这种“高耗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教学目标的无序性。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教学大纳,但我们研读大纲后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对科技说明文阅读教学的分级目标制定得不清楚,未能分出层次,呈无序状态。且看初中二年级教学要求:“阅读说明文,能理解文章内容,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的顺序和说明方法,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再看高中一年级教学要求:“阅读比较复杂的说明文,能理清层次,领会内容的科学性和语言的准确性,分析主要的说明方法。”同样是教学说明文,初高中的教学目标却都是说明的顺序、方法和语言准确性等。教学目标的无序性造成了一个学生在六年中说明文阅读总处在低层次的,重复的,因而也是意义甚小的阅读层面。
二、缺乏科学的阅读质量标准。大纲里规定初中阶段“能阅读一般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高中阶段“能比较熟练地阅读一般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在表面看来似乎已有标准,但怎样才算是“阅读”?怎样才算是“比较熟练的阅读”?一篇《景泰蓝的制作》初中可以教,高中也可以教;教师甲教一课时,教师乙教两课时,都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缺少可操作性的弹性标准是中学阅读教学长期以来水平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教学设计程式化,缺少有效的方法指导。相当多的教师在教学程序设计上,程式化现象严重,基本上是解题、分段、概括段意、讲析说明顺序和方法、分析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等。这样千篇 一律的教学步骤,不但造成了课堂教学的呆板僵化,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而且从阅读心理的角度来说,这种程式忽视了让学生整体地感知、体味课文,违背了“整体——部分——整体”这一阅读理解的基本规律。
四、教材的落后。表现之一是内容陈旧,与高考试卷中反映尖端科技内容的文章显得很不协调。接触的是旧知识旧内容,考的却是新信息新术语。二是篇目太少。说明文在高中第一册、第二册和第六册各占一个单元,共11篇课文,仅为全部六册149篇课文数的7.4%,比例失当。
教学现状堪忧,形成原因复杂,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尚待时日,那么当务之急该是什么呢?
一、要突破读写结合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阅读教学的新理念。章熊老师在“21世纪青年语文教师发展战略座谈会”上发言说:“长期以来我们习惯的是‘读写结合’,它是为写作服务的,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发展了,需求发生了变化,阅读学诞生了。在阅读学的发展过程中,读者的作用越来越引起重视,所以到了本世纪下半叶,阅读学又称‘解释学’。”(《中学语文教学》12期第7 页)这番话值得我们思考,它深刻地指出了新时期阅读教学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所在,即混淆了阅读与写作的本质属性,忽视了阅读教学的本位。从现代阅读观来看,所谓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言语和其他书面符号中获得意义的行为过程,它要求读者运用信息学、语用学原理迅速准确地从大量的语言材料中获取最重要的信息,并对获取的信息加以处理,是一个输码——编码——解码的过程。在以往(或现在)的阅读教学中,众多老师十分重视读写结合。一堂课,既有读又有写,读中仿写,写中思读,似乎是完美的结合,但事实是读不深读不细,写不像写不真,两败俱伤。在科技说明文阅读教学中,树立阅读课就是理解分析材料、筛选提炼信息这样的观念,消除一直以来运用的读写结合教学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真正确立阅读教学的本位,尤其显得重要。
二、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系统,阅读教学有其独特的任务,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具备优良的.阅读品质,提高阅读能力。
1.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科技说明文阅读教学而言,同样要十分注重学生“圈点勾画”、“摘录”、“写提要”、“做笔记”、“课前主动预习”、“边阅读边思考”等等的习惯。一旦有了良好的自能阅读习惯,将终身受用。
2.掌握正确阅读方法。高效率的阅读有两个标志,一是速度快,二是理解率高。高效率阅读取决于良好的阅读方法。以速读为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愈来愈快,对阅读速度和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否则将会直接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就高考来说,阅读速度慢也必然影响成绩的取得。“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某种意义上已不宜提倡,而“一目十行”、“不求甚解”倒是我们所追求的。速读作为获取信息的快速手段,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尤其在科技说明文阅读中,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阅读方法。
