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简史读后感1500字(共12篇)

【简介】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时间简史读后感1500字(共12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在此,感谢网友“先生发福发”投稿本文!

时间简史读后感1500字

篇1:时间简史读后感1500字

时间简史读后感1500字

时间简史读后感

浩瀚的宇宙,神秘的地球,以及那些目前为止人类尚不足以弄明白的事物总是像磁铁般地吸引着有着强烈好奇心的人们.无论是年少的还是年长的,人们总是去不断的学习,为的是能更好地了解我们周围的各种事物.身为二十一世纪新一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也更有义务去学习,了解,研究我们所处的环境.为此出于强烈的好奇心,利用暑假难得的机会我认真地读了霍金先生写的《时间简史》一书,读完之后掩卷长思,细细的领略其中的哲理,让人耳目一新.

就我而言,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唯物论者,对于那些神怪之类的说法很是反感,而对于能用科学理论解释奇异事物的书刊杂志便很感兴趣.对于霍金先生写的这本《时间简史》便很是有一口气看完的冲动,但是由于自己认知水平有限,不得不一字一句地慢慢理解,可仍然还是有不少地方弄不明白.也难怪就连霍金先生在某一场合也曾说过,能够读懂全书的每一句话的人,就已经够格攻读引力物理博士学位了.虽说只学到了点皮毛,但对自己的知识面还是个很大的扩充并对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不小的提高,这让我不觉得对霍金先生深厚的学术造诣敬佩不已.

首先,这本书是以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的著作,他教会了我们如何正确地看待世界以及我们周围的许许多多的奇异的事情,让我们学会了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事物,而不是遇到难懂的事物就盲目的相信迷信之类的歪理邪说.任何事情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就比如人人讨厌的蚊子,我想没有一个人会同意上帝创造蚊子这种生物,但是它又的确是我们地球生物圈中的一分子,肯定有它存在的道理,我们不能因为自我的关系而剥夺另一种生物存在的权利.看待事物要用科学的眼光,同样对待学习我们也要用科学的方法.怎么说呢,科学史上的每一个重大发现无不都是科学家们大胆假设小心论证而发现的,因此在学习方面我们也应该贯彻这种思想方法,不仅是在学习计划的制定上而且也应该在学习方法的应用上.一个周全的严密的学习计划对于学习的时间安排是十分合理的,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是有句谚语,quot;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quot;.而好的学习方法,将有助你的听课,自学,以及课后的复习,预习,这些对于大学生而言是相当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能养成这样一种好的习惯,对于将来工作会有相当大的帮助.今后的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信息广泛交流的人才展示平台,而严密的思维逻辑以及科学的做事方法便是其中的两件法宝,可以帮你在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在人生的舞台上尽情地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其次,过去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任何事情我都把它想得很完美.因此很长一段时间,我对那些试图证明世界绝对准则的文章很感兴趣.尤其在学习方面体现得相当明显,对于我而言,每学到一个新的知识的时候,都感到莫名的兴奋,因为他们能用很简单的'几个公式来指导我们生产和生活方面的种种问题,感到很是神奇,因此对科学家们很是崇拜.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才发现世界远不是我想象得那么简单,几个quot;公式quot;就能涵盖.概括的来说,简单中孕育着变化,而变化中又体现着规律.人们总是在不断地,想方设法地去寻找那quot;隐藏quot;的规律.很幸运的是,某些规律被我们发现了,但更多的还是未知的事物.世界到底有没有绝对准则还是仅仅是个巧合所有的问题我们目前尚还不得而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不断的探索才有可能解开这一个一个的谜团.而对于我们来说,它给我们的启发是,quot;没有最好,只有更好quot;.就像是学习,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无法在学习上达到最高峰,因为没有最高峰.你有的只能是不断的去和别人竞争,和自己较劲,唯有此你才能在自己的学习上取得好成绩.同样,工作中也是如此,成功的企业者他们比平常人多的就是一个强烈的竞争意识.

篇2:《时间简史》读后感字

出于对科学家的喜爱和崇拜,我阅读了那本著名的《时间简史》,它的作者是大家都应该知道的爱因斯坦的同行――史蒂芬霍金。

一、对霍金――一代大师的榜样

自患异症,身不由己。却意志刚毅,才思迅捷,为此浩瀚之文,足可见其气之深广。此书绝非仅以理科专著自居,更溢人文情怀并与机智修辞。此举,实深刻记于我心,令我无能忘之。文中多有将深艰科学原理设喻为普通生活场景之实例,其构思之绝妙,设喻之恰分,使人叹绝,不禁复感于霍之迅捷才思。如有几例:霍将自旋为2(即旋转一圈两次重复自身)的粒子比喻为扑克牌中Q,仔细观察不难发现,Q正是旋转一圈后,两次回到自身。又如,霍将时间无序度的箭头成比作打桌球,打一杆后,原先有序的桌球,被分散为无序,而再打一杆使之重新回到有序的状态是极不可能的。由此而揭示出时间作为熵的热力学箭头。如此之例,不胜枚举。作者使一本原先注定对常人繁杂、枯燥、乏味的理论科学知识专著,变得如此丰富,多彩而有趣,实在值得称颂与敬佩。

