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鹄《云》的阅读题及参考答案(精选10篇)

【简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来鹄《云》的阅读题及参考答案(共10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在此,感谢网友“可能”投稿本文!

来鹄《云》的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篇1:来鹄《云》的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来鹄《云》的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来鹄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1.联系全诗,谈谈诗人对夏云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第三句本是背景,一般宜放在第一句,请分析诗人将其放在第三句的妙处。

参考答案

1.先是对夏云能带来雨水救旱苗的期盼、焦虑,当见到的只是夏云的悠闲作态时,转而对夏云产生失望、怨恨,甚至厌恶之情。(意对即可)

2.诗人把它安排在第三句,一是使这首篇幅很短的诗富有悬念;二是让它与第四句形成对比,更好地表达诗人的失望、怨恨,甚至厌恶之情。(意对即可)

(1)请简析诗歌“云”这一形象的双重意蕴。(3分)

(2)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最富人民性”的咏物诗,试结合三四句分析这一特点。(4分)

答案

(1)诗中的“云”的形象,既指自然界中夏云,(1分)又指社会中不顾百姓死活的统治者的形象。(2分)

(2)大片禾苗行将枯死,急盼甘霖,然而云却高高在上,悠闲从容,化作奇峰自我欣赏。(1分)通过对比(1分),表达了诗人对旱情的着急,对广大老百姓的同情,(1分)以及对置黎民于水火而不顾,而只管自个享受快活的昏官庸吏的讽刺。(1分)

赏析:

首句撇开夏云的各种具体形象,用“千形万象”四字一笔带过,紧接着下了“竟还空”这几个感情份量很重的词语。原来,诗人是怀着久旱盼甘霖的焦急心情注视着风云变幻。对他说来,夏云的千姿百态并没有实际意义,当然也就想不到要加以描写。对事物关心的'角度不同,描写的方式也自然有别。这一句对夏云的描写尽管抽象,却完全符合诗人此时的感情。它写出一个过程:云不断幻化出各种形象,诗人也不断重复着盼望、失望,最后,云彩随风飘散,化为乌有,诗人的希望也终于完全落空。“竟还空”三字,既含有事与愿违的深深失望,也含有感到被作弄之后的一腔怨愤。

次句写“竟还空”后出现的情形。云彩虽变幻以至消失,但切盼甘霖者仍在寻觅它的踪影。它仿佛故意与人们捉迷藏:到处寻觅不见,蓦然低头,却发现它的倒影映入水中;猛然抬头,则又见它原来就隐藏在山后。又好象故意在你面前玩戏法:忽而轻云片片,忽而重重迭迭。这就进一步写出了云的容与悠闲之状,怡然自得之情,写出了它的故作姿态。而经历过失望、体验过被作弄的滋味的诗人,面对弄姿自媚的云,究竟怀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也就可想而知了。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第三句是全诗的背景,按自然顺序,似应放在首句。诗人把它安排在这里,一方面是使这首篇幅很狭的小诗也有悬念,有波澜;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让它在感情发展的关节点上出现,以便与第四句形成鲜明尖锐的对照,取得更加强烈的艺术效果。第三句明显地蕴含着满腔的焦虑、怨愤,提得很高,出语很重,第四句放下去时却很轻,表面上几乎不带感情。一边是大片旱苗行将枯死,亟盼甘霖,一边却是高高在上,悠闲容与,化作奇峰在自我欣赏。正是在跌宕有致的对比描写中,诗人给云的形象添上了画龙点睛的一笔,把憎厌如此夏云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一首不以描摹刻画为能事、有所托寓的咏物诗,总是能以它的生动形象启发人们去联想,去思索。这首诗,看来并不单纯是抒写久旱盼雨、憎厌旱云的感情。诗中“云”的形象,既具有自然界中夏云的特点,又概括了社会生活中某一类人的特征。那千变万化,似乎给人们以洒降甘霖希望的云,其实根本就无心解救干枯的旱苗。当人们焦急地盼它降雨时,它却“悠悠闲处作奇峰”呢。不言而喻,这正是旧时代那些看来可以“解民倒悬”,实际上“不问苍生”的权势者的尊容。它的概括性是很高的,直到今天,我们还会感到诗里所描绘的人格化了的“云”是似曾相识的。