3.具备优良阅读品质。这里所讲的阅读品质,主要是指那些直接制约阅读活动质量和效率的心理机制,如阅读的自觉性品质、阅读的专注性品质、阅读的主动性品质、阅读的坚持性品质、阅读的记忆品质,等等。例如,有的学生一拿到陌生的科技说明文材料,往往就会产生恐惧心理而无法答题。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多对学生进行训练,使之面对材料便形成阅读的强烈需要感。学生一旦具备了这种专注性品质,那么展卷阅读,就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鹜。良好的阅读品质对于阅读质量具有巨大的意义,因此人们为了追求阅读高质量,通常都极为重视阅读品质的培养。
4.提高现代阅读能力。根据《考试说明》和高考题目的分析,在科技说明文阅读教学中,我认为目前应当着重提高学生的速读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筛选能力。其中,速读能力是基础性能力,分析能力是中介性能力,概括能力是高一级能力,而筛选能力则为科技说明文阅读的终端性能力。这几种能力一旦具备,一般科技说明文的阅读将不成问题。
三、探讨命题规律,传授有效的解题方法。就科技说明文阅读而言,《考试说明》主要体现在B、C两个能力层级上,教师应抓住“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辨别和筛选文中重要的信息”、“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这几个能力点。之后,结合高考题目,总结出一般规律。如“辨别和筛选文中重要的信息”一条,有人就归纳出“重要信息”包括文中的指示语、概括语、主旨句、过渡句以及标题用语等。如此授人以渔,学生以不变应万变,科技说明文的阅读方能有效。
四、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信息学和阅读学告诉我们,作者——文本——读者是构成一个完整书面交际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作者是发出交际信息的一方,文本是交际信息的载体,而读者是接收和处理交际信息的另一方。从阅读中的读者心智活动过程来说,接收和处理是相互联系、交互作用的;为了更快速更有效地处理,就必须有一定量和一定质的接收。值得注意的是,读者在接收和处理信息时是无法让别人替代的。教师只能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生活,熟悉生活,获得大量信息,丰富知识储备,以提高他们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教师平时就要非常重视:(1 )鼓励学生广泛阅读科技读物,不断汲取科技新知识,如《新华语文*》《科技日报》《数字化生存》《学习的革命》《21世纪社会的新趋势——知识经济》等书刊;(2)加强课外实践活动,扩大学生的科技视野, 如参加科技博物馆,制作科技小作品,撰写科技小论文,聆听最新科技学术报告等。这样,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相结合,一改以往语文课堂信息反馈的单一化而形成庞大的多元信息反馈网络,才能真正提高科技说明文的阅读效率。
篇3:作文教学低效化现状的反思与对策论文作文教学低效化现状的反思与对策论文
语文素养是生活、学习、工作的基础,作文能力则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初中阶段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初步掌握三种文体和应用文等写作方法和技能,作文水平能达到规定的层面。然而现实作文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
现状之一:苦恼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怕作文,一篇作文冥思苦想,还是那么几行字;有的是被“逼”得没办法,“大米不够红薯凑”,废话、套话、谎话、“克隆的话”一大堆;还有学生写不出作文,一到考试就抄阅读理解文章……
现状之二:痛苦的教师。通过平时了解,语文教师没有几个不为批阅作文而感到痛苦的。这一是缘自高强度的脑力和体力劳动;二是老师们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批阅大量的劣质作文。其实,最让老师们犯愁的是花了那么多功夫,耗了那么多心血,还是不见学生有多大起色。
现状之三:低效的课堂。由于作文课难备、难教,老师往往“避实就虚”,只将作文题目和写作要求往黑板上写出,其余的就交给学生去完成。课堂教学随意、放任、无序,针对性不强,教学低效也就是必然的。
现状之四:遗忘的角落。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然而,大多数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是重阅读课而轻作文课,把读写分开,导致作文教学严重失衡。再者,因很少有人触及作文教学方面的研究,导致作文课堂教学在各级教研活动中被遗忘。
以上现状表明,不少地方的初中作文教学似乎已陷于重重困境。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也就成为了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不可逃避的课题。那么,应如何走出困境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建议。
“一个不成熟的计划远胜过没有计划”——克服盲目、注重循序渐进蔡澄清先生曾强调“作文教学科学化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有一个科学的训练的序,使整个作文教学有序可循,循序而渐进。”所以,作文训练只有从低级向高级有序地进行,一个阶段解决一个目标,一节课一个训练重点,循序渐进,将大大解决一些写作课堂的无序和低效的问题。