二、对翻译――中国应试教育牺牲品

说实在话,这位清华大学毕业的同志,语文水平实在不怎么样,(当然其理科水平当然是冠绝中华的)。翻译的内容至少有好几处是按照英国人的语句而不是中国人的习惯去译。是比直译更为落后的硬译,这把原先并不复杂的内容译得反而看不懂,特别是在长句复句的翻译时,作者的语文功底就更为捉襟见肘了。

我并非想在此吹毛求庇,去挑剔译者的辛勤劳动,只是由此看到了应试教育培养的所谓的专业人才的缺陷。这使人都走上了独木桥,视野狭窄而最终寸步难行,有些人仅凭一张全国物理竞赛一等奖就大摇大摆地进入了清华园,但是真要写论文、写科研报告时,文笔上的粗陋就会使文章晦涩难懂,毫无价值。相比之下,霍金却可以称得上是个全才,不仅智慧卓群,视野开阔,其所作文章同样是想象丰富,用词准确,形象生动,这是我们中国人值得思考的。

三、对内容――回味中带着思考,思考后更是回味

读书使人明智,此言非虚。《时间简史》一书就是把读者引向宇宙的起点和万物的本源,从而引发我们对个人、对同伴、对事件、对社会、对生命、对世界、对意识等的思考,进而使我们在自身寻找本质。无意中便提高了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此书从宇宙图象说起,系统地介绍了时间、空间、量子、自然力、黑洞、虫洞等内容。我们在与作者一同思索中,堕入了科学的迷幻之网,似乎时而看见一丝亮光,也许那就是未来的可以认识的世界。

1、时间有初始吗?它又将在何地终结呢?宇宙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爱因斯坦在发现广义相对论以后,曾经竭力寻找一个理论,以使得令人讨厌量子论不再这么随意。我也曾经讨厌那种基于统计学的偶然性,那时候我相信世界是一部完美并且严格的机器,每件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我对那些试图证明世界绝对准则的人和文章怀有很大的兴趣。霍金预言左右人类能够发现绝对真理--数学上的,所以我也想看看他写的这本通俗读物。

我喜欢时间这个概念。我认为人存活依靠的是大量的记忆,而这些记忆在时间上看上去是离散的,不连贯的。(显然,时间和空间都是物质--但物质被证明并不是无限可分的!我这个想法真可怕,我害怕会损害一切和空间时间有关的定理。因为那些定理中,时间和空间都是连续的,是理想的数学状态。好在霍金说,物质的不可分是因为我们能提供的能量不够大。)在数学意义上,我们走过的时间显然是无限个点连起的连续直线,但我们却只能存活在某些明确标出的点上。换句话说,那些被我们抛弃的点是时间的渣滓。每个人的坐标点不尽相同,但有些历史事件却显著地成为所有人或一群人存活的凭籍--那被茨威格形容为聚集在避雷针尖的电荷。在霍金的描述下,因果关系明显存在,但是被扩大到光速以内。,这种宽容的宿命论带给人无穷的遐想。

2、是不是会在某一天,所有的理论都被证明为正确的?

时间作为一个活动的直线

篇3:《人类简史》读后感1500字

《人类简史》读后感1500字

这周,我通读了《人类简史》,不得不为尤瓦尔・赫拉利的学识所折服。

顾名思义,《人类简史》阐述的是智人从十多万年前萌生以来,到今天21世纪人类的演化与发展历史。除了线性的客观历史外,作者基于人类学、社会学、生物学、经济学等多个维度来看待历史的发展,输出自己的主观观点。

尤瓦尔把人类的发展历史分为四个阶段,认知革命、农业革命、人类的融合统一与科学革命。

智人为何能够在十几万年间,从弱小的食物链中层成员,一跃跃至食物链的顶端?答案便是人类的语言和认知。除智人以外的动物,也有他们自身的语言,能传递信息,但为何是智人取胜了呢?原因就在于,智人的语言能够创造出客观物质世界并不存在的事物,以此来达到智人之间的合作与团结。从石器时代的壁画、装饰物,就能看出智人那时候就已经创造出某种想象的东西,或是神明、或是神兽,将整个部落的人团结在一起,共同抵御外敌,捕猎巨型生物。发展到今天,我们会发现,其实维持人类社会秩序的东西,在客观物质世界都是不存在的,国家、法律、货币、正义、民主全部都是人类虚构出来的东西,但保障着70亿人在这个世界上有序地生活。不得不说,讲故事,讲虚构的故事,确实是人类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之前看过其他文章,也说,人类的历史的发展就是一场宏观叙事,人们信仰这一套叙事,社会就能正常运行,若这套叙事不能跟上时代了,就会导致礼崩乐坏,直到新的令人信仰的叙事产生。