古代诗歌中咏云的名句很多,但用劳动者的眼光、感情来观察、描绘云的,却几乎没有。来鹄这位不大出名的诗人的这一首《云》,也许算得上最富人民性的咏云之作。

篇2:地震云阅读题及答案

地震云

①“地震云”是指地震即将发生时,震区上空出现的不同颜色的,如白色、灰色、橙色、橘红色等的带状云。其分布方向同震中垂直,一般出现于早晨和傍晚。据目测估计,地震云高达6000米以上,相当于气象云中高云类的高度。

②地震云的最大特点在于“奇”,与一般的云有着明显的区别。

③地震云大致分为四种。第一种是横条状的云,一般都是单条出现,很像飞机飞过之后留下的痕迹,所以又有人把它叫做“飞机云”,一般预示着2周以后有地震;第二种是成波浪状或者放射状的云,一般预示着1周以后有地震;第三种是垂直的像龙卷风一样,或者像无风时垂直向上的烟柱一样的云,预示着三天以后有地震;第四种是固体形状的大块的或者团状的云,一般出现在地震当时或者地震发生之前。

④据气象观测报道,在某些中强地震发生前,在其周围地区的天空中,一般在凌晨或傍晚会出现形似稻草绳状或条带状的云,这种长蛇状的云,如果在天空较长时间不消失,这是当地可能发生有感地震的预兆。这种云的垂直方向,大体就是震源所在地的方向。

⑤例如,1976年7月28日,我国唐山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在7月27日傍晚,日本真锅大觉教授发现天空出现了一条异常的长长彩云,并用相机拍摄下来。后经研究,这种异常的长条云,就是唐山地震的前兆——地震云。

⑥目前,对于地震云的形成原因众说纷云,虽然各有道理,但是都不能完整地解释地震前出现的这种现象,而准确预测、预报地震更是世界性难题。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说明的对象是“地震云”,它是指地震将发生时,震区上空出现的不同颜色的带状云。

B.日本真锅大觉教授从拍摄到的地震云中断定我国唐山将发生强烈地震。

C.第③段采用“总—分”式结构,介绍了地震云的种类。

D.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2.第④段“这是当地可能发生有感地震的预兆”中的“可能”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66年我国河北邢台发生了7.2级大地震,死伤人数近5万人。

材料二:1976年我国唐山发生了7.8级大地震,死亡人数24.2万人。

材料三: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伤亡人数40多万人。

(1)从以上三则材料中,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给四川地震灾区的初三同学写一句安慰或鼓励的话。(不少于15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不能。因为“可能”一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如果去掉“可能”,句子意思由地震发生的可然性变成了必然性。(意思对即可)

3.(1)如“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地震震级越大,伤亡人数越多”、“大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损失)”、“我国是受地震影响最深重的国家”等。

(2)如“地震震垮你们的校园,却震不了我们的爱心,我们伴你同行!”“同学别哭,擦干泪,站起来,爱的路上有我们。”“此刻,十三亿中国人都是四川人,都是你们的亲人。”……(此题为开放题,只要带有安慰、鼓励的言辞,意对即可)

篇3:云泉白居易阅读题答案

云泉

唐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流。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注]①白云泉在苏州市西二十里,号称吴中第一水。自白居易题以绝句,白云泉遂名显于世。白居易贬官江州后,济世抱负渐减,随遇而安、独善其身的思想日增,反映了其后期人生观的一个侧面。

(1)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2)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3)诗评家说云自无心水自闲一句极为传神,你同意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4)透过本诗我们可以看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5)本诗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突出特点?试作赏析。

答案:

(1)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2)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3)同意。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流,自由流泻,从容自得。表现了白云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水娴静雅致的神态。连用两个自字,特别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在,逍遥惬意。

(4)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神情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士人。诗人的这一思想性格充斥在整篇诗作中。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这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5)诗人采用象征、比喻手法写景寓志,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阅读练习二:

(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云自无心水自闲一句。(6分)

(2)有人评价这首诗兴发于此,而意归于彼,请说出这样评价的理由。(5分)

【参考答案】

(1)白云随风漂荡,舒卷自由;泉水淙淙流淌,自由奔泻。这两幅画面写出了白云坦荡的胸怀和泉水娴静的姿态。两个自字强调的云与水的自由自在、逍遥惬意。这样的景中,寄寓了作者自在安闲的思想。

(2)这首诗采用了象征的手法,表面写云与水的自由自在、安闲自得,这就是兴发于此。实际上寄寓了作者追求自由与闲适的思想,这就叫意归于彼。表面上不让泉水奔于山下增添波浪,这是兴发于此。实际是写自己不肯到纷扰多事的社会去推波助澜,意思是要独善其身。这就叫意归于彼。

赏析:

天平山上白云泉,起句即点出吴中的奇山丽水、风景形胜的精华所在。天平山在苏州市西二十里。此山在吴中最为崷崪高耸,一峰端正特立①,

巍然特出,群峰拱揖②,岩石峻峭。山上青松郁郁葱葱。山腰依崖建有亭,亭侧清泉,泠泠不竭,所谓白云泉也③,号称吴中第一水④,泉水清洌而晶莹,自白乐天题以绝句,名遂显于世⑤。

然而,这一名山胜水的优美景色在诗人眼帘中却呈现为:云自无心水自闲。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流,自由奔泻,从容自得。诗人无意描绘天平山的巍峨高耸和吴中第一水的清澄透澈,却着意描写云无心以出岫的境界,表现白云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水闲静雅致的神态。句中连用两个自字,特别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在,自得自乐,逍遥而惬意。这里移情注景,景中寓情,云自无心水自闲,恰好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自我写照。

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诗人并不注重用浓墨重彩描绘天平山上的风光,而是着意摹画白云与泉水的神态,将它人格化,使它充满生机、活力,点染着诗人自己闲逸的感情,给人一种饶有风趣的清新感。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

篇4:《看云识天气》阅读题答案

课文第一段问答题

1、第1段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列举的内容省略试为该处再补写两个内容相关结构类似的短语像骆驼、像海豚

2、把云说成天气的招牌是否准确?请简述。

招牌是商店的标志,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比喻准确。

3、语段主要的意思是:概括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

结构特点是:总分总

从语言风格看这一段主要是生动说明:

中心句是: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

4、语段中姿态万千和变化无常分别是写云的`形态

和特征。

课文第三段问答题

1、段3介绍了那几种云?这几种云有什么特点?它们和天气有什么联系?完成下面的表格:

云的种类

云的形状

云的高度

天气情况

①卷云

很薄轻盈像羽毛像绫纱

站的最高

②卷积云

像鳞波排列整齐

很高

不带来雨雪

③积云

像棉花分散

两千米左右

晴朗

④高积云

成群的扁球状排列匀称

晴天

2、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一句中常和左右能否去掉?为什么?

不能,常表示一般情况下,排除例外,左右表示估计,不是确数,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最后一句话在文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总结上文并指出上文四种云的总体特征美丽。

课文第六段问答题

1、第6段文字的中心句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

第一句,主要内容:说明了云的光彩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2、本段中引用谚语较多,也构成了写作上鲜明的特色试分析其作用。

①使文章鲜明生动②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便于记忆③使说明更简洁准确

篇5:坐看云起阅读题答案

坐看云起

张佐香

①翻开大唐史册,我不关心帝王是谁,我的目光落在了一个叫王维的诗人身上。

②借用“坐看云起”开来形容王维唯美的人生最合适。王维的山水诗打开了日升月隐、草长花开的生命空间。对于王维善感的心灵来说,花开花落云起云飞是一种审美、一种启示。坐看云起是王维诗意人生的一种极致。红尘中的喧嚣如潮水般退去,生命纯真的本质和理想随着天光云影浮现在心灵的天空中。内心的真实是生命的真实。