教师要根据每个学段每个学期的作文训练任务和达标要求制订出详细的作文教学计划。制定计划应注意以下三点:1.要从三学年整体出发设计训练计划,注意照顾年级之间的衔接过渡和学生实际,逐步提高。2.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按照文体,制订各年级作文训练的主要目标。初一阶段以进行记叙、描写表达专项训练和分解训练相结合,初二阶段以抒情、说明表达专项训练和分解训练相结合,初三阶段以议论表达专项训练和综合训练为主。同时做到每学期有一个大目标,单元有一个小目标。3.结合作文训练内容,根据学生现实需要,有计划、适当地补上一些具体的写作理论知识,克服作文教材的不足。
按照计划,教师就可以根据文体内容和训练目标,设计出多种课型:如优美语段赏析课、片断练习课、材料评议课、看图说话课、读书活动课、作文讨论课等,来丰富作文课堂教学。同时利用阅读教学来指导写作,把读和写结合起来,让阅读为写作铺路。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将不再随意、放任和无序。
“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淡化结果、注重讲评提高
有一位教育专家曾经指出,“我们对中小学生的作文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和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和打分,教师要能够找出每一篇文章的闪光点予以肯定,进而指出不足处,一步步改进,一步步提高。”因此,我们的作文讲评不要过分注重于结果,结果固然重要,但没有过程的结果那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水中倒影”,学生作文能力是得不到发展的。讲评是作文教学的最后一关,也是最重要的一关。好文章是修改来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上好多种形式的作文讲评课,培养学生修改作文、欣赏作文的习惯。
1、全面批阅后的小结性讲评
这是我们比较常用的一种形式,这样的讲评课适用于学生容易写的作文,一般作文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较少。作文批改时,教师把学生作文中好的地方做上记号,用诚恳的语气,写出总批和眉批。在讲评课中,以大面积表扬为主,鼓励学生当众读自己精彩的地方,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听其他同学的作文后,在自己作文适当的`地方,在老师批注的地方再进行修改。
2、以点促面的指导性讲评课。
上这种作文讲评课教师先看学生的稿子,而不做任何批改。但在看稿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和问题,在作文讲评课中大力表扬作文中的优点。并要选出有代表性的“问题作文”,在征得作文主人同意的前提下,全班共同讨论修改“问题作文”。然后要求学生用讨论修改中学到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再交换修改。学生自改作文是完善对事物认识和表达的过程;学生互改作文也是相互学习别人长处,提高作文鉴赏能力的过程。这样的讲评课拿出一篇有针对性的“问题作文”作为代表,有意识地帮助了一名作文基础较差的同学,同时也帮助了与其有类似作文倾向的一大批学生。久而久之,将会有更多的同学的作文能力得到提高。
3、扬长促短的赏析性讲评
学生中不乏有真情实感的佳作,哪怕是最不好的作文也有它一两处闪光的地方。这也是我们进行作文讲评课的好材料(其实学生自己的作文有时比作文选中的范文更有实用价值和亲切感)。这种作文讲评课可以说是“作文赏析课”,可以采用两种方式来进行操作。一种是赏析学生中的精品作文,让大家共同感受美、欣赏美。另一种是让每一个同学都挑出一篇自己认为好的一篇文章或一个段落甚至几句话来读给大家欣赏。这样,每一个读自己作文的同学都会感到自豪,每一个听别人作文的同学都能津津有味。小至一个词、一句话,大至一个精彩的片段、一篇文章都成了学生发表意见的天地。欣赏的过程和评论的过程就是学生潜移默化学写作文、练习修改的过程。
“工夫在诗外”——去除框架、注重积累
古人曾告诫我们:“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积累是创作的源泉。学生只有在有效积累中才能吸取营养、丰富知识,才能扩大信息量,写作语言才能生动有趣,构思才能新奇,作文能力才能提高。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把阅读、思考、练笔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将生动的句子和自然段加以熟读成诵,供自己习作时选用或仿写。引导学生对文章精华之处进行思考和感悟,兼容并蓄,了然于胸。同时,老师还要善于有意识地找准课文的补白处和空白点,读写结合,进行拓展性练笔训练,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其次,在课外积累中,我们还可以尝试进行每天晚上阅读作业的布置,分层次,有弹性实施,不重形式重实效。以大纲为指导,结合日常课堂教学设立“每日推荐文章”和“每周推荐书目”两个栏目供学生选择与借鉴。并抽出一个固定时间(如辅导课)以“文学沙龙”等的活动方式进行检查反馈,评议交流。利用成语接龙竞赛,即兴小品的表演、好词佳句的交流、散文美文的欣赏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展示他们在课外阅读和积累的成果,培养他们在课外学习中语言、经验和情感的积累习惯,培养他们“生活处处是语文,生活处处有作文”的学习观,让生活成为他们学习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当然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提高作文教学效益的举措还有很多,这里仅从课前、课上、课后三个角度谈一点粗浅的认识,想以此提醒更多的同仁去关注作文教学、研究作文教学。
田超勇,教师,现居湖北蕲春。
篇4:提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对策李亚琴