渐渐地,人类开始培养农作物、驯养家畜,从之前的采集生活,慢慢固定下来,开始形成村落群居生活。在这部分中,我尤其注意到关于人类发展幸福感的描述。作者认为,发展到现在,虽然从演化意义上来说,人类,甚至那些猪羊牛狗等被驯化的动物都是成功的,因为他们的基因非常大量成功地延续了下来,但对于个体的发展和幸福感来说,却远远不如以前。被驯化的动物基因得以延续,种族得以大量繁殖,但他们作为家畜来说,却一生被压抑天性,从死到生,无缘与大自然见面,甚至无缘与同伴玩耍、与母亲孩子相伴,只过着匆忙地完成任务似的一生。而站在食物链金字塔的'人类,无疑是进化中的巨大成功,但论其个人幸福感,也许大部分人还没有采集时代高――工作时间加长了、工作任务加重了、世界变得复杂难懂了。

在人类的融合统一中,作者以帝国、货币和宗教来说明人类的融合统一,我个人认为也是表达全球化为历史所趋。十四、十五世纪大航海时代,给欧洲诸国带来了对这个世界全新的认知,他们开始探索新的大陆,但带来的不是和平,而多是侵占和屠戮。但与此同时,通过帝国主义武力征服,又确实让不同文化交融(甚至消失),完成了融合。货币,其实是一种信任的产物,你相信十元能换那么多东西,我也相信,他也相信,大家也相信,货币就能流通起来,促进了全世界经济的发展,如果失去信任,货币就等同于废纸毫无价值。而由虚构搭建出来的社会秩序太过脆弱,所以此时需要一个看似超越人类的幻想搭建出来,同时要具有普世性的东西来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宗教便是这样一种东西。但我本人因为没有什么信仰,我对宗教是否能起那么大的作用起怀疑的态度。

最后是科学革命,从十五十六世纪人类开始承认自己的无知,到现在人类破译了不少自然法则,从物理学、到生物学、到基因学,因为人类掌握了相关知识与技术,又开始变得野心勃勃起来,人类开始想办法进行“吉尔伽美什”长生计划,改造基因,妄图成为创世主。作者对未来的想象偏向于悲观,将来智人也许会被基因更好的超人,或者是人机结合的生物所替代,等到那时候,智人还是现在的智人么?还是智人已经被改造得灭亡了?

最后,看了世界的编年史,一开始从亿年算,宇宙大爆炸,地球产生、生命产生,到智人产生开始从万年算、千年算、百年算。从时间的维度上看,智人的历史在物质历史中,实在是过于短暂与渺小。也许千万年后再看,不过是湮没于亿万年中被忽略的一段。

从微观的个体上来看,读了这本书也获益匪浅。我们所追求的东西,大多数是幻觉与虚构,我们得到的快乐与幸福,很多不过是消费主义和浪漫主义下催生的产物,他们既不必需也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与快乐。人类早就过了最快乐的时代了,当祖先漫步在丛林采集的时候,他们虽然需要躲避猛兽,但那时候的世界,没有那么多虚构的概念,他们要想的不过是哪里的果子好吃,哪里可能有野兔,哪里会有猛兽,等到天黑时,大家带着寻觅到的食物,一起用餐,一天就这样过去了。人类发展到现在,想象中的虚构世界与秩序越来越复杂,而人越来越不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又在各种主义的耳濡目染下,变得浮躁与焦虑。

“人想要离苦得乐,就必需了解自己所有的主观感受都只是一瞬间的波动,而且别再追求某种感受。”希望大家都能在短暂的智人经历中,更接近世界的本质,找到内心的平静。

智人很了不起,智人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篇4:《未来简史》读后感1500字

《未来简史》读后感1500字

薛春霞

《未来简史》提到,人类进入21世纪后,曾经长期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瘟疫、饥荒和战争已经被攻克,智人面临着新的议题,长生不死、幸福快乐和化身为神。在解决这些新问题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将颠覆我们很多当下认为无须佐证的“常识”,比如人文主义所推崇的自由意志将面临严峻挑战,机器将会代替人类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当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发展日益成熟时,人类将面临着从进化到智人以来最大的一次改变,绝大部分人将沦为“无用的阶级”,只有少部分人能进化成特质发生改变的“智神”.