③我对王维情有独钟的理由是因为他诗中显示出的静美的气质与我的心灵深深契合。我从琐碎而缺少光泽的生活中挣脱了来,走进王维的诗境。月色把竹林、山色整理成一派柔和。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夜晚静美至极。山中寂静无人,只有松风游于林间,竹隙筛下碎银似的月光落在石上。俗世的欲念,心嫌的尘埃,被清风月华洗涤得清清净净。诗人在明净的天、明净的地、明净的月光中弹琴复吹箫。他身着雪白的长衣,长身一立,羽扇纶巾,眉宇间流动着英气。细细的手指已搭上纹质拙朴的古琴,弦丝在颤动。音乐的意境渐渐开阔,仿佛一粒石子投进天空般湛蓝的碧水。此刻,我的身是明净的,我的心灵是明净的,彻上彻下彻里彻外的明净。

④渴望建功立业、匡扶社稷是历代知识分子的共同梦想和追求。王维既做官吏又当隐士,往返于人类斗争与自然情调的两极。朝廷的险恶伤着他的心,大自然景致的美妙却给他的心灵以慰藉,在入世与出世之间生存着。完全的媚俗与脱俗,都会导致深刻的痛苦。王维只能这样做。

⑤亦官亦隐的王维没有忧悒,没有焦虑,没有烦躁,没有抱怨。他不为物我所役,自自然然地生活着,充分感受天地之心之道,用一颗天高云淡的心感受着大自然中山川日、花木飞鸟,呈现出蓬勃的生命精神。只有卸下尘嚣的重负才能抵达生命原初的家园。王维在恬静的光线里收割盛唐山水盈漾的清芬。我于幽谷中远眺“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在田园里仰望“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徘徊于涧边凝视“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沐浴着如水的月华聆听“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静夜独坐沉浸在“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的意境中。

⑥王维那颗体悟天地万物的大智慧者的心静静地活在他的山水诗境中,静静地思考着。他用全部的生命和智慧,创造出了继陶谢之后盛唐山水田园诗歌的奇峰,彪炳千古,成为中华五千年辉煌文化的璀璨一页。倘若删去这一页,我无法想象唐朝诗坛将何其黯淡!

⑦我从王维的心灵和诗境中寻找心灵的归宿。时光从我的身外从我的心内慢慢地流逝,如水。从中,我试图领略生命的意义。

⑧王维,用他美丽的恬淡的心灵真诚地面对世界,面对自然。这境界,这情怀,足以温暖和滋润我们焦虑的心灵。

(选自《青年文学家》第2期)

注:“坐看云起”出自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16.为什么说“借且‘坐看云起’来形容王维唯美的人生最合适”?(4分)

答:

17.为什么说王维只能选择亦官亦隐的生活?(6分)

答:

18.文章第⑤自然段大量引用了王维的诗句,这样写有怎样的作用?(4分)

答:

19.文章⑦⑧两个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答:

答案:

16.(4分)“坐看云起”体现的是一种恬适自然的静美境界,(2分)这与王维一生崇尚自然、追求生命的真实和心灵的恬淡的人生境界相契合。(2分)

17.(6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建功立业、匡扶社稷的渴望使他不能完全脱俗,彻底归隐山林;(3分)官的污浊和险恶与他的个性格格不入,又使他不能完全媚俗,他必须回到大自 然中寻求心灵的慰藉。(3分)

18.(4分)使得表达充分有力:借王维的诗充分地展示了王维心灵的恬淡自然及其蓬勃的生命精神,有力地印证了“只有御下尘嚣的重负才能抵达生命原初的家园”这一观点。(每层2分)

19.(4分)归结全文,指明王维对“我”的心灵和生命的影响;同时照应开来,点出作者对王维特别关注的原因。(每层2分)

(主观表达题意思正确即可得分。)

篇6:故乡的云现代文阅读题答案

故乡的云现代文阅读题答案

我的故乡大理,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一提到它,人们就会连连赞叹那巍峨的苍(c1ng ch1ng)山,秀丽的洱海,能歌善舞的白族人民……可说到大理的云,也许您会感到陌(m^ m8)生吧?