(江苏省连云港市板浦初级中学)
摘 要:阅读理解是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初中英语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实践可以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引导学生充分地进行发散思维,在良好的学习条件下提高英语的学习兴趣。从现代英语教材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英语阅读效率实践两方面来对初中英语阅读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篇5:提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对策一、目前初中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英语教学虽然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然而教育制度与师资缺乏也为英语教学带来了许多问题,以下是笔者根据教学经验总结的初中英语教学的问题。(1)教学方式过于单一,英语教学死板枯燥。由于英语教学深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导致英语课堂过于枯燥,“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新教程改革并没有发挥主要作用。(2)阅读方法不正确。学生在阅读英语时,由于没有足够的经验,或者词汇、语句理解不到位,使得阅读时无法理解上下文语句的意思,以致形成错误的阅读方法。教师要培养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阅读习惯,掌握基本阅读技巧,增加词汇量来提高阅读能力。(3)忽略了情境教学的重要性。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情境教学并不完全用于英语教学,大量的训练并不能使学生充分理解英语的真正含义,教师应该明白,英语来源生活,只有在生活中运用才能发挥它的`价值。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多为学生设置情境,将英语做到现学现用。
二、如何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效率的实践
1.强化词汇教学
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丰富的词汇量在英语阅读理解中的影响至关重要。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词汇时摆脱不了词汇“开花”:学一个词,就联想这个词的同义词、反义词、固定搭配、习惯用法、例句等等。词汇开花使学生在学习新词汇时有一种恐惧感:每学一个新词汇意味着要被迫学习许多东西,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应该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将词汇教学按照对比、联想、链接等方法让学生来接纳词汇,而不是从心里排斥。
2.提升初中英语阅读的趣味性
初中的英语学习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对词汇的恐惧感很容易影响到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应该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联系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How are you?”这句经典的开场白,虽然我们提到英语对话就会不可避免地想到它,但这正是它融入生活中的重要体现:我们不用特意强调,这句英语便可以熟练运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将英语与生活紧密相连,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英语阅读。
3.开展课外活动,拓展学习途径
正如上面所说,英语是一门语言,它来源于生活,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就要让英语回归生活。教师可以定期观看英语电影,来了解英语对白;可以开展英语角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举办各种英语比赛:演讲比赛、趣味英语比赛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还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不断创新,为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成文。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9(11):75-77.
★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低效现象研究论文
★ 高校德育低效的原因与对策的论文_
★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随笔
★ 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论文集
★ 小学阅读教学论文
★ 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 阅读教学应用论文
★ 高校法律教育目标现状与对策论文
★ 浅谈农村中学体育的现状和研究对策论文
★ 职业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