关于长生不死

这是个人人都渴望的话题,古代君王为了长生不死,炼丹药、做木乃伊甚至往身体里注入某种防腐剂,但这样也只能让身体不腐,却终究难逃归天的命运。书里提到人类死亡的原因是人体运行出了技术问题,只要是技术问题就会有解决的方案,那么未来社会,理论上人是可以长生不死的,哪里技术出了问题,技术专家就会解决,就这么简单!这不仅让我浮想联翩,假如我可以长生,我会如何安排我的人生呢?也许不会这么嗟叹人生苦短,还没怎么努力已经走过一半,也许会像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的都敏俊一样,注销一次,换个名字换个职业再来一次,人常说人生苦短,所以用寸金难买的光阴来形容,若真的人可以长生不死,那么我们就可以在一个领域里研究个透彻,做到顶峰,或者体验不同的职业领域去领略不同的风景,那些艺术文化遗产的传承者也不用嗟叹后继无人。就算我们现在还无法做到长生,但人类寿命的延长说明这个目标并不遥远,也许我们的孩子、孩子的孩子就能实现呢。到那时,也许就不用不断的养育新人、人类大部分精力将在于创造上,而不是像现在为了延续生命而生儿育女。

关于幸福快乐

幸福快乐的玻璃天花板有两大支柱,分别属于心理和生理层面。在心理层面,快乐与否取决于你的预期,而非客观条件。从生理层面来说,不管是预期还是幸福感,其实都是由我们的生化机制控制的,而不是由经济、社会和政治局势决定的。我比较赞同这个观点,幸福是一种心理感应,和你拥有的金钱、地位、身份无关,不是有钱人就快乐,没钱人就无法快乐,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有欲望,达不到的欲望往往就是痛苦的源泉,也是羡慕、嫉妒、恨的代名词。所以幸福很简单,那就是活在当下,以平常心待之,开心过好每一天,不去好高骛远,不去贪图享受,珍惜身边的亲人、朋友和同事,用宽容和友善之心对待身边的所有事,你就一定会感到幸福。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如此,这世上就会少许多暴戾,尽快实现社会和谐的中国梦。

关于化身为神

在追求幸福和不死的过程中,人类事实上是在努力把自己升级为神。因为为了战胜年老和痛苦,人类必须能够像神一样控制自己的生物基质。这让我不禁想到最近热播的一部电视剧里,小仙飞升为上仙,然后再飞升为上神,想这中间的“历劫”就是那个必须的经历吧,我们从呱呱坠地,经历过无数的磕磕碰碰,经历过无数的痛苦和磨难,终于能够自立自强,有一份不错的工作,过着自以为还算满意的人生,不满足现状的,就不断去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领域,完善自我,达到更高的认知层级,但我们终归是人,无法为神,有缺点,有痛苦,无神力,更无超能力,神的世界我们只能想象。未来若真可化身为神,也许人类将不再纠结此生未了的愿望,也不会期待来生。也许化身为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许这个过程还要经受破茧为蝶的痛苦体验,更也许,将来,我们还是那一大拨无用的`普通人之一,只希望,进化为神的都是些正义的化身,不然这世界还不被整个天翻地覆!

既然人类在20世纪的伟大成就――克服饥荒、瘟疫和战争――都是为了让所有人享有富足、健康与和平,那么,21世纪的新议题:获得永生、幸福快乐和化身为神,也同样希望是为全人类服务的。我们渴望未来,但我们必须立足现在,完善好自我,离这个社会不要太远,让我们的子孙接受好教育、为未来社会的到来做好充分准备。想想我们也是幸运的一代,经历了我们祖先所没有经历的一切,手机、网络和各种高科技,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古代都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我们也会感叹古代人的科技并不发达,他们的创造的奇迹令人叹为观止,尤当我们游览古迹遗址时。展望未来,我们的明天会更好,机器人会帮助我们做更多繁杂无趣的工作,我们将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做我们想做而无暇去做的事情,不用天天加班,幸福感应该会倍增,就算还无法进化为神,做个幸福快乐的人也未尝不可,就算是短暂的一生也了无遗憾了。

篇5:时间简史读后感1000字

浩瀚的宇宙空间,神秘的微观世界都是散放着那么迷人的色彩,是那么的引人入胜,使我不得不遐思,若干世纪后的人类科技到了何种程度,生物进化到了何种地步,时空旅行者能否从漫画中一跃而出?

这些好奇使我不得不想要一探究竟,无意之中,在书店遇到了一本书,其貌不扬,但凑近一看,黑底上赫然写着四个字“时间简史”!我如获至宝,它的鼎鼎大名早已耳闻,只是一直没有中文版本出版,只能苦苦叹息,但不知何时这本书悄悄走上了书架,我赶紧买来读了读。

初读此书,不得不赞叹史蒂芬教授那如丝般缜密的逻辑性,你会发现字里行间无不显示出他过人的才智,他可以把相对论当做孩子手中的乒乓球来形象地描述相对论中时间与空间是无法分离的这一物理规则。

其中,我最感兴趣的章节莫过于时间旅行。比如这一段:

再重复一下,由于时间和空间是相关的,一个和逆时旅行紧密相关的问题是你能否进行得比光还快,这一点也许不会使你惊讶。很容易看出,时间旅行意味着超光速旅行,在你旅程的最后阶段做逆时旅行,就能够使你的整个旅行,在你希望的时间内完成,而这样你就能以不受限制的速度行进!但是,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倒过来也是成立的,如果你能以不受限制的速度前进,你也就能够逆时旅行。其中一者成立而另一种不成立是不可能的'。

无可挑剔的逻辑在字里行间展露锋芒,无死角的思维在史蒂芬的笔下尽情跃动,让人无法相信这本书竟然是由只有三根手指能活动的残疾人霍金教授写出的呢?