故乡的云真美啊!夏日,在碧绿的苍山腰间出现一条乳白色的带状云,(即 既)像飘浮的轻纱,又像藏族的哈达,更像白族姑娘缠在腰间的围巾,这就是远近闻名的“玉带云”。游客们要想去欣赏它的(姿 资)色,就得坐着车子沿玉带路在海(拔 拨)200多米高的山腰缓缓而(6r 7r)行,一路烟雾迷蒙,就像到了仙境一般。

故乡的云真奇啊!秋冬时节,高高耸立的苍山玉局峰上空,一团白色的云慢慢飘来。不一会儿,那片白云向着碧蓝的天空横铺开来,变成了灰白色。细细地看,这片灰白色的云竟像一个美女的身影,云片是她的衣裳,云丝是她的头发,小云团是她的眼睛。这就是神奇的“望夫云”。关于望夫云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

很久以前大理国的公主爱上了一位勤劳、勇敢的小伙子,可是国王却十分恼怒,他请了一个巫师,使天气骤(zh^u j))冷,把小伙子变作一只海螺,扔进了洱海。公主伤心地死去了。后来,她化作一朵白云,每年秋冬时节,便会飘在苍山顶上刮起大风,要把海水吹干,看看她那睡在海底的丈夫——海螺。

哦!故乡的云,你把故乡的天空点缀得那么绚丽多彩,在你身上寄托着白族人民多少美好的情思!

1.划去文中用错的字或读音。

2.在文中找出下列各词的近义词。

称赞——( )

观赏——( )

慢慢——( )

3.补充成语。

能( )善( ) 千( )万( )

( )寒交( ) 绚( )多( )

4.在文中找出四个表示颜色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用“——”画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并分别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6.故乡的云有( )和( )两个特点,用加粗画出表现故乡云特点的两句话。这两句话分别是每一自然段的( )句。

答案

1略

2.赞叹,欣赏,缓缓

3.能歌善舞,千奇百怪,饥寒交迫,绚丽多彩

4.碧绿,灰白色,乳白色,碧蓝

5略

6.美,奇,总起

文章结尾的作用

1、深化中心,升华感情

2、篇末点题,提出中心或中心论点

3、总结上文,提出倡议,发出号召

情景交融知识点

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诗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

篇7:就拿风来说吧阅读题及答案

就拿风来说吧阅读题及答案

就拿风来说吧,在世界其他地方,12级台风的风速也不过是32.6米每秒,但10级以上的大风就足以使墙倾屋毁、地动山摇,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使人类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而在南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55.6米每秒,有时甚至可达三百多千米每小时!因此,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称之为“风极”。这样的风速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无疑是一种严重的威胁。例如,1960年,在日本昭和基地越冬的考察队员福岛,走出基地楼房没有几步,便被咆哮而来的大风席卷而去,不知去向。直到7年之后,人们才在很远的地方发现了他的'尸体。

7.请从本段中找出与例句说明方法相同的句子,并说出运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

例: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答:①句子:

②说明方法:

8.本段介绍了南极气候的什么特征?

9.本段文字在数字表达方式上前后不一致,有人认为这是语言不规范的表现。对此,请说说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7.①在世界其它地方,12级台风的风速也不过是32.6米每秒,而在南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55.6米每秒,有时甚至可达三百多千米每小时。②作比较。

8.风狂(“风速大”或“狂风”等)。

9.例:加点词“三百多千米每小时”是用汉字表述的,与前面两个阿拉伯数字用法不一致,单位也与前面的“米每秒”不一致,这样不便于比较,因此是不规范的。

篇8:怒从黄河来阅读题及答案

①清瘦、苍凉,即使是一棵,也在努力高举着一团白亮亮的雪花,一路裹挟着黄河的怒气——它们如同燃烧的白火焰,撕咬着,拼生赴死,奔向大海……终于,下起了一场大雪。在寒冷中,它们一棵紧挨一棵,一朵雪花开在另一团雪花里,一种倔强生发出另一种倔强,一群群、一群群在黄河口站着,一言不发地站着,站成了一股股排山倒海的雪浪——看哪,那寒风中呼啦啦怒放的芦花,那大批向东、大雪一样咆哮的芦苇荡!

②芦苇荡的美,不只春夏时节,更在于晚秋的芦花。当所有的寒冷挥师南下,气温一天比一天凉,百花缓慢地谢了,谢到最后,只剩下了这一种花。风起一刹那,全世界仿佛变成了一个雪的天堂,那么美,那么纯,那么亲!

③风,往风的漩涡中心刮,越刮越毒。我们的头发和衣服被刮乱了,我们像一个个棋子似的,在船的甲板上弹跳不止。游船属于中型船,有马达,客舱可乘坐50人,顶上的一棚,为特殊加厚钢板,听说上头是一处小型观景台。我们兴奋着爬上去,看黄河入海。

④滩涂之上,野生的芦苇荡随处冒出来,每一棵,都高举着雪花一样白的花,不分东西南北地盛开着、怒放着,大风刮过,就像下大雪一样,好家伙,一下子就是15万公顷。尤其,在波涛汹涌的大海边,数不尽的芦花见证了黄河入海时那动人的一瞬:黄河水裹挟着大量黄色的泥沙奔腾向东,迎面冲向一排排隆隆作响的蓝色海浪,蓝色几欲要抱住黄色,黄色不停地向蓝色发泄着怒火,一个劲拼命挣扎,直到渐渐失去了力量……在这个地方,大海把宽容留下,黄河把野性留下。芦花的母性,这个时候也显现了出来:它们,婷而不媚,挺而不屈,寒而不冷。

⑤船颠簸摇晃得厉害,站都站不稳,大风再那么一刮,谁都会担心自己一不小心被风刮跑了。我牢牢抓住白色的铁栏杆,迎着大风呼吸,和旁边的朋友高声说着话,但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些什么,只能借助眼神、手势以及肢体许多的夸张动作,努力想告诉对方什么,想听到对方的一些什么,哪怕是——哪怕一场徒劳。我们此行,是去看黄河入海的壮观景象,感受一下大海的大和黄河的黄,可是,风多么大呀,黑蒙蒙、灰蒙蒙的水色之中,黑色和灰色倒成了主导,哪里有黄?哪里有蓝呢?

⑥不,我分明看到了另一副壮烈的面孔,那是至死都在愤怒中煎熬、不甘、不屈的黄河!连大海都敢冲撞的黄河!那河道,那怒吼,那九曲十八弯,那退潮后的河底的龙脊,是铁了心的牛,是犟了性的驴,使出了浑身上下的劲儿,一股股,一阵阵,一声声,一天天,一年年,后浪追赶着前浪,一股脑儿朝前冲……冲!这充满血性、义气的一个字,是黄河的秉性,中国人的秉性!

⑦船开始“哒哒哒”着调头、回返,想必船老板看这鬼天气也悻悻然,只得无功而返。不过,很多游客却盼望着好天气能突然出现,船老板回心转意。虽一个个满脸的遗憾,却不肯下到船舱里去,想一想世上的事情,哪有那么多的奇迹发生呢?等了半晌,终究没个什么结果,渐渐地,人群开始稀了,不似刚才那般肩擦肩、脸碰脸了,有人开始下去了,接下来是第二三四五个,直到我猛一抬头,发现只剩下我们一行的五个人了。

⑧其中的一个朋友,穿西装、打领带、皮鞋贼亮,他拎了一部专业相机凑过来,也不说话,径自盯着我的脸,5秒钟,想从中寻找出一种遗憾的感觉来,因为他们都来自当地,只我一个外地人,外地人看不到入海的黄河,难道不遗憾得要死?不过很抱歉,他连哪怕一丝也没有找出,后来自己偷偷藏起了尴尬的眼神,仓皇之间丢下我。

⑨其实,他不知道我此行的最大收获——我看到了一条喝醉了酒的黄河、咽下血牙的黄河、发了怒的黄河、冲向大海的黄河!他更不知道,正是因了黄河的这种野性,这种大气磅礴的怒气,繁衍出了一片片野性的芦苇荡,凝结成一个民族的血性……

⑩这一刻,我多想指着黄河口那么多浩瀚的芦花,把它们骨子里的东西一点一点讲给他听。从大河到大海,从一个烈女子般的芦花到一个伟大的民族。这一路上,到处都在飘飞着芦花大雪,为什么芦花会如此不惧生死?为什么野生的力量会如此排山倒海、不可阻挡?答案只有一个:“怒从黄河来!”