没错,作者虽然几乎全身残疾,但在思想和学的领域上,着实是一名伟人!

一本好书不仅能交给别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让读者有所思有所感。《时间简史》就是这样一本的书。

我深深地了解到了科学上有许多重大的进展都是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们不盲目地追求权威,而是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有时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提出自己的理论,种种事例不胜枚举。

当今社会,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无论是对开阔自己的知识,拓展自己的眼界,活跃自己的思维,培养自己的能力都大有裨益,但是,我们绝不因此满足,让这些好处成为绊住我们探索发现的脚步的锁链,而是要仍要保持前人对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见解,不盲目相信现有知识的品质,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科技事业,为人类的发展作出的贡献!

篇6:时间简史读后感1000字

任何物理论总是临时性的:你永远不可能将它证明出来。不管多少回实验的结果和某一理论相一致,你永远不可能断定下一次结果不会和它矛盾。是我看《时间简史》中所得出来的结论,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所有的物理理论,你永远不可能说是真理,哪怕是准确推测了千万次,只要下一次出现了不符合的推断,那么这个理论就不成立。

正如我在网上所看的马克思的座右铭,思考一切,换而言之也就是怀疑精神。怀疑精神是人类前往的动力,只有这样文明才会进步,不然将会面临的结果只会停滞不前。以前,我从来没有过这个观念。

读了这本书后,脑中一直旋绕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宇宙到底有没有过大爆炸?宇宙到底是不是一个无限小的一个点?会坍塌,还是最后趋于稳定?宇宙是无边无际的还是有尽头的的?人类能否发明出时光机回来过去?所有问题迎面而来。

霍金曾说过: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完成我对宇宙的认识,这包括宇宙为什么会存在。包括霍金在也宣布过关于黑洞的理论存在的错误。他说:黑洞并非如他和其他大多数物理学家以前认为的那样。

宇宙是神秘的也赋予黑暗,但是在我们内心之中有拥有着这样的宇宙!

篇7:时间简史读后感1000字

史蒂芬·威廉·霍金英国物理学家被誉为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时间简史的读后感。他的提出的理论(如:黑洞最终将蒸发)使人类的科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霍金在科学领域的伟大建树是不可否认的,他为人类科学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天妒英才,霍金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他,近乎全身瘫痪,不能发音。但他没有被病魔打败。有一张让我记忆深刻的霍金的照片,他做在轮椅上,身体不自然地扭曲着,而脸上挂着温暖灿烂的笑容。从那笑容中我看到了霍金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求索。他是伟大的天才,也是坚强的榜样。

最近读了霍金的《时间简史》虽然内容多是物理学领域的知识,读下去虽然不能弄清那些并不简单的科学理论(虽然霍金做了详细的解释),但是我却真正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文如其人。

在文章中霍金阐述了牛顿的广义相对论以及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他概括两位科学家的理论为“文字的承接,科学的飞跃”“令人无法想象的现象,展示了科学的神奇”,读后感《时间简史的读后感》。他肯定了前人的科学发现同时拓宽延展了更多。

文中处处可见霍金所举出的贴切的例子,使读者更加容易懂得他的阐述。我想这也是《时间简史》迅速普及,成为全球最畅销的科普类著作之一的原因。从而可以看出霍金不但是一个物理学家,而且还是一个十分细心的老师。

他在评论牛顿运动定律使空间中绝对位置告终,而相对论则摆脱了绝对时间时。举出这样一个有意思的例子“考虑一对双生子,假定其中一个孩子去山顶上生活,而另一个留在海平面,第一个将比第二个老得快。这样,如果他们再次相会,一个会比另一个更老。在这种情形下,年纪的差别非常小。但是,如果有一个孩子在以近于光速运动的空间飞船中作长途旅行,这种差别就会大得多。当他回来时,他会比留在地球上另一个人年轻得多。这即是被称为双生子的佯谬。”

由此可见霍金也是一个风趣的人。霍金说过“有时我想,科学就是把大家都明白的事整得不怎么明白。后来我才明白,这么做原来是为了把大家都不怎么明白的事整明白。”这句话很有意思,也道出了大多人的心声,试问这样一个理解读者内心,风趣幽默的物理学家怎能不得到人们的爱戴(这一点在“虐大事件”中人们同仇敌忾的表现可以被完全证实)。

《时间简史》的阅读中我不但被这部科学力作所征服,同时也折服于霍金的精神以及人格魅力。最后这部巨著有引起了我对时间的思考。霍金在文中指出“但时间和空间则完全不受影响地延伸着。空间和时间很自然地被认为无限地向前延伸”。时间和空间是不受人类约束的,就像是永不停息无限膨胀的'宇宙,虽然都是抽象的,而时间似乎更加的触摸不到。正如有限的生命不能完成无限的事业,没有人可以违背自然而生存。我们能做的是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做有意义的事。我们有像霍金一样对生活对生命保有热情。让我们的人生绽放光彩。

篇8:《时间简史》读后感1000字

读霍金的时间简史,断断续续用了一个月时间,有种高中物理书的既视感,能坚持读完的原因很简单:对时间的宇宙学思考很感兴趣,虽然整本书读下来还有些云里雾里,但还是从宇宙这个视角了解到了很多知识。

首先,人是怎么诞生的,地球从何而来,宇宙如何起始,这些困扰人们的问题一直被探索着,至今也没有明确的答案,也许这就是不确定性原理的具体表现,目前研究结果比较倾向于宇宙奇点,即大爆炸作为宇宙的开端,经过很长时间的演化,有了地球这样一个可以孕育生命的星球,再经历很长时间的生命进化和淘汰,人的诞生也只是一个偶然。当然也可能是神创造了这一切,赋予一定的规则和定律。但无论是怎样的开端,我们都不得不叹服于宇宙的神秘性,这也让人们乐此不疲的探索。

说到时间,我们很容易想到用时钟及一些时间单位来度量,但如果放到宇宙的角度,时间是什么,时间有方向吗,如果有,那么是否有不同的方向呢,比如一个花瓶上一秒是完整的,下一秒被风吹落到地上摔碎了,时间发展的箭头是向无序性发展,这就是时间的无序性,这个方向我们可以记忆过去而不是未来。那如果时间箭头是反向的,我们就能看到花瓶从无序的碎片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瓶子,那我们能记忆的是未来而不是过去,当然,这个有悖于我们的常识,宇宙发展的时间箭头是倾向于无序度,这也是我们的心理学时间箭头。

提到黑洞,它并不是黑的,我们观测到的也只是黑洞的事件视界,因为光都无法逃逸,黑洞有着很高的能量及引力,黑洞里是时间的终止,从宇宙开始的最初时刻,就存在很多小的黑洞,称为太初黑洞,这些黑洞不断地向周围辐射和扩散,到达黑洞的生命终点将会爆炸开来,当然这会是一个很漫长的时间线,可能几百万年或者几百亿年。连接不同黑洞或者平行宇宙之间的时空细管,被命名为虫洞,虫洞能够提供时间旅行的可能性。

借用书中的一句话“为何宇宙是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答案很简单:如果它不是这个样子,我们就不会在这里。这个是对强人存原理很好的解析,我们是宇宙为数不多的能够生存下来的高等智慧生物,所以我们有机会做出以上质疑。相对于强人存原理,是人存原理的另外一种观点:弱人存原理,即我们不会对周围环境做出质疑,因为我们感觉理所当然。在我看来,能够生存在这个奇妙的星球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强人存理论教会我们学习和成长,弱人存理论教会我们要满足现状。

宇宙和时间一直按照它的规律运行,昼夜不息,我们人类只是渺小的存在,虽渺小却从不终止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希望时间带领我们,看到更多可能性。

人的一生相对于宇宙而言,就像白驹过隙,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会遇到挫折,痛苦,磨难,当然也会有快乐和成长,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经历的,是时间和生命的赠礼,让我们好好接受这份礼物,活出生命的宽度!

篇9: 《时间简史》读后感1000字

霍金先生在今年3月14日离开人世,但是他的思想成果永留人间。《时间简史》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科普书,迄今已经发行了2500万册。早就知道《时间简史》,但是自以为这是一部比较难懂的作品,所以一直都没看。最近,喜欢上了物理科普作品,翻开了《时间简史》。

《时间简史》并非是一部很难看懂的作品,霍金先生将深奥的物理学知识写的生动易懂,读完此书像做了一次奇妙的旅行,新奇震撼。我的视野一下变得开阔,开拓到宇宙的视野。我们对于宇宙充满好奇,宇宙究竟是怎样的?探索宇宙本身就是非常新奇的一件事,而《时间简史》正是带我们进行一次宇宙探索之旅。

当然,我们会因此书而重新认识时间。我们可能认为生命是有限的,而时间是无限的。往回追溯,我们所知古代、蛮荒时期、恐龙时代……似乎可以无限追溯无法穷尽,而往后时间也不知有无尽头。,经过科学家的不断探索,霍金和彭罗斯证明了时间有一个开端――宇宙大爆炸,而时间也相应的会有一个终结。人类是看不到终结的时候,但是,终结的状态却可以预言,终结点应该和宇宙大爆炸时点类似。所以,我们只要探索出时间的开端,也就能预言时间的终结;两大哲学问题,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也就能回答了。