篇9:怒从黄河来阅读题及答案

1.芦花之怒(1分)黄河之怒(1分)

2.没能看到黄河入海的壮观景象;(2分,关键词“壮观”)看到卢花怒放、黄河怒吼的壮烈场面。(2分,关键词“怒放”“怒吼”“壮烈”,答到其中一个关键词即可给满分)

3.(1)示例:通过“裹挟”“奔腾”“冲向”“发泄”“挣扎”等动词,(1分)生动具体地表现黄河水的野性力量,抒发了作者对黄河水的赞美之情。(1分)

(2)示例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卢花怒放之美,抒发了作者对卢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1分)示例2: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1分)增强语势,突出强调了卢花怒放之美,抒发了作者对卢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1分)

4.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相结合,(1分)突出风之大,为下文写没能看到黄河入海的壮观景象做铺垫。(1分)

5.围绕“不惧生死、不屈不挠、顽强抗争、团结奋进”等关键词作答,分析到其中一点即可。(4分)

篇10:云计算题及阅读答案

云计算题及阅读答案

【原文】

云计算

钟华

①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云计算被视为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的核心,将带来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②云计算提供了最可靠、最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用户不用再担心数据丢失、病毒入侵等麻烦。很多人觉得数据只有保存在自己的电脑里才最安全,其实不然。据报道日本核能机构电脑因为感染病毒,导致大量数据外泄。反之,当你的文档保存在类似Google Docs的网络服务上,你就再也不用担心数据的丢失或损坏。因为在“云”的另一端,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数据中心来帮你保存数据,有全世界最专业的团队来帮你管理信息。

③云计算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最低,使用起来也最方便。你只要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有一个你喜欢的浏览器,你要做的就是在浏览器中键入URL,然后尽情享受云计算带给你的无限乐趣。你可以在浏览器中直接编辑存储在“云”的'另一端的文档,可以随时与朋友分享信息。因为在“云”的另一端,有专业人员帮你维护硬件,帮你安装和升级软件,帮你防范病毒和各类网络攻击,帮你做你以前在个人电脑上所做的一切。

④云计算可以轻松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不同设备的数据同步方法种类繁多,操作复杂,要在这许多不同的设备之间保存和维护最新的一份联系人信息,你必须为此付出难以计数的时间和精力。这时,你使用云计算就会让一切变得简单。在云计算的网络应用模式中,数据只有一份,保存在“云”的另一端,你的所有电子设备只需要连接互联网,就可以同时访问和使用同一份数据。你可以在任何地方用任何一台电脑找到某个朋友的电子邮件地址,可以在任何一部手机上直接拨通朋友的电话号码。

⑤云计算为我们使用网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作为一种最能体现互联网精神的计算模型,云计算必将在不远的将来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将从多个方面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选自《语文报》,有删改)

【问题】

11.云计算有哪些优点?请简要概括。(3分)

答:

12.第④段中加点的三个“任何”有何表达效果?(2分)

答:

【参考答案】

11.(3分)(1)数据安全可靠

(2)设备要求低、使用方便

(3)轻松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每点1分)

12.(2分)“任何”是不论什么的意思,连续三次运用是为了表明云计算的使用可以不受空间条件的限制(0.5分)、不受设备条件的限制(0.5分)(如只答“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得0.5分),更好地说明云计算可以轻松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0.5分),三个“任何”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0.5分)。

★ 云在青天水在瓶阅读题及答案

★ 高兴阅读题答案

★ 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 评语阅读题答案

★ 《阙题》阅读答案

★ 《冬天》阅读题及答案

★ 《目送》阅读题及答案

★ 《等》阅读题及答案

★ 南霁云威武不能屈阅读答案

★ 《云南看云》阅读练习及答案