读这本书的收获不仅仅是知道了物理知识,还开拓了眼界,以及了解科学家们探索世界的思维方式。当我们站在宇宙的视野审视自身时,渺小不足以形容,无限小也许更合适;因此,我们会懂得谦卑,相比于宇宙,也许我们身边发生的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真的不足为道。有些时候有些问题我们无法理解,也许是我们所站的高度不够。

人类探索世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虽然,牛顿,爱因斯坦个体的伟大,但是他们也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思考发现。科学的探索,是在寻求某一理论能够准确的描述我们现实大量的观测,也能对未来的观测结果做出明确的预言。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就是因为现有的理论无法解释某些观测了,而去寻求新的更合适的理论以解释观测。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当现有理论和实际观测有所不符时,我们要有质疑理论的勇气,不要因为某一理论是大神,而不敢质疑。

看《时间简史》收获的绝对不仅仅是获得了一些物理科普知识,而是一次有趣、奇妙的思维旅行。虽然,我看的是中文版,但是其文字充满阅读愉悦感,我想英文原版的文字应该更有魅力!

篇10: 时间简史1000字读后感

时间简史1000字读后感

课余时间,我饶有兴趣的简读了一本畅销全世界的科学著作―《时间简史》,其作者是当代著名的宇宙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这本科学著作可以说的上是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结合的最完美的一本书,出这点之外,此书还详细的阐述了黑洞效应和大爆炸及宇宙奇点问题。

倘若这本书以数学公式、证明过程和科学术语为主,那么我认为它不可能这么畅销全世界。这本书正是以它通俗的语言文字、幽默的插图、强有力的.论证过程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将读者带入广漠无垠的宇宙,去体会黑洞边缘的神秘,去感受大爆炸的壮阔,发人思考,引人入胜。

《时间简史》的重点就是概述黑洞和宇宙奇点大爆炸理论,它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开始一步一步的探讨,补充了广义相对论中的一些不足。作者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密度、时空曲率无限大的奇点通过大爆炸而开始的,在大爆炸中,物质的温度非常高。在随后过去的一秒钟中,宇宙的温度急剧下降,下降到大约100亿摄氏度,于此同时也在不断地膨胀,就使得正电子和反电子(带正电荷的电子)互相碰撞以此湮灭,并释放出大量光粒子,来维护宇宙的平衡。到了后来,得以有强力的作用从而使物质不断聚拢,聚拢,这就形成了古老的星球和星际物质。我们的地球,也是通过这样的物质聚拢才形成的。

而书中的另一伟大成就是对黑洞的研究,黑洞最开始是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一书中作出的一个预测,他假设如果存在一空间的曲率非常大,物体的逃逸速度非常快,快到连光也不能逃离这样的空间。那么这样的空间可以称之为“黑洞”。但他认为既然连光也不能逃离黑洞,那么我们也无法观测到它,它名副其实是一个非常黑的洞。但霍金结合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后提出:黑洞其实不“黑”,它可以放射出正反粒子,而且它还有这很高的温度。正因为它放射出的正反粒子互相湮灭了,所以我们很难观测到它。黑洞以极高的速度放射能量,当能量耗尽时则会向宇宙大爆炸那样从一个奇点发生强烈的爆炸,并在宇宙中消亡。

从这本书中我不仅独到的是宇宙物理知识,我还读到了一种敢于同命运抗争,顽强不屈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众所周知,霍金出这本书时已是全身瘫痪,可以活动的仅是3只手指。在这样的条件下他凭着那充满智慧与知识的大脑,毅然对宇宙发出思索,对真理发出挑战。最后他成功了,出版了这傲然屹立于科学文献之林的伟大著作。霍金对于真理执着追求的态度是一种至高的精神,也是我们每个人都要仰视的不灭光辉。

篇11: 《时间简史》读后感1000字

道说:这里是人间;佛说:这里是六道之一;上帝说:这里是天堂和地狱之间的战场;哲学说:这里是无穷的辩证迷雾;物理说:这里是基本粒子堆砌出来的聚合体;人文说:这里是存在;历史说:这里是时间的累积。所有的解释都在这里,看来这个世界是有无数面的不规则体。

在这么多种解释中,你更愿意相信哪种呢?我更相信物理。万物的真理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地方,不一定是真的,但是人类那短浅的目光,这些真理似乎已然是现实中的财富,我并不认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就是现实,你难道没有怀疑过你是否真实存在,没有想象过你其实是没有任何能耐的物种吗?

霍金教授亲口说过:“能看懂此书的每句话,那你已经具备了能考物理学博士的资格。”很显然,我并没有,但我愿意跟随《时间简史》去了解什么是宇宙,但一旦踏入,如同恐怖的深渊,越深知自己的渺小,越怀疑现实的存在,在深渊里,我挣扎的问题就是:到底什么才是现实?

我们肉眼所看到的颜色只是太阳照射后反射出来的,这是太阳固有的颜色,试想有一天太阳的颜色转变了,那这整个世界都不是你现在看到的样子。

宇宙中有一样叫黑洞的东西,据说只要进去,那就出不来了,大家爱好物理的都会应该记得一句话,“所有的时间与空间不会消失,只会转化”。那么,那些消失的东西转化去哪里了呢?或许转化为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去了,也或许这条法则根本不成立,就像牛顿的万有引力,这条曾经被人认为是亘古不变的定律,就被一座在美国西部的森林所打破了。

我并不否认《时间简史》是物理学的宝库,是有着常人无法理解的真理,但真理又何谓真理?五百年后,我们现在的真理还是真理吗?真理难道不就是放着让一代代人去研究,让一代代人尝试打破,看看是否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的吗?

所以我更想要的是“怀疑”这本伟大的科学著作,可那种已经在星河中的观点,是我这种还在仰望星空的人所能“怀疑”的吗?可即使不能,我们也不应该停止探索的步伐,因为太阳底下无新事,所有的时间与空间都在那儿,他就这样发生,他就这样运动,只在于你有没有发现。

现实是我们永远不能确定的东西,无论科学有多先进,思想有多进步,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做的'东西是否存在,你只知道你做过,你看到你生活在地球上,既然宇宙那么茫然,那么浩瀚,你怎么知道这“地球”就不在“黑洞”里,你怎么知道人类就不是一种物种转化为另一种物种的衔接点?又或许像人类创造的机器人一样,你怎么知道你不是被“创作”出来的?又或者向人们所说的:天才与疯子只有一线之隔。你怎么知道你不是在那一线之中,越发深刻“思考”,越深刻的在“恐惧”中。

我相信,我可以坚持去“怀疑”,我想要看到我向往的境界。

心怀宇宙,就可以用位于颅腔内那个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超越星河,奔向人不可企及的科幻世界。

篇12: 《时间简史》读后感1000字

浩瀚的宇宙,神秘的地球,以及那些目前为止人类尚不足以弄明白的事物总是像磁铁般地吸引着有着强烈好奇心的人们。无论是年少的还是年长的,人们总是去不断的学习,为的是能更好地了解我们周围的各种事物。身为二十一世纪新一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也更有义务去学习,了解,研究我们所处的环境。为此出于强烈的好奇心,利用周日难得的机会我认真地读了霍金先生写的《时间简史》一书,读完之后掩卷长思,细细的领略其中的哲理,让人耳目一新。

这本书是以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的著作,他教会了我们如何正确地看待世界以及我们周围的许许多多的奇异的事情,让我们学会了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事物,而不是遇到难懂的事物就盲目的相信迷信之类的歪理邪说。任何事情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就比如人人讨厌的蚊子,我想没有一个人会同意上帝创造蚊子这种生物,但是它又的确是我们地球生物圈中的一分子,肯定有它存在的道理,我们不能因为自我的关系而剥夺另一种生物存在的权利。看待事物要用科学的眼光,同样对待学习我们也要用科学的方法。怎么说呢,科学史上的每一个重大发现无不都是科学家们大胆假设小心论证而发现的,因此在学习方面我们也应该贯彻这种思想方法,不仅是在学习计划的制定上而且也应该在学习方法的应用上。一个周全的严密的学习计划对于学习的时间安排是十分合理的,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是有句谚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而好的学习方法,将有助你的听课,自学,以及课后的复习,预习,这些对于大学生而言是相当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能养成这样一种好的习惯,对于将来工作会有相当大的帮助。今后的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信息广泛交流的人才展示平台,而严密的思维逻辑以及科学的做事方法便是其中的两件法宝,可以帮你在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在人生的舞台上尽情地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一本好书不仅能教给别人知识,更主要的是能让读者有所思有所感,《时间简史》就是这样一本让人有所思有所感的好书。而对于这本书的作者霍金先生,我更是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他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贡献对于人类的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他的贡献竟然是在他20年之久被卢伽雷病禁锢在轮椅上的情况下做出来的,这才是真正空前的――他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身体的不幸让霍金体会到了地狱般的煎熬,然而他却以孜孜不倦的科学精神在自己的地域中缔造了人类的天堂。不幸中的大幸,正如霍金本人自述:"幸亏我选择了理论物理学,因为研究它用头脑足矣。

让我们记住霍金和他的《时间简史》,更让我们铭记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悟。

★ 《时间简史》读后感

★ 时间简史读后感

★ 时间简史读后感

★ 时间简史750字读后感

★ 时间简史的读后感

★ 关于《时间简史》读后感700字

★ 时间简史第一章读后感200字

★ 时间简史读后感1000字优秀

★ 时间简史假期读后感800字

★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